022年2月1日,我县收到深圳市疾控中心发来的协查函称:深圳市宝安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陈某的密切接触者吴某某在我辖区。目前,已对吴某某采取了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已完成3次核酸检测,结果阴性。为堵塞防控漏洞,提醒其他与活动轨迹有重叠的人员落实防控措施,现将密切接触者吴某某活动轨迹公告如下:
1、1月22日之前在深圳公司正常上下班,23日在家休息,晚上在酒店参加本公司年会。1月24日7:14-14:17,乘坐D2352次列车(06车厢,01C)从深圳北到南平市;15:04-15:59,转乘G1510次列车(07车厢,14B)从南平市到婺源。
2、1月25日,在婺源篁岭游玩。
3、1月26日7:23-10:48,乘坐G2761次列车(04车厢,11F)从婺源到吉安西。出站后乘坐的士回安福,12:26到达安福文山酒店附近。下车后步行至国光,12:57-13:28在国光商场购物。期间,13:00-13:10在二楼上洗手间,13:13-13:20在三楼传承服装店买衣服。14:00,步行至303停车场开车去武功山风景区。14:07到城西中石油加油站加油,16:39到达泰山乡文山民宿。19:11到嵘源酒店对面的曹芳餐馆就餐,停留约30分钟。19:35-19:45在梅兰平价泳装买泳衣。19:46-21:16在武功山嵘源酒店泡温泉,期间到休息区吃水果。之后回到民宿休息,未外出。
4、1月27日 10:00,从民宿退房后前武功山游客大厅,在大厅内购买雨衣,10:09到窗口购票,10:14在大厅内超市买零食。候车约20分钟,后乘坐景区大巴到武功山,11:07-14:30在武功山景区游玩。17:00左右,自行开车回到安福县城,17:40到国光,17:49-19:22在老三样餐馆就餐,19:25出国光。后到洞渊阁景区散步游玩。21:52-23:00时在水意工坊喝奶茶。23:06入住丽枫酒店,之后未外出。
5、1月28日8时,在丽枫酒店餐厅用早餐,8:48开车送朋友到宜春火车站,10:48在宜春火车站外美宜佳超市购买零食。12:20返回家中,未外出。
6、1月29日11:00-13:00,自行开车到吉安高铁站接姐姐回家,其余时间在村内活动。
7、1月30日10:37,到横龙街镇夏正友服装店门口买对联和灯笼,时间约5分钟。10:47,在横龙中学门口流动商贩买蔬菜和水果。12:32,在壶坵村商店买打火机,13:36,在壶坵村桂申商店买零食,其余时间在家中。以上购物期间均未戴口罩。
8、1月31日,在家,未外出。
9、2月1日11时,到安福平都隔离点进行集中管控。
请和密接接触者吴某某在上述时间段及地点活动轨迹有过交集的人员,立即向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县疾控中心或所在镇、村(社区)报告,并主动配合接受核酸检测及其它防控措施。期间,如有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须立即拨打120,由120专车接到定点医院(县人民医院)就诊。
如有隐瞒,造成严重后果,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希望广大群众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积极配合疫情防疫部门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出入公共场所自觉接受扫码、查活动轨迹、戴口罩、“一米线”,做到不聚集、不聚餐。
安福县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电话:0796-7635001
安福县疾控中心咨询电话:0796-7628873
安福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
2022年2月1日
来源 安福疾控
编辑 高珊珊
流程编辑 吴越
者:刘红梅 徐瑞春
每天天不亮,稻田里就可以看到一个腼腆的青年起网收虾的身影,动作熟练稳重。他就是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瓜畲乡对江村村民口中的“虾司令”戴军。
作为“90后”青年,与村里的大多数年轻人一样,他也曾是一个“跑广”的农民工,曾学过做模具、进过服装外贸厂、开过奶茶店……随着乡村振兴的号角吹响,2018年10月,他回到家乡,在瓜畲的土地上连烧“三把火”,不仅赢得“虾司令”的美称,还成为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孝老爱亲榜样。
因地制宜 开启创业人生
流转撂荒的土地养虾是戴军烧起的“第一把火”。
回到家的戴军发现,村里大多数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村里的田地撂荒情况比较严重,有些年数久的都不能种稻子了,非常可惜。于是,他谋划起将乡亲们弃置的农田好好利用起来的主意。
“龙虾繁殖快,养殖周期短,抗病能力强,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市场前景。”经朋友动员,他打定了发展龙虾养殖的主意。行动决定成败,他立即到隔壁山庄乡学习稻虾养殖技术,并流转了100亩的撂荒农田。2019年5月,首批小龙虾养殖见效,个头较大、肉质丰厚,每亩的产值达到了5000元。首战成功,戴军的劲头更足了。
< class="pgc-img">>戴军指导村民养虾技术。
不忘乡情 带领群众致富
带领村民一起致富是戴军烧起的“第二把火”。为整合分散的土地和劳动力,戴军牵头成立合作社,建立起“合作社+致富带头人+农户(贫困户)入股”模式。一时间,无人问津的荒地成了抢手的“宝地”,土地价值翻了几番,以前承包一亩地一年租金100元左右,现在500元都难承包到。“去年我在戴军的龙虾基地帮忙,务工收入6000多元,比我平时卖菜的收入还多。现在我都是他基地的长期工了。”对江村贫困户陈家峰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为了带动身边的贫困户致富,戴军还主动提供龙虾苗、免费传授村民养殖技术。今年,在他的鼓励和帮助下,贫困户戴海南在自家田里养了2亩小龙虾,从挖塘、装排水管到种植水草的每一个步骤,戴军都协助他完成。考虑到贫困户的抗风险能力,戴军承诺会以不低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戴海南的小龙虾。“跟着戴军养龙虾,技术指导、销售渠道都有保障,我对脱贫致富更有信心了。”戴海南笑着说。
回报社会 传递无限爱心
爱心传递是戴军烧起的“第三把火”。
从小被教育要知恩图报的他明白,回报社会是自己的一份职责。疫情期间,他主动申请加入村值守队伍,为村里提供防疫宣传志愿服务,并捐物捐资。对江村有个叫花宏贵的89岁老人,无儿无女,在晚年抱养了一个孙女。2019年,花宏贵老人被查出肺癌,老伴也因摔跤瘫痪在床,为了支付一家的开销,养孙女也不得不在外务工,家中只剩他和老伴。得知情况后,戴军主动承担起帮忙照看老人的责任。除每天早晚探望、处理日常家务外,还每天用手机微信让老人们和孙女视频聊天,排解老人的孤独。在戴军的影响下,村里孝老爱亲的氛围越来越浓了。村主任刘木生说,以前村里还存在不赡养老人的难题,这两年在戴军的潜移默化下,难题都自动化解了。
面新闻记者 | 张瑶
界面新闻编辑 | 汤威
这个“五一”假期,和朋友约在安福路咖啡店小聚。尽管预判到了人群熙攘,但没想到从街头走到巷尾,竟一座难求。
她提议,去一家酒店喝杯茶。
住酒店的欢迎茶喝过,酒店客房的免费茶包喝过,但正儿八经坐在酒店里消费茶饮,倒真没体验过。
怀着好奇心,我随她去了吴中路上的一家酒店。
一进大门,才发现原来是全季。如果不是因为曾经住过,见过他们的自助check-in设备,我还真以为就是个茶室。
这里的简约留白感,一眼就能看出是全季。但细节之处,却又与过往有所不同。挑选了一处靠窗的座位,我默默打量了起来。
这里没有传统的前台,开阔的空间里流淌着自然的音乐和淡淡的茶香。雅致的茶器展陈,几幅艺术画作和些许绿意的点缀,让人身在其中,一步一景。少了一分传统茶室的清冷感,却多了几许温暖和烟火气。
和别处喧闹的茶馆和咖啡厅不同,在这样的氛围里,大家都不自觉地低声浅语。人们分散在各个区域,或悠然自得的看着书,或二三好友闲聊,或埋头敲着键盘……即便是在五一这样的酒店繁忙时段,也不觉得局促拥挤。
把茶体验融进生活的细软里,如此妙笔的服务创新,让人不禁产生好奇,全季是如何想到的?
茶,自古就是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当代人对新式茶饮的偏爱更是毋庸置疑。据调查统计,2023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约为3333.8亿,随着消费场景更多元化、品类不断创新拓宽,预计2025年其市场规模将达到3749.3亿元。其中,超过85.3%的消费者表示未来将保持或增加消费频次,市场前景看好。
但面对如此蓬勃的茶饮市场,我们却时长陷入“没法自在喝杯好茶”的尴尬。
以喜茶、奈雪的茶为代表的现制茶饮品牌从2017年开始就呈现井喷式爆发。据统计,喜茶平均每四天就有一款新品面市,不断制造“爆品”。霸王别姬、茉莉奶白等以原叶高品质茶底为卖点的新锐品牌也纷纷加入市场的角逐。
然而,与其说这些品牌卖的是“茶”,不如说是“饮”,因为茶本身的风味与特色,往往被奶盖、芋圆等配料所掩盖。且大部分茶饮品牌都是小店面,消费者只能即买即走,难以体验到品茗的悠闲与雅致。
以 teastone、隐溪为代表的茶馆,则是另一种“体验”派。然而,其重运营的模式却不怎么亲民。虽然茶饮的品质好,但网红的选址、高档的装修、精美的茶器和茶点,一定程度上抬高了茶饮的消费价格和门槛,让喝茶这件最寻常的事,变得不那么纯粹了。
工作的关系我经常需要和人打交道,约人谈事的时候,大多只能去咖啡馆或下午茶餐厅。街头茶馆有人气,但那种巴不得把所有的缝隙都用座位填上的局促感,实在不适合商务性的会面。
传统茶室里喝茶的工序繁复不说,包间门一关就与世隔绝了。见过几次的熟人尚可,若是初次见面的合作伙伴就只能不停找话题,气氛随时可能降到冰点……
偶尔想和朋友聊个天,或在附近找个地方喝点东西码码字,更是无处可去。也难怪那些咖啡馆能在国内长盛不衰如此之久。
这些都是身处一、二线城市的普通人,急需解决的日常需求。没想到,今天竟被全季精准地捕捉到了。这里的茶空间不仅环境好,氛围舒适,每一款茶品都是精心挑选过的。
来客奉茶,是全季酒店坚持多年的待客之道。从前台的一杯迎客茶,到客房的免费茶包,几乎已经成为全季常客们不可或缺的必备体验,甚至收获了一众热爱正山小种和政和白牡丹的粉丝们。
而今天的全季茶空间,既然要满足更多人、更多场景对喝茶的需求,必然不能再局限于单纯的“奉茶”服务或提供高品质的“茶包”。
酒店的客人来自天南海北,对于茶饮的偏好不同,对口感风味的接受程度也各有不同。因此,茶品的适口性,是全季的首要考量。
这里的六款茶品,囊括了乌龙茶、红茶和白茶三大类,而这三种茶类都具备一个特征——“新茶客”友好。其中,仅白茶就有四种,包括源自“白茶之乡”福建政和的头采牡丹王、头春白牡丹、十年陈寿眉,以及来自彩云之南的古树白茶。
为什么酒店的茶空间主推白茶?
因为入口鲜醇,茶性温和,且自然萎调的制茶工艺,最能还原茶叶本身的风味,最大程度保留茶叶内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以说是最接近天然的茶类。
陈年的白茶香气逐年转化,青味转为陈香,愈发醇和。老白茶里的茶氨酸物质也会随年份不断增加,无论是舟车劳顿的酒店客人,还是忙碌应酬的都市人,喝一杯老白茶,解解乏、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岂不刚好?由此可见,全季在选品上的用心。
一杯好茶,不但要好喝,价格还要足够亲民。
全季的茶饮和茶点搭配起来的套餐最贵不过60元,最便宜的不超过30元。两杯奶茶的价格,就能在这里获得一份人人吃得起的 “中式下午茶”,华住会会员还能享受额外的折扣。
到此,很多人可能会开始质疑。但我负责任的说一句:价格亲民,不代表品质不优。
全季选用的茶品都是源头甄选的。比如,我点的是一壶金桂乌龙,以十年陈老铁佐安溪西坪金桂,由制茶世家非遗传承人王曼尧老先生研制,虽不见花,却花香绰绰。
古时以茶待客,主人会准备几盘点心方显礼貌周全;如今在全季茶空间,不同的茶品也都提前搭配好了适宜的茶点。这款金桂乌龙配的是山核桃小球酥,入口满满的坚果香气充分激发了乌龙茶的醇香。
好而不贵的体验背后,是全季酒店集全国2300余家门店之力,以源头直采的方式严控茶叶的品质和价格,带来质价兼优的一杯好茶。
全季的茶体验,从来都不止于服务在路上的客人。自2019年起,全季酒店就与政和当地签订了“茶产业帮扶”战略合作;2020年起,联合华住会发起了生态茶山的会员助农计划,帮助当地靠山吃山的茶农们把好茶送进千家万户。
今天的全季,更是为爱喝茶的客人们,甄选了更多东方美学设计的茶器,和不同产地的优质茶品。华住会的会员可以在酒店体验茶生活,还可以通过积分兑换的形式把喜欢的产品带回家,为更多茶客提供了一个便捷获取高品质茶品的途径。
优质的源头产品、亲民的会员价格、恰到好处的体验场景,再加上源源不断的住客口碑,不恰好满足了经典营销理论的4P法则吗?
不得不说,从客户出发的场景服务打造,坚持长期主义的品牌创新,必然经得起市场和时间的考验,在风起云卷的茶饮消费市场走出属于自己的赛道。
图片来源:品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