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真是看开了,以为“十一黄金周”生意会好,结果却是生意冷冷清清。街上人山人海,可是进店吃饭的人寥寥无几。为什么会这样呢?听说这个淡季比往年更难熬,我是真的有点迷惑了。
< class="pgc-img">>虽然街上人流多了,可是并没有人进店消费。有些人就是游客,看看风景逛逛街,根本不愿意进店坐下来好好品尝食物。还有些游客干脆自带干粮,根本不需要进餐厅吃饭。就算有人进店消费,点的食物也少得可怜,一个人点一两份食物就够了。人均消费也不高,看起来挺热闹,但实际上并没有给餐饮店带来太多利润。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广州永庆坊一小吃店的店主,他说:“看起来街道上的游客很多,但真正愿意停留下来好好品尝食物的客人并不多。而且这些游客往往会想吃到更多种类的食物,所以点单时,有时候会出现几个人点一两份食物的现象,人均消费并不高。”果然,大家都爱尝鲜,想吃到更多不同的美食,所以点的少。
< class="pgc-img">>还有个疑点,我发现生意火爆的只是前两天,后面几天就开始冷清了。简直是火了两三天,生意就像坐过山车一样,直接断崖式下跌。就像成都太古里商圈附近的餐饮店,国庆前几天生意还不错,但从10月3日开始,生意就开始明显下滑,到了5号,几乎没有客人了。这不禁让我担心起来,超长淡季来临,餐饮人要如何应对呢?
不少餐饮老板给出了一些建议。首先是时刻关注现金流,要随时做好预案。毕竟现金流是餐饮企业的生死线,维持健康的现金流至关重要。其次是及时止损,该砍的砍,该关的关。如果门店已经处于亏损状态,或者营收日益下滑,就要及时止损,尽量省下开支。最后是灵活调整经营策略,相信长期发展。虽然市场形势艰难,但餐饮经营者要有长线发展的思维,灵活转变经营思路,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同时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
< class="pgc-img">>正如郑州江对岸火锅老板所说:“门店主要出售海鲜产品,人均客单价200元左右,也就29号中秋当天生意好了一些,其余几天就不行了,国庆结束,淡季也正式来临了,现在只期望能保住本就行。”我们要有信心,度过这个难熬的淡季,相信长期发展,才能在餐饮行业立足。
正如古人所言:“行百里者半九十。”面对困难,我们要坚持不懈,迎接挑战,相信一定会有好的结果。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探讨一下,如何应对这个超长淡季,分享你的看法吧!
源:新华每日电讯
4月2日,在武汉市江岸区武汉天地商业街一饭店,厨师在后厨做菜。 新华社记者才扬摄
武汉解封后,32岁的送菜司机许可,第一时间赶回了黄冈乡下老家。
两个多月来,许可身在武汉,却一直担心患心脏病的父亲。疫情期间,受交通限制,父亲一直拖着没去县城复查。
一回到家,许可就开车带父亲去了县里复查,幸好无大碍。他在家待了2天,又匆忙回到武汉。
这段时间,武汉餐饮业逐渐恢复,许可公司接到的餐厅配送订单,也一天天多了起来。作为配送部班长,手下还带着30名司机,他不能在老家待太久。
许可供职的是一家电商企业。由于不少餐厅选择4月8日开业,头一天就下了食材配送订单。
“相比4月初前后,餐厅订单交易额每天只有10%左右的增长,7日这天交易额猛增70%。”公司负责人文政懿担心订单太多出岔子,就在仓库盯了一个通宵。
这天,餐饮店老板李志的心情颇为复杂,尽管生意并不如意,但至少可以回孝感老家了。
70多天没见面,3岁的儿子看到父亲时,居然有些陌生。
李志和朋友在武汉青山区一座商场里,开了一家韩式小餐厅。他担心武汉仍不安全,没敢带家人回武汉,第二天独自开车返回了武汉。
回老家前几天,许可在送菜路上,看着车辆慢慢多起来,偶尔还有点小堵车,感觉城市在恢复生机,“不像疫情严重的时候,路上看不到什么车,心里担心又害怕。”
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上次同样急切地返乡,是在武汉封城前一晚。当时,3岁半的儿子在老家发高烧,他担心儿子感染了新冠肺炎,便从武汉连夜赶回去。
后来,儿子的检查结果是支气管肺炎,在医院住一周就回家了,全家人虚惊一场。
2月1日,许可接到公司的返岗通知。那时,村里、镇上和县城的路都封了。他本可以借口封路,不回武汉,但想到自己是老员工,还带着一帮司机,要给大家带头,就让公司开了工作证明,经过重重关卡回去了。
“订单量太大了,每天都感觉时间不够用,从凌晨1点忙到晚上九十点,中间顾不上吃饭,忙完就随便搞点零食和泡面对付。”许可向记者回忆当时的工作状态。
他所在的公司,此前主要做餐厅食材配送业务。疫情暴发后,餐饮业停摆,公司业务转向为市民配送食材。
工作量陡然增加了许多。原先,许可和班组的30名司机,负责洪山广场和湖北大学区域,加起来有七八百家餐厅,他们每天凌晨2点开车到仓库上货,之后陆续出发送往餐厅。
餐厅都等着食材开门做生意,对配送有严格的时间要求。每天早上9点前,许可就能完成配送任务,平均一天只用跑一趟。
但为家庭配送,大量时间都花在了与人沟通上。“以前送餐厅去得早,老板都同意把菜放仓库门口。给市民配送,要是去早了,有人电话关机联系不上。有的地址写得不详细,定位不准,耽误了不少时间。”许可无奈地说。
有一次,他给一位老人送菜,对方脚有残疾,不方便下楼。他想进小区,却被当成了“高危人群”。说了很多好话,才有个志愿者愿意帮忙把菜送上楼。
许可清晰地记得,3月15日开始,公司接到了久违的餐厅配送订单。到了4月初,餐厅订单上升到五分之一。然而,订单额只有四五百元,与疫情之前动辄一两千元相比,降低了不少。
“餐饮生意不好做,老板们都很难,很多店还没开。”湖北大学附近的美食城,一直由许可配送。疫情之前,那里的生意一直很好,现在学生还没返校,餐厅基本没开门。
许可目前配送的餐厅订单,大多还是零散的路边门店,很少接到商场餐厅的订单。已恢复营业的餐厅,基本都是做外卖业务,还没有开放堂食。
商场餐饮业恢复起来难度更大。一周前,李志还在联合几十家餐饮业商户,跟商场谈租金减免的事。
今年2月初,受疫情冲击,李志的餐厅已经没有了收入,但每月要支付3万多元的固定成本。他天天盼着疫情好转,餐厅能恢复营业。
3月底,终于等来商场开门的消息。他跑去转了一圈,整个商场空无一人,“感觉跟鬼城一样”,年前囤在餐厅冰箱里的七八千元食材,已经全部坏掉。
“人们习惯了在家做饭,最近又出现了无症状感染者,大家还是不太敢去商场里吃饭。”李志估计,接下来几个月,餐饮业人流情况不会太乐观,“亏本去开业,傻子才干”。
文政懿告诉记者,公司在武汉服务的餐厅有2万多家,当时只有10%恢复了营业。餐饮业恢复是外卖先行,逐步过渡到堂食,“可能再过一个月,市民才会放心到店里吃饭。”
但在这段过渡期内,李志认为餐厅只做外卖并不合算。堂食的一份快餐能卖20元,转到外卖平台上,价格通常会提高到25元左右,但扣除相关服务费、减免补贴后,每单到手也就10元左右,“利润比较低,只能靠走量。但外卖只有3公里的范围内,人流量有限。另外,做外卖的店很多,竞争压力也不小。”
“最担心疫情的后续影响,这两个月亏就亏了,只要后面能赚钱就行,但现在还看不到后面赚钱的影子。”李志感慨地说。
商场最初提出免租10天的扶持政策,让李志和其他商户们无法接受。他们对比发现,其他商场给出的政策,最多免租3个月,少的也会免一个月,“之后如果人流量达不到要求,有些商场还不用交全部租金。”
更让他有压力的是,如果近期恢复营业,商场就要收第二季度的租金。
经过多次沟通,商场做了些让步,免租期增加到20多天。李志仍觉得很难扛下资金压力,还想争取更大的减租。
“如果能免租3个月,后面半年租金减半,算是最好的结果。”李志还是希望把餐厅做下去,毕竟前期投进去不少钱。
他估摸着,受疫情的后续影响,下半年不少店铺会转租,商场将面临招商难,到时或许能换个更好的位置开餐厅。
前段时间,文政懿在采购货品时感觉到,上游养殖户的压力也不小。
“往年3月上旬,湖北淡水鱼和小龙虾就到了打捞期。今年受疫情影响,养殖户们出货时间被迫延后,可能会错过最佳打捞期。”文政懿说。
武汉餐饮业恢复后,能缓解部分养殖户的压力。文政懿刚谈成一笔生意,就是销售监利9000多亩小龙虾。
解封日当天,针对湖北的滞销农产品,文政懿的公司发起了“春鲜节”促销,利用遍及全国的销售网络,把湖北的农产品卖出去。(应受访者要求,李志为化名)(记者完颜文豪)
<>饮的两大费用:
1、人工(厨师,服务员,闲杂人等)
2、房租
房租和原材料是固定支出,该多少就是多少。因此看你做什么形态的餐饮:中餐、西餐、轻餐饮、单一产品的馆(如面馆、泡馍馆)、还是点心(好吧我把蛋糕面包也分到餐饮里面来)
初次创业的中餐、西餐直接pass,30年老经验都根本掌控不了。馆类也可以pass,你没有核心技术。点心生意不错,但没了解过,不做解读。就剩下轻餐饮了,如果选择加盟,加盟费2万多,要5万多的就很离谱了。或者直接接受技术转让,技术转让的都是当地小吃,会很省钱。
给一些数据,餐饮的费用结构: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工资和房租是主要的。
如何分析这些费用?
有一个很简单的原则,即保持行业水平。别人的厨师是4000元,你的是9000就有问题,如果你的6000,那你得给一个充分的理由,如:我的厨师手艺好!隔壁的房租24元/平/天,你的40,这就有问题。你的30倒也不要紧,是不是地段比隔壁稍微好那么一点点?总之就是多对比多计算,不要当傻缺。餐饮成本费用就按这个原则来分析就行了,再深耕没多大意义。
一味的节约成本,损失会很惨重
对于房租要这么看:
只要地段好,房租贵那么几块钱,根本不是问题。
地段差,看起来省了一大笔房租费用,但是原材料、工资、等其它费用不会因为地段差而减少。
举个栗子:多5万元的房租,50000/365=136元,每天多136元,多卖点产品就回来了,比如卤肉卷,7元一卷,你一天多卖19卷就可以收回这多掏的5万元房租。但是如果因为省房租,你把店面选到偏远地区,为了增加就业,县长给你一年倒贴2万,你干不干?
所以,餐饮只看收入,看这个地方人流量如何,人流是那种人流量?
< class="pgc-img">>一定要分析人流量,流量不错的前提下,有这么几种人流量:
纯属路过的人流量:有些地方看起来一天人来人往,就是不停下来进店买东西,这太可怕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商圈问题。这一排整个就没有消费的氛围。好多沿街店铺就属于这种类型。
专门来逛街购物的人流量:最好的结构是万达商场,顾客是直奔这里来消费的,逛累了,然后上楼吃饭。你街边小店就干不过这种。
小结论:
沿街的店铺是线状的,这种店铺风险很大,要做好你得观察周围店铺都是干什么的,很难找对吃饭的气氛。而购物广场这类是抱团状的,参考万达,写字楼中间的扎堆,你去了就知道里面是干什么的。
总结一个原则:餐饮只做扎堆生意。收入成本费用综合分析:
首先你得考察清楚你这个地方地方的成本一年总共是多少钱,比如:房租13万;工资15万;其它8万。13+15+8=36万元,这是你一年的支出,然后360000/365=986元,即表示你平均一天的要至少要卖986元才能包住以上这些费用(至少要产生986元的毛利润,然后你多销售的产品才能给你自己带来利润)
还是以以卤肉卷为例,卤肉卷的售价平均按7元一卷计算,毛利润65%,一卷毛利润是4.55元。
986/4.55=216卷,即你一天至少要销售216卷才能保本,然后多卖一卷你就多赚4.55元。
卤肉卷的产能是多少?一分钟生产2卷,一小时120卷,一天营业时间按8小时计算,一天的最大产能是960卷。你就想想这个地方做,一天会有多少人卖的肉卷??会不会有300位顾客?
假设这个地理位置人流量超级大,一天都会排队买。那么房租再贵10万元,你都不害怕。
100000/365/4.55=39,每天多卖60卷,即每天只用30分钟,就可以收回多掏的10万元房租。
在这里相信有许多想要学习会计的同学,大家可以关注小编头条号,私信【学习】即可免费领取一整套系统的会计学习教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