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4日,全球知名的中式餐饮连锁品牌海底捞发布公告,宣布将着手推行全新的加盟特许经营模式。这一战略举措标志着海底捞在保持自营餐厅运营优势的同时,将进一步拓展其业务版图,通过加盟特许经营的方式,让更多的消费者享受到海底捞独特的餐饮体验。
据悉,海底捞加盟事业部的成立,标志着公司在特许经营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该部门将负责制定加盟特许经营的相关模式细节及商务合作流程,以确保加盟店的运营品质和服务标准与自营餐厅保持高度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海底捞在推行加盟特许经营模式时,对加盟商的申请条件进行了严格的规定。根据公告内容,加盟商至少需要申请在三个省份开设海底捞餐厅。这一举措旨在确保加盟店的布局合理,为更多城市的消费者提供便捷的服务。
那么,怎样才能加盟海底捞呢?对此,海底捞官方表示,有意向的加盟商可通过官方网站进入“加盟合作”栏目,扫描二维码填写加盟合作申请表单。公司将对申请者的资质、经验、资金实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以确保加盟商具备成功运营海底捞餐厅的能力。
对于海底捞开放加盟特许经营模式的举措,业界普遍表示看好。有分析人士认为,海底捞作为中式餐饮的领军企业,拥有成熟的运营体系、丰富的品牌资源和广泛的消费者基础,通过加盟特许经营的方式,可以迅速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品牌知名度。同时,加盟商可以利用海底捞的品牌优势和管理经验,降低创业风险,实现快速盈利。
此外,海底捞开放加盟特许经营模式,还将有助于引入更多优质资源,提升营运效率。加盟商可以利用自身的地域优势和市场资源,为海底捞餐厅的扩张提供有力支持。同时,通过加盟商的积极参与和投入,海底捞可以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实惠的餐饮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海底捞在推行加盟特许经营模式的同时,仍将继续保持自营餐厅的运营优势。公司将通过严格的品质把控、优质的服务标准、创新的产品研发等方面,不断提升自营餐厅的竞争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餐饮体验。
对于消费者而言,海底捞开放加盟特许经营模式,将意味着更多城市的消费者将有机会享受到海底捞的独特餐饮体验。加盟店的开设,将进一步扩大海底捞的服务覆盖范围,让更多消费者能够品尝到海底捞的美味佳肴。
总之,海底捞开放加盟特许经营模式,是公司在保持自营餐厅运营优势的同时,进一步拓展业务版图的重要举措。通过加盟特许经营的方式,海底捞将引入更多优质资源,提升营运效率,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实惠的餐饮体验。同时,加盟商的参与和投入,将有助于推动海底捞在更多城市的扩张,为更多消费者提供服务。这一战略举措无疑将为海底捞未来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引领餐饮业新一轮的扩张浪潮。
有一天,消费者可能在“十八线”小城也能吃到海底捞了;或者有一天,人们坐在海底捞店铺吃到的不那么像海底捞……
这些可能性或许是因为3月4日,创办30年并一直坚守直营的海底捞官宣开放加盟。
随之而来的是,近一段时间,记者发现加盟的广告越来越多,和合谷诚邀合伙人、西少爷加盟合作等广告时常在微信广告出现。
业内人士表示,这是由于经济复苏,业内亟待升值,而加盟能让市场更加活跃,规模更大,也能给品牌带来更多的资金。
海底捞开启加盟是行业里程碑
据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公告称,公司将推行海底捞餐厅的加盟特许经营模式,以多元经营模式进一步推动餐厅网络的扩张步伐。此外,海底捞已成立加盟事业部,制定加盟特许经营相关模式细节及商务合作流程。而且加盟餐厅将因应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物业状况和地理位置等因素,以严谨而系统化的方式,探索海底捞的新商业模式。
对于此时海底捞开放加盟,知名经济学者盘和林接受中华工商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整个火锅连锁业都在接近行业天花板,由于业务服务内容雷同,当前国内竞争加剧风险加大,海底捞以加盟模式来将风险分散出去,可以使加盟商也承担相应的风险,另外,亦是为了降本增效扩大经营规模。
2018年海底捞登陆港交所。如今海底捞全球版图已扩张至新加坡、越南、韩国、英国等10多个国家,国内开店的步伐也同样在加速。
记者在海底捞官网查看到已开放加盟通道,有加盟意向的用户可登录海底捞官方网站“加盟合作”栏,扫描二维码,填写加盟合作申请表单进行申请,加盟门槛选择以千万计。记者拨打加盟业务电话,想了解相关的信息,比如服务、管理的要求及开店的资质门槛等,客服告诉本报记者,目前,没有明确的回复要求,他们并不知道具体的内容,让记者去填写申请表格,等着公司联系即可。
接近海底捞的相关人士日前向本报记者透露,海底捞此时开放加盟,主要目的是扩充市场,餐饮专家和投资人持同样的观点,根据调研发现市场是有空间的。根据一些案例考量,加盟是不错的方式。根据官网和公告信息,要求的合作方不光有钱就行,明确要求需千万量级的资金,和相应的地方物业资源。所以还是要有一定实力的才行。
该人士说,加盟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加盟商投资后自己管理,品牌方就不管了;另一种是像麦当劳等类似托管的形式,具体说就是投资方将管理和运营以及绩效考核等都委托给品牌方负责。海底捞倾向是第二种形式。
而第二种形式的加盟更能保证加盟店的服务和管理,运营标准和食品安全的整齐划一不出问题。
盘古高级研究员江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海底捞开放加盟的决策,首先,从商业角度来看,开放加盟确实是一种快速扩大规模的方式。通过加盟,海底捞可以迅速在更多地区开设门店,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此外,加盟模式还可以为海底捞带来一定的资金流入,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发展和扩张。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海底捞开放加盟仅仅是为了“圈钱”。
加盟是不是“必由之路”
一直在新茶饮行业领先的喜茶于2022年11月,打破坚持10年的直营,宣布开展事业合伙业务,在一线以外的城市展开事业合伙门店。2023年7月,新式茶饮品牌奈雪的茶正式推出“合伙人计划”,进入“直营+加盟”新阶段。
说到快餐连锁的翘楚之一,不得不提,曾担任吉野家总经理的赵申2003年创办了和合谷。
赵申直言,加盟不是复制商业模式,而是复制盈利能力。业内人士称,未来,想要让加盟品牌活得更久,一定要弄清楚连锁扩张和运营的本质;连锁扩张的本质是建模-复制;连锁运营的本质是,通过规模降低边际成本。而要做到这一点,作为品牌方,一定要从态度上转变。
实则,我国餐饮从学习麦当劳肯德基开始,连锁店的形式就深入人心。而中式连锁餐饮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标准化,所以,即便是直营店也要打破这个局限。尽量做到材质、口味、分量的统一,那么加盟店的统一标准问题就更重要也更难。
那么餐饮行业,加盟是不是必由之路?也有业内人士或许不这么认为。另一家盘踞京城的餐饮连锁南城香近几年在北京已经成为“行业杀手”。南城香一直坚守直营,并且将消费价格打到地板价。2023年的南城香在米饭管够、高峰时间水果免费、小菜免费的情况下,更是推出了3元早餐自助,搅动了北京餐饮行业价格体系。
这是不折不扣的价格战,对于价格打压,南城香的创始人汪国玉曾向媒体表示,还没打价格战呢,价格还可以降。他同样表示,未来也可能开放加盟,但是如果做加盟,可能颠覆了大家认知——加盟亏钱算他的。而这是真正做事业。汪国玉说过,南城香不惧竞争,选址不排挤其他品牌,但是会被其他品牌排挤。其他品牌租房要与房东签协议带有“排他性”,特别标注“不允许南城香在这开店”。
江瀚表示,加盟并不是连锁餐饮的必经之路,但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扩张方式。不同的餐饮企业有不同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模式,有些企业可能更倾向于直营模式,通过自主经营和管理实现稳步扩张。而有些企业则可能选择加盟模式,以更快地实现品牌扩张和市场渗透。因此,是否选择加盟模式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环境进行综合考虑。
要像直营店一样开加盟店
一提到是连锁店,消费者就觉得更放心更靠谱?而当消费者知道所消费店铺是加盟店的时候是否有点担心品质和服务?
其实,像南城香这样,不上市、不融资、不加盟。业内人士表示,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很难。这需要充沛的资金链,统一的门店操作规范和管理,以及合理的中央厨房的配送流程和对门店的流量的数据统计。
江瀚表示,作为一家有长远规划的企业,海底捞可能更看重通过加盟模式实现品牌的快速扩张和市场的深度渗透。加盟确实需要慎重对待,因为它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加盟商的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如果控制不到位,可能会导致品牌形象受损、服务质量下降等问题。因此,海底捞在开放加盟时,需要建立完善的加盟管理体系和风险控制机制,确保加盟商能够遵循公司的经营理念和标准,保证服务质量和食品安全。
盘和林告诉记者,加盟的模式在扩张企业版图的同时,有可能带来风险。所以在开放加盟的同时,制定了加盟的条款也要及时制定不符合条件和标准的店面的退出机制。并且在经营过程中严格管理及时审核。规避对主品牌和品牌所有者的信誉的伤害。加盟店管理是连锁品牌的责任,不允许甩锅,监管要一视同仁。必要时可以灵活处置退出机制。
行业人士表示,如今的海底捞加盟的开启,一定是慎之又慎的,制定好细则后,严格进行监管和操控,可以说,像运作直营店一样去经营加盟店才是正确之路。(记者姜虹)
< class="pgc-img">>底捞港交所公告称,将着手推行海底捞餐厅的加盟特许经营模式,以多元经营模式进一步推动餐厅网络的扩张步伐。公司亦已成立加盟事业部,制定加盟特许经营相关模式细节及商务合作流程。(界面)
编辑 | Echo
本文仅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
宝马集团在泰国启动电池组装厂建设
宝马集团3月4日宣布启动在泰国的电池组装工厂建设,宝马集团为该项目投资超过 16亿泰铢(约合4200万欧元),其中近14亿泰铢将用于购买最先进的设备和系统。(界面)
丰田据悉计划在巴西投资约22亿美元
路透3月4日消息,丰田汽车将于周二宣布未来几年在巴西投资110亿雷亚尔(约合22亿美元)。此项投资预计将创造2000个就业岗位。(界面)
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惠妍:目前碧桂园本身的资源可以保障今年房屋交付
36氪获悉,据碧桂园官方公众号,碧桂园召开月度集团管理会议,围绕近期宏观市场、保交付及保经营工作、下一步发展策略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要求,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惠妍出席会议。2023年全年碧桂园累计交付超60万套房屋。按照规划,2024年碧桂园预计交付量仍超48万套。杨惠妍表示,目前碧桂园本身的资源是可以保障今年房屋交付的。她同时指出,虽然资源足够,但问题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错配上。所以,要珍惜使用资源,等待市场回暖的时机。
钉钉重要更新,用微信可直接加入钉钉会议
36氪获悉,近日,有网友发现钉钉最新版本新增了一项重要更新,微信上能用钉钉开会了,无需单独下载打开钉钉客户端,即可在微信内加入钉钉会议,相关消息引发网友热议。据了解,只需将钉钉会议的入会链接分享给微信好友,对方即可在微信内直接进入同一场会议。首次入会时需通过手机号进行验证,后续再次入会可实现一键快捷登录。
桑坦德银行亚洲高管Gonzalo Garrigues据悉已离职
据外媒报道,桑坦德银行驻香港的亚太区企业融资主管Gonzalo Garrigues据悉已离职。Garrigues之前在桑坦德任董事总经理,负责并购、私募融资和首次公开募股(IPO)业务。(界面)
前中关村科金副总裁邓江加入百川智能
36氪获悉,前中关村科金副总裁邓江加入国内大模型创业公司百川智能,作为商业合伙人担任金融事业群总裁职务,负责金融行业解决方案的打造以及合作生态的建立。
谷歌预计其更先进的大模型明年将嵌入安卓手机
谷歌对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于智能手机的前景充满乐观。谷歌Pixel部门产品管理副总裁布莱恩·拉科夫斯基(Brian Rakowski)日前预计,谷歌更先进的Gemini大模型明年将嵌入智能手机。(澎湃)
萨莉亚拟增资超2亿元在广州建新工厂
据日本经济新闻3月1日报道,意式餐饮连锁企业萨莉亚宣布向广州子公司增资30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16亿元)。萨莉亚将利用本次增资在广州建设一家生产酱汁、意大利面、披萨等产品的新工厂,并将现有工厂生产转移到新工厂,以便稳定产品供应、降低成本,并提高产能。新工厂拟在2026年1月开始运营。(界面)
苹果前硬件工程主管Dan Riccio据悉即将退休,Vision Pro成最后作品
彭博科技记者马克·古尔曼 (Mark Gurman) 报道称,苹果公司前硬件工程主管丹·里乔(Dan Riccio) 告诉同事,其在公司工作超过25年之后“即将退休”。他的退休时间尚未确定,离职的具体细节仍在商议中。约翰?特努斯(John Ternus)于2021年接替里乔担任苹果硬件工程高级副总裁。当年,苹果表示丹·里乔将“过渡到一个新角色,专注于一个新项目”,古尔曼称该项目就是Vision Pro。(界面)
投资者提高对梅西百货的收购出价
据华尔街日报3月4日消息,投资公司Arkhouse Management和全球资产管理公司Brigade Capital Management透露,他们现在提出以每股24美元的价格收购尚未持有的梅西百货股票。(界面)
“美光三维”近期完成首轮近亿元战略融资
36氪获悉,“美光三维”近期完成首轮近亿元战略融资,由产业方悦达汽车产业基金、华工科技共同领投,天虫资本及徐州空港开发区等共同参与,此轮融资将用于规模化生产及制造新一代SLM金属3D打印设备及推广,加速钛合金3C消费电子、鞋模等领域的渗透,汝比资本担任美光三维长期独家财务顾问及战略合作伙伴。
“华致能源”完成新一轮融资
36氪获悉,近期,“华致能源”获得数千万元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专注于储能细分赛道的产业投资机构峰和资本投资,将有助于加快产品研发、扩大市场份额、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交付服务质量,并加速全球化市场的开拓进程。
雷鸟创新完成新一轮亿元级融资
36氪获悉,消费级AR品牌雷鸟创新宣布完成新一轮亿元级融资。本轮融资由华泰紫金、燕创集团等多家机构联合投资,融资金额将用于新一代消费级AR眼镜的技术研发、量产和市场普及,以及推动AI+AR眼镜生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