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04-22 15:49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吴佳蔚
为了一杯“网红”奶茶,在越来越热的天气里,苦苦等上三四个小时,再去朋友圈晒图求点赞,只为做一个合格的文艺吃货……但是,确认过眼神,你喝到的奶茶是健康的吗?
4月22日,记者自台州市椒江区市场监管局获悉,今年1至3月份,椒江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守护舌尖春雷行动2018”专项整治。此前,执法人员从日常工作线索中,在多家奶茶店发现一定数量的过期奶茶原料,涉嫌使用过期食品原料进行奶茶制售。整治期间,执法人员随机选取了13家奶茶店作为抽检对象,包括“一點點”“徐小包”“古茗”等本地较为知名奶茶店,委托专业检测机构进行定量检测。现在,这场“地毯式排查”的结果终于出炉了。
据椒江区市场监管局介绍,此次检测包括了茶叶、珍珠(淀粉制品)、植脂末(俗称奶精)等奶茶主要原料9个批次,包括二氧化硫、重金属(铅)、农药残留、甜蜜素等11项可能存在违法添加或者超标的项目,根据浙江宏正检测有限公司出具的检验报告显示上述物质含量均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检验结论是合格的。然而,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小觑。
“我们检查中发现,12家奶茶店存在原材料过期现象,主要为果酱或者糖浆等原材料过期,最长过期近1年半时间,最短的也近1个月。使用过期食品原料进行食品生产销售,属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行为,存在重大的食品安全隐患,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椒江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执法人员对奶茶店进行检查。 椒江区市场监管局 供图
不仅如此,奶茶店虚假宣传行为也是普遍存在。记者了解到,鲜奶是指牛奶脱离牛体24小时之内的牛奶。此次检查中,有13家奶茶店销售“鲜奶系列”的奶茶,在名称中标注了“鲜奶”两个字,但实际使用植脂末(奶精)、牛乳基底粉、奶粉或纯牛奶作为原材料,并未添加任何鲜奶。据现场奶茶制作人员透露,使用奶精调制而成的一杯奶茶,成本仅需7、8毛,如果使用纯牛奶,成本为1元。
如今,许多店家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感需求,会在糖的添加比重上进行分类,如无糖、少糖、半糖、正常、多糖等。这种做法受到不少喜欢喝奶茶又怕胖的爱美人士的青睐。可万万没想到的是,本以为健康无糖的奶茶,查出来的结果竟是“没少加糖”。
据监管部门公布的抽检结果显示,台州市椒江杨婷奶茶店的悠悠奶茶、台州市椒江尚茶冷饮店这2家奶茶店,在各自售卖的奶茶中均标称无糖奶茶,但实际2款奶茶的含量分别为0.6g/100g和0.7g/100g。同样,所谓少糖、半糖的说法均为奶茶店经营者自己标称,目前也缺少相应的规范标准,因此经营者对奶茶糖量的控制全凭“手感”。如台州市椒江吕礼芳奶茶店的鲜芝士红茶半糖款的总糖含量为5.5%,正常糖款的总糖含量为5.7%,两者的含糖量十分接近,半糖和正常糖未存在明显区分。
另外,在定量检测的38批次成品奶茶中,共有35个批次检出咖啡因,最高的是近年来人气爆棚的“网红”奶茶品牌“一點點”,其“波霸奶茶”咖啡因含量为297mg/kg。
执法人员表示,咖啡因对部分不适宜人群是有一定副作用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从检查情况来看,150家现场制售奶茶的店铺均没有在店内醒目位置或者奶茶包装上标注提醒用语。
执法人员检查奶茶原材料安全情况。 椒江区市场监管局 供图
目前,椒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分别对涉嫌在商品上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和涉嫌使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生产食品的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共立案24起,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当中。
与此同时,椒江区创新推行自制奶茶行业“一店一码”,设计并建立“椒江区自制奶茶行业监管信息公示系统”,将奶茶店的监管信息(包括奶茶店的基本情况、监管部门检查情况、行政处罚、食品抽检等信息)、奶茶店的经营信息(包括从业人员健康证、奶茶产品配料等信息)全部汇总纳入系统,形成专属“二维码”,张贴在每家奶茶店的醒目位置。
浙江新闻+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消费自制奶茶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选择合法合规的奶茶经营场所。
二、奶茶应适量消费。从检查情况看,目前奶茶店现场制售的奶茶以植脂末为主要原料,添加果味粉、糖浆、粉圆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从本次抽检结果看,奶茶中的糖含量均值为5%,即每100g物质中含糖量均值为5g。以中杯奶茶500ml计算,喝一中杯正常甜度的奶茶,所摄入的糖分已经达到25克。因此,消费者应适量饮用奶茶,避免过量消费。有条件的消费者可以在家自制奶茶饮用。
三、特殊人群应谨慎饮用奶茶。根据此次检测结果,奶茶咖啡因含量介于43.4mg/kg到297.0mg/kg之间,均值为99.5mg/kg,儿童、孕妇、高血压或心脏病患者等不适宜摄入咖啡因的特殊人群应避免过量饮用。
秋已至,初冬不远。冬天的第一杯奶茶不知道选啥口味?快来试试古茗最新饮品吧。近期,古茗推出多款秋冬饮品系列,浓郁软糯的厚道榴莲系列、清新醇香的抹茶系列、甘醇悠长的桂花乌龙系列,三个系列总计8款饮品总能满足你的味蕾。
当水果之王遇上古茗茶底,竟然会碰撞出这么惊艳的口味。这是古茗第一次推出榴莲系列饮品,为此研发团队经过一遍遍的调配和测试,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榴莲和他的最佳拍档。本次推出的厚道榴莲系列分为厚道椰椰榴莲款和厚道芒芒榴莲两款,生椰款主要以榴莲泥+清凉冻+多肉+生椰乳等,主打的就是榴莲浓郁,售价在19—21元;榴芒款则是榴莲泥搭配芒果丁、清凉冻等,榴芒款榴莲比例稍低,适合初尝者体验,售价在16—18元。随杯还会搭配一个小勺子,因为饮品顶部还有一整个可以挖着吃的榴莲球哦!
图说:可以挖着吃的厚道榴莲系列(图片来源:古茗)
古茗方面介绍,本次厚道榴莲系列选用的是泰国金枕榴莲,这款榴莲个大敦实、果肉饱满。这次古茗只选择树上熟榴莲进入门店制作,被更多阳光眷顾过的熟榴莲,浑身蓄足了风味,香气更浓郁、甜度更高、口感当然就更好!同时,为了保证熟榴莲的风味,从树上采摘后,全程都会采用低温冷链的方式进行配送,保留榴莲最原始的香气和口感。
目前,厚道榴莲系列饮品已经在多区域门店上线尝新。10月28日起,爱吃榴莲的小伙伴就可以在全国古茗门店购买到这款饮品。
当桂花脱离枝头化作一场桂雨,为了留住这秋天最馥郁的芬芳,古茗在10月21日一口气在全国门店推出了4杯桂花系列饮品,当桂花与古茗相遇,又会有怎么样的火花呢?
图说:桂花乌龙系列“全家福”(图片来源:古茗)
桂花乌龙系列饮品分别是桂花酒酿小丸子、桂花龙眼椰、桂花乌龙奶芙和桂花乌龙。桂花酒酿小丸子,风味纯正且浓郁的酒酿遇上清新爽口的桂花乌龙,微酸和香甜的碰撞带来独特的口感,再点缀上古茗为这款饮品量身打造的小料,软糯香甜的小丸子丰富了饮品的口感(本品含有少量酒精,包括但不限于孕妇和驾车人士等不建议引用),售价12元;桂花龙眼椰,精选泰国龙眼,颗颗手剥,饱满的新鲜果肉和桂花冻混合着桂花茶汤,好喝又好吃,售价15元;桂花乌龙奶芙,甘冽爽口的桂花乌龙茶搭配香醇的牛乳,入口丝滑轻柔、甘香悠远,售价15元;桂花乌龙,最简单的搭配,最纯粹的享受,花香茶韵、唇齿留香,售价8—9元。
最最经典的抹茶系列在十月中旬又回归了,古茗这次上新的两款分别是茉香云顶抹茶和芋见青稞抹茶。
为了做好这杯抹茶,古茗可是下了大功夫。据了解,本次使用的抹茶都来自是薮北优质良种茶树,茶树本身有着更高的叶绿素、蛋白质、氨基酸含量,纯正真抹茶翠绿鲜亮、风味协调;会对本就已经优选的抹茶原料,多进行一次烘烤,进一步激发抹茶香;抹茶研磨度高,本身就足够细腻的抹茶在冲泡过程中还要再多一次过筛,确保细腻无粉。
图说:茉香云顶抹茶,留住秋日最后一抹绿(图片来源:古茗)
优中选优的抹茶,搭配上茉莉花茶的高扬花香、芋泥的自然清香,有效地中和了抹茶的苦涩口感,突出了高香属性。目前,茉香云顶抹茶售价14—16元、芋见青稞抹茶13—15元,全国古茗门店均已上新。
茶不只是一杯饮料,喝奶茶更是时下年轻人社交的一种方式。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现制饮品门店数已超45万家,新中式茶饮市场规模超900亿元。市售奶茶单价从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而奶茶高昂的价格背后的健康问题不断刺激着消费者的神经,引发舆论的高度关注。
福州消保委抽检40款现制现售奶茶
近日,福建省消委会、福州市消委会发布《现制现售奶茶比较试验报告》,试验选取20家现制现售奶茶店的40款样品,对奶茶中蛋白质、脂肪、反式脂肪酸、总糖、果糖、咖啡因、茶多酚等18个项目进行测试。
< class="pgc-img">>蛋白质
试验的20个品牌40款现制奶茶中,仅有奈雪の茶、喜茶、小确茶、木森茶、KOI 5个品牌蛋白质含量符合《GB/T 21733-2008茶饮料》规定的奶茶饮料蛋白质含量≥0.5g/100g,29款样品的蛋白质含量均低于0.5g/100g,不符合率达72.5%。
都可、快乐番薯2个品牌4款奶茶样品蛋白质检测均低于0.08g/100g的仪器检出低限,未能检出蛋白质含量。
奶茶里却不含奶,这样的检测结果着实让人大吃一惊。
糖
比较试验中20款正常甜度的奶茶含糖量在21-48g(以蔗糖计)之间,平均为35g/杯。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约25g以下”,只一杯奶茶的含糖量已经超过一个人一天糖的最佳摄入量。
一块方糖大约是4.5克,而贡茶、1点点、都可、奈雪の茶、小确茶、舔杯六个品牌,仅一杯奶茶的糖含量就相当于10块方糖,被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喝到肚子里。
试验还针对不加糖类20款奶茶样品进行检测,有14款样品标称为“无糖”,但经检测,样品含糖量在1.1-5.8g/100g(以蔗糖计)之间,远超GB 2805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中对标称无糖或不含糖的预包装食品含糖量不高于0.5g/100g的规定。
标称无糖奶茶却检测出含糖,随后奈雪的茶对此事回应称,不加糖实为不另外加糖,产品原料本身含糖,无糖奶茶并不代表无糖。
< class="pgc-img">>不少网友表示很在乎奶茶中糖的含量,喜欢喝奶茶,但也不想摄入过多糖。
< class="pgc-img">网友评论|来源于微博
>脂肪
40款奶茶样品的脂肪含量在3.77-40.63g之间,平均为19.57g,其中85℃珍珠奶茶-超级杯(无糖)、贡茶格雷奶茶(无糖)、85℃珍珠奶茶-超级杯(正常糖)、古茗奶茶(正常糖)4款奶茶脂肪均在30g以上,仅一杯奶茶的脂肪含量已经超过成人每日推荐摄入脂肪量的1/2。如果消费者再添加奶盖,脂肪含量还将大幅提升。
多地消保委发布奶茶消费提示
2017年,上海市消保委选取喜茶、皇茶、贡茶、一点点、COCO、快乐柠檬等27家奶茶店51件奶茶样品进行“奶茶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市面上奶茶店售卖的奶茶多项指标超标不符合健康需求。尤其奶茶中咖啡因含量、糖和脂肪含量等。上海消保委提醒消费者,部分样品咖啡因含量较高,建议儿童、孕妇高血压患者等特殊人群避免过量饮用。
2018年,浙江宁波市消保委对一点点、coco、大保健、澳门皇茶、弥茶等10个网红奶茶品牌共26种奶茶样品进行比较试验,结果显示一杯正常糖的奶茶中糖含量相当于5罐200ml可乐中糖含量。而某品牌500ml奶茶中咖啡因的含量相当于6罐红牛中的咖啡因含量。宁波市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部分品牌的奶茶中含糖和咖啡因偏高,青少年人群不宜长期大量饮用。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还是要加强运动,在饮料的摄入上也要有所选择。
2019年福建省、福州市消保委选取20家现制现售奶茶店的40款样品进行比较试验,涉及奶茶中蛋白质、脂肪、反式脂肪酸、总糖、果糖、咖啡因、茶多酚等多个检测项目。福州市消保委提醒消费者,需要控制糖摄入消费者及糖尿病患者尽量避免饮用现制奶茶。由于奶茶中富含茶多酚和咖啡因,儿童、孕妇、高血压或心脏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更应谨慎摄入。
奶茶企业亟待诚信经营 奶茶成分亟需公开透明
近几年奶茶等饮品受到年轻消费者的青睐,为买奶茶排队数小时、网红奶茶上百元一杯等现象屡见不鲜。广受年轻消费者欢迎的奶茶,却频频因为奶茶里面没有奶,无糖奶茶糖份较高,含咖啡因却没有标识等健康问题登上热搜。
目前对于现制现售茶饮并没有出台相应的细化国标,进行对比试验的奶茶样品依据的是GB 2760-2014《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T 21733-2008《茶饮料》、《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等标准。不少现制饮品经营门店存在公示奶茶成分表标识缺失、未进行消费警示性提醒、“无糖”标示误导消费者、产品健康意识薄弱等问题,更多的是需要行业自律。现制现售饮品从业者应加强对糖、咖啡因、茶多酚等的用量管理,在饮品包装上标注产品成分和用量,并对有争议的成分应做出相关的警示和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