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餐饮业正在迎来一场新的变革。在这个过程中,连锁经营成为餐饮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西少爷、瑞幸、喜茶等新兴品牌以其独特的加盟模式成功脱颖而出。西少爷以其灵活创新、富有特色的全托管加盟模式吸引了众多创业者的关注。
西少爷所采用的全托管加盟模式使加盟商能够将选址、装修、招聘、培训、运营等繁琐工作全部交给西少爷团队负责。这一模式有效降低了加盟商的经营风险,使创业者即使没有相关经验也能轻松加入连锁行业。同时,西少爷的加盟模式也为其品牌快速扩张创造了可能,不仅在全国各地,还涉足北美、新加坡等海外市场,迅速获得更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相对于其他新兴餐饮品牌,西少爷的加盟模式显得更为开创性。瑞幸咖啡通过“联营模式”扩张店铺,而喜茶一直坚持直营模式,不过最近才开始开放加盟。与之不同,西少爷选择了让加盟商全权委托经营的创新模式。这一模式不仅减轻了加盟商的负担,还确保了品牌的统一性和服务质量的稳定。
对于希望进入连锁餐饮行业的创业者来说,选择合适的品牌和模式至关重要。加入成熟品牌,如肯德基或麦当劳,可以得到品牌价值和成熟运营体系的支持。而选择新兴品牌,如西少爷,则能在新的增长点上找到更多商机。具体选择何种模式,需要创业者结合自身情况谨慎决定。
西少爷凭借其灵活的加盟模式已经在连锁餐饮行业中占据领先地位。这种模式不仅减轻了加盟商的负担,也推动了品牌的快速扩张。预计未来,西少爷将继续通过创新引领行业新趋势,为创业者提供更多商机。西少爷代表着餐饮连锁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可以看出,创新和数字化已经成为当前和未来餐饮连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领先企业,包括西少爷,正在通过数字化转型,使其加盟模式更加前瞻,为加盟商提供更高效的支持。这将推动整个行业实现产业升级,形成新的竞争格局。
< class="pgc-img">>以食为天,餐饮行业在消费行业里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分支。
2021年,新加坡餐饮行业产值432亿新币,占GDP的1%;餐饮业就业人数22万人,占总就业人口的6%。
< class="pgc-img">>疫情前餐饮行业产值约570亿新币,约能占到GDP的1.2%。我们相信2023年餐饮行业基本可以恢复到疫情前程度。
< class="pgc-img">>新加坡餐饮行业大致可分为5种形态:
1、全服务式餐馆(Full Service Restaurant)
这类餐馆主要提供堂食服务,一般也提供外卖和送餐服务,堂食服务会额外收取10%的服务费,不需要再支付小费。一般位于购物中心,商场内比较多。比如鼎泰丰或者莆田。
2、速食店(Quick Service Restaurant)
这里餐厅一般不提供或者提供少量的桌椅,不提供服务员的堂食服务,一般不收10%的服务费。在很多商场的负一楼都会有速食餐饮区,这里会集中不少本土品牌和中小型品牌。
3、宴席服务(Food Caterer)
宴席服务及外烩,是设宴款客的一种做菜安排。外烩供应商在店方准备,到宴会场地架锅,后期制作便可上桌。个人庆生宴请、社区活动、学校开放日等很多团体组织活动都安排外烩。这也是2020年和2021年受疫情影响最大的一个餐饮板块。
4、咖啡店、小贩中心(Cafes,Food Court)
咖啡店、食阁、小贩中心是当地出名的平民饮食文化,食物的价位经济实惠,是大多新加坡居民平时解决一日三餐的地方。
5、外卖App
受益于疫情红利,外卖APP迅速崛起,目前在新加坡主要由GrabFood,Food Pandan和Deliveroo三家主导。
说到新加坡的餐饮业,不得不提“日餐”。因此,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些新加坡的日餐业态,而新加坡的日餐领域离不开两大上市公司:RE&S和Japan Foods Holding。
PART 1
RE&S
< class="pgc-img">>RE&S是于1988年由来自日本大阪的Hiroshi Tatara先生创建。创建之初,只有Takahashi和Fiesta两间饭店。
随着RE&S的成长,Tatara先生和团队也逐渐开发出新的品牌,如Kuriya,Shimbashi Soba,Kuishin Bo和Ichiban Boshi。
除了在集团的总部建立中央厨房,RE&S也坚持每周从日本空运两次新鲜食材到新加坡。
集团旗下品牌可以分为三类:
· 高性价比的经济型品牌;
· 针对中产阶级的大众品牌;
· 针对中高端市场的高端品牌。
所有店面都以自营方式为主,在西部、中部和东部的区域商场内各运营着一条综合型日式料理美食街,中央厨房设立于公司位于大成Tai Seng的总部,2022财务年集团收入1.5亿新元,税后利润945万新元。
< class="pgc-img">>公司旗下品牌矩阵
对于品牌,公司主要以自己的自创品牌为主。上图为公司旗下的品牌矩阵。
1、自创品牌分类
我们把RE&S自创品牌简单地分为经济型品牌、大众品牌和中高端品牌三类。
● 经济型品牌
< class="pgc-img">>经济型品牌主打性价比战略。
产品类型针对竞争比较激烈的初级日式料理,如寿司、日式烤肉、火锅套餐、便当等。销售方式以外带、套餐为主。
店内尽量减少桌椅和服务。店面主要集中在区域商场,市区中心的店面有针对办公室人群推出工作套餐。店面分布上,在北部区域比较缺少。
● 大众品牌
< class="pgc-img">>大众品牌定位和消费价位都略高于经济型品牌。
产品方面定位为比较有特色的细分日式料理,如大阪拉面、日式西餐等。细分特色产品避免了一定程度上的激烈竞争。比如“和”式烘焙的面包价位在2-3新币左右,比新加坡同等商场定位的面包略贵,但市场接受度依然高,因为这样细分定位的日式面包目前很少。
DIY自制乌冬面,消费者通过自己选择食材制作自己喜欢的乌冬面。增加了参与感,也迎合了个性化需求。店面覆盖方面同样北部的区域覆盖率较低。
● 中高端品牌
< class="pgc-img">>Kuriya为高端品牌定位,主打正宗日式料理。
同一品牌开拓的Kuriya日本食品市场,采用线上线下超市模式,已有12家分店,充分利用现有的物流体系,可成为接下来的发展重点。
Shimbashi是位于乌节路的高档饭店,主打健康饮食概念。
2、日本美食街概念
RE&S在新加坡西部的裕廊访(Jurong Point)运营着一条颇有特色的日本美食街。
< class="pgc-img">>地点位于Jurong Point商场B1,这里的日本街已经有一定的知名度,进入商场直下扶梯,位置很好找。
2014年700万新币第一次装修,分为东京区和大阪区。当时以日式自助餐为主打。
2019年重新装修,加入电子显示屏幕,重新打造JOY日本街品牌。1家全服务餐馆,2家零售店(面包和食品小超市),5家速食QSR餐厅,总占地1500㎡。
最受欢迎的是日式汉堡,周末晚餐时间排队40分钟以上;其次是日式面包店,几乎一直有排队;铁板烧和Boshi餐馆晚餐时间也有排队现象。
下图是我们粗略画的一个美食街布局图:
< class="pgc-img">>爆品分析:
最为火爆的是日式汉堡,形式新颖(米饭+肉+蛋),2022年11月推出市场。单价偏高12-20新币左右。新加坡市场对新食品的接受度很高,对新产品价格不敏感。
日式面包也是集团的一个爆款。最火单品在2.3-2.7新币之间,比普通面包贵50%。因为是零售模式,所以这个小品牌的利润高。目前全岛有5家门店。
3、小而美的速食餐馆定位是趋势
我们可以看到美食街上有一间中高档定位的全服务式餐馆(Full Service Restaurant),其他的主要餐馆都是速食餐馆(Quick Service Restaurant)定位。
< class="pgc-img">>如上图,其实公司在过去五年中正在逐步提升速食店的比例,2022财务年由于新的QSR速食店的拓展,销售已经超过了疫情前2019财务年的总销售,达到1.5亿新元。
集团从2020年开始加强对QSR速食分类的投入,在2022年已经达到了总销售的47.5%。在收入增长方面,2020财务年受疫情影响出现了负增长。
FSR的收入在疫情后的恢复缓慢,但速食QSR恢复较快,特别是2022财务年,速食店QSR的年化增长率一度达到了44%,而FSR的增长还停留在6%,集团收入的80%增长也来自速食店QSR分类的拓展。
我们可以看见FSR和QSR的销售额也正在逼近,截止于2022财务年底,速食店QSR分类已经占到了48%的总收入。
PART 2
Japan Foods Holding Ltd
如果说RE&S是日餐新加坡的老大,那Japan Foods就是当之无愧的老二了。
< class="pgc-img">>Japan Foods成立于1997年,于2009年在新加坡上市,专注于日式料理。
2022财务年总收入5460万新元,利润320万新元。旗下加盟多个日本餐饮品牌,也自创多个分支品牌。
在区域拓展方面,开拓了4个新加坡以外的市场。在清真食品领域也有积极的推进。
< class="pgc-img">>Japan Foods非常善于借力,他加盟了多个日本的知名品牌,利用好这些品牌的知名度来拓展销售。
下图是公司的加盟品牌矩阵:
< class="pgc-img">>Japan Foods也很注重开发自主品牌,有两大优势:一方面是弥补现在日本品牌的空缺,比如清真食品;第二方面是为以后在区域市场拓展加盟商做准备。
下图是公司自主开发品牌的矩阵:
< class="pgc-img">>Japan Foods过去几年在速食店QSR的领域积极的开店拓展本地市场,同时也很重视新市场的拓展。
最近一年的年报指出,除了东南亚市场,他们还把自己的品牌发展到日本、中国市场,我们认为这为以后发展大市场和下沉市场都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PART 3
阶段性总结
综合比较两家主要的日餐企业,在定位方面两家都采用了全服务式餐馆FSR和速食餐馆QSR双管齐下的策略。
但是由于Japan Foods的三大主力品牌都是加盟日本品牌,也占了大部分收入“味千拉面”27.7%,“东京食堂”19%,“金色不如归”11.3%。Japan Foods的主要销售还是来自FSR。
而RE&S就更加灵活,2022年已经有48%的收入来自速食店QSR。在前面的市场分析中,不难发现美食街只有1个FSR全服务餐馆,却有5-6个QSR。
速食店QSR可以很好的体现小品牌的特点,形成很有力的单店模式。而且速食店QSR的价位低于FSR,对周边消费力稍弱的东南亚市场,更方便复制和加盟。
在2023年通货膨胀加剧下,人力成本和租金成本增加的环境中,加强速食品牌有利于加强整体利润。速食餐馆也迎合后疫情时代消费节奏的加快,对产品要求更多元化,更强体验感的需求。
歌联合创始人Sergey Brin的家族办公室Bayshore Global Management近日引入了一位重量级人物,以推动其绿色投资业务的发展。
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GIC前可持续发展部门主管Rachel Teo已经加盟Bayshore,负责新加坡办事处的相关工作。Teo在GIC的18年工作经历,将为Bayshore带来宝贵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Bayshore Global Management此次动作显示出家族办公室对于可持续发展和绿色投资的重视。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绿色投资已成为越来越多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Rachel Teo的加入,不仅有助于Bayshore Global Management在绿色投资领域的发展,也反映了新加坡作为金融中心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地位。Teo的专业背景和丰富经验,将为Bayshore在绿色投资项目的选择和管理上提供有力支持。
绿色投资不仅仅是一种财务行为,更是一种对环境负责任的态度。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向低碳转型,绿色投资的重要性日益凸显。Bayshore Global Management的这一举措,无疑将吸引更多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投资者。
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下,绿色投资不仅是对环境的一种贡献,也可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Bayshore Global Management的这次人事调整,无疑将为其在绿色投资领域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并可能成为其他家族办公室的参考。
和讯自选股写手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作为作者或者嘉宾的观点,不代表和讯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和讯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和讯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和讯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