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打工”成就百万年薪并不一定需要成为公司高管,在海底捞,成为一家分店店长就有可能做到。
9月19日,中信建投的一场全球电话会议上,曾就职于海底捞等多家餐饮企业的主讲人对外拆解了海底捞店长百万年薪的奥秘,透露海底捞优秀店长的月薪能达到10到12万元。
(中信建投社服-全球电话会议部分纪要)
据悉,海底捞所有店长都是从招聘初级员工一步步培养的,从基层做起,没有空降店长,学历要求大专以上。
考核和晋升路径首先从初级服务员到高级服务员平均需6个月左右,淘汰率达50%;成为高级员工后,还需经过值班经理、大堂经理、后厨管理职务,之后为预备店长,预备店长需要拜师店长,由师傅进行挑选。
预备店长的考核标准更偏综合,包括管理考核、技能考核、财务、员工关怀等。从初中高级员工到店长,平均时间大概一年左右。
据悉海底捞店长之前大概两年培养一个,现在速度大约加快一倍。约6至8个月,员工即有希望被评为店长,员工“上位”的决定性因素主要为响应速度,客人投诉情况和客人满意度。
随着职位的上升,高级员工工资水平也会与普通员工拉开,如高级员工工资水平约为初级的三倍,初级员工大约月薪3000元,高级员工的工资约6000元-15000元,上不封顶。从高级员工到店长又拉开三倍左右的差距。
海底捞店长的固定月薪则约在3.5万元,此外还有激励。激励通过培养徒弟方式,店长可以获得徒弟店面净利润3%以上的提成。在海底捞三级分销的模式下,一个店长最多可以拿到徒弟店和徒孙店的净利润分成。算上提成部分,海底捞店长月薪约能达到10到12万元。
提成多寡与店长评级亦有关联,评级不达A级则无法享受徒弟、徒孙店面的净利润提成。总体来看,老店长月薪起码在8至9万元。
相比于普通员工,店长应承担的职责更多。券商研报透露,海底捞的管理模式分为总部、抱团小组和餐厅共三层架构,架构之中店长的自主权高。集团总部鼓励自下而上增长,需由店长向总部提交新餐厅提案,且将店长的财务利益与其培养新店长及开设新餐厅的能力挂钩。
作为海底捞店长,职责分为固定工作和弹性工作,固定工作主要是每天的各项检查,以前是四色卡考核,现在考核基本内容没变,包括服务、顾客满意度、投诉情况、服务一致性、卫生安全、设备检查等;弹性工作包括员工关怀,每个月组织员工的聚餐、晚会等。
海海底捞迅速扩张的版图为数量日益增多的高级员工提供了一展拳脚的平台。
资料显示,2016年至今,海底捞的门店数从174家增至593家。同期,香天下和德庄两个品牌全国门店数之和不及海底捞一家,分别为253家和312家。
三年间,海底捞的顾客人均消费从94.5元逐步提升至104.4元,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中期,海底捞本年度服务顾客已达1.09亿人次,同比增加了51.8%。
在店长的管理下,单店给海底捞带来的营收不菲。数据显示,2016年海底捞的单店收入4404万元,2017年、2018年均保持在3500万元水平,截至今年上半年,单店半年创造收入1919万元。
得益于大量新开店面,2019年中期,海底捞餐厅营收113.3亿元同比上升58.4%,其中新开130家店以及次新餐厅收入50.0亿元,同比增加38.9亿元。这意味着,快速开店是海底捞目前借以保持增长的“诀窍”。
研报进一步显示,中信证券统计内的49个大中型城市共有海底捞443家,其中北上广深四个核心城市共146家,45个重点城市共297家。443家门店中,有54.9%的门店开设在商圈内,36.6%的门店开设在社区边。
得益于选址,海底捞的翻台率维持高位,2019年上半年平均翻牌率为4.8次/天,去年同期为4.9次/天;同店翻台率则由去年同期的5.0次/天上升至5.2次每天。
(海底捞经营情况)
随着集团规模逐渐壮大,海底捞员工的平均工资水涨船高。
资料显示,在海底捞的经营成本中,员工成本占收入比重从2015年的27.3%提升至2017年的29.3%,显示海底捞仍在提高其员工待遇。
海底捞招股书披露,截至报告期,海底捞共有5.0299万名员工,其中餐厅员工(包括配送人员)人数为4.9162名,占比高达97.74%。薪酬上,扣除董事薪酬,海底捞2017年的总员工成本为3.088亿元,折合餐厅员工及配送员人均年成本6.12万元。
仅一年后,海底捞在2018年年度报告中透露,截至2018年底,集团员工共有69056名,员工成本支出50.16亿元,折合人均年成本7.26万元,较上年提高18.6%。
在海底捞最新披露的中期业绩显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海底捞集团共有员工88378名。对应半年度员工成本支出为36.52亿元,折合餐厅人员人均年成本8.26万元。仅半年时间就较上期期末又增13.8%。
1994年,海底捞以四川麻辣火锅起步,现已成为中国第一大火锅餐饮品牌。2018年9月,海底捞在香港上市,上市至今股价上涨超过80%,市值达到近1700亿元人民币。
(海底捞创始人张勇)
凭借资本市场股价增值,海底捞创始人张勇也成为全球餐饮首富,并在今年8月底,取代连续十年占据该榜榜首的房地产商Robert and Philip Ng兄弟,以138亿美元(约人民币989亿元)资产净值跃居榜首成为新加坡首富。
公开信息显示,张勇为海底捞创始人、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原籍四川省简阳市。据海底捞招股书,至少在2018年9月,张勇、舒萍夫妇的国籍就已经变更为新加坡。
月13日,“廉洁四川”披露了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自然资源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永森的贪腐细节。
【案卷】
王永森,男,羌族,1974年6月生,四川茂县人,1997年7月参加工作,200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阿坝州黑水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县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县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2022年6月,王永森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经阿坝州纪委监委指定管辖,理县纪委监委对其进行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2023年4月,王永森因严重违反党的纪律,构成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行贿犯罪,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2023年7月,王永森因犯受贿罪、行贿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5万元。
【案探】
人们常说,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失去工作,才明白“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失去朋友,才明白“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失去尊严,才明白“人无刚骨,安身不牢”;失去自由,才明白“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是十分难得。
“‘失去自由才知道其可贵’,这句话谁都可以说、可以写,但只有真正失去自由的人,才能体会其中的孤独和无助。平时喝水、吃饭、上厕所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可如今的我,都必须在它们面前加上一个前置语——‘报告’。”如今,身处高墙铁窗内的王永森,再也没有了以往的“意气风发”,“我不仅失去了自由,还失去了一切,这都是我咎由自取。”
黑水县自然资源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永森接受审查调查 资料图
立志“出人头地多挣钱”
王永森出生在阿坝州茂县的一个偏远农村,家中兄弟姐妹较多,主要收入来源于家里的几亩玉米和黄豆,生活相对清贫。“那个时候只有一个念头,读书才是我的唯一出路,要出人头地多挣钱。”
“出人头地多挣钱”的人生目标,本无可厚非。但对于一名党员干部而言,显然已偏离了正确方向。当官发财两条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官与发财,就像两辆并排行驶的汽车,倘若违规变道,只会两车相撞、人财两空。
为了实现“理想”,王永森从小学习刻苦、生活节俭,成为了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1997年7月,王永森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茂县原石大关乡任职。为了出人头地,他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慢慢成长为一名领导干部。
腐败的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腐败的动机,也就是一个人“想不想腐败”;二是腐败的机会,就是“能不能腐败”。对王永森而言,“多挣钱”的人生目标,已在他的心中埋下了腐败的种子,缺少的只是一个机会。在他39岁时,机会终于来了。
2013年,王永森被提拔为黑水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具体分管矿产资源、地灾防治、财务等工作。随着手中“权力”增加,围在王永森身边的商人老板突然增多,这让他感受到“自己总算出人头地了”。对于商人老板的邀约,王永森来者不拒,沉迷于灯红酒绿、觥筹交错中不能自拔。
众所周知,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倘若因为职务晋升、权力增多,而出现商人老板蜂拥而来的情况,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商人老板只有一个目的——逐利。多次邀请王永森吃饭喝酒后,商人余某某请托王永森帮其承揽泥石流应急排危治理工程项目,并明确表示事后会有“感谢”。王永森总算等来了“挣钱”机会,便毫不犹豫答应下来。
2016上半年,王永森将某泥石流应急项目指定给了余某某,随后余某某送上“感谢费”2万元。“当时揣着那2万元,感到脑袋是热的、脸上是烫的,心里有害怕,但更多是惊喜,第一次体验到钱可以来得这么容易。”
少时贫困竟成贪腐理由
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贪欲的闸门一旦打开,就再难关上。
“我出身贫困家庭,厌倦了贫穷,想要让自己和老婆孩子过上优渥的生活。”在王永森看来,贫困的原生家庭是他腐败的主要原因。
从此以后,王永森彻底将党纪法规抛诸脑后,开始大搞权钱交易。2016年,商人孟某在黑水县实施地灾勘察项目时认识了王永森,此后为拉进与王永森的关系,利用各种机会请其吃饭、聚会,两人关系逐渐“升温”,成为了“亲密朋友”。在王永森的“帮助”下,孟某长期在黑水县承揽应急治理、勘查设计、地灾评估等项目。
权钱交易是最直接的关系,也是最不可靠的关系。一旦钱不“到位”,“亲密”关系就会迅速“降温”。2020年,孟某打电话给王永森,希望承建一个地灾应急勘查设计项目,王永森听后直接提出要50万元“好处费”。孟某深知应急项目预算到最后会有较大调整,一时为难。王永森发现孟某不情愿的态度后,马上将其晾在一边。为了能够通过王永森承接项目,孟某硬着头皮表示等项目金额定下来“再说”。随后,在王永森的默许下,孟某顺利承接了该项目,并于事后向王永森“上贡”15万元。
不仅如此,为了“多挣钱”,王永森还动起了更多歪脑筋。那些年,王永森不断为妻子寻找“商机”,他在哪里工作,其妻子的火锅店、服装店等就开到哪里。
就这样,人前自己敢“伸手”,人后妻子有“生意”,王永森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妻子开的是价值数十万元的豪车,孩子上的是“贵族学校”,王永森自己也成了拥有多处房产的“富”局长。
为求职位升迁主动行贿
在金钱上逐渐得到满足后,王永森开始不满足于“副局长”这个职位。“去掉那个‘副’字,才能让我进一步出人头地,也能挣更多的钱。”
2021年除夕那天,原本开车回家过年的王永森突然在半路调转方向,来到其直系上级部门“一把手”徐某(已另案处理)家中“拜年”。经过一番交谈后,徐某承诺待全州自然资源系统有正科级岗位空缺后,便会为其考虑解决。
王永森离开徐某家时,“不慎”将自己的腰包落在了徐某家中。当徐某打电话告知他的时候,他直接告诉徐某“你先拿着”,徐某打开拉链,里面放着5万元现金。
事后,徐某也曾给过王永森便利,告诉他某县有空缺,但被王永森拒绝了,理由是离家远、条件差。实际上,王永森不愿意到该县任职,主要是因为那里的地灾防治应急项目较少,会影响他通过项目“挣钱”。
此时的王永森,权力观、价值观严重扭曲,工作岗位成了他捞金的“踏脚板”,项目多少成了影响他“钱包”厚薄的直接原因。甚至在2022年6月,纪检监察机关第一次找他谈话后,他仍然不收手、不知止,收受商人祁某某2万元。
经查,王永森非法索取、收受他人财物共计75万元。
【案析】
回顾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不少落马干部都曾声泪俱下忏悔,“自己出生农村家庭,儿时生活贫困,因为‘穷怕了’所以才贪腐……”诸如此类的话,无疑是想告诉大家,原生家庭贫困才是导致其出现腐败问题的主要原因,所以情有可原。王永森严重违纪违法案就是这样的典型案例之一。事实上,参加工作后的王永森工作稳定、收入可观,生活早已不再贫困。他想要的,只是金钱带来的“安全感”、奢靡生活带来的“满足感”、当官掌权带来的“优越感”,归根结底在于初心不正、欲壑难填。纵观王永森的人生轨迹,年幼因家庭原因经历了物质贫困,但在组织的培养下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后,他没有严于律己,放松思想改造、背离职责使命,面对“围猎”无法抵制诱惑,最终倒在了精神贫困的荒原上。从开始的物质贫困到后来的精神贫困,王永森自始至终都没有走出“贫困”。王永森严重违反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构成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行贿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王永森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规定,王永森的行为应当认定构成受贿罪、行贿罪。
封面新闻综合“廉洁四川”网站
川甘孜州九龙县一火锅店因制售“老油”供消费者食用,10名相关责任人被判处1至6年不等有期徒刑。
2月15日,九龙县公安局相关民警告诉澎湃新闻,这是甘孜州首例涉及地沟油的刑事案件,共计涉案金额700余万。涉案人员都是外地人。
据九龙县公安局介绍,2021年4月21日20时57分,甘孜州公安局食药环筹建办会同九龙县市场监管局、九龙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对该县御龙府火锅店依法进行检查。检查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该店厨房存在异常火锅底油。
经查,该油系御龙府火锅店厨师方某利用客人食用后的火锅底油,过滤、凝固、提取、重新加工而成,并再次加入消费者火锅中食用。办案人员在现场查扣已制作好的“老油”16.1公斤,半成品93.9公斤,查扣漏勺、推车等作案工具,并扣押相关票据及账本。
次日,九龙县市场监管局将该案移送至九龙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九龙县公安局刑侦大队于2021年4月23日立案。经查,2018年7月,犯罪嫌疑人郭某某、赵某、卢某、景某某、苏某某、杨某共同出资60万元在九龙县呷尔镇入城大道70号合伙开设御龙府火锅店,自开业至案发,郭某某、赵某等人明知食用地沟油损害人体健康,仍然安排厨师利用客人食用后的火锅底油,经过滤、冷却等工序制作“老油”,并将“老油”添加进火锅中供消费者食用。经初查,涉案金额约700余万元。
近日,该案公开审理。九龙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处郭某某有期徒刑6年6个月并处罚金55000元人民币。判处赵某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50000元人民币。其余7人也分别被判处一年至4年不等有期徒刑,并处5000至40万不等的罚金。同时,法院还判处被告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金450万,并公开赔礼道歉。
据四川公安食药环领域一名办案民警介绍,一些火锅店将餐厨废弃垃圾和动物废弃脂肪通过提炼加工制作成的所谓“老油”,又被称为“口水油”,实际上就是地沟油,里面含有铅、砷、黄曲霉素和苯并芘等有毒有害致癌物质,存在极大的食品安全问题。这种行为是明令禁止,警方坚决打击的。
另据四川省公安厅提供的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四川省公安部门共侦办食品案件85起,其中省厅挂牌督办4起,涉案金额1.72亿余元。
四川省公安厅还表示,为强化整体工作合力,该省公安机关联动部署,形成省市县三级集群作战态势。聚焦川食特色,针对节日期间火锅消费旺盛这一特点,不断拓展线索来源,掀起打击火锅食品违法犯罪凌厉攻势。聚焦疫情防控,认真履行冷链物流工作职责,针对冷链食品生产加工源头、仓储运输和销售等环节,严厉打击涉嫌走私、来源不明、票据不全等违法犯罪行为,有力策应了全省疫情防控大局。聚焦农业农村,紧盯乡镇、农村集市、城乡结合部、农产品批发市场等重点地区,围绕节日期间蔬菜、水果、生鲜、肉制品销售旺季的特点,持续深化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打击。
来源: 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