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工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火锅
2018年12月31日下午3时许,室外气温很低,但旺苍县城玉龙广场上却热气腾腾、香气飘飘。火凤凰火锅店在发起生态环境保护从自己做起倡议的同时,特地在此摆设了26桌火锅宴,宴请县城区近270位环卫工人,这个爱心公益活动他们已开展了三年。
火锅店的80后店主兼“一心公益”发起人莫莫告诉记者,几年前她还在开烧烤店时,每天凌晨三四点钟关店时经常看到环卫工人忙碌的身影,她在攀谈中了解到他们的辛苦和不易。后来创业开起了火锅店,就想到要尽自己的力量去感谢这些城市的美容师们。
(记者 管寒冰/文 程朱荣/图)
>据《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明星开设的店铺中,餐饮店占比达到了61.7%,成为明星的副业首选,例如近些年很火的陈赫的贤和庄、关晓彤的天然呆奶茶店、包贝尔的辣庄火锅等等。明星作为天然的“流量体”,旗下品牌从创立初始就占尽了得天独厚的优势,销售一度火爆,加盟商们也抓住时机,纷纷入股投资。
郑恺的火凤凰火锅店一年的时间内就在全国开出了199家门店,而陈赫的贤和庄,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加盟店数量就超过了800家。
但如此多的加盟店难以监管,且扩张太快,客流分散,食品安全问题、装修安全等问题也频繁发生,再加上疫情的原因,明星加盟店陷入“接连倒闭”的困局之中,不少加盟商亏损超千万。
而当事故发生的时候,舆论会直指公众人物本身,不少明星退局,“明星品牌餐饮”只剩下“品牌餐饮”。
根据天眼查app显示,今年5月12日,陈赫已撤出贤和庄全部股份,
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连年亏损的加盟商们,本还指着贤和庄利用陈赫的明星身份挽救一波,但陈赫的退局却彻底打碎了他们的梦,于是就出现了联合抗议的一幕。
01
盆满钵满的明星品牌
与兜底牺牲者
据悉,明星餐饮的加盟成本很高,关晓彤的“天然呆”奶茶店,加盟费为128000元,并且只有三年使用期,三年过后每年要另付20000元的加盟费。与同产业对比,蜜雪冰城的加盟费仅10000元左右。天然呆共200家门店,加盟费收入总计2500万。
贤和庄更是惊人,除了48万—55万元的加盟费以外,锅碗瓢盆、火锅底料、桌椅器具等必须从贤和庄总部拿货。而这其中,桌椅板凳20万,锅底食材20万,一个陈赫雕像7500元,运费1500元等。除此之外,还需要缴纳装修设计费、后期管理费等等。有加盟商表示,光是加盟成本就将近500万。全国共800家加盟店,贤和庄餐饮公司光加盟费收入就高达3.6亿。
但是这些加盟费并非全部进入了明星的个人口袋。根据天眼查app显示,四川至膳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是成都市贤和庄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的最大股东,持股51%。
这家公司曾一手打造出火遍全网的餐饮黑马“谭鸭血”老火锅,全球布局近1000家门店,还是一家集大型都市时尚餐饮、火锅开发、产品研发、农产品开发等于一体的多元化餐饮集团。
不仅如此,这家公司旗下还控股多家明星餐饮品牌。早些时候,该公司员工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灶门坎”卤味烧烤、“火凤祥”鲜货火锅还有关晓彤“天然呆”都属于至膳旗下的品牌。也就是说,现在明星品牌餐饮大多玩起了“代经营”的业务。
(至膳早期宣传图)
既然贤和庄背后的真正运营者不是陈赫本人,那陈赫在贤和庄中扮演的究竟是什么角色呢?
根据福建贤和庄品牌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合伙人信息显示,陈赫持股38%是大股东,除此之外还有6位合伙人,且是“有限合伙关系”。有限合伙的意思就是企业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前者负责经验管理,并对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后者不执行合伙事务,仅以出资额为限对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在福建贤和庄品牌管理合伙企业的营业执照上显示,其执行事务合伙人是福州范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只有普通合伙人才有资格成为执行事务合伙人,因此,陈赫仅为有限合伙人。
所以,他既不需要负责饭店的经营管理,也不需要承担太大的债务风险,盈利时按照股份分成,亏损也可摆摆手退出。但是,贤和庄从创立初始就打着陈赫的名号,而加盟商也是因为陈赫的明星效应进行投资的。那么陈赫算不算是贤和庄的代言人呢?在法律上应该负什么责任呢?
02
明星品牌的归责认定问题
浙江安瑞律师事务所余建飞律师表示“根据《广告法》的第2条,广告代言人是指广告主以外的,在广告中以自己的名义或者形象对商品、服务做推荐、证明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但陈赫在贤和庄的广告中被冠名为‘明星合伙人’的身份,而事实是陈赫的确为贤和庄的创始人,作为创始人为自己品牌宣传这无可厚非。再加上如果双方没有签署代言人合同,形式上就否定了代言人这一身份。如果想从这一方面追责,需要法院进行专业的认定以判定是否属于代言行为。”
也就是说明星作为品牌创始人为产品宣传,虽然实质上起到了代言的效果,但是从形式上较难直接判定为广告代言人。
因为明星品牌店铺的基本都是委托第三方进行经营管理的,如果发生了违约或者事故,明星该承担多少责任呢?对此,余建飞律师表示“这个就属于商业归责的范畴了,因为它是有限公司,所以发生事故后,所有股东只需按照自己的出资额进行责任承担。”
也就是说,甭管您是不是为了明星效应,归责、利益要看证据和合同。不得不说,在这场闹剧中,加盟商是最惨的。如果是奔着明星效应进行投资的,就应该事先确保明星与品牌的绝对利益捆绑,或者请明星签署代言协议。否则明星跑路,加盟商只能成为兜底的牺牲者,难以维权。
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贺阳 文/图)当前,明星跨界餐饮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近日,演员贾乃亮旗下的火锅店开业,当天其他明星及大量粉丝前来捧场。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明星扎堆开火锅店。在餐饮的细分赛道里,火锅店为何成为明星的首选?开火锅店是一门赚钱的好生意吗?
< class="pgc-img">>名人扎推开店
近几年越来越多新火锅品牌涌现,其中不少是知名明星旗下的产业。据中国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邓家佳、薛之谦、陈赫、郑恺、沙溢、吴昕等多名演员、歌手、主持人均开设了自有品牌的火锅店。例如,黄晓明、李冰冰、任泉合资开设的热辣壹号火锅店,陈赫的贤合庄卤味火锅,郑恺的火凤凰鲜货火锅店,薛之谦的上上谦串串店,贾玲和包贝尔合资加盟的辣庄重庆老火锅店......
明星为何纷纷扎堆开火锅店?“相较于其他中餐品类,火锅不需要准备各种菜式的厨师,主要是汤底和装盘的厨工,相对而言人才要求较低。明星跨界经营餐饮店,主要是借助自身的知名度和人脉影响力获取客源。而餐饮店进入门槛相对较低,且作为线下实体门店,也有利于集聚粉丝,成为一个圈子,所以明星跨界餐饮会被认为是一个不错的生意选择。”深圳市思其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CEO伍岱麒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美团大学餐饮学院2021年发布的报告,与正餐、小吃快餐以及团餐等品类相比,火锅的毛利率与净利率较高。且火锅作为最被大众青睐的菜品之一,具备易标准化、高自由度和社交功能,占全国餐饮业收入的20%,是目前规模最大的餐饮细分品类。美团大学餐饮学院统计,全国火锅门店数量目前已经突破70万家,总营收突破8800亿元,是中餐的品类之王,也是资本最看好、发展速度最快的赛道。
不过,虽然火锅赛道火热,但想把生意做好、做长远并不容易。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城乡统筹委副秘书长孙文华告诉中国商报记者:“火锅店本身是一门低门槛、高竞争的行业。火锅店的商业模式是营业收入减去成本和费用,核心是客流和客单价。所以明星开火锅店可以依赖自身知名度集聚人气,但长期经营火锅店还是要靠服务、卫生、安全等综合因素。”
负面新闻不断
值得注意的是,明星跨界经营火锅店热潮兴起的同时,各类负面新闻也频频见诸报端。
今年4月,贤和庄火锅店因天花板掉落烫伤顾客而登上热搜。贤合庄老板、演员陈赫转发致歉声明并表示将全面排查整改。事发之后,双方围绕赔偿问题未能达成一致,被烫伤的顾客希望能赔偿7-8万元,店长则表示最多赔4万元。该事件引发网友对于明星店铺存在安全隐患问题的热烈讨论。
据悉,这已经不是贤和庄首次发生安全事故。去年8月,一位网友在微博发文称,其在长春贤合庄火锅新天地购物公园店用餐时锅底发生爆炸,导致手部脸部被烫伤,衣服沾满油渍。该网友还指出,事发后,门店经理提出只赔偿1000元的解决方案,对于顾客并没有其他赔付、安抚措施。
此前,郑恺旗下的火凤祥火锅店,因内装修风格深陷抄袭风波登上热搜。从网上消息来看,郑恺的火锅店与四川成都“吼堂”火锅店装修十分相似,随后,郑恺本人也在公开社交平台上承认存在部分侵权事实。
此外,明星火锅店也是卫生问题频发的“重灾区”。以上上谦为例,其最早是由薛之谦和朋友共同投资创建的串串香火锅店,主打原汁原味的成都火锅。去年9月,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公布的食品安全抽检信息显示,上海锦谦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上上谦火锅长宁店)消毒后的热水杯、调料碗检测出了大肠菌群。去年6月,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上上谦火锅南京东路步行街店。
明星火锅店为何负面消息不断?伍岱麒认为:“这与明星本身在门店投入的时间、精力、创意有关,力不到不为财,经营餐饮店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经营火锅店虽然相对简单,但食品安全、消防、环境安全等等问题都容易引起大众关注,所以明星与自己投资的餐饮店有密不可分的口碑关联效应,因此在门店正常运作的初期,如果不能投入足够的精力,也难以使门店走上良好运作的轨道。”
火锅真的赚钱吗
明星扎堆开起火锅店,火锅真的是一门挣钱的生意吗?
以目前国内的火锅头部企业——海底捞为例,其最新财报显示,2020年海底捞实现收入286亿元,同比增长7.8%;但全年净利润仅录得3.09亿元,同比下降86.8%。
而以单人小火锅品牌——呷哺呷哺为参照标准,其最新业绩数据显示,2020年呷哺呷哺总营收为54.55亿元,同比下降9.5%;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利润总额为183.7万元,同比下降99.4%,几近亏损边缘。
海底捞和呷哺呷哺的财报显示,原材料、人力、房租成本仍是压在火锅企业头上的三座大山。2020年,海底捞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为122.62亿元,同比增长9.1%,占收入比例由42.3%上涨至42.9%;员工成本方面,海底捞2020年的员工成本约为97亿元,同比增长21%,占收入的比例为33.8%,较2019年增加3.7个百分点;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为2.36亿元,同比下降1.8%,占收入百分比为0.8%,基本与2019年持平。
呷哺呷哺方面,2020年,呷哺呷哺的原材料及耗材成本为21.3亿元,同比减少4.3%,该成本占收入百分比由36.9%增长至39.0%;员工成本方面,2020年呷哺呷哺员工成本下降至14.78亿元,同比下降4.3%,其占收入百分比为27.1%,同比增加1.5%个百分点;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则因为业主减租减息等原因有所下降,占收入的比例从2019年的4.2%降至4%。
成本高企的同时,火锅店的收入也在不断减少。总体来看,火锅行业的翻台率降低成为不争的事实。数据显示,2020年海底捞平均翻台率为每天3.5次,低于2019年的每天4.8次;2020年呷哺呷哺翻台率由2019年的2.9次下降至2020年的2.5次,其中三线城市翻台率下降近一半,仅1.5次,呈现直线下滑趋势。
业内人士认为,传统火锅企业正在不断转型升级,在原有的堂食、外卖基础上开发火锅底料、火锅速食、火锅零售等其他产品。老牌的火锅企业尚且面临业绩增长压力,新入局的明星火锅店更需要与时俱进,进行口味或者产品的创新,仅靠粉丝效应吸引一波食客到店不是长久之计,树立良好的口碑才是正确的经营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