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Netflix会玩啊!
最新上线的这部新作太劲爆了,直接给院长硬控一整晚——
《激赞网红》T
he Influencer?
正如节目名,这部综艺的主角就是当下潮流「网红」。
这个顺应新时代产生的新兴职业,不仅已经成为年轻一代最向往的工作,而且无时无刻不在引领着潮流,甚至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众网民的价值观。
做自媒体的门槛虽低,好像谁都可以掺和一脚,但真正能够做好,达到“网红”等级的人却少之又少,能做到头部网红的更是凤毛麟角。
他们是如何运作的?
卸下光鲜亮丽面具之后的网红们到底是什么样子?
Netflix抓住观众这份好奇心,找到77位来自不同赛道,创作不同主题内容的网红,齐聚一堂共夺3亿韩元(约159万人民币)奖金。
节目开始,网红们就使尽浑身解数博关注。
有自带潮感,半露翘臀的美妆时尚达人;
有为凹人设,坚决不说话的西装哥;
有直接飙限量版兰博基尼进场的嘻哈餐饮富二代;
还有巫女等各种让人目瞪口呆的“网红赛道”……
这些人不限于主要面对海外用户的千万级网红。
还有原创制作节目的PD,有擅长直播的头部主播,也有演员跨界还是小白的网红。
其中压轴惊喜是韩剧早期男神张根硕,虽然现在因为生病吃药影响了颜值,但是当年那部《原来是美男》可是太有魅力,火的一塌糊涂!
所以他最开始就被其他网红视作强有力的竞争对手,部分网红抱团决定先淘汰他。
除了张根硕,粉丝数最多的第一名Tk创作者也成了被“集火”的对象。
毕竟在这个节目里,粉丝数就是身价,而身价决定了排名,每一关都会根据排名淘汰处于末位的选手,淘汰者身价将会被生存者吸收。
更扎心的是,每个人身价都显示在脖子上戴的项圈上,活脱脱大逃杀综艺版。
这种赤裸裸用金钱衡量人们价值的方式立刻引起了众人的不适,但这才只是开始。
第一关是比“赞”。
每位选手都各拥有15个赞与15个倒赞,可以通过观看其他选手自我介绍视频决定是给他赞还是倒赞。
起初,大家都认为节目是想考察欢迎度,就尽可能多得赞,少得倒赞。
大部分网红选择与他人互换赞,但小部分博主凑在一起形成小团体,他们致力于先把最有竞争力的人选淘汰,联合给他们按倒赞。
然而,在大家忙着互相投票时,有一个人反其道行之。
晋龙辰既是网红,是演员,也是导演,创作多档真人秀节目,可以说非常了解综艺节目的运作机制,也更能猜透节目组的想法。
他敏锐的捕捉到这一关的关键并不在于赞,而是倒赞。
对于网红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被人喜爱,而是被关注。
也就是说,黑红也是红,不被关注的人才会被淘汰。
于是他决定赌一把,故意让其他网红讨厌他,而他能想到的最能涨热度且容易被讨厌的方式就是“无脑黑大腕”。
他突然上台说“张根硕在背后瞧不起部分网红”…
这一举措效果显著,他和原本无人理会的张根硕一起收获了大量倒赞。
仅第一关就淘汰了半数选手,也间接证明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网红绝不能只靠造型,更重要的是思维,这一点在后面的关卡体现的更加明显。
第二关是线上直播。
在有限的时间争取更多的观众是通关的必要条件。
这一关暴露出很多网红的短板,只能做视频或者照片,当真的与观众实时互动,需要不断产生亮点吸引人流时就露了怯。
比如Tk粉丝量过两千万的sia,主要面对海外用户,虽然粉丝基数高,但是并没有过直播经验。
一开始邀请了外援还能吸引一波流量。
但当嘉宾离开后,她就整个人泄了气,根本不知道聊些什么,最后惨遭淘汰。
这一轮不乏sia这样不擅长直播,也没有在短时间内想出吸引人流方式的网红,反观其他生存者,他们各有各的套路。
有的选择“自曝”,用每10分钟爆料一个敏感问题的形式吸引人,完全拿捏了观众心理;
有的选择“自毁”,指的是扮丑,搞笑博主不惜剃掉眉毛,这份拼劲儿也值得尊重;
有的选择利用自身优势,身材好的网红直接在直播间现场换衣,非常清楚她们对应的目标群体的需要;
也有的剑走偏锋,在人气低迷阶段索性大骂节目组,直接把热度拉满……
这一轮让我们看到网络世界为了流量能够做出的各种动作,而一切为了流量的背后是对人性的揣摩,谁能精准捕捉用户需要,谁就能继续挑战。
到了第三关,节目组直接来了个拍卖会。
每个人都是“竞品”,需要站在一个旋转的密闭空间内,任由他人出价购买。
如果没有人出钱,流拍就会有被淘汰的风险。
这一关到了最后,实质上就是金钱的博弈,有钱的就会被留下,没有钱又不懂抓住时机的就会被淘汰。
同时,在上一关价值前两名的生存者还获得了特权卡,可以用最低价抢走别人竞拍的竞品。
他们在众人为了生存厮杀博弈时,只是坐在一边静观,等到他人终于拼出成果后再轻飘飘来一句“我要使用特权”就夺走了别人的劳动果实。
看到这里,严重怀疑网飞是刻意搞事情,隐喻太多。
表面看只是一档网红们争奇斗艳的节目,很多观众可能会针对其中某些网红产生喜恶情绪,但节目组真正的目的或许是借助游戏以及人们的表现映射现实社会…
《激赞网红》一共只有7集,对这个类型有兴趣的剧迷可以去下载看看。
<>日,一档《中国有嘻哈》的综艺节目火遍了大街小巷,不少年轻人对这种嘻哈风的接受度可谓是颇高,一句“你有freestyle吗”更是口口相传,不仅如此,连北京的一家卖驴肉火烧的都开始走嘻哈路线了,足以可见嘻哈这股风的影响力。
DonHot噹哈驴火是一家开在北京朝外SOHO的以驴肉为主打的餐饮店,这是在北京的第一家展示店,它是将餐饮和文化相结合的一种模式,这个连名字看起来都很嘻哈风的餐饮店刚开业没多久就获得了一众的好评。
门口上方黑底白字的DonHot噹哈logo,上面配有一个卡通板式的驴头,加上涂鸦,很多人看见将驴肉火烧做的这么高大上,就会引起好奇心,忍不住进来一看的冲动。装修风格是简洁中却不失潮范儿,再加上一段嘻哈的背景音乐,没想到吃个驴肉火烧都能吃出高大上。
噹哈定位的是90后、00后的年轻人以及周边工作的白领,传统的小吃终究是需要年轻人的传承,将传统与潮流相结合的这种方式更容易引起年轻人的共鸣。此外,它还将噹哈做成了一个嘻哈文化空间,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邀请嘻哈文化的爱好者在门店中进行演出,用文化的交流来衍生周边产品的方式更有利于其长久的发展。
店的位置选在北京CBD的核心区域,不仅仅是因为人流量大,北京对于河北的食物接受性更高,并且三十块钱左右的套餐不仅仅能满足年轻人对快餐的需求,更能将其带动起来。
传统的小吃尽管有它的优势,但是其劣势更加明显,那就是创新不足,而噹哈虽说以驴肉为主,但是还是在菜品上进行了创新,用驴肉做成的咖喱饭,把四川担担面和日式拉面结合做担担猪骨汤米线,中式卤肉和芝士结合做西式梅花排焗饭,甜品阿胶焦糖海盐奶冻和阿胶蜂蜜桂花冻,截至目前已经有20余款sku,并且都很受欢迎,足以说明传统的小吃加以创新还是很有市场的。
有句话叫做“天上龙肉、地上驴肉”足以见驴肉的价值,驴肉的口感远比牛羊肉好并且高蛋白、低脂肪,对于补充营养有着良好的功效,因此只要普及到位,驴肉的市场在中国还是很大的。
当店面数量随之增多以后,食材的供应链将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否会实行店面标准化,标准化的利弊等问题也将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未知数。
>cript src="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纵览新闻记者 吕若汐
头戴Hip-Hop同款头巾,脖子上挂着条大金链子,鼻子上架着黑色小墨镜,搭配一身碎花衬衫……要到正定小商品夜市打听哪位摊主的造型最“出圈”,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指向“鱿鱼烈人”铁板料理摊的老板——田亚洲。
4月21日,纵览新闻记者“慕名”来到这个“最炫酷”鱿鱼摊打卡。只见打扮酷似“嘻哈小哥”的摊主双手举着鱿鱼串儿挥舞着,铁板上不时蹿起的火焰引发排队的人们阵阵惊呼。撒盐、刷酱……伴随着一连串行云流水的动作,田亚洲一边将鱿鱼装袋递给顾客,一边不忘扭过头去,对着直播摄像头“比个心”。
< class="pgc-img">>田亚洲在烤鱿鱼。 田亚洲供图
“当时考虑到夜市摆摊,主要原因是想额外挣点钱。”今年32岁的田亚洲是石家庄正定人,大学毕业后,他开过餐饮店,做过医药代表,一年前开始琢磨开一家铁板烧鱿鱼摊。谈及到夜市摆摊的初衷,他毫不讳言:“摆摊不但前期投入低,灵活度还高,自然成为首选。”
虽说只是个副业,较真儿的田亚洲也不想凑合,拿出2万元钱当作“学费”,只身前往沈阳学技。“有人说我的客人都是来看我表演的,其实不是。不少顾客都夸我的酱料好吃,有的还跟我打听配料呢!”田亚洲的言语中流露出一丝自豪,“味道好,消费者才愿意买单。”
大概二十分钟后,记者终于排队买到了两串烤鱿鱼。咬一口,刚出锅的鱿鱼外酥里嫩,配上田亚洲秘制的酱料,香辣、酸甜、咸鲜,层层递进,鲜美无比,果然名不虚传!
< class="pgc-img">>田亚洲在烤鱿鱼间隙直播。 王思宁/摄
“开始是当副业,晚上抽空过来‘练摊’。最近我们夜市火了,我就开了个直播,想不到生意这么好。”身为“90后”,田亚洲深谙流量之道,在正定小商品夜市刚火的时候,就第一时间注册了账号,开启了自媒体直播之路。他抓住消费者喜爱线上直播、热衷打卡的特点,在夜市一边做铁板鱿鱼,一边回答线上粉丝的各种问题,吸引不少粉丝从北京、吉林等地赶来消费。
“没错,我就要蹭家乡的热度。”正宗的味道,加上“嘻哈小哥下厨”的反差感,让田亚洲的粉丝数量一路猛涨,现在每天观看人数能达到2000人,日均涨粉40人。“怎么也想不到,我这个5平方米的小摊,一个晚上下来营收在4000元左右,周末甚至能达到7000元!以后啊,这就是我的主业了。”田亚洲爽朗地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