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环球时报
日本NNA亚洲经济新闻网7月26日文章,原题:随着需求复苏,日本餐饮企业在华加速扩张,开拓市场日本餐饮企业正加速在中国大陆的发展步伐。日式居酒屋、拉面店在中国很受欢迎,一些日本餐饮企业积极尝试扩大店铺网络。尽管中国人变得节俭,但外出就餐需求仍在持续恢复,日本各餐饮企业急于在巨大的中国餐饮市场开分店。
“和民”5月份在深圳开设居酒屋“三代目鸟美罗”。这家直营店是“和民”时隔4年再次来中国大陆市场发展。该店负责人说一半以上顾客是回头客。“和民”计划8月在上海再开一家分店,逐渐增加在华店铺数量。今年以来,日本的烤肉、拉面等连锁店已经纷纷或计划在中国大陆开设店铺,并寻求今后扩大店铺数量。有些日本餐饮企业还在新店铺导入新的服务方式。
中国的餐饮市场正逐渐恢复。这主要得益于旅游日益普及带来的外出就餐需求增长。2023年,中国全国餐饮收入52890亿元,同比上升20.4%。今年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26243亿元,同比增长7.9%,延续了增长态势,展现出较强的发展活力。预计2025年中国餐饮收入有望达56712亿元,并将持续稳步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竞争也越发激烈。
赴日旅游热潮和日本动漫、影视剧的影响,使中国人对日本食品的认知度不断提高,这对日本餐饮企业来说是个利好消息。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的数据,截至2023年,在中国大陆有7.8万多家提供日本料理的餐厅,是所有海外国家或地区中最多的,较2019年的6.5万家有大幅增加。(对日本餐饮企业来说)拥有14亿多人口的中国市场有着巨大发展空间。(作者吉野茜,曾茂译)
日,日本多地餐厅接连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目前已导致超过120人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1人死亡。
据日本《朝日新闻》9月1日报道,日本石川县津幡町“大瀑布观光流水面”8月11日至12日期间发生食物中毒事件,有93人食物中毒,出现腹泻、发热和腹痛等症状,其中有人住院治疗。
石川县中央保健所于8月17日对该店实施了为期3天的停业处罚,并在该店使用的自来水中检测到了弯曲杆菌。据称,该店停业前,约500名曾在该店就餐的人员报告了症状。
日本的流水面(全日本新闻网视频截图)
另据日本MBS新闻等媒体8月31日报道,日本和歌山县白浜町一家餐厅日前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在吃完该餐厅的便当后,共有32人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其中还有1人死亡。
日本MBS新闻视频报道截图
8月19日至20日,在这家餐厅吃便当的人中,共有32人出现了肚子疼、腹泻等不适症状。其中,和歌山县一名80多岁的男性在吃完便当2日后出现发烧、腹泻等症状,随后入院接受治疗,在8月26日死亡。
日媒称,由于从多名身体不适的食客体内检出沙门氏菌,因此断定餐厅的便当是导致他们食物中毒的原因。目前,和歌山县已要求这家餐厅到9月7日为止停业10日。
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海外网
来源: 中国日报
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日本的回转寿司餐厅近年来可谓“流年不利”,继2023年一名青少年在一家回转寿司店乱舔餐具、给传送带上的食物抹口水的视频疯传网络后,今年年初,又有一名日本男子在社交媒体上上传视频,内容为他在回转寿司餐厅利用系统漏洞吃“霸王餐”。接二连三的事故让餐厅和正常食客都十分困扰。香港《南华早报》24日报道称:“日本的回转寿司餐厅可能已经处于落日时刻。”
日本东京,一家寿司连锁店的传送带上的寿司盘。(视觉中国)
报道称,在新冠疫情期间,回转寿司餐厅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受到一些人质疑,在社交网络上出现有人刻意触摸菜品的视频后,利用传送带送餐的方式变得更加“不可接受”。受到影响的餐厅对这些恶作剧的回应是坚持起诉,相关案件的肇事者被处以罚款,但这弥补不了已经造成的伤害。日本NHK电视台烹饪节目主持人马克·松本对《南华早报》表示,这些事件损害了人们对回转寿司餐厅的信任。
顾客数量减少后,回转寿司餐厅的浪费问题愈发凸显。《南华早报》称,传统的寿司店按照订单来准备和提供菜肴,而回转寿司餐厅的厨师会准备许多盘菜品,并且要在米饭开始变硬、鱼肉失去光泽前将它们送上传送带。一旦这些菜品不新鲜,餐厅就只能将它们从传送带上撤下并扔掉。
面对食品安全和浪费问题,一些回转寿司店已准备抛弃原有的模式。日本《朝日新闻》上周报道称,知名回转寿司连锁店之一“铫子丸”去年10月翻新开业的一家餐厅放弃安装传送带,似乎要“逐步淘汰该系统”。该公司一名管理人员表示,公司的目的是通过直接与顾客交谈,提供具有人情味的服务来提升品牌价值。(严格 文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