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情,如果有,那就两顿。”鲜香麻辣的汤汁在锅里尽情翻滚,好友围桌而坐,推杯换盏间,吃上一口热气腾腾的火锅,浑厚的辣味在口腔中尽情绽放,这滋味那斗是一句话:巴适!
要说最能代表川渝地区的特色美食,肯定大多数人都会异口同声地喊出“火锅”二字,那么你知道,川渝麻辣火锅的起源地,到底在哪里吗?
常见的“起源说”有两种,一是重庆江北船工起源说,二是四川自贡盐场起源说。但近年来,还有一种说法表明,川渝麻辣火锅,很有可能起源于泸州小米滩。
小米滩位于泸州下游约5公里处,是川江上游渝叙段险滩之一,有“咽喉险滩”之称。因水流湍急、暗礁林立,上行船需排队等候纤夫拉船,因此有大量船工聚集于此处。
2017年泸州市餐饮行业协会提出,有书志证明,“麻辣火锅最先起源于长江边的泸州小米滩,形成于1821年至1851年清朝道光年间,后流传至重庆江北形成重庆火锅,盛行于成都形成四川火锅。”证据有以下几点:
一是在金盾出版社于1994年11月出版、由李乐清编著的《四川火锅》中提到:“重庆火锅较集中的地方是小米街,而距泸州几公里的长江边有个小米滩,据说以前常见边上的船工跑船常宿于小米滩,停船即升火做饭驱寒,炊具仅一瓦罐,罐中盛汤,加入各种菜,又添以海椒、花椒祛湿,船工吃后,美不可言。这食俗便沿袭下来,传至重庆扎根,并逐渐丰富,成为川人特有的美食”。
二是《泸州航道志》证实,长江泸州至重庆段唯一以小米滩为地名的,只有泸州高坝小米滩。
三是相比其他起源说,泸州小米滩起源说的时间线更早,更符合历史发展的时间先后。江北起源说,引用的是作家李劼人在1921年以后看到的景象,当时的火锅已经从船上走向陆地,形成了挑子、铺头,而泸州小米滩的火锅,则是火锅的初始化形态。泸州市餐饮行业协会专家委员石自彬对此表示,“一个是清朝道光年间,一个是民国时期。泸州小米滩在前,重庆在后”。
因此泸州小米滩,很有可能就是川渝麻辣火锅的起源地!
小米滩船工的这一吃法,顺着长江一路传到了重庆江北,当地的一些“棒棒”(苦力)见到之后,到杀牛场捡拾牛内脏,洗净切成小块下锅煮,和船工们一起吃,大家觉得既能果腹驱寒又十分美味,一传十,十传百,这一吃法就这样传播开来。
到民国初年,麻辣火锅的主料逐渐发生变化,从最初的蔬菜锅发展成毛肚火锅。挑着扁担的小贩走街串巷,摆起了流动摊点,担头上挑着泥炉和大洋铁盆,将铁盆架在泥炉上,并将铁盆用木条分成九个格子,买客各认一格卤汁,随卖随烫,以块算钱。
从小米滩上船工们的搭灶起火,到流动摊贩的吆喝叫卖,再到今日火锅走进千家万户,麻辣火锅经过长时间、多地域的交融,根据当地特色菜品、烹饪方式,融合不同城市风味,也因时因地制宜地演化出许多川渝火锅品类。如鸳鸯火锅、肥牛火锅、海鲜火锅、川南汤火锅,麻辣鱼火锅、豆花火锅等等,形成一条以麻辣火锅为主干,各地特色火锅为支流的美食长河,让人们的餐桌饮食更丰盛,托起百姓“舌尖上的幸福”。
腐、豆花、豆腐脑......傻傻分不清楚!能准确说出这三个品种的区别,估计也没有几个人吧!那就让馋鱼道化身美食百事通,先来来给大家科普一下三者之间的区别吧:
豆腐是黄豆经过泡水软化、磨浆、过滤、煮浆、凝固、成型后的产物,洁白如玉,柔软细嫩,味道清香,质地嫩滑,口感细腻;
豆腐脑和豆花都是做豆腐的中间产物,豆腐脑比较嫩,筷子夹不起来,只能用勺吃,市面上豆腐脑又有咸甜之分,你是哪一党?
将豆浆熬开之后过滤,分几次加入胆水,静止几分钟后豆花就成型了,这里的“胆水”是一种凝固剂,对身体没有危害,用盐卤制成的豆腐硬度、弹性和韧性都很好。豆花可以用筷子夹起来吃,口感细腻滑爽,鲜美异常,让人回味无穷!
本期馋鱼道现炒椒麻鱼就来带大家看看豆花的3种神仙吃法,全都吃过的扣1。
蘸水豆花
在四川,蘸水豆花有着几百年的历史,相信每一个四川人都吃过。一碗豆花,一碟蘸水,豆花软、嫩、绵、白,蘸水麻、辣、鲜、甜,让人魂牵梦萦的旧时味道,始终无法忘怀的齿间芬芳。要说一份蘸水豆花的灵魂是什么,那一定非蘸水莫属,川内各地的蘸水调法各不相同,有的以油酥豆瓣酱为主,有的以红油为主,并且这些店子还会从蒜泥、熟芝麻、红油、鲜椒碎、葱花、酱油、香菜、萝卜干、酥黄豆、酥花生碎等料中选取部分,从而形成自家独有的特色。
豆花面
以前馋鱼道小编以为豆花面是四川的,后面去遵义才了解到遵义的豆花面更为出名。遵义,历史悠久,物产丰饶,融南北饮食精髓,承华夏文明古风,面条的吃法纷繁多样,这道闻名省内外的遵义豆花面就是其中一种。
将面条煮熟后,盖上两块河水豆花,再配上蘸料,一大碗豆花面,汤清亮,水宽余,轻雅淡黄的宽面,雪白细嫩的豆花,还有那一小碗蘸水,火红鲜辣的柴火油辣椒,青翠鲜嫩的鱼香小葱,香脆爽口的花生米,肥瘦相间的五花肉,还有微辛回甘的姜末蒜泥,特别是鱼香的醇和清雅,绵韧悠长,还没入口,就已色香迎面扑鼻……
豆花火锅
一年四季,不论何时,火锅总有一种独特的吸引力,锅底氤氲着热气,锅内的食材让人垂涎。现在,就连豆花都能煮进火锅里面了,当火锅邂逅豆花,麻辣的底味和豆花的醇香充分融合,奇妙的美食体验又增加了。
馋鱼道现炒椒麻鱼也有豆花,和鱼一起煮好的豆花吸饱了汤汁,似乎是滑进喉咙一般,嘴里除了有麻辣的感觉,还留下了持久的豆子清香。馋鱼道的豆花是手工制作的黑豆花,传统卤水点制,虽不如普通豆花看着白净,但豆香味浓,越煮越嫩,吸汁入味,入口化渣,毫无豆腥味,吃上一口便能领略到“不可貌相”一词的真谛。
<>腐脑在我们那就是个小吃,2~3块钱一杯,加个白糖或者加个酱油就这样吃。豆腐脑营养丰富,除了含蛋白质外,还可以为人体生理活动提供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钙,还清热润燥、生津止渴、清洁肠胃。豆腐脑和豆花都是豆腐的中间产物,成分上面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豆腐脑是最先出来的,非常软嫩,只能用勺子吃。等到再凝固一点就是豆花了,和豆腐脑相比就比较Q弹了,绵而不老,嫩而不溏。
自贡富顺荤豆花是四川的地方特色小吃,有点类似于火锅,但是这种天气吃一顿还真的是很巴适。富顺豆花可不是只要豆花哟,今天我就给大家好好说说我昨天吃的不一样的豆花。在没来成都之前我一直对于豆花火锅是孤陋寡闻,这一次终于让我大饱口福,秋冬吃这个简直就是美滋滋!
不算小的店面,中午还是很多人来吃的,走完一桌又来一桌。去看了下价格表,贵不算贵,人均估计就20~25这样吧。这样一家不起眼的店铺生意简直火爆到不行,可见他们家的味道确实值得一试。
锅底:
我们点了一个中锅,清汤火锅那种,一上桌就是一股子豆制品的味道,清汤锅里头,加一碗嫩豆花儿,汤与豆花的层层分明,这种豆花火锅都可以煮酥肉、午餐肉、三线肉之类的荤菜,最安逸的是冬天烫豌豆尖。
蘸碟:
俗话说,吃豆花儿就是吃蘸水,煮好的食材,捻起来蘸蘸水,那滋味真鲜香。汤鲜味美,最好的一点是没有满嘴鸡精味精。用郫县豆瓣炒出来的佐料,加上葱花,吃豆花蘸酱的时候还Q弹Q弹的,看着都很巴适了。入口也不老,跟豆腐脑的口感完全不一样~简单而富有口感。
食材:
每一份荤豆花中都有酥肉、排骨、猪蹄、肥肠、鸡肉。根据点的大小分,里面的分量也不同,我们还加了几碟素菜。它们家的酥肉更是赞,分量超足,煮久了的酥肉蘸上酱,一口塞进去,真的超级满足。
第一次吃荤豆花,超赞,没有川味麻、香、辣的特点,但热而不烫嘴,细嫩又不至于筷子夹不起来,有韧性又无木质感。总而言之,就是吃的超满足~人均下来价格也比较实惠亲民。
期待朋友们的留言与评论,有什么想要去吃的店尽情留言评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