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中国饭店协会牵头制定的《绿色外卖服务规范》(GB/T 43285-2023)推荐性国家标准发布实施。
近年来,外卖已经成为现代人解决就餐问题的重要方式。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5.21亿,占全部网民的48.8%。2022年中国外卖市场规模达到1.1万亿元。
< class="pgc-img">>图为第三届中国外卖节。资料图片
近年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对外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市场监管总局、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关于以标准化促进餐饮节约反对餐饮浪费的意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商务部关于发挥网络餐饮平台引领带动作用 有效防范外卖食品浪费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均将外卖列为餐饮行业反食品浪费、减塑等绿色化发展的重点领域。
《绿色外卖管理规范》的发布实施是通过标准将绿色餐饮服务进行推广,是对制止餐饮浪费、减塑行动的积极响应。标准主要从绿色外卖管理基本要求,餐品原材料采购要求,餐品加工、烹饪与餐厅运营要求,餐品包装与材料使用,外卖配送、垃圾处理,绿色外卖展示,绿色宣传、绿色质量管理等主要技术内容的角度,为餐饮企业开展绿色外卖服务管理活动提供指引,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从外卖餐品制作环节,提出了绿色外卖餐品原材料采购、餐品制作与餐厅运营要求。在餐品原材料采购方面,要求采购安全健康的原材料,建立可追溯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减少食材损耗。在餐品制作与餐厅运营方面,要求提升水与能源的利用效率,妥善处理废弃物与污染物,减少各环节的食物浪费,并提供安全的食品。
从外卖餐品供应环节,提出了外卖包装、配送与垃圾处理要求。在外卖包装方面,要求提供安全性、环保性、减量化的外卖包装形式与材料。在外卖配送方面,要求选择合理路线,科学装备,以减少能源消耗。在垃圾处理方面,要求实行垃圾分类,科学处理垃圾。
从绿色外卖管理优化环节,提出了绿色外卖展示、绿色宣传与绿色质量管理要求。在绿色外卖展示与绿色宣传方面,均要求为消费者提供准确的信息,引导消费者绿色消费,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在绿色质量管理方面,要求建立绿色采购质量管理制度与考核方法,从管理层面保障绿色外卖的运营。
中国饭店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中国饭店协会将充分发挥作为国家一级行业协会的平台资源优势,通过企业培训、会议论坛、典型案例推广、示范试点等方式做好标准宣贯和推广实施工作。相信标准的实施,将进一步规范和引导外卖加工、服务和管理;进一步推动餐饮企业在外卖活动中选择健康安全的食材,建立绿色环保的供应链体系,选择优质环保的包装替代品,减少包装使用量,科学回收处理垃圾,落实“污染防治攻坚战”;也将从消费者角度,进一步引导消费者在外卖活动中适量适度点餐,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清风
民网北京3月28日电 (焦磊)据商务部消息,近日,经国务院批准,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从提升餐饮服务品质、创新餐饮消费场景、增强餐饮业发展动能、弘扬优秀餐饮文化、促进绿色发展、优化餐饮业营商环境、加强组织保障等七个方面,提出22项具体政策措施,将进一步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完善餐饮业标准体系,支持餐饮从业人员培训,创新夜间餐饮、休闲餐饮、文旅主题餐饮等消费场景,支持发展社区餐饮、老年助餐、地方特色餐饮、乡村休闲餐饮,培育一批知名餐饮品牌、美食集聚区、小吃产业集群、餐饮促消费平台,加快餐饮数字化赋能,扩大中餐国际交流合作,推动餐饮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健全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抓好文件落实和政策落地,进一步发挥餐饮业对扩大消费、稳定就业、保障民生、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作用,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实习生张泊洋、王焱茹对此文亦有贡献)
来源:人民网
报记者 王俊岭
近日,甘肃省天水市的“天水麻辣烫”走红,带动当地餐饮市场持续火热,周边的零售、服务、文旅等消费市场也同步升温。图为游客在位于天水市秦州区的天水古城参观游览、品尝美食。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摄
餐饮业收入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10%以上,是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的重要领域,是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近日,经国务院批准,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从提升餐饮服务品质、创新餐饮消费场景、增强餐饮业发展动能、弘扬优秀餐饮文化、促进绿色发展、优化餐饮业营商环境、加强组织保障等七个方面,提出22项具体政策措施,推动餐饮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提升餐饮服务品质方面,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从原料准入、供应链和末端监管方面提升食品安全水平。支持餐饮技能培训,从专业设置、校企合作、劳务品牌、技能竞赛等方面加强餐饮领域人才培养。结合行业发展需要完善餐饮业标准体系,发挥标准的引导规范作用。
在创新餐饮消费场景方面,优化餐饮供给结构,培育认定一批中华美食街区,发展社区餐饮、老年助餐服务,促进业态融合创新。通过促进餐饮企业下沉、支持返乡入乡创业、完善配套产业和设施等支持发展乡村休闲餐饮。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打造“美食名村”“美食名镇”。鼓励地方培育餐饮业全产业链对接合作平台和促消费平台。
在增强餐饮业发展动能方面,发展“数字+餐饮”,营造平台与商户共生发展的良性生态。实施地域餐饮品牌培育工程,培育知名餐饮品牌。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支持小吃企业品牌化、标准化发展,培育特色小吃产业集群和发展基地。
据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介绍,2023年中国餐饮业明显复苏,全国餐饮收入5.29万亿元,同比增长20.4%,较疫情前的2019年增长13.2%。但同时,餐饮服务供给质量和结构仍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发展方式粗放、安全基础薄弱、发展环境不优等问题仍然存在,亟须出台政策措施,推动餐饮业高质量发展。《意见》旨在着力提升餐饮服务品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餐饮文化,进一步释放餐饮消费潜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指导地方建立健全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推动各项举措加快落实落地,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加强宣传引导,推动餐饮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餐饮业对扩大消费、稳定就业、保障民生、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该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