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转热,各家奶茶铺子前都开始排起了队,女孩子们的小裙子在微风中飘荡,简直比春天还好看。
可惜的是,北京没有最近很火爆的喜茶。看了那么多写喜茶的文章,说完了它的商业模式和店面设计,也没有抓住重点:
喜茶,到底有多好喝啊???
也许是春风太温柔,商业菌抽了筋,决定干票大的,直接打飞的去广州喝喜茶。为了让这次出差更有意义,我们丧心病狂地在行程中又加上了上海的一点点、长沙的茶颜悦色、还有深圳的奈雪的茶。
再加上北京的因味茶,接下来你将看到的,就是耗资一万,历时一周的全国五城的奶茶之旅。
一点点
城市:上海 环境:2星 口味:3星
推荐程度:路过可顺便一喝
穿着薄衫和长裙,欢快地推着小箱子我就来到了上海。本来想着来领略一下南方的春天,谁知道到达上海当天正碰上降温。出租车师傅说:“昨天30度,都穿短袖呢,今天就降温了。”
没事,降温也抵挡不了我尝试一点点冰淇淋红茶的决心。
一点点是台湾50岚旗下在大陆注册的奶茶品牌,总部就设在上海。早在喜茶创造排队奇迹之前,一点点就已经火遍我的朋友圈了。经常有人在朋友圈发文“想喝一点点”,“过年回家喝不到一点点比死都难受”,“一点点是四海八荒最好喝的奶茶”等等。
所以当我来到人民广场附近的一点点时,内心是既期待又激动的。
这家一点点需要排队,但是队伍并不夸张,在我前面也只有8个人。
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每个排队的人都拿着手机点单,屏幕上大多记录着一点点的经典搭配。因为一点点最大的特色就是隐藏菜单。这点其实从一点点的菜单就可以看出来了。点单时,你需要先选择茶底,再选择口味和附加的小料,由此也产生了好几款热门搭配。甚至于知乎都有一个话题叫“一点点哪种搭配最好喝”。
我就在朋友的指点下点了“波霸奶绿+冰淇淋+奶霜,3分甜,去冰”和“冰淇淋红茶+波霸+奶霜,5分甜,少冰”。作为此前没喝过一点点的人,不看着手机我实在是背不下来。
因为队伍不长,所以在排了13分钟队后我就顺利点上了单。又等了12分钟,两杯奶茶就顺利到手了。
味道如何?只能说我很失望。
我最先喝的是波霸奶绿,一口下去,也许是因为吸管插进了冰淇淋里面,第一口奶茶十分浓稠,奶香浓郁但是口感偏腻。而后我又换了个角度插吸管,感觉这杯奶茶就是普通的合格水准的奶茶,街边的小店也是这样的出品。最失败的一点是,传说中的波霸,也就是比寻常珍珠略大一号的珍珠丸子,内芯居然还是生硬的。
相较而言,冰淇淋红茶也许是因为有少量的冰,口感没有波霸奶绿这么腻,但也谈不上多惊艳。就我个人角度而言,一点点的奶茶并不适合我。再想到网上关于一点点的搭配都提到它的甜度偏高,建议大家都点5分甜,由此看来也许一点点更适合比较嗜甜的人群。
茶颜悦色
城市:长沙 环境:5星+ 口味:4星
推荐程度:去长沙旅游必喝
上个月,我们曾写过一篇喜茶的文章,点赞数最多的一条留言却大力推崇一个我们之前未曾听说过的品牌:“喜欢喝喜茶可能是因为你们没喝过只在湖南开店的茶颜悦色,好喝到极致。”
在网上搜索茶颜悦色之后,发现好评如潮,这下子勾起了我们的好奇心,茶颜悦色是一家什么样的奶茶店呢?
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奶茶店!没有之一。
说完结论说过程。
话说我带着对一点点的失望离开上海之后,对长沙的茶颜悦色也降低了期待。长沙对我也不是十分友好,斜风细雨中我又一次听了出租车司机关于突然降温的唠叨。长沙,真的比上海还要冷啊。
坚强如我,选择了从酒店步行前往茶颜悦色的太平街店。这家店恰好坐落在风情步行街内,一路上尽是古色古香的建筑。饶是如此,当我看到一座整整三层的木结构茶楼时也震惊了,脑海中只飘着五个字:这得多少钱。
茶颜悦色的店面分成两个部分,左边是茶饮点单区,右边是“知乎茶也”,即茶颜悦色开发的茶包品牌,包装颜值不低。
大概是因为工作日下午,又在下雨,排队的人并不多,只等了4个人就到我了。问了问店员明星产品是什么,店员推荐我点了幽兰拿铁和声声乌龙。等了14分钟之后,奶茶做好了。幽兰拿铁上面浮着几圈奶油和核桃碎,声声乌龙则浮着奶泡和小麦胚芽。
拿着奶茶我顺势上了二楼,谁能料到一个奶茶店居然会在装修上下这么大的本钱。这家店里还搞了一个喷泉。。。比人高的木质彩色鹿雕像更是有好几个,还有书架和洗手间。我对手里十几块的奶茶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就冲这个环境,我觉得价格可以翻一番。
人不多,我占了二楼的露台,首先喝了一大口幽兰拿铁。有茶香,上面的奶油中和了茶里微微的苦涩,平衡掌握得刚刚好。声声乌龙口感与幽兰拿铁相比更清淡一些,也更合我的口味。
在店里消磨了2个小时之后,我还买了一盒桂花乌龙,58元。目前茶颜悦色仅在长沙有25家直营店,它的声势不及喜茶,估计是创始人还没开始做营销吧,更大的可能是单店成本太高,无力进军北上广。
奈雪的茶
城市:深圳 环境:4星 口味:4星
推荐程度:逛街累了刚好路过可以一坐
离开长沙时我已经彻底接受我到哪雨就下到哪的设定了,但是深圳这个温度,居然跟长沙差不多冷。在深圳要尝试的奈雪的茶,除了奶茶,还兼卖欧式软面包,可以暖暖身子。
奈雪的茶是深圳本土高端茶饮品牌,跟别的奶茶店不一样的是,奈雪的茶主打茶饮+欧包的搭配。茶饮对标星巴克,欧包对标原麦山丘,但是售价均比竞品要低。资本也十分看好奈雪的茶,它的融资额度和估值均超过了喜茶。
据说奈雪的茶只开200平米以上的大店。一进深圳海港城的奈雪的茶我就知道了原因。店面被分成好几个空间,茶包售卖区,点单区,欧包售卖区大概占了一半的店面,而另一半区域则是座位。
排队3分钟,等候7分钟,我点了一个青酱热狗,一杯咸芝士奶盖金色山脉和一杯霸气橙子。店里还提供面包切片服务。
面包味道很不错,芝士奶盖茶的茶汤味道则有些偏苦,奶盖味道不错,但总感觉跟茶汤泾渭分明,没能很好的融合在一起。霸气橙子也是店里的招牌饮料,看得出来橙子的用料很好,但喝起来是那种略带橙子味的清淡绿茶,并没有完全发挥好橙子的作用,感觉有些可惜。
最让人感到奇怪的一点是,虽然开辟了大片的空间让顾客可以坐下来喝茶吃面包,但是大量的座位设计成桌子和椅子基本齐平的样式,舒适度有限,让人坐不了太久,与其想打造的“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不大相符。
总结来说,奈雪的茶店面设计非常大气,空间也够宽敞,面包好吃,茶饮味道也过得去,但就像一个样样都80分的中上好学生,缺乏绝对的优势科目,难以让人留下深刻印象。
喜茶
城市:广州 环境:3星 口味:5星+
推荐程度:排队半小时以下必吃
喝了这么多杯奶茶,终于要轮到重头戏喜茶了。喜茶的大本营在广州,仅广州市区就有10家以上的店面,并且无一例外均需要排不短的队。
其实在上海和深圳,我都经过了喜茶,但是上海来福士广场的喜茶队伍实在让人提不起勇气去排,深圳则是时间太紧,到了广州,终于踏踏实实排了1次队(其实是3次)。
在广州我去的喜茶是东方宝泰店,位于广州火车东站出口附近,人流量比较大。我在中午12点12分开始排队,46分钟之后点单,点了最受欢迎的芝士金凤茶王和芝士梅梅。又29分钟之后,才拿到饮料。
喜茶的店面并不大,操作区更小,站立区域基本就只能并排站下两排7人队伍。这样的面积里面塞进了13个店员,5个负责在后排萃取茶汤和制作水果茶,2个在前排给饮料加奶盖,1个收银,3个在左边负责叫号和出货,2个在右边负责外带打包。
虽然喜茶煞费苦心的也设置了二三十个座位,但基本没有人坐着喝饮料,都是坐着等饮料的,拿到就走,这样的环境确实不适合悠哉坐着喝茶聊天。
拿到饮料后,我循着芝士金凤茶王杯盖上的指示,将杯子倾斜大喝了一口。味道非常好!下层的茶汤清冽,有茶香,又完全没有苦涩感,上层的芝士非常醇厚,跟茶汤一中和后产生了一种非常和谐的味道,茶和芝士的优点完全被激发出来了。
芝士梅梅又是另外一种感觉。拿掉杯口的黑色小塞子就可以喝了,跟一般的水果茶完全不同,饮料本身应该含有不少打碎了的草莓果肉和芝士,口感顺滑,近乎奶昔,甜度也刚刚好,再搭配上层的芝士奶盖,完美。
所以,我晚上又去排了一次队……第二天中午也……
新尝试的口味分别是:
静冈抹茶:算是喜茶店内唯一一款传统奶茶。抹茶味道十分纯正,但味道就没有芝士奶盖系列那么惊艳了。
超级水果四季春:比较接近传统的水果茶,跟奈雪的茶的霸气橙子类似,但由于里面有百香果、柠檬、西瓜等水果,口感比单一的橙子味要好。
斋四季春:这个是喜茶的纯茶系列,点它是为了感受喜茶的茶汤质量。四季春据说是台湾独有的茶叶品种,口感还有有点微涩,茶香还是蛮足的。
以及又一杯芝士梅梅,没办法,这是季节限定,多喝一次是一次。
因味茶
城市: 北京 环境:5星 口味:3星半
推荐程度:在附近的话值得一试
一路南下之后我回到了北京,本来已经在心中将茶颜悦色的环境排到了第一,但我万万没有想到刘强东投资的这个茶饮品牌,逼格居然这么高。
因味茶来头不小,是刘强东和前金钱豹CEO廖钦联手打造的新式茶饮品牌,直接定位为“茶界星巴克”。
因味茶还真的是最接近星巴克的茶饮品牌。我去的是银泰中心的这家,还没进门就被门口的试饮惊到了,一看这个架势,就什么都不懂也能评上“高级”两字。一问,左边是酵素茶,右边是冷萃茶,果然高级。
整个店面的设计非常精致,右边是茶包售卖区,花样繁多,各种包装各种茶叶因有尽有,各种杯子也是随你挑选,所有的商品只有一个原则,颜值高。
中间是点单区,本来想好了喝海盐奶茶的我一看到陈列的新品水果茶马上就变节了,点了。。。水果茶和海盐奶茶。玻璃柜里的甜品也很养眼,价格么,超过星巴克。
左边是座位,满墙的绿植也是很奢侈。当然,刘强东不差钱。就冲着这样的环境,很值得在这里消磨一下午,也非常适合商业洽谈。总体而言,非常接近星巴克了。
什么,你问我味道?有人在乎星巴克的味道吗?
以上5家奶茶店,其实只有一点点还算是传统奶茶店了,店铺简陋,外带为主,但胜在店面数量多,最大的担忧是顾客对它的热情能否持续下去。
另外4家,都可以算新式茶饮,更强调茶叶的质量,想弘扬中国传统的茶文化。其中,喜茶以口味取胜,但排队太久其实不利于其企业文化的打造;茶颜悦色以环境取胜,但在一线城市复制难度大;奈雪的茶中规中矩缺乏亮点;我最看好的其实还是因味茶,店面设计档次高,产品有让人拍照传播的欲望,同时满足了年轻人和商务人群的需要,很有可能成为茶界星巴克。
ps:喝了这么多家奶茶,哪家最好喝也许我得不出权威的结论,但是每天喝奶茶会胖已经被我证实了,所以,也不宜太贪喝了...
>源:北京青年报
清明第二天 64万市民逛公园 红色景点争打卡 公园花景闹春来
昨天是清明假期第二天。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市属11家公园的总游客量达到64.48万人,排名前三的是玉渊潭公园、北京动物园和天坛公园。公园内的许多红色景点成为老年人重温激情岁月、年轻人聆听红色故事的“打卡地”。香山公园双清别墅、北京植物园“一二·九”运动纪念地都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前往。
与此同时,清明还是踏春赏花的好时节。玉渊潭公园的樱花、北京植物园的桃花,均已迎来最佳观赏期;陶然亭公园更是首次推出“夜赏海棠”,邀请市民感受夜幕下的陶然春意。此外,北京动物园、中山公园等园区的新品“春日伴手礼”正式亮相,让市民游客将春日里公园的美好记忆带回家。
公园红色景区受热捧
昨天正值清明节。上午,一场名为“我们的节日——踏春清明 追寻红色印记”活动在香山公园双清别墅院内开展,公园讲解员为现场观众讲起了一段段香山红色故事。讲解员赖天蔚讲述的《从纸篓里捡回的诗稿》,让观众了解了《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首光辉诗篇创作的过程,更回顾了人民解放军奋勇渡江、夺取胜利的壮阔历史;郭唯讲述的《父子情》,从毛主席和爱子毛岸英在双清别墅留下的一张珍贵的照片讲起,直讲到毛岸英牺牲在朝鲜战场……全场听众深受感动,缅怀这些曾经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牺牲的先烈。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即日起至5月5日,香山公园将推出香山革命纪念地八处旧址打卡集章活动,经过重新设计推出的八枚旧址印章,选取每一处最具标志性的景观刻制而成。市民游客可在东门公园礼物店免费领取集章地图(每日100张),按图索骥,到每一处旧址盖章,在集章的过程中更全面地了解中共中央在香山的工作情况。与此同时,清明假日期间每天上午9时至11时,北京植物园在“一二·九”运动纪念地举办“红色书屋读党史”活动,为市民游客提供红色书籍阅览、志愿讲解、引导咨询等服务。一些企事业单位、学生团体等组织来到这里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陶然亭公园和中山公园开展了“云上缅怀”活动,在微信公众号推出抚今追昔专栏,以献花、点烛、寄语等形式缅怀革命先烈,传播革命精神。
满园春色赏景正当时
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清明假期,北京春风和煦,不少市民走出家门踏春赏景。
玉渊潭公园是北方地区最大的樱花观赏园之一,如今赏樱正当时。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园内中花期品种樱花开得正艳,过往游客纷纷拿出手机,将美景定格;早樱品种已经迎来了“花瓣雨”,一阵春风拂过,呈现出落“樱”缤纷的浪漫景观。据了解,为疏解“樱花园”核心赏花区的游客,玉渊潭公园持续扩大樱花种植范围,目前已经打造出东湖北岸“千米樱堤”、东南部“玉渊春秋”、南部“樱珞花谷”、东北部“遐观园”以及西湖南岸“南山观樱”等景观。
北京植物园也是春意盎然、花团锦簇。白花山碧桃、“美人”梅、榆叶梅、连翘等春花正值最佳观赏期。其中,北京植物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桃花品种“品虹”和“品霞”最为引人注目。这两种桃花被誉为桃花观赏季的花王和公主,花开之时繁密娇艳,犹如天边的虹霞。据介绍,园区碧桃园、东南门至科普馆沿线是欣赏“品虹”和“品霞”的最佳景区。海棠、丁香、郁金香等春花也将陆续进入观赏期。
陶然亭公园正在举办第六届海棠春花文化季。在往年300余株促培木瓜属海棠的基础上,今年额外增加近200株西府海棠、垂丝海棠供市民欣赏。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公园首次打造晚间园林游览模式。在门区、园内主干路沿线及陶花园文创店、一揽亭、湖心亭、瑞像亭、榭湖桥等区域开启灯光照明,游客可前往“夜赏海棠”,感受夜幕下的陶然春意。
新品公园文创带回家
清明假期前往北京动物园,走在熊猫馆南侧附近,游客会发现那里和以前大不一样,全新的商业长廊正式开业运营,多家知名餐饮品牌齐入驻,烘焙面包、现制奶茶等百余款商品,为游客提供高品质餐饮服务。
北青报记者从北京动物园了解到,公园引入原麦山丘、锣鼓洞天、米芝莲等国内外知名餐饮品牌,融入公园文化创意,增加网红新零售经营业态,为游客搭建起新型消费场景,提升餐饮服务品质。同时,北京动物园还推出了首批文创雪糕。雪糕以公园大熊猫LOGO、北动家族大象吨吨、长颈鹿小九和鹦鹉蓝蓝IP形象为原型,生动还原了动物明星们的可爱形态。在口味上也是选取了深受大众喜爱的巧克力、草莓、榛子、牛奶四种口味来满足游客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在春花观赏季“上新”的不只是北京动物园。据悉,玉渊潭公园升级款樱花冰淇淋、北京植物园桃花朵朵盲盒、陶然亭公园海棠春花饼、中山公园花语系列真丝手帕等“春日伴手礼”也于清明假期全新亮相,让市民游客将春日里公园的美好记忆带回家。北海和玉渊潭公园分别推出限量纪念折页和门票,为游客收藏起今年清明的春日记忆。
市公园管理中心提示,按照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市属各公园和中国园林博物馆继续落实“限量、预约、错峰”等措施。为使广大市民游客得到更好的游园体验,建议错峰游园、文明赏花,保持观赏拍照距离,保护绿地返青,共同呵护、共同欣赏公园美好春光,做最美赏花人。
文/本报记者 王斌
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
力于开发新餐饮行业
为餐饮商家提供切实有效的工具和服务
作者 | 小高老师
公司 | 小高科技有限公司
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ID:xgls0002)
数据显示,近一年烘焙市场规模扩大了150%,但消费订单量减少了1.1%;
行业内跨界打劫频繁:瑞幸成立烘焙公司,喜茶开了甜品实验店,新品牌“抢滩”激烈;
一批老品牌正面临关店、丢失消费者,与此同时,一批新品牌也在遭遇热度下滑、人气难以维持......
这个“网红”频出的行业正在发生什么?
烘焙市场扩大150%
门店数却仍在下降?
烘焙品牌正在经历新一轮挑战:一部分传统烘焙品牌在渐渐失去消费者,另一部分近几年兴起的烘焙品牌热度也在消退。
面包新语是其中一个缩影。2017年面包新语总店数从最高峰400多家减到300多家,多数二三线城市店面相继关门;大众点评数据显示,目前北京仅剩21家店;
前些年“烘焙潮牌”原麦山丘刚出来时也引领行业,但眼下的受欢迎程度明显不如头两年,还被外界质疑“盈利能力下滑”;
好利来、味多美虽在持续推新品,味多美开智慧店迎合市场,但年轻人对其的关注度终究不如奈雪、喜茶等“新入局者”……
无论是面包新语、多乐之日,还是原麦山丘、Open Oven,或是中式烘焙鲍师傅,都曾经历过“一枝独秀”的高光时刻,今年却不再有烘焙品牌一家独大了。
根据《中国餐饮报告2019》收集到的数据来看:烘焙市场潜力很大,消费者对烘焙的需求也在增加,但烘焙的门店数在减少。
报告中的三组数字值得关注:
- 近几年我国人均烘焙食品消费量持续提升,但大陆地区人均消费量仅为4.4公斤,和国外仍有较大差距,烘焙消费市场有较大潜力。
- 53.3%的消费者购买面包甜品的动机是“当做早餐”,面包甜品正在从低频向高频演进。
- 烘焙店数量延续前年(一年关店10万家)的态势,继续减少。2018年面包甜点门店数在餐饮总门店数占比减少0.5%。
为什么眼见的烘焙市场繁荣下,门店数却在递减?
门店之“死”:
竞争太多,消费者注意力不够用
消费者虽然对面包甜点需求旺盛,但好东西太多了,他们的注意力被极大分散,很难钟情一个品牌。如果品牌长期没有引发关注的爆品出现,被市场淘汰在所难免。
在去年,那些关店的烘焙店要么源于极速扩张资金链断裂,要么源于老品牌没落退出,要么是追求匠心忽略商业效率,要么是被房租人工“逼退”的夫妻店。
而今年,一大部分原因变成“不被消费者关注了”。
新零售、新模式,甚至是其他品类都在瓜分消费者的注意力。过去被头部品牌垄断,现在被精致单店、新生代品牌“抢滩”。
黛汀烘焙品牌主理人石无双总结到,“竞争对手变了,烘焙品牌的竞争不仅来自于同行,还来自于其他品类。”不光是隔壁面包店、便利店,甚至茶饮店、包子店、路边煎饼摊......所有人都可能是你的竞争对手。
“以前烘焙店多半是行业内的人在做,甜品师、烘焙师、厨师;现在很多做营销的、互联网的人做烘焙,给行业带来新玩法,新的竞争压力。”卖甜品蛋糕面包不止要口味好,还要懂营销。
精致单店频繁出现,所谓的网红店、网红产品崛起,面对越来越多的选择,消费者对场景的需求、产品的要求一天比一天高。不适应变化,不能长期提供超预期体验的烘焙店,正在经历“衰落”。
连好利来都经历过“关闭百家门店”的尴尬,那些本就店数不多的品牌,更经不起市场的波动。
烘焙发展的“三次进阶”
消费者对市场的考验层层加深
《中国餐饮报告2019》数据显示,去年2000亿+的市场规模,到今年已经发展到5000亿,增长了150%。烘焙经历了前30年的缓慢演进,终于迎来了“行业爆发”时期。
市场的选择淘汰了一批稳定性不足、不适应竞争环境的品牌,但烘焙业的日渐繁荣也是肉眼可见的。
曾负责烘焙选址开发的王俊飞,梳理了烘焙品牌的几个发展阶段,按这个顺序我们也许能反映市场繁荣的规律:
第一代传统烘焙
传统烘焙的代表品牌有好利来、克里斯汀、味多美、仟吉、元祖等。
它们创立早,多为蛋糕房、面包房的形式,消费场景主要是早餐、家庭。家庭场景属于刚需,所以并没有明显的大起大落,这些年一直平稳发展。
第二代欧式烘焙
以原麦山丘、Open Oven为代表的欧包,曾掀起了行业“欧包热”,引发同行先后推出“欧包产品”,但后来这股风潮的热度下降。
这是因为最早顾客买欧包是跟风尝鲜,但欧包口感偏硬、不甜,不符合大众对面包甜点的期待,并且售价偏高,人们对欧包的热情也迅速降低。
而从经营上看,欧包店单店投入成本较高,因此并未带动更多欧包品牌出现。
第三代新式烘焙
以奈雪、喜茶为代表的“场景型”烘焙品牌。以奈雪为例,它提供更偏女性化的空间,在场景上下功夫。以水果茶为代表,以烘焙做辅助,无形提高客单价。
“本身饮品毛利高,奈雪客单价在30多元,而饮品+欧包也大概在40多元,和星巴克的价钱差不多,这就给了不喜欢咖啡的消费者更多选择。”王俊飞认为,新式烘焙更“基于场景做产品”,闺蜜几人逛街,两杯饮品配一个欧包满足一顿下午茶,贴合了现代人对烘焙的诉求。
相比于前两代烘焙,第三代烘焙产品的优势是场景,奈雪、喜茶可以定位精致、下午茶;原麦山丘虽然装修也有格调,但是很少有人去下午茶,整体风格偏商务。
烘焙的“机会点公式”:
爆品+体验+空间
商业的机会是从消费者的需求中挖掘的,消费者的需求有了几个变化:
对口味需求更加克制。
石无双说,“顾客喜欢吃甜的,但不要太甜,基础口味没变。”王俊飞也表示,消费者追求健康,对口感要的是“不要那么甜”,而不是“不甜”。
对新口味的接受度高,但接受期短。
石无双提到,过去推一次新品能持续1~2个月左右的热度,但现在缩短了一半。当然这也和选址有关,社区店对新品的接受能力更高,因为周边顾客几乎每天都来;但商场店对新品接受度就偏低,他们更多选择熟悉的产品。
对下午茶的需求增加了。
现在的消费者更关注生活和体验,消费的时候注重场景。这使得市面上出现一批专做下午茶的甜品店,多以单店形式出现,也很受女性消费者欢迎。
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变化,牛角村CEO耿磊总结了现代烘焙的发展模式:有爆品、有体验、有空间。牛角村的创新是做烘焙课堂,提供空间,让消费者参与体验。
眼下,烘焙品有两种发展模式:搭配茶饮做下午茶,或者走线上做新零售。
“茶饮+欧包”是品牌发展主流趋势,无论是卖茶的还是卖面包的,都在做“搭配”。
比如乐乐茶,虽然定位“茶”,但面包的收入占很大比例。据了解,夏季乐乐茶面包销量占比超过40%,冬季能达到60%以上;比如谢谢茶,主营台式奶茶,搭配“谢谢包”定位“一人食”。
业内对“茶+包”多持肯定态度,但也有一种声音认为,“茶饮跨界做面包”是否会存在不专业的问题。
因为从经营上来讲,一个团队做两件事情,如果没有足够人力去支撑,对主营业务是一种拖累,甚至会拉低品牌在消费者中的认可度。
另一种模式是做新零售。不止是原麦山丘,现在很多品牌都往线上发力;包括瑞幸也兼顾“咖啡+烘焙”和线上外送。但对于外送的咖啡来说,烘焙是否是刚需?还有待时间去验证。
此外,研究国内外食品行业的高纲咨询研究总监高海平介绍,从投资圈了解到的信息是,投资者更关注做新零售的烘焙品牌,对门店型烘焙的兴趣降低了。
烘焙发展到现在,不再是单一品类生意,而是一门融合生意。新入局者不断用新动作搅动市场,也推动老品牌积极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