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餐饮店周年庆活动除了是庆祝以外,更多的是为了吸引新客户,维护老客户客户关系。怎样才能让周年店庆做得有特色,吸引眼球,提升品牌效应?又怎样针对方案去实施,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推广呢?都需要具体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以下就是某连锁餐饮店的周年庆营销策划方案,为餐饮活动策划人们提供可以参考的具体实例:
< class="pgc-img">>餐饮服务的目的是让顾客满意,只有顾客满意了,餐饮店才能获得利润;要做好优质的服务,离不开企业内部员工的努力;内部员工营销的成功又以全面的(质量)管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为基础。
在这恰逢xx周年店庆和圣诞节到来,借此时机,我们以顾客满意营销、内部员工营销和文化营销三者相结合,作为本次店庆活动的重点进行。以xx市五个店为例:
一)、本次店庆活动目的:增加公司的品牌影响力,提升公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公司形象,增加企业竞争力;加强公司员工的企业忠诚度和向心力;提高全员服务意识、工作积极性;展现公司文化底蕴,进一步提升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提升公司销售额,增加利润;为2020年更好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本次店庆活动时间:xx年xx月xx日至xx日,共计10天。(节日策划可和店庆一起搞,消除日期空档。)
活动方案策划
1、“微笑服务”
在店庆期间,所有员工一律微笑服务,细致耐心,让顾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提高顾客的感觉消费价值。
2、特价
①每日推出一款特价菜,每日不重样。
②打折,这是一个迅速提高销售额的法宝,建议适当打折刺激消费。
3、礼品、抽奖
有计划发放公司店庆纪念品、小礼物,增强与客人亲近感,扩大宣传面。公司统一印制部分店庆纪念品要求小而实用、漂亮大方,如带有店庆标志的签字笔、气球、打火机、帽子等,按桌发放。
抽奖方案:
主题--“品xxxx、中大奖、免费享xxxxx”
抽奖软件的挑选上,可以挑选质量上乘、服务有保障、让品牌互动人心的GO互动!
①幸运大转盘
· 活动地点:
· 活动时间:
· 奖项设置:一等奖(x名)、二等奖(x名)、三等奖(x名)
· 中奖设置:一等奖 享受单人半价优惠;二等奖 享受周末八折优惠;三等奖 享受单人八五折优惠。
· 活动玩法:大转盘抽奖是十分活跃气氛的互动游戏,大转盘的礼物种类和个数由主办方自行设定,在大转盘转动的时候,紫色圆框不断闪动。转盘速度慢慢变快牵动着来宾的心,主办方点击停止抽奖后,精美礼品飞出转盘,在大屏四端展示。
< class="pgc-img">>②派奖乐
· 活动地点:
· 活动时间:
· 奖项设置:一等奖(x名)、二等奖(x名)、三等奖(x名)
· 中奖设置:一等奖 菜品x2;二等奖菜品x1/人(限10人) 三等奖菜品x1
· 活动玩法:边走边抽奖,逛完拿大奖。在商场中的餐厅有时需要排队候餐,有的客户会选择先去逛逛,到时间再回来用餐。派奖乐可以满足客户边逛边抽奖,降低客户因为等待更换餐厅用餐的几率。
支持自定义品牌logo、一个页面包含多种抽奖方式、摇一摇、刮刮卡、大礼包,想怎么来就怎么来!实物奖、代金券、祝福语,自定义添加,设置更加自由~不限次数!
< class="pgc-img">>③数字抽奖
· 活动地点:
· 活动时间:
· 奖项设置:一等奖(x名)、二等奖(x名)、三等奖(x名)
· 中奖设置:一等奖 菜品x2;二等奖菜品x1/人(限10人) 三等奖菜品x1
· 活动玩法:提前录入数字信息,手机号、座位号等数字可抽奖,支持分组抽奖全员有礼。可录入餐厅座位号,进行抽奖,支持多轮精彩抽奖,万人抽奖无压力,核销系统准确稳定。
< class="pgc-img">>④签到优惠券
· 活动时间:
· 活动玩法:为推动xxxxx餐厅人气,推出xxxx电子签到优惠券,向粉丝发放电子签到优惠券。
营销方案策划
根据地方餐饮业目前状况,分析xxx餐厅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定位及风格,制定本次促销活动的主题---强烈的饮食文化氛围带动浓厚的餐饮促销氛围。
以系列性主题活动贯穿整个促销活动当中去,最大限度的和目标消费者互动起来,达到理想的促销效果。
促销策略一:软文硬做
以餐厅的经营宗旨为宣传主线,贯穿餐厅对客人的服务承诺,员工服务素质的培养、菜品质量的要求以及客户对餐厅的意见反馈等为辅助宣传,在媒体上出现。并为宣告本次促销活动拉开序幕。
策略重点:
1、尽量以非广告的形式出现在媒体上,以本报讯或者通讯稿的形式为佳。
2、尽量用第三者口气叙述本次宣传内容,做到让读者有可信度,对于消费者反馈的宣传内容最好能以真实顾客的经历为佳。不妨列出顾客的姓名,工作单位等。
促销策略二:主题互动
1、活动方案:
评选当地人最喜欢的餐厅
· 活动目的:暗喻餐厅的特色性,并提升餐厅的知名度
· 互动形式:和当地餐饮协会合作,列出比较出名的10家有特色的饭店餐厅,让消费者通过H5问卷、公众号等参与方式进行投票,并从中抽取幸运者赠送奖品。
2、活动方案:
征集特色菜肴的名称
· 活动目的:创造新闻效应,突出餐厅菜肴的特色性。
· 互动形式:在媒体上列出餐厅主要特色菜的主要配料,主料及做法。根据色香口味让消费者给出菜肴的适合名字。并且餐厅一旦采用以后这个菜肴就一直沿用被采用的菜肴名字。并设立奖项奖励参加者或者以后针对本次中奖的消费者对来店消费本菜肴一律实现免费。
3、活动方案:
征集食客最喜欢的菜肴
· 活动目的:创造新闻效应,突出餐厅对消费者的重视
· 互动方式:通过各种媒体对外公开征集食客自己的特色菜肴或者是最喜欢的菜肴,要求有原创性,讲究一定的营养平衡因素和烹饪制作的可行性。入围者可获取奖品并由餐厅做成实际菜肴推出。而且入围者对本菜肴有冠名权或者免费权。
< class="pgc-img">>促销策略三、亲和待客
尽管本次促销活动要避免传统的促销手段,但一些切实可行的促销手段不妨一用。
1、赠品方面:
印有餐厅特色的纪念周年庆典的小工艺赠品, 让顾客觉得到张家老院子吃饭,除了能享受高层次的气氛,还能得到令人新奇的小玩意儿。它不仅能起到宣传作用,还能提高我们的档次。在发放上可以根据消费的高低,赠品与之相配,但需要专人负责。
2、建立和收集《客源人事档案》:
如市委×××领导×年×月×日生日,×公司×年×月×日年庆, ×××领导结婚纪念日,到时提前发放贺信以此用来加强与食客的联系, 使我们有一批稳定的客源。可以这样计算,若建立有5000客源档案, 一年有一次就餐机会,每天就有5000÷360=13.8次, 上座概率就五分之一,那么每天也有2-3桌客源。
3、餐后服务:
就餐后,客人除得赠品、优惠券外, 安排一两个人为客人免费洗车(凭餐券或其它手续)事虽小, 却能给客人减少许多麻烦,以此来增加客人对的印象, 从而更好的为酒店创造效益。
促销策略四、媒体整合
任何一项活动策划的成功,广告投放策略重要,按照广告投放有效到达率来看,排序是:报纸、户外、广播、电视。因此本次活动广告投放密度比例为:报纸50% 户外20% 广播20%电视10%。
岁光阴,浓缩盐城往事;一个空间,留住时间与记忆,积蓄向新而行的力量。
10月30日,盐城竹林大饭店迎来一周岁生日。
此次竹林大饭店周年庆活动从商业、文化、现场三方面展开,打造了新业态引进、主题作品征集、颁奖仪式&创作分享、全天金曲嗨唱、沉浸式周年派对等特色亮点,精彩纷呈,实现全网的声量级传播。
< class="pgc-img">>最怀旧 最潮流
新旧融合打造特色城市烟火
竹林大饭店内,一到三楼,老街老巷交错纵横,地道美食弥散其间,老盐城的烟火气扑面而来。
10月30日,城市文化娱乐博物馆ZOO、特色料理万福炭火烤肉、潮品生活集市INLIFE三家新店在四楼、五楼开业。新业态新潮流,与原有一至三楼的业态有机融合,拓展着新的文化与消费空间。
< class="pgc-img">>作为在全国的第三家店,ZOO品牌盐城地区负责人吴乾说:“ZOO是集合了多种商业样态的综合体,与竹林大饭店具有很高的契合性。我们希望将老盐城的本土特色与时尚理念融合,用年轻化的语态在竹林打造出更时尚、更具特色的城市烟火。”
< class="pgc-img">>万福炭火烤肉店的店主丁唐则是土生土长的盐城人,此前在南京经营。听闻竹林大饭店重新开业后,便想着将经营的美食带回家乡来,“竹林大饭店承载了几代盐城人的记忆,希望我们能在这里续写新故事。”
开业一年来,竹林大饭店的文化商业景观不断丰盈,老字号与新业态碰撞交融。老街巷描摹出温暖的旧日,新潮流则赋予竹林更多现代及青春的律动。一步一景间,竹林的魅力在开放、包容与多元之间延续流动。
“未来,竹林将承载老盐城的记忆不断向前,也将以不断融合进来的新业态,满足大家更多维的文化消费需求。”建军路商业街管委会副主任孙书甜表示。
老记忆 新体验
全景记录“我与竹林”的故事
竹林大饭店,承载着几代人的似水年华。一个老物件、一声吆喝、一砖红墙都能唤醒一份独特的情感。不同年岁的人走进竹林,都能触发一段独属于自己的故事。
作为周年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与竹林”主题征文&摄影征集活动于10月初启动。活动由盐城市文明办、盐城市教育局、盐城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盐城市全民阅读促进会联合主办,盐城市建军路商业街管委会承办。活动期间,千余人走进竹林,用笔尖和镜头记录下了竹林大饭店的不同切面,累计征集作品1036个。
10月30日上午,征集活动评选结果在竹林大饭店揭晓。经过专业评审,分别从征文青少年组、成年组及摄影组中评选出了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 class="pgc-img">>颁奖仪式后,四位获奖代表从60后到00后,上台分享了作品背后的故事,交流了对城市记忆留存、对文化传承保护的思考。
< class="pgc-img">>“竹林大饭店的回归,为几代人交流提供了新环境,使得老记忆在新时代中被激活,得到新生。”原盐城市人大秘书长徐国均点评道,“相信在未来,‘我和竹林’的故事将会继续书写、更新和流传。”
< class="pgc-img">>所有的获奖作品都已刊登在《竹林报·特刊》上。部分优秀作品进行音视频录制线上传播,线下诵读分享活动也将陆续展开。
< class="pgc-img">>既燃情 又温情
周年派对引爆庆典氛围
10月29日,竹林大饭店内上演了全天金曲嗨唱。华语老歌、粤语经典、民谣弹唱轮番上演,带来一场缤纷炫目的歌舞盛宴。
10月30日晚,一场沉浸式周年派对在人民大舞台拉开帷幕。原创情景演绎《烫头舞》《小裁缝》《快乐的炊事员》取材于竹林大饭店的实景,生动还原了上世纪盐城的烟火气息。而后上演的潮流劲舞、动感小提琴、互动视频秀韵律十足,演绎歌舞青春的时代活力,唤醒流光时代的纯粹情感。
< class="pgc-img">>派对上,还举行了一场创意颁奖活动。“念念不忘奖”“意气风发奖”“护光使者奖”“可盐可甜奖”“暖心暖胃奖”“有汁有味奖”……九位竹林商家一一上台,捧回暖心的定制奖杯。这些多是经营了多年的烟火小铺及盐城老字号,在竹林开业之初便入驻进来,人气更加旺盛。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徐三妈凉粉店收获了“披星戴月奖”。盛夏一碗凉粉,是老盐城人心中的白月光。这家店铺人气爆棚,常常是竹林营业最晚的几家之一。“这个奖项特别有意思。搬到竹林后,我们家客人更多了,老客人追过来,还有很多新顾客。”徐三妈的女儿徐玲说。
随着倒计时声响起,巨型周年庆蛋糕被推至中庭,将现场氛围推至高潮。建军路商业街管委会代表及商户代表一起切开蛋糕。漫天礼花下,全场观众齐声祝竹林周岁生日快乐,分享蛋糕。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家住新区的90后盐城姑娘小蕊特地赶来为竹林大饭店庆生。她还记得去年开业时自己初次踏入的情形,暗绿的水磨石地面、红砖水泥墙、花窗铁门、四合小院......仿佛一脚踏进了时光穿梭机,眼前的一切都令她着迷,“这里带给了我很多美好的记忆,跨年夜、春节,好几次节庆活动我都是和朋友在这里度过的。”
全维度 多层次
整合传播助力品牌建设
竹林一周年庆典活动,凭借全新的创意亮点,吸引中央、省市众多主流媒体关注,实现全媒传播,达到“高度、广度、热度、效度”的成效。
新华社推出视频直播《江苏盐城:“城市记忆”解锁消费新业态》,由记者沉浸式体验竹林往事。
< class="pgc-img">>江苏城市频道、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推出报道《盐城:品味乡愁 竹林大饭店成为城市新“名片”》,解码竹林大饭店的“人气秘诀”。
< class="pgc-img">>《盐阜大众报》则推出整版报道《守望流年温暖 心向星辰大海——写在竹林大饭店重建开业一周年之际》,细腻回溯盐阜文脉,追寻竹林大饭店的“前世今生”。
< class="pgc-img">>本次活动共有十余家媒体参加报道,包括央广网、中新网、新华日报、交汇点、现代快报、扬子晚报、新华网、中江网、荔枝新闻、盐城广电、盐阜大众报、鹤鸣亭、盐城123、瓢城网等。
借助新媒体传播平台,多家媒体还对周年派对进行了网络直播,让广大网友零距离感受周年派对氛围。通过推动形成全媒宣推矩阵,多层次打造竹林品牌IP,实现传播效应最大化。
一新一忆,拔节生长。文商旅融合唤醒消费活力,竹林烟火正浓。一岁是一段旅程的目的地,也是再出发的新起点。竹林将载着老盐城的记忆不断向前,打造盐城文旅新地标。
京报讯(记者王萍)9月27日,全聚德集团旗下四川饭店举行建店64周年庆典活动。新京报记者了解到,9月28日,四川饭店东坝店将正式开业,至此四川饭店拥有4家直营门店,遍及北京的东南西北各个方位。
在建店64周年之际,四川饭店还推出了包括4道凉菜、4道热菜和3道点心的秋冬新菜品。烹饪大师、四川饭店品牌总厨付立生表示,新菜主打健康美食,力求在食材、口味、造型上都有所突破。同时,通过推出季节性菜品,不断尝试老菜新做,也希望让四川饭店的新老食客感受到川菜的持续创新,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的目光。
在四川饭店建店64周年活动上,四川饭店品牌总厨付立生等厨师展示新菜品。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继四川饭店新街口店、王府井店、和平门店之后,东坝店将在9月28日正式开业。四川饭店东坝店经理郝刚介绍,东坝店以“回溯旧址”设计思路,将院落规制、园林景观、品牌元素融入其中,展现出老店原有的院落风格。在菜单设计上,保留了包括仔姜烧江团、山城毛血旺等点击率高的传统川菜,同时添加了临江手撕鳝鱼、豆花牛肉等21道创新菜品。
资料显示,195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总理提议在北京建一个川菜馆,把四川饭店办成一个既能接待国家重点宴会,又能服务群众的川菜高级饭庄。1959年10月1日,四川饭店正式开业,周恩来总理为其命名,郭沫若亲题匾额。
编辑 王琳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