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
火锅市场风云涌动,下沉市场正在缔造神话。2023中国火锅区县王TOP30出炉,都有哪些风向?
一起来看。
第 1361 期
文 | 餐见数据研究院
重磅!火锅区县王TOP30出炉!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餐饮收入12136亿元,同比增长13.9%,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3065亿元。
由此可算出,腰部以下餐饮是第一季度全国餐饮行业的主力军,收入占比超70%。
根据2023中国火锅经营发展报告,火锅行业越来越趋于品牌化、连锁化,连锁率已从2019年的15.1%增至2022年的25%。
其中,50家以下企业规模的增速尤为突出,中小型连锁企业仍是行业中坚力量。
而这些中小型的连锁企业正在迅速挺进下沉市场,尤其是超9亿的人口基数、占据全国70%人口数的县级市场备受关注,成为中小型连锁企业的必争之地。
种种数据和迹象表明,县域餐饮市场潜力巨大,我们不得不重视下沉市场这块“大蛋糕”,关注区县头部品牌火锅的成长。
所以,火锅餐见数据研究院从开店数量,县级门店占比、口碑评分等多维度分析,评出“火锅区县王TOP30”。
从上榜品牌,看区县火锅三大特点
县域,是火锅行业的“试金石”。
当然,不止火锅行业,任何行业都是如此,能推广到县域的,基本没毛病,无论是政策还是新事物。
这就好比,如果连一个瓜农用的手机都是华为小米,说明国货正在闪闪发光,如果连一个村口老太太都在喝蜜雪冰城,说明茶饮行业未来可期。
一言以蔽之,一个事物覆盖越广,接受的检验条件就越严苛,能够存活下来的,基本都有点东西。
区县火锅就是如此,无论战略还是战术,特色都比较明显,也都有可借鉴之处。
性价比至上
定位清晰的有料火锅居多
从TOP30看,区县火锅的战略定位都非常清晰,经营品类一目了然,火锅鸡、串串香、重庆火锅等等。
而且品牌名不复杂,像蓉小宝串串火锅、0317火锅鸡、唞妞豆花鱼火锅、阿牧郎番茄火锅等等,简单直接的定位和品牌名降低了认知障碍,节省了市场教育和品牌推广的成本。
区县火锅在选品上,多为有料火锅,同样的价钱,一个有料一个无料,性价比高低如何,顾客心中有杆秤。
战术上稳扎稳打,不冒进
整体布局谨慎
区县火锅行军,往往比较保守而谨慎,往往先在周边扎根,慢慢向外扩展。
像巴庄重庆火锅,2011年在河南新乡长垣县开了第一家,时隔两年,才在驻马店确山县开第二家,一年后,又在安阳滑县和周口太康县开出第三家和第四家。
这个布局很有意思,先豫北、后豫南,又豫东,构成三角形,扩张谨慎而稳定,后来的扩张布局基本如此,只不过脚步慢慢加快了些,以河南为主,扎根豫地,外地为辅,如今已开出138家店(108家在河南)。
◎巴庄重庆火锅在江苏丰县的新店
再如邵氏光头鸡,扎根无锡,逐渐辐射常州、泰州、苏州等地的区县,如今开店70家,江苏占67家,而无锡有45家,根基非常稳。
反观一些火锅品牌,动不动就出省出海,且不说长线作战的劣势,最关键的一点是,门店没有经过太多的试错和打磨,模型上很容易出问题。
店型把控得宜,客单价跨度大
从二三十元到百元不等
在顾客认知中,客单价最能反映一个品牌的档次,下沉,就得有下沉的样子,忸怩作态,欲拒还迎,犹抱琵琶半遮面地涨价,不真诚,也不现实。
上榜的这些品牌,在店型把控和客单价的稳定上,很有一套,虽然不太符合“大城开小店,小城开大店”的指导思想,但店型不会忽大忽小,像0317火锅鸡,一百多平居多,客单价30元;
像阿田大虾,基本是两三百平,客单价70左右;像川渝部落,基本千平以上,客单价110左右。值得一提的是,区县火锅大多是大店,300平以上的居多。
◎0317火锅鸡&阿田大虾&川渝部落重庆火锅
由于各县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客单价跨度很大。
店型不是小事,它反映了品牌基因,像海底捞,开快餐店、甜饮品店就够呛,像西贝,做“空气馍”就没啥前途,这跟运营、产品、员工都关系不大,如果非要追究原因,只能说是基因问题。
有些人对自己的基因和认知就很清晰,尤其是区县火锅的老板,不贪多、不冒进、无甚雄心大志、眼光也并不长远、专注做好眼前事。
而恰恰如此,反倒客流不断,每个店都能存活很好。
县域火锅的格局和趋势
一般来说,小县城人口偏少,流动性低,生活节奏慢,基本上铁板一块,不过,铁的导热效果比较好,所以,有啥热点新闻,传播贼快。
小城百姓的收入来源单一,薪酬相较大城市不高,消费观念也相对保守些,当然,不排除年轻人因想与大城市接轨的上进心,而滋长出的野性消费。
前几天,火锅餐见去乌兰察布,一个30万人的小城,大白天的街道都有些岑寂,9点的道路两旁还店门紧闭,但到了晚间,KTV一条街却是灯火通明、人声鼎沸,所出入者,尽是红男绿女。
◎乌兰察布白天空旷的街道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是县城消费的格局;“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是区县火锅的趋势。
1、“街坊火锅”才是趋势
区县火锅较之大城市的社区火锅,有些类似,但在感情亲疏上,差异会很大,在县城,街坊邻居有可能来自一个乡、一个队、一个村,而大城市的社区人群,可能来自天南海北,能遇到一个省或者市的同乡,就算近的了。
所以,一位在县城做火锅的火锅餐见餐创联会员,提出了“街坊火锅”的概念,他认为,下沉到县城还不够,要更贴近老百姓一点,维护好街里街坊的客群关系才是关键。
唯有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才能把握群众需求,提升顾客的忠诚度和满意度。
像吴老幺火锅,客情做得非常好,服务员与顾客更像是一种亲戚关系,谁家结婚生子,谁家乔迁新居,服务员门儿清,届时,送上几个菜表达祝愿,顾客自然高兴。
◎吴老幺火锅
区县火锅要面对普通夫妻店、大连锁下沉,以及其他品类的冲击,做好用户客情是第一要义,街坊火锅的本质就是贴近、再贴近用户,以至于给用户一个“是街坊邻居”的认知,从而成为心智首选第一。
2、私域最好做,没必要非做会员
前文已述,越是铁板一块,越是导热快,热点新闻花边消息,路边社给你散播得明明白白,这样的私域可谓自带流量——因为大伙儿本来就很熟。
像胡庆一老火锅,私域做得非常棒,链接了周边村镇的用户和很大一部分学生党,平时发发朋友圈、往群里扔些新品,就会激起不小水花;至于会员,可做可不做,重要的是,用户一定要链接到位,这么近的关系和距离,不是会员,胜似会员。
3、小城开大店,做足社交氛围
县城的人们外出就餐,社交宴请的场景比较多,考虑到消费观念,既要便宜实惠,还得让人吃得有排面。
像川渝部落,都是大店,装修庄重得宜,一桌一椅都颇具质感,服务员们服装得体、又带着标志性微笑,遇到家庭聚餐或轻商务宴请的,常会觉得正规、有面子。
◎川渝部落重庆火锅室内
再如胖子鱼火锅,店内200多平,遇到人多的时候,外摆搞起来,隔壁空屋也征用过来,一下扩了上百平,鱼火锅端上来,热气一烘,气氛就上来了,日翻五六轮,可不是虚的。
◎“排队王”胖子鱼火锅
同时,因为社交平台的广泛应用,县城消费者还有追求新品的意愿,即是“大城市卖的东西,我希望在家门口也能吃到”。
这就需要区县火锅加快产品更新迭代的速度,毕竟,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最后
老百姓到底幸不幸福,不能只看北上广等大城市,田间地头也得去问问。区县火锅因其深耕基层,最熟悉、最贴近普通百姓,所以,火锅餐见认为,区县火锅的发展状况,才是中国火锅行业最真实的景象。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期看点
1、重庆火锅TOP排行榜发布
2、有人爆冷,有人3年开店400+
3、解析重庆火锅的4点发展趋势
第 1280 期
文 | 餐见数据研究院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重庆火锅在全国的门店已经突破15万家,也就是说,“每3家火锅店,有1家就是重庆火锅”,其中重庆本地的火锅店约有3万家。
火锅餐见数据研究院,综合门店数、传播力、口碑等多方数据(截止至2023.1.8),并计算出相关“餐见指数”,最终按照分值高低得出“全国重庆火锅TOP30”。
另,本文探讨的品牌,不限于发源于重庆地域的火锅,而是以“重庆火锅”品类定位的火锅,因此会出现起源于安阳的巴奴,起源于成都的五里关,起源于广州的麻辣英雄等品牌。
重庆火锅新老交替
有人后劲不足,有人3年开店400+
1、新老交替,三代火锅人各领风骚
从上榜品牌中,很明显看出重庆火锅新老交替,相得益彰。
第一代是以德庄、刘一手、秦妈、朝天门等本土品牌为代表的“老字号”,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快速发展加盟连锁,奠定重庆火锅的霸主地位。
第二代是以珮姐、周师兄等为代表的重庆火锅品牌势力,前者放弃加盟主攻直营,后者凭借爆款腰片迅速脱颖而出,并大刀阔斧地走出重庆,与如日中天的成都火锅强势抗衡。
尤其疫情这三年以来,珮姐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热度。在深圳、广州站稳脚跟后,其2022年9月初次“进京赶考”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第三代是以楠火锅、朱光玉为代表的火锅黑马品牌,快速占领全国。楠火锅目前有400+家门店,它原是重庆偏僻巷子里的一家小店,后来通过一系列抖音运营举措而出圈。
而朱光玉目前有50+家门店,2020年8月在重庆观音桥开出首店,2022年更是攻入了上海、深圳开店,目前两市的门店皆稳踞当地火锅热门榜榜首。
◎ 朱光玉火锅上海新店
2、周师兄火锅遇冷,竟未冲进前20
周师兄火锅,2016年成立的它,最初名叫“周师兄大刀腰片火锅”,后改名为周师兄火锅,曾获得无数标签:连续三年入围黑珍珠餐厅指南、日最高等位时间长达16小时等。
2021年,获得黑蚁资本亿元A轮融资,并高调攻入上海、深圳等地,甚至被业内人士追捧将成“下一个海底捞”。
好景不长,进入2022年之后,仅1月在上海新增一店,至今没有再开出新店,目前共有20余家门店。有小道消息传出,为了增加现金流,周师兄2月卖掉上海三家未满 1 年的新店,品牌在 3 月底已被黑蚁接管。
这其中缘由,有业内人士猜测,或是被资本反噬,或是步伐过快,或是模式过重,周师兄的声势都远不如从前。但无论如何,它也是值得尊重的火锅品牌。
3、占地为王,北部、西部门店分布较少
盘点上榜品牌的主要分布省份,发现主要分布在重庆区域的仅占1/3不到,出镜率比较高还包括江苏、浙江、四川、河南等。
从刘一手和德庄火锅这类大型连锁企业的全国区域分布来看,重庆火锅在北部和西部的门店数量较少。
像麻辣英雄,目前100+门店,90%门店都分布在广东,品牌创始人于2014 年创办了麻辣英雄重庆老火锅,继而再次创新,诞生了陈鸭肠火锅。
◎ 在广东风生水起的重庆火锅:麻辣英雄
像同等体量的巴庄重庆火锅,也是90%门店分布在河南,它的玩法是错位竞争,深度垂直县域火锅市场,众多门店已经成为当地火锅业的头部品牌。
而像鸿姐老火锅、重庆高老九火锅,早已在上海占地为王,成为当地消费者打卡的必选项。
从排行榜中
嗅到4个重庆火锅新走向
综合多方观察,再结合榜单,火锅餐见发现重庆火锅有以下几大趋势。
1、开店潮愈演愈烈,快速占领全国
上榜品牌中,数据显示,2022年,德庄火锅、秦妈火锅的新开门店数分别为34家和14家。相比前几年,这些品牌的新开门店数都在大幅缩水。
但仔细比对重庆火锅的新生力量,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景观。
朱光玉火锅馆在2022年开出42家新店,向上海、深圳、南京、武汉等城市开始进军;楠火锅,2022年直接甩出来了268家新店。覆盖省份30个,覆盖城市168座,扩张速度惊人。
◎ 楠火锅全国门店分布,图源窄门餐眼
十七门重庆火锅和五里关火锅更是如此,扩张速度加快,开始逐步走向全国。
另外,中坚力量诸如珮姐老火锅,虽然新开门店数增速略缓和,但创始人颜冬生则表示:“盲目追求数字不是他们的发展目标,沉淀和持续发展才是。”虽然沉稳,但大有一股凝心聚力、蓄势待发的劲头。
种种迹象表明,2023年,重庆火锅定会在新生力量的牵引下,以惊人的扩张速度,迅速抢占全国市场。
2、耙牛肉、美蛙鱼头等,品类细分势在必行
重庆是火锅发源地,更是细分品类发源地。像早些年的卤味火锅(卤校长)、烧菜火锅(后火锅)、盅盅火锅(唐盅盅)等,也都掀起过一阵小风浪。
另有哥老官美蛙鱼头的出现,让鱼蛙类火锅在鲜鱼火锅、烤鱼、纸包鱼等的基础上,再次出现细分赛道。数据显示,哥老官美蛙鱼头在江浙沪一二线及新一线城市占比达92.43%。
“重庆火锅擅长研发”,这句话真不是虚的。
2022年,刘一手推出了新副牌“刘口水耙牛肉火锅”,主打“耙菜”系列菜品。让本身已细分发展许久的牛肉火锅,再次细分,错位竞争使得品类更加繁荣。
◎ 刘一手副牌:刘口水耙牛肉火锅
接下来,重庆火锅还会细分出哪些品类?火锅餐见也将持续关注。
3、品牌孵化能力强,集团操作不容小觑
2020年,萍姐火锅公路夜市一度爆火,引发行业内热议。
了解发现,该品牌由卤校长老火锅的创始人陈宇森和团队共同孵化而成。而卤校长和萍姐火锅,都属于现象级别的火锅品牌。
◎ 萍姐火锅
老牌实力火锅更不容小觑,德庄旗下有滟设火锅料理、周师兄旗下有宴山城,都是为抢占市场,依据城市属性,走中高端火锅的路子。
说到品牌孵化能力,集团操作更不容小觑。
上纵集团孵化出来的的究极王牌——楠火锅,以“餐+饮”的融合为主要卖点,在火锅行业展现出了非凡的力量。另外,全球首家以沉浸式电影火锅主题的杉姐火锅,也出自这个集团。
自身的影响力,加上火锅品牌、集团那超强的的孵化能力,势必会让重庆火锅走得更远。
4 、文化竞争,成火锅品牌的出圈关键
《水煮重庆》书中曾写道,关于重庆火锅的起源,就有“五大猜想”。足以看出,重庆火锅历史悠久,文化基因浓厚。
打卡过珮姐老火锅都知道,店内最显眼的就是那面墙,渝中区非物质文化相关的东西,依次铺开,加上不断推出彰显巴渝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把重庆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疫情期间,老重庆城杀出了一个新秀——北步园火锅。它另辟新径,在重庆老火锅的基础上融入了川渝地区的盖碗茶文化,迅速出圈。
◎ 北步园火锅
刚毅的巴渝文化、自在的码头文化,加上山城的独特魅力,确实让重庆火锅增添了几分特质。
未来,相信重庆火锅人会更进一步挖掘城市浓厚的文化,为重庆火锅的推广、壮大做出更有意义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