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火锅老板在问:“中午生意惨淡怎么办?”为此我们特意咨询了餐饮顾问导师,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正视问题
大家好,很高兴能跟大家分享我们的案例,但在分享之前必须强调,“中午生意惨淡”是火锅行业的普遍现象。
就好比冬天西瓜产量不高一样,是由业态本身决定的,特别是近些年生活节奏加快,消费者更愿意把中午的宝贵时间用来休息,所以,提升中午营业额并不是、也不应该是我们的经营重心。
当然,普遍中也有特例,商场店或紧邻人群聚集区的店,人流基数大,中午受影响小,再一个就是头部品牌店,海底捞、巴奴等,他们的影响范围远超三公里,中午上座率相比小店还是要好很多。
由此,火锅店在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到装修,特别是灯光设计,要重点照顾晚上的消费场景,如果你留心的话,那些知名火锅品牌晚上的氛围都特别棒,而那些故作神秘、搞得乌漆麻黑的品牌则很难长久。
明白了客观情况,如果你还在抱怨火锅店中午没生意,那说明晚上的盈利无法支撑你的运营,你需要解决的是产品、运营或营销这些基础层面的问题,而不是如何提高中午的营业额。
说白了,中午的营业额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锦上添花
那如何锦上添花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自己是什么花,了解自己的优劣势,因为知道长处在哪才能更好发力。其次,了解顾客的消费需求和痛点,站在顾客的角度思考,用自己的长处做针对性的拉升方案。
而在之前的经营中,我们摸索出了这样的方法。
2017年公司年度会议上,一家店店长提出了提升午餐营业额的建议。当时,这家店周围有几栋办公楼,而附近小区的入住率还不高。
针对这种情况,店长做出了判断——周边顾客基本是工作餐,用餐时间短,消费额度低,而我们的优势是厨师团队强大,研发能力强。
店长由此向公司提出“能不能研发适合作工作餐的火锅?”的需求,之后公司厨师团队开始立项,并参考冒菜形式做出了“提前量火锅”。
具体形式为——中午下班高峰期之前,后厨提前下料开锅,吃工作餐的顾客来了之后,不用点锅底,直接点涮菜、主食或套餐,后厨做好之后一并端上。
同时,店里还新增了一些半成品的小吃,例如炭烤红薯泥/榴莲南瓜泥、滋味小面、单人小披萨等,每单出餐时间在3分钟以内。
这样下来,中午消费工作餐的客单大概是15—25元,稳定接待在100人左右,出餐快,味道也有保障,而我们的成本、人工也并没有增加多少,平时一到两锅底料完全可以满足需求,平摊下来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而该店一共只有80多个餐位,为此专门开辟出一片区域做工作餐就餐区,正常上客和工作餐各占一半,非常热闹。
值得注意的是,在活动推出之前,厨师团队还曾考虑过彻底抛弃火锅中午做川味小吃的方案,但经过实际顾客问卷调查,最后被否决了,原因有两点,一是这会改变顾客对我们的认知,产生廉价感,再就是增加备货,对本就人员不多的火锅后厨团队造成压力。
很多时候我们容易本我思维,总觉得做出来的产品我们自己认可,顾客也一定接受,很多饭店一到换季时老板就让出新菜,我们的厨师就自己回去捣鼓,费很大劲,做好后拉着老板核心人员一试,大家一开心,就出了,但真正出来的是顾客想要的吗?对店里真的有帮助吗?
而正式通过这套方案之后,我们也做了很多推广活动。
第一,晚上就餐的顾客送中午的代金券和产品券;
第二,会员通过后台推送产品券;
第三,对周边办公楼进行地推,发代金券宣传页;
第四,和周边公司合作,员工餐享受一定折扣。
如此,在保证不影响晚上营业的基础上,我们通过一些针对性的改革提升了午餐营业额。
不过,最后还是要强调,提高午餐营业额的基础是产品、运营和营销都处于健康状态,如果这三点做不好,而想从中午找补回来,无异于饮鸩止渴。
>冷除了穿暖还要吃点热乎的!记者采访发现,近段时间的“倒春寒”天气虽然暂缓了“春暖花开”的脚步,但却催热了火锅店的生意,火锅成为了近段时间受市民喜爱的餐饮类型。
“这几天太冷了,就想吃点热乎的暖暖身。”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连续两天她的晚餐都选择了火锅,去就餐的两家店铺也都需要排队等位。“每家都等了二十分钟左右才吃上,感觉天冷大家都来吃火锅了。”张女士说。
< class="pgc-img">>21日中午,在铁西区一家川味火锅店铺内记者看到,虽然是相对于晚餐时段客流较少的午餐时段,但店内已经迎来了不少就餐的食客。一位就餐的女士表示,天气比较寒冷,她和同事们就一致同意吃麻辣火锅。“口味热辣,而且坐在沸腾的火锅前也暖和,适合这样的天气。”这位女士说。
连日来,记者走访我市餐饮消费市场了解到,近日的“倒春寒”天气给我市各大火锅、麻辣烫、串串香店铺的经营添了一把“火”,每到午餐、晚餐时段,这些店铺里都能坐满前来就餐的食客。据一家火锅店铺的经营者介绍,从年后降温开始店里生意热度就上来了,每到就餐时店里不仅满员,门口还有很多等位的食客。“这两天不给电话预订了,都是店里现场等位,因为顾客太多了,天还冷,得让到店顾客尽快吃上。”这位经营者说。
全媒体记者 田桐蔚
降节气一过,天气渐凉,火锅成为不少市民聚餐的首选。10月24日,记者实地走访昆明部分农贸市场发现,羊肉片、牛肉片、毛肚等火锅食材和火锅底料销量渐涨,市区内火锅店的食客量也逐渐增加。
火锅食材销量上涨
大部分顾客选择线上购买
记者在农贸市场发现,各种牛羊肉片、鱼丸、虾丸、牛肉丸、毛肚、黄喉,以及各类火锅底料等都很齐全,市民可以一站式购齐火锅需要的各类食材用料,且菜品还很新鲜。“差不多从月初开始吧,各类涮肉片、丸子、锅底调料等火锅食材销量不错,上涨虽不明显,但总趋势还是在上涨的。尤其是周末或是天气较冷的那天,火锅食材销量会明显增长。”篆新农贸市场内一家专门售卖火锅相关食品的超市老板刘女士介绍,她的店内有火锅底料、蘸料、毛肚、黄喉、鸭肠等火锅必备食材,近期随着天气的日渐转凉,销量还是上涨了一些,不过直接到店购买的不多,大部分顾客都是选择线上购买。
另外,在篆新农贸市场肉类区,购买牛羊肉的顾客也不少。一家牛肉店的老板介绍,牛羊肉的价格一直很稳定,不过近期随着吃火锅的人越来越多,过来买牛羊肉片的顾客不少,比起工作日,周末销量要更好些。
“今天晚上邀请了朋友一家来家里吃饭,霜降满田红,吃牛最佳时嘛,打算给朋友做一顿热乎乎的牛肉火锅。“正在买牛肉的程先生介绍,他和朋友经常聚在一起吃火锅,偶尔会在外面吃,但大部分还是会在家做,既暖和又热闹,很有氛围。他还表示,对于火锅食材,底料、蘸料、部分蔬菜什么的可以线上购买,便宜又方便,但购买新鲜的肉类,还是要自己到农贸市场看着买,这样也放心一些。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一些超市和火锅食材店发现,不少商家设置了火锅食材专区,一些清汤、骨汤、菌汤、牛油麻辣等口味的火锅底料以及旁边摆放的羊肉片、牛肉片、各类肉丸、豆皮、粉丝等火锅食材占据了“C”位。店内的售货人员纷纷表示,随着天气慢慢变冷,吃火锅是很多人的选择,天气越冷时,这些火锅食材的销量会越好。
火锅店食客增加
通过走访,除了火锅食材,昆明市很多火锅店的生意也随着天气的日渐变冷而好起来。中午12点30分,在南屏街附近的淑芬、袁老四、旋转小火锅等火锅店内,虽然是工作日,但吃火锅的人数不少,特别是两家旋转小火锅店内,人流量爆满。
“从上个月开始吧,人流量有增加,但不是很明显,可能到11月份中旬,销量增涨的会更明显一些。”顺城附近的一家旋转小火锅店的老板刘先生说道,天气越冷,到店吃火锅的人会越多,越接近12月份,销量可能会更好。
来源:都市时报
全媒体记者:郑荣行
编辑:贺靖
审核:王海涛
二审:钟玲
终审:彭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