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岁出头的年轻人被40岁男子忽悠合伙投资开店,近50万的投资血本无归。
小赵大学毕业,仅20岁出头,善良而单纯。在一家私人企业工作期间,认识了一位姓袁的同事,他是一位近40岁混迹江湖多年的老手,整天甜言蜜语,给小赵灌输做生意挣大钱的思想。当他感觉到时机成熟时,开始实施他预谋的计划。
“有一个生意自己考察很久了,很挣钱,咱俩是好朋友,这样好的挣钱机会首先想到的就是你,咱俩合伙开一个餐饮店。”
小赵被忽悠的团团转。
约定投资大概50万。一人一半。
元某很快便开着他的车带着他的朋友章某和小赵去外地考察。一连去了好几趟,油费、过路费、吃饭都让小赵拿钱。最后一趟,小赵被忽悠的交了5万元的加盟费。回来后,租房又让小赵签租房合同,并交了3万元房租。
“我已经给对象注册了一个门店,没法再当法人,以你的名义注册工商证,你是法人。我负责经营,你管账。”
袁找的朋友章某介绍了一家装修公司,签订了25万元的装修合同,后一位懂行的说连15万都不值。
“你不懂装修和餐饮,我干过餐饮,把钱转给我,装修店内各种物品我买,肯定能省不少钱,你等着开业就行了。”
小赵先后给他转款29万多。加上加盟费5万,房租3万,小赵已投了37万。这些大部分都是其父母的钱,小赵自己贷款7万,这些钱花光了,小赵说实在没有钱了,按约定确实该元某拿了,但元某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就是不出钱。按理小赵应该清醒了,明白了,但元某与章某拧着劲忽悠小赵。
“店已投了那么多了,绝不能停,我手头没有现款,我还有没还完的贷款,现在没法贷款。你先贷点款咱先用。我妈妈有死期存款,快到期了,到期我立马取出来给你,有张哥作证,你还怕么。挣了钱先抽你的本。”
小赵像被洗脑一样,又贷了8万转给元某,又向其舅舅借了4万元,总共投进去近50万元。直到10月1日开业前元某拿出几万元进点食材。开业前所有花销都没有任何凭证和票据。
营业额绑定小赵的银行卡仅仅一天,不知元某捣了什么鬼,使小赵绑定的银行卡失灵了,元某便把营业额绑到了自己的银行卡上。经营几个月,收入支出都是糊涂账。
有一个月给工人开工资,元某说账上没钱了,又让小赵去透支,说他的钱被套住了,取不出来。小赵说支付宝的钱还没还完,没法透了,他还骂骂咧咧说小赵不诚实。小赵对他可以说是唯命是从,他还说小赵不诚实。后来,他最终还是威逼小赵冒着失信的风险透了1万块钱给他,他说算借小赵的,等卖了手机还小赵,直到店关门都没还那1万块钱。
从一开始,元某就忽悠小赵,说装修经营不能让家里人参与,他们不懂我们年轻人的风格,其实元某就是怕家长参与,识破其阴谋,其骗钱的目的落空。
直到该还贷款时,小赵回家一脸的苦水,心事重重,不好意思说。在其父母再三追问下,才哭着说“要出事了,我有贷款要还,不然就要列入失信黑名单。”父母听后真是如五雷轰顶。了解了上述所有情况,孩子这是被人骗了。
整个经营期间,元某一会孩子病了,一会母亲住院了,以各种理由不愿到店里去。安排他那个朋友做店长,其实就是他的眼,探子。店里的监控密码都不让小赵知道,小赵一直也无法从手机上看监控。
晚上,小赵和父母到店里找到元某。
“你喊他做生意, 说好50万,两人一人一半的投资。这个店你到底投多少钱?
“我投的也不少,当初我给小赵说,做生意也有可能舍,问小赵能舍得起吗,小赵说能”
“就因为他说能,就一个劲让他投,你也太聪明了,不投资,收入你掌控,清挣钱,舍钱全是我们的,你是居的什么心思?”
“叔叔、姨姨,我真的没想骗小赵。从明天把收款码转给小赵,我们会好好经营的,你们放心。”
收款码转到小赵身上一个月,账上营业额去掉一个月的水电费、菜钱,还剩八千多,元某又威逼着小赵转给他18000块钱开工资,工资只发了14500元,剩余3500元在你他手上,一直没还给小赵。
当初元某说营业执照不能写他的名字,写了小赵的名字,就是让小赵承担店里的所有责任。
从做了这个生意,元某与所谓的店长一个鼻孔喘气,稍有不如意就暴粗口骂骂咧咧。把小赵折腾地整天神不守舍的。在外面受了委屈到家也不敢说。
张小就是太善良太诚实太信任元某了,他把这种诚实善良当作廉价欺压的借口。
店实在经营不下去了,小赵家里实在也贴不起了,次年4月16日和他商量该怎么办,他说他经营,他负责房租、水电费、工人工资及所有欠款,盈利和小赵分红。当天他就把收款码又转到自己身上了,到5月10日,营业额有2万左右,全在元某手上。房费、水电费还不想交,私吞营业额,最后把责任全推到小赵身上,这跟直接抢钱有什么区别。
这生意做得简直是一场恶梦。为了还贷款,小赵家四处借钱。每个月都为生活费发愁。
小赵准备把店整体转让,这样可能还能收回点成本,但元某死活不让,说要与另一个与小赵年龄相仿的李某合伙继续开烤肉店,由对方租房装修,用原店里的设备打包入股,元某说他在向烤肉店投资2万元,得控制话语权,这是准备使用同样的方法去坑李某。威胁小赵说在与李某签订股权协议前,店里的设备不能随便转移。这明显又是一个圈套,他一但与李某签完合同,就彻底把小赵甩开,实现资产全部转移到他的身上。
小赵的遭遇确实是一个悲剧,他的善良和单纯被元某这样的不法分子所利用,最终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困扰。
小赵的经历是一个深刻的教训,提醒我们在与他人合作时要保持警惕,尤其是涉及到大额投资时。在投资之前,应该进行充分的调查和了解,包括对方的背景、信誉、经营能力等方面。同时,也要避免被甜言蜜语所迷惑,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承诺和计划。
小赵在合作过程中没有签订任何书面协议或合同,这是非常危险的。在商业合作中,书面协议是保障双方权益的重要法律依据。因此,在合作之前,应该与对方签订详细的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投资比例、利润分配等关键事项。
小赵在经营过程中没有掌握财务和经营的主动权,导致元某能够轻易地掌控营业额和支出。在合作中,双方应该共同管理财务和经营,确保资金的透明和合理使用。同时,也要定期核对账目和财务报表,确保经营情况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对于小赵目前面临的困境,建议他尽快采取行动,寻求法律援助和财务咨询。他可以向当地警方报案,揭露元某的欺诈行为;同时,也可以咨询专业的律师和财务顾问,寻求解决方案和挽回损失的途径。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在商业合作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和理性,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承诺和计划,同时也要注重书面协议和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李馨婷
继老乡鸡后,又一中式快餐品牌告别全直营时代。
6月6日,重庆快餐品牌乡村基在官方公众号宣布即日起开放联营业务,将在四川和重庆寻找优质合作商。乡村基要求合作商需认同其企业文化,且拥有城市优质点位资源和具备较强的行政沟通和协调能力,同时需要拥有100万左右启动资金。
乡村基是重庆人李红与其丈夫张兴强创立于1996年的川菜快餐品牌。乡村基母公司乡村基快餐连锁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乡村基集团”)2023年4月更新的招股书显示,乡村基旗下拥有“乡村基”和“大米先生”两大品牌,截至2022年12月31日,乡村基共在全国开设551家直营门店,大米先生门店603家。目前,乡村基集团上市未获进展。
2023年以来,加盟大潮席卷餐饮行业,乡村基也选择通过联营模式加速门店拓张。除了需缓解门店拓张带来的资金压力,乡村基需要面对的还有市场区域性过强、以及行业竞争加剧等问题。此外,乡村基集团的经营情况也不稳定,其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
图源:乡村基微博
依赖川渝市场,客单价不到30元
2020年,乡村基集团旗下的乡村基(重庆)投资有限公司曾获得来自红杉中国的数亿元融资。然而,2022年以来乡村基集团3次递表港交所均上市未果,集团融资未果,乡村基的拓店进度也被迫放缓。
乡村基集团2023年4月递交的招股书显示,乡村基计划在2023年、2024年与2025年分别开设约100~120家、超120 家及超140家乡村基门店。然而,根据窄门餐眼,2023年与2024年至今,乡村基新开门店数量仅在62家与32家,开店进度与计划差距颇大。
开放联营模式无疑能帮助乡村基以轻资产形式拓店。不过,现阶段乡村基在开店范围选择与门店管理方面都表现得较为谨慎。
目前,乡村基开放联营的区域仅限于品牌的主阵地四川与重庆。据乡村基联营门店招商人员介绍,一家门店的投资额在100万元内,联营模式下,合作商与乡村基分别按约40%与约60%的比例出资开店,并在此后按出资比例分享门店利润。这一过程中,合作商相当于是门店投资方,门店的经营管理则均由乡村基负责。
不过,联营模式虽然能缓解乡村基拓店的资金压力,却未必能解决品牌经营水平下滑的问题。
2019年—2022年,乡村基新开门店数量分别为125家、113家、122家与50家,但净增门店数量仅分别为99家、61家、45家与-24家。同一时期,翻座率在2.2~2.8区间,每单平均消费额从26.6元下滑至25元,单店日均销售额则从13711元下降到了11296元。
图源:乡村基微博
乡村基将门店经营指标的下滑归因于疫情影响与品牌新开餐厅面积普遍较小。相比之下,客单价更低的兄弟品牌大米先生各项指标却表现得更好。
大米先生是乡村基集团2011年推出的另一中式快餐品牌,主营湘菜、江浙菜及粵菜等各地菜式。2019年—2022年,大米先生分别新开127家、109家、179家与97家门店,净增门店数量分别为110家、61家、135家与29家。同一时期,翻台率在3.3~4.3之间,每单平均消费额历经波动稳定在了22.7元,且单店日均销售额10207元整体上升至12722元。
此外,或许是受主营菜式的限制,乡村基的发展也明显较为依赖川渝地区。
2021年底,乡村基才走出川渝大本营,将门店扩展到江浙。截至2022年12月31日,乡村基551家餐厅中的504家均位于重庆与四川,位于江苏与浙江的门店数量均为17家。
窄门餐眼显示,目前,乡村基门店数量共571家,位于川渝地区的门店共491家,占比超80%,位于江浙的门店数量仅为62家,位于其他省份的门店数量则仅为个位数,门店省份集中度高达57.44%。
相比之下,大米先生的门店区域分布结构则较为平衡。截至2022年12月31日,大米先生门店共603家,在湖北、湖南、四川、重庆、上海及广东的门店分别为197家、81家、103家、 78家、127家与17家。窄门餐眼显示,目前,大米先生门店数量共687家,门店省份集中度较低,为32.02%。
“大米先生之所以增长很快,是因为其整体定位更年轻化,菜品有爆款。相比之下,乡村基的品牌和菜品需要焕新迭代,乡村基需要找到更多和年轻人链接的元素。”凌雁管理咨询首席咨询师林岳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道。
门店超千家,投资回报表现欠佳
除了自身发展欠佳以外,乡村基集团整体经营状况也待改善。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乡村基集团门店数量共1154家。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总收入,乡村基集团是中国第四大中式快餐集团,仅次于杨国福麻辣烫、张亮麻辣烫、老乡鸡,占中式快餐市场份额为0.6%。
然而,乡村基集团的门店盈利表现在行业里并不算好。
2019年—2022年,乡村基集团营收32.57亿元、31.61亿元、46.18亿元与47.06亿元。但集团的盈利能力却并未匹配上收入的增长,报告期内,集团净利润分别为8270.2万元、-242.4万元、1.09亿元和3083.8万元,经营利润率分别为9.2%、7.0%、11.1%及9.2%。
作为对比,2019年—2022年上半年,门店规模略低于乡村基集团的老乡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9亿元、1.05亿元、1.35亿元和7611.69万元。
此外,截至2022年12月31日,乡村基集团的1154家门店中有436家运营中的门店尚未实现现金投资回报,这其中,有221家餐厅是因为在18个月内开业且仍处于上升期,但剩下的215家餐厅则已运营超过18个月。
对于自身经营问题,乡村基集团也早已意识到,并在着力改善。
从2019年起,乡村基集团就已战略性地开始开设规模普遍较小的新餐厅,以通过更有效地运用餐厅空间改善整体经营效率。2019年—2022年,乡村基门店的平均面积从253平方米逐渐减少至207平方米,大米先生门店平均面积则从213平方米降至182平方米。据乡村基联营招商人员透露的信息,目前乡村基的门店面积要求在150平方米,门店面积进一步缩小。
不过,随着行业加盟大潮袭来,各大区域快餐品牌加速全国化,市场留给乡村基集团调整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2020年开始试水加盟的老乡鸡,2021年以来新开门店数量超过600家,目前门店总数已达到1241家。2016年走出延吉大本营开始全国化拓张的米村拌饭,近日传出了门店数量突破1200家的消息。此外,此前依靠多轮融资高举高打的新中式快餐品牌和府捞面与陈香贵,2023年下半年以来也开放了加盟进行拓店。
果不是热射病“强势刷屏”,
“麦当劳将掉地上的面包放回货架”恐怕还在继续发酵,
就在“洋快餐”敲响食品安全的警钟时,
一家几十平米小店华丽逆袭,
一年卖出4000万份卤肉饭,
仅仅是3年时间,
就在全国开了500多家门店。
< class="pgc-img">>都说今年餐饮不好做,
铁打的店铺,流水的餐饮。
餐饮店老板“辛辛苦苦一大年”,
房租一交瞬间“回到解放前”。
可是就是有这一家小店,
一年卖出1个亿。
它又是靠什么这么赚钱的呢?
第一,追求极致的性价比。
在它家吃卤肉饭, 保证餐餐四菜一汤,
价格呢?
最贵不超过20块钱。
超高性价比,
足以吸引一大批人来消费
< class="pgc-img">>第二,“堂食+外卖+团餐”模式。
它的目标非常明晰,
小店堂食,就是高性价比吸引客流,
够成本就行,
外卖赚的是利润
,而团餐则是“锦上添花”。
第三,着重优化配餐效率。
它不仅设置自动接单模式,
还是专门设置外卖出餐路线,
尽可能地为骑手提供方便,
提高出餐率,
也就在变相提高自己的利润。
你猜到它是谁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