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lass="pgc-img">>1家店到340多家直营店,木屋烧烤所有的坚持背后,皆源自于隋政军自己的一套经营逻辑。
急性子、暴脾气、铁腕式管理……早些年,在提到木屋烧烤创始人隋政军时,很多人会给出诸如此类的评价。
但当红餐网创始人陈洪波带着《红咖说》栏目组去到深圳,见到隋政军本人,与其真正交谈时却发现,他笑容亲和,会跟每一个人亲切问候,讲话不疾不徐却掷地有声。
按照隋政军自己的说法,自己这么多年一直在改变。“通过改变,从而成为更好的自己,是成年人的必修课。人的一生就是场修行。虽说本性难移,脾气难改,但总归要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包括在木屋烧烤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变革。隋政军常用“螃蟹蜕壳”来比喻企业的蜕变。在其看来,坚硬的外壳能让螃蟹抵御天敌,但也掣肘成长。对应到企业来看,随着外部环境变化,曾经的护城河也可能会成为企业发展的桎梏。企业家需要持续思考,究竟该在何时做出何种变革,只有完成了“蜕壳”,才能走向下一阶段。
< class="pgc-img">>多从成功企业汲取营养,为自己所用
回溯木屋烧烤的发展,隋政军坦言,企业整体经营状况还算可以,但几乎每隔几年就会遇到一道坎,就像螃蟹需要蜕壳。“从单店到多店经营,再到后来的连锁化经营、品牌化运作,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挑战。”
比如,在早期单店取得成功后,木屋烧烤曾快速开启多店,但很快就被现实给了一击。门店选址不同,门店大小不同,套用同一套经营方式根本就行不通,同时,运营系统也成为当时制约木屋烧烤发展的关键因素。于是,隋政军开始将更多精力放在了打磨单店盈利模型方面,并搭建了分工体系,确保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工作要求和职责,每位员工都能各司其职。
到了2012年前后,当门店规模进一步扩大至20家左右时,“中后台支撑不住前台”的问题开始逐渐凸显,于是隋政军又着手从经营的每个环节入手,打造了以连锁餐饮业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业生态平台,跑通投资、运营、供应等各个关键环节。由此,木屋烧烤才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 class="pgc-img">>再后来,门店规模破百,个别餐厅却开始出现亏损,公司一度还出现了现金流危机。按照隋政军的说法,当时就是“官僚主义”作祟,组织僵化所致。他又开始着手“组织再造”,包括分权管理、修改晋升机制等。
谈到现如今木屋烧烤是否有遇到一些新挑战时,隋政军则坦言,更多来自于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如今,消费者愈发追求性价比。企业就需要通过降本增效来实现提升产品品质,同时还能保持性价比优势。”
因此,木屋烧烤近两年在进行组织优化、抓内部管理的同时,开始将更多精力放在单店模型和商业模式的重塑。
在旁人看来,隋政军是幸运的,不然为什么总会在遇到坎时能够转危为安,但他自己将这一切归因于“学习”二字。
“绝大多数的餐饮企业,都没有到‘深入无人区’的阶段,也还不需要自己探索出路。许多问题和困难在其他行业中都有先例可循。愿意寻找并学习他人的经验,从更成功的企业身上得到解决方案,这是木屋烧烤21年来仍然活着的重要原因。”隋政军说道。
也正是因为善于学习,才让这个曾经只有高中文凭的“叛逆少年”,在“夜大”同期300多个同学里脱颖而出,第一个毕业,还攻读了北大EMBA课程。
要求自己不断学习的同时,隋政军对员工同样提出了学习和成长的要求。2015年,木屋烧烤创办了内部的商学院,隋政军亲自当“校长”,请了一批具有丰富门店经营管理经验、烧烤技能经验、后厨管理经验的餐饮人士来授课,帮助员工、线下门店成长。截至目前,隋政军亲自授课的课程已超过50期。
< class="pgc-img">>而在帮助员工取经的同时,木屋烧烤还制定了一系列的考核、PK机制,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有木屋烧烤员工向红餐网分享称,自己当初之所以会加入木屋烧烤,主要也是看中了企业的成长空间和包容度。“木屋烧烤是极少有实力、有魄力为员工提供试错机会的公司。”
< class="pgc-img">>只想做把串烤好的“笨小孩”
在餐饮业里,木屋烧烤一直是个有些“另类”的存在。
当许多餐饮品牌都在大谈特谈抖音、小红书等线上社交流量时,木屋烧烤还没有注册相关账号,也从来没有花钱请过达人、博主进行推广。在隋政军看来,通过花钱买流量转化现金流的方式就像吸毒,或许能换取一时愉悦,但无异于饮鸩止渴。
当曾经坚守直营的餐饮品牌纷纷转向加盟时,木屋烧烤也不为所动,保持着直营模式。截至目前,木屋烧烤340多家门店依然全部都是直营店。
甚至于,当如今各路餐饮商家纷纷推出“穷鬼套餐”、发放代金券时,木屋烧烤不但没打折促销,反而还略微提高了客单价。
“赔本赚吆喝的生意做不长久。与其去做促销,我更希望用最好的食材,用最顶级的烧烤师傅做出最好吃的烧烤。而提高客单价也是基于食材用量、成本等各种因素,将产品价格控制在了合理范围内。”隋政军说道。
< class="pgc-img">>所有的坚持背后,皆源自于隋政军自己的一套经营逻辑。
熟悉隋政军的人都知道,近些年里,每当外界问起木屋烧烤经营过程中最不能忽视的一点时,隋政军总会提到一个词:“好吃”。
在隋政军的理念里,做餐饮最终比拼的一定是“好吃”。“不好吃,一定死!”近几年里,隋政军几乎每一天都会雷打不动在朋友圈分享着这句话。
具体到烧烤这个品类中,隋政军的“好吃”标准就是“焦香爆汁、料足有味、热辣烫嘴、道道有特色。”
为了让烤串达到这些特质,木屋烧烤制定了一套严格的标准。
比如,在食材供应上,木屋烧烤不仅建立了自己的原材料供应链,还要求所有的供应链做到日配、鲜配、新鲜不隔夜,严格执行着“日日鲜”的标准。
即便是像酒水这样的产品,木屋烧烤也有自己的标准。2023年,木屋烧烤报废280吨啤酒的消息曾引发外界不小的关注,当时就是因为木屋烧烤旗下精酿啤酒厂为了方便全国配送,把产品的保鲜期从7天拉到了180天。虽然这个符合国家标准,但隋政军知道后,立即叫停了这一行为,并强令将这280吨啤酒作废。“要让大家知道,我们要做的就是新鲜。”
< class="pgc-img">>同时,木屋烧烤对每一串的肉质也都有要求,比如金牌羔羊肉串就只采用羊上脑、羊排肉、羊前腿肉、羊尾油、羊后腿五种肉烤制而成。
再比如,为了实现产品的特色、创新,木屋烧烤会允许门店烧烤师傅在遵循公司食材标准的基础上,对烤串的烤制、手法上可以有自己的创新和创意。在隋政军看来,所有都按部就班,没一点想法,怎么可能会有创新,对员工来说又有什么意思呢?
“很多人说我傻,不搞流量、不做营销,损失了太多赚钱的机会,是啊,木屋烧烤的团队就是一群只想把串烤好的‘笨小孩’。”隋政军说道。
< class="pgc-img">>与其看重结果,不如多享受过程
除了做好企业的经营管理,隋政军也十分擅长经营生活。他个人爱好众多,包括跑步、机车、帆船等。
跑步,隋政军已坚持了快7年。
坚持的动力在于享受过程。“我们往往把人生意义设定为成功,但是那所谓的成功目标,却让我们忽略了沿途的风景,失去了体验成长和变化所带来快乐的能力。坚持的目标不是取得结果,而是改变和成长。”
4年前开始接触海帆运动后,隋政军更是想明白了这一点。他说,木屋烧烤帆船队的目标跟别人不一样,不是为了拿奖而拿奖,而是注重精进团队的技战术。
实践证明,对过程投入全部精力后,大概率上反而能拿到比较好的结果。在今年年初结束的2024澳门国际帆船赛上,木屋烧烤帆船队再次拿下了IRC组别的总冠军。
< class="pgc-img">>“与其看重结果,不如多享受过程!”这样的思维方式也早已渗透入木屋烧烤的发展过程中。
2021年,隋政军曾放话,木屋烧烤将启动“百城千店”目标,而过去三年,木屋烧烤所取得的成就离这一目标似乎还很远。对此,隋政军也不焦虑,“即便五年过后,没有完成这一目标,这也并不意味着木屋烧烤失败了。目标一定要有,因为它能给你动力,但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企业自身的成长更重要。”
据了解,如今在木屋烧烤的门店内,很多考核标准已经从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估体系,转变成以路径是否完成作为评估的标准。举个例子,门店内的专项组长会根据伙伴们的具体表现评估打分,值班店长则对组长每日执行路径进行评估。只有到考核月度目标时,才会用到一小部分量化指标。
“我们会更看重整个团队在经营过程中是否有进步,因为我相信,团队的能力到位了,单店的生意,品牌的整体规模自然也会上去。”隋政军如是说道。
< class="pgc-img">>走出去,
烧烤会是一个全世界都能接受的品类
如今,木屋烧烤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烧烤连锁品牌之一,进驻到了北上广深等近20座城市,拥有340多家直营门店和6000多名员工。
但在隋政军眼里,这不会是木屋烧烤的终点。“过去我认为木屋烧烤可能只会开在中国,现在我不这么想,木屋烧烤的百城千店完全有可能开到海外。中餐可能会不符合一些地方的饮食习惯而不被接受,但烧烤属于最原始的烹饪方式之一,也是一个全世界都能接受的品类。”
想到立马就去做,隋政军从来不是一个瞻前顾后的人。今年4月,木屋烧烤香港首店正式营业,踏出了走向国际化的第一步。
< class="pgc-img">>△木屋烧烤香港旺角店
进入一个全新的市场,几乎等于从头开始。“去香港开店对我们来说挑战还是很大的,不仅当地的文化、政策和大陆不同,而且是在陌生的市场里接待新食客。”隋政军坦言。
但在木屋烧烤这里,办法总比困难多。
比如,考虑到许多香港人不爱吃辣,故而进驻香港后,木屋烧烤会要求门店的服务员在点餐前就要询问顾客的口味。对从没有吃过辣的顾客,会在烤制食材时减辣甚至不放辣,后期再给顾客单独提供辣椒粉碟,顾客可以自主选择辣度,循序渐进地适应烧烤辣味。
再比如,对人员的重新配置。据隋政军介绍,木屋烧烤在进驻香港市场前,就已经招募、组建了一支国际化的专业团队。“这不仅仅是为了让木屋烧烤能在香港立足,同时也是为日后开拓国际市场做准备,到海外开店最关键的要素就在于人才。”
如今,木屋烧烤的出海计划还在持续推进。隋政军直言,今年以来,自己已前往了多个国家进行考察,向一些优秀的餐厅“取经”,并深入了解海外其它国家的市场情况。“事业能做多大,还得取决于视野有多宽、认知有多深。”
写在最后
与隋政军见面的当天,《红咖说》栏目组受其邀请,一起登船出海。
一艘不大的帆船,船身和船帆上赫然印着“木屋烧烤”的标志。当船驶入海面,船帆迎风展开,“木屋烧烤”几个大字也在风中尽情舒展。
看着高高扬起的“木屋烧烤”字样,隋政军的自豪溢于言表。“我知道有的餐饮老板其实也在玩帆船,但他们不太愿意在船上打出自己品牌的旗号,因为觉得海帆运动就是贵族运动,而自己做餐饮有些‘Low’,怕丢人。”
“那您就不怕吗?”当我们反问隋政军时,他没有丝毫犹豫,“有什么可丢人的,木屋烧烤就是我一生的事业,我就是个餐饮人罢了!”
城火焰山烧烤拌饭加盟需要什么条件? 时间:2023-07-25 10:56|来源:加盟费查询网 想要成功发财,那就选择创业吧,想要通过创业致富,一定要选对项目,冰城火焰山烧烤拌饭是非常值得投资的,现在加盟冰城火焰山烧烤拌饭就是一个正确的思路,只要你满足了冰城火焰山烧烤拌饭加盟的条件不是那么苛刻,准备好投资之后就可以申请加盟了,下面就来详细介绍冰城火焰山烧烤拌饭加盟的具体条件,请继续看下去全面了解。
符合加盟冰城火炎山烧烤拌饭条件的优秀加盟商,可以与冰城火炎山烧烤拌饭等优秀项目合作,共同创造更多财富,长远发展经营,开拓美好未来。以下是加盟冰城火炎山烧烤拌饭的详细条件,想加盟的你千万不要忽视。
冰城火焰山烧烤拌饭加盟条件:
1、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身体健康,业务能力强。
2、认同公司的经营理念和发展目标。
3、拥有充足的资金,保证品牌的健康发展。
4、商家须有固定经营场所,如商场、超市店铺或临街店面,并经总部评估合格后方可经营。
5、严格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和国家法律法规。
6、加盟者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管理能力。
7、具有开拓进取、积极进取的精神。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分析的加盟条件的具体内容,有没有为大家解答疑惑呢?希望能够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在这里小编也祝愿冰城火焰山烤肉拌饭加盟一切顺利。除了以上介绍的好项目,还有更多最新创业项目看起来也不错,不妨一起来看看吧。如果您还有加盟方面的疑问,请点击给我们留言解答吧!小编在这里期待各种加盟问题。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近两年,串串这个品类火了。
各大商场的餐饮专区,各类串串店雨后春笋般涌出,各类加盟、融资消息不断。
炸串、烤串、棒棒鸡……串串这个品类迅速扩大,产品越来越丰富。
总第 2769 期
餐企老板内参 孙雨 | 文
串串成为当之无愧“香饽饽”
近日,永定门电烤串完成近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这家诞生于1998年的老北京品牌,伴随了很多人儿时的记忆。消息一出,串串行业又“沸腾”了。
2020年疫情当前,烧烤品牌“很久以前羊肉串”获得近亿元B轮融资;
2021年5月,夸父炸串完成A轮近亿元融资,两年开店近千家;
9平米店日流水高达7万,2020疫情期间,喜姐炸串扩张近200家店;
钢管厂五区小郡肝的“时尚就餐环境+火锅+串串香”全新模式,重燃市场对串串的消费热情;
大斌家一款爆品泡椒牛肉串串,一年狂卖了5000万串;
巴奴毛肚火锅也坐不住了!开出“超岛串串香”颠覆品类升级认知;
……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融资事件,主角并非“新势力”,而是拥有23年历史的北京本土“老字号”烤串品牌。据悉,这是该品牌首次融资,本轮融资将用于品牌升级和直营店面开设。可见,老品牌也已经按捺不住自己的“野心”,准备“突围”。
这消息让无数串串赛道的玩家备受鼓舞:毕竟,这是一个已经存在23年的老品牌。能够在升级后获得融资,一来说明这个品类还有很大的空间;二来,老品牌也有可能逆势突围,收获新的融资机会。
为了深度感受串串的魅力,内参君走访了北京合生汇商场。粗略估算下,这商场大概十多家经营串串的门店,每个店有其自己的风格。在分类方面,有冷串、炸串、烤串、火锅串串香、麻辣烫串串、卤味串串等。除了火锅串串香,其他类型的店面均不大,三四个店员,主要满足的是顾客即买即走即吃。
由于炸串、烤串具有小吃特点,成为很多餐厅的附加品类。就连老字号糕点品牌“北京稻香村”店里也另起一窗口,卖起了老北京炸肉串,标榜这就是“儿时的味道”。
连稻香村也推出“老北京炸肉串”
东炸、西涮、南煮、北烤
撸串文化是如何细分的
2016-2018年,串串香品类高速增长,成了火锅大品类下增速第一的细分赛道。2019年,串串香的增长放缓,但“串串”类的产品逐渐进入其他赛道。比如2019年7月份,肯德基上线“川香燃辣撸串桶”产品,主打夜宵时段。西餐品牌也尝试布局串串、卤味产品,颠覆了消费者的一贯认知。
串串行业逐渐进入细分新时代,东炸、西涮、南煮、北烤……“撸串”文化博大精深,各有特色。
烤串:最具“撸串”豪放感
烤串更多是所谓的“撸串”,夏季烧烤旺季,夜宵啤酒撸串一经进入疯狂时节。这一类更多体现在烧烤摊、烧烤店,营业高峰时间段基本延长至次日凌晨两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全国现存在业、存续烤串相关企业5982家,截至7月12日,2021年新增注册909家。
从数量上看,“烤串”相关企业注册量不算多,或许与烧烤品类有一定关联,虽然烧烤是仅次于火锅的第二大餐饮品类,但在产品、品牌、门店、服务、经营等各个维度有着极高的要求。
所以,一些连锁烧烤品牌的升级正在进行时。很久以前羊肉串于去年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标榜要做“烧烤界的海底捞”,并在产品、品牌、门店、服务各维度做改变。
炸串:崛起一股新势力
2021年提到炸串品牌,一定会想到夸父炸串,成立两年时间扩店近1000家,甚至在2020年疫情期间,“狂飙”百家门店,甚是疯狂。此外更是受到资本的青睐,2018年12月至2021年5月,夸父炸串陆续完成四轮融资,最新一轮融资金额近亿元。
除了资本助力,夸父炸串能迅速规模化,与其所选品类、模式有紧密联系。产品覆盖横跨一线到五线城市,门店小易复制,商业模式更灵活,投入成本相对较低,门店得以实现迅速扩张。
炸串的场景存在已久,具有市井的烟火气和较深的民间基础。再加上品牌在场景、产品、营销等方面的用心打造,门店开在商场、街边以及景区等人流量大的区域,深入消费者内心。
而且,从近年来的炸串市场来看,注册量逐年走高,目前现存在业、存续烤串相关企业2.5万家,截至2021年7月12日,仅半年时间已经新增注册5382家。
涮串:最像火锅的串串
涮串顾名思义,是通过在热汤里面涮着吃或者煮着吃的串串。可以是属于火锅的串串香,也可以是类似于地摊麻辣烫的串串。
比如小郡肝、马路边边等主打串串香产品,人均在100元左右(甚至更低),性价比极高,有网友称喜欢吃串串香火锅,是觉得好吃不贵,每一串拿着都比较方便。其实这更像是衍生出来的一种“吃”火锅的新方式。
就像是地摊麻辣烫或者地摊串串,其实就是从前逛夜市在三轮小车上卖的串串,只是将其搬到了室内,看起来更干净卫生了,同时也像是对麻辣烫吃法的一种升级或者改变。
《中国餐饮大数据2021》中数据显示,在2020年火锅主要细分品类的门店数中,串串香门店以11.7%的占比仅次于鱼火锅,位于第二位。
冷串:“走食基因”适合组CP
冷串串是来自四川、重庆的地方传统名小吃,相对火锅热串串,冷串串吃起来更方便,是因为冷串串提前烫熟,直接在调制好的辣椒油底料中浸泡,边拿边吃,尤其是夏天冷串串配啤酒,也是许多年轻人喜欢的神仙美味。
比如付小姐在成都是典型的成都冷锅串串代表品牌,主要以堂食为主。内参君在走访中,发现一家名为“玩儿串串”的冷串串品牌,在长楹天街附近已经有三家店,冷串可以即拿即走,也可以凉拌带走,更契合于逛街的消费者,将串串放在食物桶中,应了那句“逛吃逛吃”。
面对串串品类的细分赛道,有业内人士认为“在大赛道里寻找差异化,做细分是品牌定位的必要动作。”所以,才会诞生不同操作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品牌,各自开辟新赛道。
而资本入局,主要是看品类或者品牌是否有天花板,适不适合快速复制。一旦品牌建立了护城河,能够快速复制,又赶上大消费投资的浪潮,资本和品牌就是完美的结合。
串串惹人爱,背后是什么消费逻辑?
串串为什么受欢迎?契合了当下怎样的消费趋势?
首先,产品形式契合年轻消费群体需求。
烤串、火锅串串香的场景本身具有强“亲密社交”属性,恰好满足了年轻人对宵夜的需求,在热闹的聚会中释放一天的情绪,逐渐养成了一种消费习惯。
1、顾客追求口味丰富、喜爱一餐能够尝试多种菜品和口味,串串则是将传统的打分上菜模式“碎片化”,自由组合多样的产品。像冷串、炸串等方便携带,尤其解决了一两个人的就餐场景,比如解决传统火锅只能点两三个菜就能吃饱的尴尬。而且在不影响人们逛街聊天时间的前提下,满足边走边吃也是对正餐的一种补充。
2、串串品类的形式很容易建立成就感,每串定价低反而给人很高的性价比感。包括结账时采用数签子结账的方式,能够建立“理性消费、杜绝浪费”的引导体验,顾客可以做到“丰俭由人”根据预算和喜好理性取餐。
其次,品牌不断创新,细分赛道涌现。
这其实匹配和符合了目前喜好串串品类的重度消费人群,满足了他们对串串的核心需求和诉求。炸串、冷串更像是小吃快餐的升级,包括在门店场景、打造IP形象、网红性质、不断丰富产品SKU、创新调整口味,非常有特色;而涮串的形式则接近火锅。
此外,标准化程度高,品牌更易规模化。
随着供应链不断成熟,食材品质和低成本能够得到保证。在中央工厂里,统一生产底料、腌料来保证口味稳定性;通过称重,使得每串产品的重量更精确;通过速冻打包和冷链配送至各门店,提高了配送效率等等。而且很多成熟的串串类企业成功转型做供应链,也为品类提供了较好的供应链基础。
火爆背后,痛点亟待破局
串串行业的未来会怎样?
繁华火爆的市场背后,其实也在面临一些痛点。
“手工穿串”现实问题仍无法突破。手工穿串的现状,成为整个品类的“老大难”。对标火锅的高度标准化,串串行业无法“机器取代人工”是最大问题。因此,大多数串品牌都采用店内手串穿的方式,即便自建供应链,依旧需要雇人手工穿串。
这一痛点严重制约了行业发展,导致许多品牌无法突破地域限制、规模限制。
产品、场景同质化严重。差不多的锅底、差不多的菜品,差不多的场景。让串串品类陷入同质化竞争的困境中,难以做出品牌独有性。这是串串行业“有品类少品牌”的核心原因。
在竞争白热化的今天,这样的现实痛点,一方面倒逼品牌升级创新,细分个性化、新奇特的品类;另一方面也会冲击很多串串品牌的持续化发展,难以寻找突破点,积极性受挫。
品质良莠不齐。串串的SKU繁多,在一定程度会增加食材成本管控难度以及食品安全风险。同时,市面上的串串品质往往良莠不齐,比如会有一些商家用鸭肉混做牛羊肉,被称为“风味串”。
难逃“低端”的标签。这一点,在串串香细分品类中尤其明显。上有火锅,下有冒菜,串串香面临着“尴尬”的境地,人均消费价格普遍“高不成低不就”。于是,许多品牌也在尝试升级化打造,比如钢五区小郡肝串串香,推出“火锅串串”的概念,在原有的产品基础上增加火锅菜,以此来升级消费体验和客单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