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作为主食已经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在中国,许多地方祖祖辈辈,一直以来以它为主食。我国地大物博,南北、东西差异较大,面条在制作过程中的方法和烹饪手法也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了丰富的面食饮食文化,也产生出了一大批各地的特色面食。如武汉热干面、兰州拉面、山西刀削面等。而以嘉兴为主的杭嘉湖一带,面条的制作、烹饪与国内的“名面”完全不同,具有独特的风味。
< class="pgc-img">>嘉兴位于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地,历代以来繁华富遮,饮食文化丰富多样。嘉兴人主食一直以大米为主,但偶尔也会吃几次面条。不要小看以大米为主食的嘉兴人,境内桐乡的特色“阿能面”,可谓风味独特,称得上是绝无仅有的美味。许多为了求学、工作去到外地或国外的当地人,回到家乡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吃一次“阿能面”。久违的美味,让他们的食欲得到满足。
< class="pgc-img">>“阿能”是开面店的烹饪师小名,1996年,庄冠能夫妻在桐乡市区邵家桥边,开了第一家面店。当时,开面店的人很多,以供应市民的早餐为主。由于阿能师傅本地熟人多,又加上面条的风味独特,生意越做越好,最后在众多的面店中脱颖而出。与此同时,由于生意上的需要,阿能还陆续招收了六七十个学徒,徒弟们学成之后,都用“阿能面”、“阿能徒弟面”之类的招牌开店。
< class="pgc-img">>几十家的面店,同样的招牌,在桐乡的影响力很大,逐渐形成了气候,还辐射到了嘉兴全市、湖州、江苏一带。并于2014年成立了股份制公司,注册商标“阿能餐饮”,打响了杭嘉湖一带“阿能面”的特色品牌。这可能与历史悠久的“武汉热干面”等无法相比,但一碗“汤紧、味浓、料鲜”的阿能面,牢牢地吸引住了当地人的口味。
< class="pgc-img">>“阿能面”其实就是“小锅面”,注重“一碗一烹饪”,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落锅面”。其供应的品种很多,有“三鲜面、羊肉面、咸菜肉丝面”等,而最经典的口味要数“咸菜肉丝面”。它对于咸菜的要求比较讲究,需要“酸、咸”适中,调出最鲜的味道。为了能够更好的撑握咸菜的味道,一般都是定点腌制。
< class="pgc-img">>小锅面特别注重新鲜,所使用的原料不是挂面之类的干面,而是“湿面”。在嘉兴,湿面也叫生面,它的保存期限很短,夏天必须当天使用,因而都是当天早上“现制现售” 商送货上门。如今,在杭嘉湖地区,“阿能面馆”遍地开花。由于所使用的原料略有不同,烹饪的火候不一样,面条的口味肯定也不一样,这就有了正宗和不正宗之分了。
< class="pgc-img">>讲了那么多,不知道各位对“阿能面”的印象如何?欢迎您的精彩点评!
<>到嘉兴桐乡不尝一碗阿能面,大概算人生一大憾事。
“阿能”原本是一个开面店师傅的小名,1996年,夫妇二人在桐乡市区开了一个小面馆,取名“阿能面店”。因为味道独特,用料讲究,生意热闹,拜师学艺的人就多了。阿能师傅桃李满天下,后来出师的徒弟们陆续在桐乡、嘉兴市区开店。
< class="pgc-img">>从注册商标,到后期面粉统一配送,阿能面一步步走到今天,整个桐乡及嘉兴的大街小巷一下子都挂上了“阿能面”招牌。阿能师傅自己都没想到,阿能面会有今天的名气,成为当地好吃面的代名词。
最早的“阿能面”在桐乡梧桐街道邵家桥的老店,味道正宗,客人们大多慕名而来。开放式的厨房,整洁明亮,师傅们一碗碗地下面,一丝不苟地炒着浇头。
阿能面,一种古老的文化
乌镇属于桐乡,阿能也在桐乡。乌镇已然超越平日水乡的旅游概念,连接着古老与时尚。乌镇情,桐乡味儿,很轻易衔接在一起,接待着远道而来的慕名者。
木心说:“粥可温,饭耐饥”“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人”。
< class="pgc-img">>茅盾对“三珍斋”的念想,都在诉说着,乌镇,桐乡对餐食的饶趣情怀,甚至于供养。
在很多人的心里,“阿能面”已经成为当地古老的一种文化标志,根植于他们的餐饮理念里。从一味市井风情,逐步变成了一张文化名片。
阿能面,民族品牌的骄傲
能够让“阿能面”走进品牌餐饮的,从来都是成体系,成系统的产品构架。一味散乱的市场发展,最终会走向灭亡,或被取而代之。
< class="pgc-img">>由此,浙江大通控股作为桐乡知名的多元化现代民营企业,于2014年进行整合收购,成立浙江阿能餐饮有限公司,着力打造融合“快时尚+软文化”的特色餐饮项目,由阿能(庄冠能)先生担任技术总监,联合专业餐饮品牌孵化和运营团队,解决“个人特色”与“标准操作”的平衡问题。当专注的“阿能”遇上蓬勃的“大通”,阿能面才能在规模、品牌、专利等方面走的更远更长久。
阿能面,永远的好味道
阿能面采用的桐乡本地特制的新鲜碱面,筋道爽滑,非常细,且好入味。
我们知道好吃的面,必须有好吃的浇头。 中华老字号“三珍斋”始创于清道光年间,迄今有170年历史。它以秘制老汤屹立于江南美食之最,产品丰富鲜美,其酱卤禽类制品获得为数不多的国家原产地保护标志。一锅老汤,让一碗阿能面香飘三世纪。
< class="pgc-img">>一碗鲜美的“阿能面”,再配合一款精致的烧饼,更能够满足食客的味蕾。“缙云烧饼”就是最佳之选。它遵循古法,秉承了“家”和“故乡”的味道概念,如梅干菜五花肉烧饼、云南玫瑰鲜花烧饼、草原牛肉烧饼,都展示了当地传统小吃最地道的风味,并关注到消费者的情感回归。
< class="pgc-img">>白烧黑鱼河虾面,薄薄的黑鱼片,新鲜的小河虾和细细碎碎的咸菜,汤浓味美,鲜得能让眉毛掉下来,再来一款“缙云烧饼”,估计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个味道了。
>< class="pgc-img">>了两年,乌镇戏剧节终于在今天开幕了!前段时间因为一票难求频上热搜,每年10月最馋人的小镇,非乌镇莫属!
除了有好看的戏剧,乌镇还是隐藏的江南美食重镇。热腾腾的羊肉面、甜丝丝的定胜糕、香喷喷的乌米饭......想到就要流口水了呀!
乌镇烧羊肉
>戏剧节开幕正热闹,就算不去看戏,吃美食也不亏嘴啊!乌镇隶属于浙江省嘉兴桐乡市,沪、杭、苏半小时即达,高铁自驾出行都方便,花上一个周末就能逛遍~
跟着台台的逛吃攻略,看看10月最热门的小镇,到底有多好吃!
乌镇
>被景区“美食”坑怕了的朋友,到了乌镇大可安心。乌镇东西两栅景区的管理十分有序,餐饮小吃都是统一定价,童叟无欺。品类之多,几乎囊括当地所有特色,很值得一吃!
01 | 羊肉面
< class="pgc-img">红烧羊肉面 39元/碗
>杭嘉湖地区擅做烧羊肉,乌镇烧羊肉全国闻名,这书生羊肉面更是西栅景区一霸。入秋天凉,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面必须先招呼上!
每年乌镇戏剧节这店都挤得不行,秋冬召开的世界互联网大会还有各国大佬们来这儿打卡尝鲜,真真算得上西栅美食之光。
羊肚面 35元/碗
>嘉兴的烧羊肉都用浙江湖羊,而且要选公羊,肉质有弹性。羊肉先炖后焖,肉必须酥烂。
乌镇羊肉面用的是是扁型面条,吃起来口感更扎实,但相对的不容易挂汤,相比细面没那么入味儿。
羊脚面 35元/碗
>店里有羊肉面、羊肚面、羊蹄面可以选。羊蹄面膻味更重些,羊肉面肉块没有炖到酥烂,相比之下羊肚面反而是三款里最出色的。
口味偏甜的(但旁边一桌客人直呼汤咸),肉汤保留了一丝湖羊的膻味,肉块比较扎实,也许是想保留咀嚼的快感吧。
天凉的时候就着热气腾腾的羊肉闷一口小酒一定十分过瘾,我们在这家店叫了一盅乌镇最有名的三白酒。乌镇的旅游产业相当成熟,三白酒也已然产业化,几乎家家都能喝到统一包装的。
《乌青镇志》上说:三白酒“以白米、白面、白水成之,故有是名”。没想到这55度的酒味道太过刺激,从嘴巴烧过喉咙一直燎到了胃......还是喝不来啊!
02 | 臭豆腐
< class="pgc-img">臭豆腐 10元/份
>汪曾祺曾把臭豆腐比作妙龄女郎:“油炸臭豆腐干用竹签子串起来,十个一串,像北京的冰糖葫芦似的,穿了薄纱旗袍或连衣裙的女郎,描眉画眼。”可见臭豆腐这小吃跟江南水乡并不违和。
作为西栅景区里唯一一家臭豆腐店,茅老太臭豆腐“臭名远扬”。
普通版本的臭豆腐,吃的是软嫩的口感,店里更有特色的是脆皮臭豆腐。臭豆腐外面包一层豆腐皮,卷成春卷的样子,炸出来酥又脆。虽说是臭豆腐,嚼起来却满口生香。
咸酱跟辣酱就摆在门口案子上,想吃自己舀,不妨都尝尝。多说一句,这家的辣酱一点不草包,同行的湖北人、四川人被辣到冒汗直找水,我这个东北人也就笑笑不说话了。
03 | 豆腐干
< class="pgc-img">>乌镇当地的鼎丰豆腐干,从乾隆年间就有记载。茅盾也对它多有偏爱,曾在文章中写“豆腐干是家乡特色小吃,最有名的就数鼎丰坊,每次回家乡,必到鼎丰坊小坐。”
路过鼎丰,看到老爷子在门口磨豆浆,白浆子顺着石磨流下来煞是好看。
豆腐干有四种味道,有辣有咸有甜还有酱香,不同味道口感也不一样。每样做了拼盘尝了味道,还是甜的最好吃!
04 | 萝卜丝饼
< class="pgc-img">萝卜丝饼 5元/个
>上海的油墩子,在乌镇是叫萝卜丝饼的。萝卜擦成细丝,加上肉末、葱花,和上稀面糊,放油锅里一炸,鲜香酥脆。刚炸出来就着热乎气儿吃,别提多美了。
05 | 乌米饭
< class="pgc-img">乌米饭 2.5元/个
>江南地区的乌米饭不是用咱们平时吃的黑米,而是把白糯米泡在乌饭树叶捣出的汁里染色,做出来的乌米饭油亮亮的,自带一股清香气。
乌镇有名的是棕叶乌米饭,饭里吸收棕叶香气,更妙。我们吃到的这家,是把乌米饭装在一个小编篓里蒸,十分精致,糯中有舒服的甜。就这一小口乌米饭,我的同事回来念叨了一星期。
06 | 定胜糕
< class="pgc-img">定胜糕 3元/个
>定胜糕属于传统苏式糕点,相传是将士出征前,百姓为祈福军队凯旋而做的,“定胜”二字便是这么来的。到了乌镇,因着当地以读书为荣,赶考学子多,定胜糕便有了预祝金榜题名得状元的寓意。
美食台之前拍过定胜糕,做的是银锭形状的,乌镇景区里的定胜糕做法又不一样。
一个梅花形(也有说是荷花形)的小罐子,里面填上梗米粉糯米粉,中间塞上甜甜的豆沙馅儿,放在一个小蒸灶上蒸。一个灶上只放一块糕,滋滋冒气儿,特别有意思。
07 | 海棠糕
< class="pgc-img">烘饼的时候火苗窜上来,大家看见火都比较兴奋
>江南的点心大概是买了江浙沪通票,去到各地都能见到类似的。像是上面讲的定胜糕,做法上有不同版本,但还是遵循着一个模子。海棠糕在江南地区也比较常见,美食台就曾去苏州山塘街拍摄过。
不过乌镇做海棠糕的阿姨说,她们小时候是把这种点心叫做“鸡蛋糕”的,大概是因为面粉里加了鸡蛋吧。
做糕饼的面糊,里面要加老面肥发酵——放泡打粉的有失体面。发酵过的稀面糊里加上红豆沙馅儿,浇入铸铁模具中,放到火上烘。
最厉害的一步是烧焦糖。铸铁板上撒一层糖(下手要实在),在火上烤化,压在烘好的海棠糕上。一层扎实的糖壳,真的让人心动。
海棠糕 5元/个
>海棠糕要现烘的才好吃,要的就是拿着烫手吃着烫嘴的劲儿。做糕饼的面糊发酵过,吃起来有微微的酸,甜豆馅儿还热乎着,一咬流浆。焦糖壳半化不化挂在上面,实在是美!
08 | 姑嫂饼
< class="pgc-img">>关于乌镇特色点心姑嫂饼,当地还流传一首民谣:“姑嫂一条心,巧做小酥饼,白糖加椒盐,又糯又香甜。”棋子一般大小,咸甜相配,一咬一口酥,用来做下午茶再合适不过。
09 | 白水鱼
< class="pgc-img">>到了乌镇,当地的特色土菜是一定要尝的。西栅景区内的土菜馆比较神奇,位置分布均衡,各家价格统一,做出来也几乎是一个味道。
在东栅西栅景区之外,则是三步一民宿、五步一菜馆的壮观景象。像是白水鱼、酱鸭子、土鸡煲这样的特色菜,几乎家家都会做。
枕水之乡,怎能没有鱼坐镇?乌镇土菜里最有名的要数白水鱼,家家都有卖,桌桌都会点。白水鱼只生长在无污染的河流中,出水易死,十分娇贵,当地人将鱼捕捞上岸后都要小心保存,才能保证味道不变。
白水鱼鱼肉嫩,刺也不少,常见的做法是拿来清蒸,吃原味。也有葱油做法,淋油前撒点辣椒,十分提香。
10 | 酱鸭子
< class="pgc-img">>包邮区的鸭子都被南京鸭抢了风头,今天就要为乌镇酱鸭子鸣个不平!就说百年老店三珍斋的酱鸭子,清朝光绪年间就已经闻名江浙,鲁迅、丰子恺都是酱鸭的拥趸,常拿它来招待好友。
做乌镇酱鸭,要选散养雌鸭,酱汁要收得很干鸭肉才能入味。这也使得乌镇酱鸭颜色特别重,味道比较咸,但胜在鸭肉紧致有嚼劲,作为冷盘吃可以保存好几天。
酱鸭本就是冷菜,所以也不必苛求“新鲜出锅”,饭时拿来下饭,闲时拿来就酒打牙祭,都不错。
辞别乌镇,还有个地方你一定要逛逛,那就是“梧桐之乡”——桐乡。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之中有桐乡”,桐乡地处杭嘉湖平原腹地,乌镇也隶属于此。特色阿能面全国闻名,烧麦、粽子自成一派,糕饼点心集合了江浙沪精华,桐乡煲更是遍地开花,好吃到想给它颁奖!
01 | 羊肉面
< class="pgc-img">>桐乡羊肉面深得鲁迅先生盛赞:“杭嘉湖再难熬的风雪之夜,只要有桐乡的羊肉面,什么毛病都没有了”。到了桐乡,咱们第一站还是羊肉面。(入秋就是每天都想吃羊肉面啊!)
我们去的这家咬强羊肉面在桐乡当地首屈一指,火到一年四季24小时营业没有断客的时候。冬至时最多一天卖过30头羊,夏天平平常常也能吃掉4、5头。
桐乡人吃羊肉面,选肉付款都在锅边。一进门的地方支着两口大铁锅,一锅是烧好的羊肉、羊杂、羊蹄子,客人来了站在锅边选肉;另一口锅里开火烧肉,随时顶上。
选肉师傅给客人挑羊肉,都要一手拿汤勺,一手执长筷,小心翻找,生怕碰碎。
定价也挺实惠。一碗羊肉面35块钱,肉量足有一小碗。添5块钱做个“双拼”,就能同时拥有酥烂的羊肉跟喷香的羊杂。
锅里还有羊心、羊肝、羊排,随你挑。不得不说,站在锅边自己选肉的感觉真是棒。
咬强家改良过的超细碱水面
>面条也有讲究。传统的羊肉面用的是扁宽的碱水面(就像上面的乌镇书生羊肉面),而桐乡本地人好吃细面,这家用的面条比阿能面还要细,入水烫个几秒钟立马捞出来下进碗里,码上羊肉,淋一勺汤,撒点葱花,争分夺秒送上桌去。
02 | 阿能面
< class="pgc-img">>到桐乡不吃阿能面,白来!
阿能面属于小锅面,讲究“浇头现炒”。锅里先炒浇头,烧好了汤,再把面加进去同煮收汁。面与浇头是一体的,吃起来格外入味儿。
那种清汤寡水煮个面淋勺汤,再码一勺隔夜浇头的做法,不存在的。
黑鱼河虾面 30元/碗
>做法分红烧、白烧两种。
白烧面里最有特色的要数黑鱼河虾面。新鲜黑鱼片跟河虾烧出奶白色的汤,汤里飘着零星酸菜。汤头浓,味道奇鲜,带着丝丝的甜,跟想象中的酸菜鱼一点不搭嘎。
白烧的阿能面汤宽,细细的碱水面烧进去放不一会儿就要涨了,端上来得趁热吸溜。同行的小伙伴却对泡软的面条多有偏爱,放到嘴里一抿就化的口感让他想起了福建面线糊,记忆回来,十分美妙。
鳝鱼腰花面 30元/碗
>红烧的做法就很“桐乡”了。
包邮区中哪里最爱甜,上海算一个,江苏自然是无锡更甚,浙江要推就推桐乡吧!为啥?试试红烧的阿能面就知道。
红烧的面汤要收窄收干,上桌后近乎干拌,整碗都是浓郁诱人的酱红色。浇头相比白烧要更大胆些,荤腥不忌,像是招牌的鳝鱼腰花,韭菜猪肝,鸡肫鸭肫,大肠,听着就很补。
我爱甜,红烧阿能面真是直戳心坎儿。浇头里最爱猪肝,还有一种叫“爆鱼”的,类似本帮熏鱼,鱼肉酥脆,一咬一冒油,甜丝丝,大爱!
03 | 烧卖
< class="pgc-img">蛋黄鲜肉烧麦 16元/笼
>相较阿能面、羊肉面在外地名声响亮,桐乡的烧麦名头并没有打到外面去,但在当地,这家“顶顶鲜”的人气能和咬强羊肉面有得一拼。(用老板娘原话讲:“我们就老老实实把馄饨烧麦做好,低调一点,桐乡第一就行了。”很凡尔赛了。)
包邮区烧麦多是糯米做的,吃起来跟粽子一个味儿,桐乡烧麦偏用肉做馅儿,配上鲜笋、榨菜、野菜,加上肉冻,一咬飙汁。
这家店最有特色的要数蛋黄鲜肉烧麦。
蛋黄鲜肉馅儿是“扛把子”,鲜肉馅儿里拌上肉汤冻,咸鸭蛋要每天进新鲜的,蒸熟了抠出蛋黄来,切成大粒,点在肉馅儿上。
蛋黄鲜肉粽 10元/个
>他家以烧麦馄饨闻名,但这粽子真是一绝,当天带回上海给同事吃,评价一色是“好吃到昏古去(昏过去)”。
每天做的粽子比真空食品不知高到哪里去!泡好的糯米现拌现包现蒸,米粒粘糯,调味特别鲜,配上细腻流油的咸蛋黄跟大块肉(还藏着一块猪肥膘),一咬冒油,满口生香!
04 | 丝粉汤
< class="pgc-img">>丝粉汤(也有叫“粉丝汤”的)是桐乡当地人的“情怀美食”。大街上是没办法找到的,非得钻到小巷子里才行。东兴商厦后面的居民区就藏着几家,多是些没有名字的小档口。
牛肉丝粉汤汤 6元/碗
>一碗碎粉丝,配着牛肉末、榨菜末、虾米皮,拌匀了一勺下肚,滑溜溜的带点鲜味,味道着实简单了些,喝下去却意外舒服。
五香豆腐干 5元/4串
>吃丝粉汤最好配上五香豆腐干,这吃法是当地特色。当天卤好的豆腐干,端上来还热乎,软嫩嫩的,淋一层厚厚的酱,甜中有咸,也有一番滋味。
06 | 桐乡煲
< class="pgc-img">>说桐乡是江浙沪最会吃煲的城市,怕是没人反对。地方不大,煲店开了不少,光是网上能搜到的就有几十家。
当地有比较有名的像利华煲店、三毛煲(已经成为做地方特色菜的餐厅,煲反而不突出)、阿强肉蟹煲,更多的还是不知名的小店呢!
肉蟹煲、酸菜黑鱼煲、明虾煲,都是桐乡煲的传统味道。锅底配上鸡爪、土豆、明虾、豆腐干一起烧,汤味特别浓厚,舀一勺汤拌饭,相当有滋味。
口味也有创新。例如番茄黑鱼煲就是在酸菜黑鱼煲的基础上改出来的,很受年轻人喜欢。
秋高气爽,正是出游的好时节,看完这篇,这周末咱们乌镇见!
人均仅供参考
特别鸣谢:乌镇青里精品民宿
文 | Ruka
图 | 思宇
部分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