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毕业、升学季,升学宴、谢师宴等宴会正在举办中。在一些地方,“不管考啥样都得办升学宴”成了约定俗成的规矩。各地餐饮商家也因此推出各式各样的升学宴套餐:平步青云宴、鹏程万里宴、鱼跃龙门宴、金榜题名宴……
记者采访了解到,有的升学宴是为庆祝考生结束十多年的寒窗苦读,站上了新的起点;有的升学宴则是为父母亲戚的人情往来而举办。近日,针对违规操办和参加升学宴等宴请,多地相关部门明令禁止并公布监督举报电话。
“00后”,花式整活升学宴
高考结束后,经过了最后一关——报志愿,这届“00后”考生开始策划起自己的升学宴,期待为这场人生大考画下一个圆满的句号。
去年夏天,大一学生若若就在高考后为自己举办了一场特别的仪式。从确定来宾、预订酒店到设计环节、写主持稿等等,都由她自己策划。为活跃气氛,她设置了一个抽奖环节,并设计了抽奖券的样式,还为来宾准备了伴手礼。
若若为自己的升学宴设计的流程。受访者供图
当若若穿着一袭纯白的礼服入场,她看到了父母脸上的幸福、长辈们脸上的骄傲和朋友们由衷的祝福。叔叔阿姨们向她举起酒杯,“今天我太高兴了,多喝了一些”。在现场,父亲的朋友——一位热情外向的大叔走上台为她唱了一首歌。
宴席结束后,若若在朋友圈写下这样一段话:学习是我一个人的事,因为必须我自己努力才能获得好的成绩,但又好像是很多人的事,因为我的学业牵动着爱我的人炙热的目光。
和传统的宴席不同的是,若若的升学宴不收礼金,只为庆祝高考结束和新的人生阶段到来。在她的家乡江浙地区某市,办升学宴基本形成了一种习俗,然而,并不是每个考生都能有一场合心意的升学宴。
“我从我爸朋友圈知道我要办升学宴”
除了真正想为自己办一场升学宴的高考生,还有一些考生“被迫”参加自己的升学宴。对此,有考生表示,看到朋友圈里的请柬才得知这个消息,“我从我爸朋友圈知道我要办升学宴”。
为了不办升学宴,刚参加完高考的楚楚正在与父母周旋中。楚楚来自江苏苏州,她告诉记者,在当地有一个说法,高考之后的升学宴和20岁生日一同举办。无论高考分数高低、上的是普通大学还是名校,都会办升学宴。楚楚高考之前,父母参加过几次亲戚家的升学宴,随的礼金金额在几百到一两千不等。
办升学宴是当地的习俗,父母认为是“面子上的事情”,但楚楚认为这并没有什么必要。一方面,她不愿意将自己的升学宴作为向亲戚收红包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她无法决定谁来参加她的升学宴。“一些亲戚分还没出就问我能考几分、上什么大学,还有的想和自己的孩子比较来取得优越感。花大价钱请一群我不喜欢的人吃饭,有什么必要?”
在楚楚的想象中,升学宴应该邀请十多年求学过程中真正帮助过她的人以及关心支持她的朋友,并且可以不收任何礼金。
经过几番商议,楚楚的父母终于暂时决定不办升学宴。然而,为了收回礼金,一些考生家长借考生的名义办升学宴,在本属于自己的升学宴上,这些考生从主角变成了配角。
还有考生向记者表示,她的高考分数没有达到本科线,报考了几所专科院校。父母坚持要办升学宴,然而,周围亲戚朋友家的许多同龄人都考上了名校。升学宴日期临近,想到他们会来参加升学宴,她的心理负担与日俱增,“我真的不想办,一想到那个场面就觉得尴尬”。
2022年6月,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某高中,千余名毕业生签名承诺拒绝“谢师宴”“升学宴”。刘林 摄
多地严禁违规操办参加升学宴
对于庆祝升学,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向记者表示,家长因为子女升学而报喜、宴请教师和亲朋好友,是人之常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少地区出现攀比风气,讲排场、重面子,甚至对亲戚朋友进行人情“绑架”,带来了沉重的人情负担,不符合移风易俗的要求。与此同时,不是所有考生都如愿以偿,升学宴也带来同侪压力,加剧教育内卷。
马亮认为,可以选择考生在入学前远途旅行,行万里路。如果确有必要,可以小范围请至亲好友庆贺。
记者注意到,正值毕业、升学季,多地教育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发布拒绝“升学宴”“谢师宴”倡议书,严禁违规操办和参加升学宴、谢师宴,并公布监督举报电话。
例如,“兰州微教育”公众号发布倡议书称,全市教育系统教职员工要自觉遵守廉洁纪律规定,不参加任何形式的“升学宴”“谢师宴”,不接受学生家长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微信红包等,增强廉洁自律意识,约束好个人及家人行为,信守师德规范,履行师德承诺。
营口市纪委监委发布通知,动员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纪律规矩意识,带头树立良好家风。
通知称,严禁借子女升学之机,以自己或他人名义违规大操大办、代办、提前或延后操办、隐蔽场所操办、只收礼不办宴席、分批分次“化整为零”等违规操办“学子宴”“谢师宴”活动;严禁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通知本单位、本系统人员、管理服务对象或其他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人员参加“学子宴”,以及由管理服务对象支付相关费用等行为。
(文中部分采访对象为化名)
转自:中国新闻网
作者:张钰惠
来源: 青年观察家
值毕业、升学季,升学宴、谢师宴等宴会正在举办中。在一些地方,“不管考啥样,都得办升学宴”成为约定俗成的规矩。各地餐饮商家也因此推出各式各样的升学宴套餐:平步青云宴、鹏程万里宴、鱼跃龙门宴、金榜题名宴……
记者采访了解到,有的升学宴是为庆祝考生结束十多年的寒窗苦读,站上了新的起点;有的升学宴则是为父母亲戚的人情往来而举办。近日,针对违规操办和参加升学宴等宴请,多地相关部门明令禁止并公布监督举报电话。
00后,花式整活升学宴
高考结束后,经过了最后一关——报志愿,这届00后考生开始策划起自己的升学宴,期待为这场人生大考画下一个圆满的句号。
去年夏天,大一学生若若就在高考后为自己举办了一场特别的仪式。从确定来宾、预定酒店到设计环节、写主持稿等等,都由她自己策划。为活跃气氛,她设置了一个抽奖环节,并设计了抽奖券的样式,还为来宾准备了伴手礼。
若若为自己的升学宴设计的流程。受访者供图
当若若穿着一袭纯白的礼服入场,她看到了父母脸上的幸福、长辈们脸上的骄傲和朋友们由衷的祝福。叔叔阿姨们向她举起酒杯,“今天我太高兴了,多喝了一些”。在现场,父亲的朋友——一位热情外向的大叔走上台为她唱了一首歌。
宴席结束后,若若在朋友圈写下这样一段话:学习是我一个人的事,因为必须我自己努力才能获得好的成绩,但又好像是很多人的事,因为我的学业牵动着爱我的人炙热的目光。
和传统的宴席不同的是,若若的升学宴不收礼金,只为庆祝高考结束和新的人生阶段到来。在她的家乡江浙地区某市,办升学宴基本形成了一种习俗,然而,并不是每个考生都拥有一场合心意的升学宴。
“我从我爸朋友圈知道我要办升学宴”
除了真正想为自己办一场升学宴的高考生,还有一些考生“被迫”参加自己的升学宴。对此,有考生表示,看到朋友圈里的请柬才得知这个消息,“我从我爸朋友圈知道我要办升学宴”。
为了不办升学宴,刚参加完高考的楚楚正在与父母周旋中。楚楚来自江苏苏州,她表示在当地有一个说法,高考之后的升学宴和20岁生日一同举办。无论高考分数高低,上的是普通大学还是名校,都会办升学宴。楚楚高考之前,父母参加过几次亲戚家的升学宴,随的礼金金额在几百到一两千不等。
办升学宴是当地的习俗,父母认为是“面子上的事情”,但楚楚认为这并没有什么必要。一方面,她不愿意将自己的升学宴作为向亲戚收红包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她无法决定谁来参加她的升学宴。“一些亲戚分还没出就问我能考几分、上什么大学,还有的想和自己的孩子比较来取得优越感。花大价钱请一群我不喜欢的人吃饭,有什么必要?”
在楚楚的想象中,升学宴应该邀请十多年求学过程中真正帮助过她的人,以及关心支持她的朋友,并且可以不收任何礼金。
经过几番商议,楚楚的父母终于暂时决定不办升学宴。然而,为了收回礼金,一些考生家长借考生的名义办升学宴,在本属于自己的升学宴上,这些考生从主角变成了配角。
还有考生表示,她的高考分数没有达到本科线,报考了几所专科院校。父母坚持要办升学宴,然而,周围亲戚朋友家的许多同龄人都考上了名校,升学宴的日期临近,想到他们会来参加升学宴,她的心理负担与日俱增,“我真的不想办,一想到那个场面就觉得尴尬。”
多地严禁违规操办参加升学宴
对于庆祝升学,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表示,家长因为子女升学而报喜,宴请教师和亲朋好友,是人之常情,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少地区出现攀比风气,讲排场、重面子,甚至对亲戚朋友进行人情“绑架”,带来了沉重的人情负担,不符合移风易俗的要求。与此同时,不是所有考生都如愿以偿,升学宴也带来同侪压力,加剧教育内卷。
马亮认为,可以选择考生在入学前远途旅行,行万里路。如果确有必要,可以小范围请至亲好友庆贺。
记者注意到,正值毕业、升学季,多地教育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发布拒绝“升学宴”“谢师宴”倡议书,严禁违规操办和参加升学宴、谢师宴,并公布监督举报电话。
例如,“兰州微教育”公众号发布倡议书称,全市教育系统教职员工要自觉遵守廉洁纪律规定,不参加任何形式的“升学宴”“谢师宴”,不接受学生家长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微信红包等,增强廉洁自律意识,约束好个人及家人行为,信守师德规范,履行师德承诺。
营口市纪委监委发布通知,动员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纪律规矩意识,带头树立良好家风。
通知称,严禁借子女升学之机,以自己或他人名义违规大操大办、代办、提前或延后操办、隐蔽场所操办、只收礼不办宴席、分批分次“化整为零”等违规操办“学子宴”“谢师宴”活动;严禁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通知本单位、本系统人员、管理服务对象或其他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人员参加“学子宴”,以及由管理服务对象支付相关费用等行为。(文中部分采访对象为化名)
记者:张钰惠
来源: 半月谈
然都是写文案,但是文案也各有不同:标题党文案、深入型文案、产品型文案、总结式文案、TVC文案、情感型文案。
大家好,我是Tammy~说起自己,从大学实习就开始写文案,到现在有3年多的时间了。很感谢「文案」这份工作开启我的职业生涯,并且到现在我也还爱着它。
虽然都是写文案,但类型大有不同,于是用并不算丰厚的经验,归纳了6大文案类型,分别是:标题党文案、深入型文案、产品型文案、总结式文案、TVC文案、情感型文案。看看你是擅长哪方面吧~
PART 1
“一句话”是文案逃不掉的必修课,要求“切中要害”。
常以标题党、推荐语的形式出现,10-20字,短小精悍,不在乎逻辑,但重视吸睛。关于怎么做标题党,网上有不少介绍了:引起围观、带动情绪、有戏剧反转、满足伸手党福利、发布惊天大消息等等都是夺眼球的方式……
同时一句话文案也喜欢往“走心”的方向玩:段子手的开心、丧文化的扎心、友情亲情爱情的暖心……是商业品牌主们爱玩的套路,可以结合歌词场景等文学作品。
关于一句话文案,我平时会把一个主题拆成多个角度来看和思考。然后去全网搜相关的流行词,一通记下来,最后排列组合。同时也建立了热门词汇的清单,如果这次用不着,留着下次可以用。
PART 2
深入型文案常见于新闻媒体,如:南都周刊、凤凰网、36氪等,要求陈述客观事实、提供全面的资料信息、能概括总结。
这类文案也是企业发新闻通稿、写品牌公关的必备,要求专业严谨,在合适的场合说合适的话。(看起来是别人写的,但其实都是自己写的拿去发~)
常见于人物/事件专访,要有一定洞察力,把别人看不到不知道的地方挖掘出来,打磨提炼使之有意义。(比如GAI的这篇,如果写不好,就容易把GAI变成小混混。)
这类文案通常上千字,需要成熟的文字撰写能力,如果作文满分是100分,起码要得80分吧。得通顺、有条理、有逻辑、还要有故事性,让人愿意读下去。(其实还蛮挑战人的,但我很喜欢XD)
前期要大量的调研和资料搜集,把一个人或品牌的生平履历背景资料甚至第三方评价全部找到。找不到有疑问的,更要去问到答案。做完这些,差不多都能写完一篇稿件,下笔有神了。
如果有机会亲自采访,除了拟好采访提纲,更要预想追问话术,往哪些方面延伸提问,才会符合稿件主题。结束后要整理复盘,割舍一些无用的信息。
危机公关、重大声明基本都会由老板、老大亲自盯着写。但文案要多去了解关注一下写作手法,以防万一。(普遍画风都很严肃,以及最好盖个章)这类事件事发突然,如果你提前准备过,在半小时内就写好交稿,你的领导一定对你好感指数UPUP~~
吐个槽~范冰冰的致歉就很稚嫩,如果是她本人或经纪人不应该是这种水平,所以也成了笑话案例。
PATR3
这类文案一般以长图文的形式,出现在电商等让你掏钱的领域,我觉得能发挥的空间很少,但又很考验人。
首先,产品不是由文案研发的,文案需要从一大堆Word、PPT、Excel、会议报告等别的工作资料中,找亮点。有的不可谓算亮点,文案要把它吹得天花乱坠很有用。
然后,这类文案的字不能特别多。不能像软文那样,前面自由发挥一大段狗血的经历来引入产品。只能提炼总结,用精简洋气或者接地气的词语句子,来介绍产品的特色。
并且还不能挖坑,得要有证据。你想有逼格,写什么“来自于澳大利亚的谷饲安格斯牛肉。”但这货是从隔壁菜市场买的,就只能换个写法。
所以文案需要对行业熟悉。假如你是做餐饮的,你要对食材产地、营养学等有研究;假如你是做科技的,不要写了半天OLED或骁龙处理器,结果连这项技术是什么都不知道…
同时文案还要会写促销的66种不同语言,会计算9*9=81种不同的购买优惠活动,还要想到售后客服……只要你在大脑词典存储上了上千条行业词汇之后,就能够信手拈来了。
一般在网上有大量同质化模板,最简单的方式是多搜集模仿,依葫芦画瓢。如果对人物、产品、行业有自己的洞察和理解,能够游刃有余就是大神级人物啦。
产品文案是必需品,但是是必要非充分条件~货物卖好不好,不能全怪罪于产品文案写得好不好。单靠产品文案(长图文)这类短小概括的内容,很难有那么强的带货能力——往往还需要伴随发布会、UGC/PGC内容生产、名人推荐、软文、营销推广资源等多种形式,才能把货卖起来。
PS:在电商上的“商品名称”基本没有文案润色包装,覆盖到相关搜索词汇才是重点,这类工作也通常由运营来做。
PART 4
这类文案一般出现在:周年庆、年会、节日活动、颁奖典礼、工作总结、收官战报、主持人发言稿、领导发言稿等重大有仪式感的场合中。要求高大上,或者接地气亲民。
关于项目总结,可以多看看热播剧、热播电影的收官战报,看他们是从哪些维度来衡量该阶段的工作的。
关于节日活动庆典,可以从央视、芒果台等卫视的大型晚会节目中看看主持稿开场白~
如果是企业周年庆、年会的话,可以看看类似于阿里巴巴等比较知名高调的企业,他们的领导发言是怎样的思路结构(多亏有直播)
关于评优颁奖,可以看看电影、慈善、时尚、感动中国等颁奖典礼,是怎样写关于这个主题和人物褒奖词的~
反正要写什么可以现找,不过平时也要注意下积累惹~
PART 5
主要是指视频广告文案,15秒-5分钟不等~
一种是极度洗脑,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像脑白金、恒源祥这样,可以按照“一句话文案”的套路来。世界杯期间,有3个品牌的广告就因为洗脑大“火”:
旅游之前,先上马蜂窝
旅游之前,为什么要先上马蜂窝
旅游之前,先上马蜂窝
——马蜂窝
你知道吗?
你真的知道吗?
你确定你知道吗?
你真的确定你知道吗?
……
——知乎
找工作
直接跟
老板谈……
——BOSS直聘
还有一种偏向于讲故事:需要有脚本、情节、人物台词,脑洞大开!(支付宝花呗的就很有魔性~)
还有一种像是人物自白,自带情怀,也需要你有节奏感、故事感、画面感了。(KEEP的这款算是经典了,句句都是精华!)
TVC文案,基本上每一句都是爆点,每一句都是金句。会排比会押韵,会讲故事或者会讲哲理,一个人就是一支军队~然后画龙点睛,最后一句是关键。
PART 6
任何人都会有关于爱情、亲情、友情的表达,情感是最没有门槛,人人都能聊起来的话题。
很多公众号的定位就是写情感;每个媒体平台几乎都有情感的话题专栏;情感也是众多作词人、作家、编剧发挥的地方。
可以试着从个人日记写起,但要写好很难。虽然是写情感,但写的是:替别人说话和发声。不能自嗨自说自话,要能引发多数人感同身受。哪怕是一篇800多字的文章,每一段都要能说到人心里去,需要很强大的洞察思考、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夸大润色的本领。
一个强大的情感类作者,要以上帝视角来讲故事~做得好了,真的就可以靠出书写剧本来赚钱了~
1. 文案是无孔不入的
小到线下能看到的商品包装、户外广告;大到上网的APP网页内容;以及专业到文化产业的图书、音乐、影视剧等~
淘宝女装品牌的快递包装:
资讯、视频、音频门户网站都会有文案运营:
靠以写字谋生的作家、编剧等:
(我稀饭他们的才华 如果不爱请不要DISS~)
2. 并且文案是有影响力的
一个品牌,可能因为文案大火或者被唾骂;一个产品,会因为文案而受欢迎;一个人,也可以因为文案创造难以估量的价值。
杜蕾斯的文案和被骂的京东美妆文案:
3. 文案的入门门槛很低,但要做好很难
需要读很多书,肚子里有墨水,文学类的,商业洞察的,营销传播的…需要对行业/人性深耕;需要看很多案例;需要自己练手,写到键盘都坏掉……
4. 文案的出路也很广阔
做得专业就纵向发展,投身于文化产业,当个独一无二的作家、编剧、新闻记者媒体人;或者横向发展,致力于成为一个公司的CMO、CCO、COO~
文案想要输出,必须要有更多输入。Stay hungry,Stay foolish,我觉得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个强大的文案应该在每一方面都无所畏惧。
本文由 @Tammy 原创发表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