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3701:2021《合规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引言中所讲到的一样,“为获得长远发展,组织需基于相关方的需要和期望确立并维护合规文化”,切实防控风险,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1、企业应当按照《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并按规定培训、考核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建立“日管控” “周排查” “月调度”三大制度,对并形成相应报告,留档备查。
2、企业应当制定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识别食品安全风险,建立食品安全动态管理机制。除了现行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企业可以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如《GB14881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31621食品经营过程卫生规范》、《GB31654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食品安全认证体系的要求(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等标准文件)等文件,结合食品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设定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以《上海市餐饮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工作指引》为参考),对照清单进行风险识别和排查,防止遗漏。
(餐饮企业)食品安全风险管控参考清单
< class="pgc-img">>3、企业应加强供应商管理,通过委托外包等方式,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食品生产企业可以通过专业外包等方式,将食品生产场所的有害生物防治服务交由专业环保科技公司负责,借助外界专业力量,实现有害生物防治,减少食品安全风险发生的机率。其次,供应商资质审核与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的持续监督管理,同样也是企业合规管理的重要事项。
4、建立员工培训和奖惩制度,落实食品安全责任。食品生产企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人的因素在食品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除了强化从业人员道德培养,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食品安全责任、食品安全纪律和食品安全技能等综合素质培养之外,应当通过《劳动合同》规定员工责任,建立相应的考核奖惩制度,创新培训考核形式,确保食品安全责任落实到位。
(1)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员工失职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并对承担责任的方式进行约定。
(2)以书面形式明确约定员工岗位职责,主要岗位均需签订安全责任书,规范管理,避免权责不清,无法证明员工确对争议事项负有职责。
(3)将员工履职过错纳入考核标准,明确约定员工因过错对单位造成损失的,用人单位有权扣发相应金额的奖金、浮动工资、绩效工资,或停发福利待遇等。
(4)以规章制度形式进行上述约定的,应当确保规章制度经过民主程序表决通过并合理告知员工。
(5)对员工进行入职培训,除了对于规章制度进行有效送达外,还需要对食品安全岗位职责,工作要求,工作流程等注意事项进行培训,并留存培训记录。
(6)严格执行食品安全考核制度,避免流于形式;及时发现失职行为,并在考核阶段予以奖励或惩戒。
5、建立食品安全舆情处理应急预案。食品安全舆情具有网络关注度高,容易引起全网共鸣的特点。通过复盘“鼠头鸭脖”事件这起舆论事件,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罔顾事实,为涉事学校,承包方站台,校方销毁物证,逼迫当事学生发表“申明”企图蒙混过关,愚弄社会公众,把一起普通食品安全网络舆情推向热搜,成为舆情热点,甚至引起了联合国的关注。作为食品生产企业,要严格落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舆情发生后要加强舆情的监测,及时掌握公众的反应和舆情走向,为制定应对策略提供依据。及时开展自查自纠,配合监管部门调查取证,还原事件真相;对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消费者,积极进行救治和赔偿;存在问题产品的及时召回问题产品,防止危害进一步扩大。
小新闻客户端7月31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张丞 通讯员 李相辉 张勇 报道)餐饮单位防鼠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以确保食品安全和卫生。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防鼠措施:
一、环境整治
1. 保持清洁:定期清扫餐饮场所,特别是厨房、仓库等易藏污纳垢的地方,确保无食物残渣、垃圾等老鼠可能的食物来源。
2.封堵缝隙:对餐饮场所的墙壁、天花板、地面等处的缝隙、孔洞进行封堵,防止老鼠通过这些地方进入。
3. 储存管理:所有食品、调料、熟食等必须入箱、入柜或加盖封存,避免老鼠接触和盗食。
二、物理防鼠
1. 安装防鼠设施:
- 门:确保门与地面、门与门框、门与门之间的缝隙小于6mm,并安装金属踢板或门帘、风幕等防鼠设施。对于食品库房的门,无论材质和缝隙大小,均应安装60cm高的挡鼠板。
- 窗:通往外界的窗户应安装铁纱窗或孔径小于6mm的纱网,防止老鼠从窗户侵入。
- 排水道:排水沟和地漏应安装防鼠箅子和地漏盖,箅子缝隙小于10mm且无缺损。
- 管线孔洞:彻底封死管线孔洞,缝隙不宜超过6mm,如无法封死,则应用专用堵封物进行封堵。
- 排风扇和排油烟管道:排风扇和排油烟管道应加装适合的金属网罩,网眼不宜超过6mm。
2. 使用捕鼠工具:在老鼠活动频繁的区域布置捕鼠粘、诱捕笼、捕鼠夹等捕鼠器,但需注意捕鼠器的清洁和卫生,避免对食材造成污染。
三、生物防鼠
虽然生物防鼠在餐饮单位中应用较少,但可以考虑引入天敌昆虫或真菌等生物制剂来控制老鼠数量。然而,这种方法需要谨慎使用,并确保不会对食品安全和卫生造成负面影响。
四、外围防鼠
1. 定期检查:沿墙根定期全面检查并投放长效毒饵(如溴鼠灵等),但需注意药物的安全性和合法性,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2. 硬化地面:餐饮单位外围地面应全面硬化,不留缝隙和死角,以减少老鼠的藏匿空间。
3. 防鼠洞:按标准规格建造防鼠洞,防止老鼠从地下进入餐饮单位。
五、培训与监督
1. 员工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防鼠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防鼠意识和技能。
2. 监督检查:建立防鼠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餐饮场所的防鼠设施、清洁状况等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防鼠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综上所述,餐饮单位防鼠需要从环境整治、物理防鼠、生物防鼠、外围防鼠以及培训与监督等多个方面入手,形成综合性的防鼠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老鼠数量,确保餐饮场所的食品安全和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