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一杯冰美式、下午一杯伯牙绝弦,“早C(咖啡)午T(茶)”正在沈城年轻人中流行。受此带动,知名茶饮、咖啡门店在沈阳不断扩大经营规模、提升开店速度。相关数据显示,沈阳茶饮、咖啡门店数量双双居东北各城市之首。这些年轻人喜欢的新业态带来了诸多消费新场景,也不断增加城市的消费活力。
< class="pgc-img">>茶饮、咖啡门店数量
双居东北首位
6月24日,记者在百联购物中心1楼看到,一家新开业的茶饮店正在进行促销活动,部分饮品9.9元一杯,门店里挤满了排队的年轻人。其中一位年轻消费者告诉记者,“记得这个品牌在沈阳开的第一家店是在万象城,刚开业时我去排队了,排到‘怀疑人生’。没想到沈阳现在开了这么多店,人还是这么多。”
< class="pgc-img">>就在本月,瑞幸咖啡沈阳分公司的第1000家门店在沈阳红星美凯龙(铁西店)开业,全球咖啡连锁品牌“Times天好咖啡”先后亮相皇姑万象汇、沈辽路万达,霸王茶姬进驻欧亚长青城,国内著名茶饮品牌“奈雪的茶”在百联、中街吾悦广场店开启试营业,皇城恒隆的“乐乐茶”开门迎客……
< class="pgc-img">>据不完全统计,6月份前20天,不包括单体小店在内,仅国际、国内知名连锁茶饮、咖啡门店在沈阳上新门店就超过10家。
红餐大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末,沈阳市茶饮、咖啡门店数量分别达到了3456家、2050家,均居东北各城市首位。从企业(含个体工商户)数据维度来看,最近一年,沈阳市新增咖啡类相关企业578家、新增茶饮类相关企业305家。
“一茶一咖”带来
消费新玩法新场景
长白万象汇店一家新中式茶饮店分成了多个消费区域:在茶饮匠制区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制作茶饮的过程,在打卡拍照区可以品茶打卡发朋友圈,在文创周边售卖区可以感受茶文化传承带来的趣味性,在休闲区可以和伙伴们自在感受下午茶的静谧好时光……不同年龄段和喜好的消费者都能找到自己舒服的体验区域。
< class="pgc-img">>沈城茶饮店、咖啡店带来的花样越来越多,场景也越来越新鲜。其中,较为大众的做法是与书店、书房、艺术馆、撸猫馆等业态搭配。另外,新近还出现了与中医药、酒水、鸡架等混搭的特色玩法。
在中山广场附近一家中药养生茶饮店内记者看到,“微苦但没有工作苦”的金银花冷萃西柚茶因主打“下火专属、发愁必点”,备受在其周边工作的年轻人追捧,占据店内销量第一位。
< class="pgc-img">>咖啡连锁品牌星巴克则与希尔顿酒店“破圈”合作,打通城市文旅场景和日常生活方式场景,关联账户可以共享会员专属权益。
破解年轻人喜好
挖掘消费潜力
“这家店太酷啦,能现场抽签选择自己想要的咖啡拉花样式,有别具特色的电子屏,店内布置成了一节大车厢。沈阳很好,下次还来。”近日,来沈阳旅游的北京95后白领李小姐,离沈前最后一站打卡了青年大街上的一家别具特色的咖啡店。
< class="pgc-img">>从沈城越开越多的茶饮和咖啡店中,能解读出这座城市的年轻基因。艾媒咨询相关数据显示,在咖啡的主要消费群体中,26-35岁青年消费者比例超过了60%;茶饮的消费者画像显示,22-40岁消费者占比86%,22-30岁和31-40岁占比均为35%以上,以中青年为主。
随着青年人成为咖啡、茶饮的主要消费群体,一杯茶或一杯咖啡已不再是普通饮料,而逐步开始向颜值、社交及功能性方向拓展。沈城各个茶饮、咖啡品牌门店,也在不断破解年轻人的喜好,为挖掘消费潜力、增加消费活力持续发力。
记者:刘洋
编辑:逄菲
果你是奶茶控
以下自欺欺人的挣扎
你一定懂
——
“奶茶是茶
茶是养生的
所以奶茶是不会胖的”
怕胖?
有人说:
还有无糖奶茶嘛!
不过……
今天的猛料,有点吓人!
近日,记者从江苏苏州张家港市场监管局获悉,该局于3月上旬通过外卖平台,对17家奶茶店共30批次产品进行营养成分抽检,涉及Coco、鹿角巷、1点点等网红奶茶品牌,发现了不少看似“惊人”的数据,如一家店名为Royaltea皇茶的无糖相思红豆奶茶,检出糖分为7.88克/100克,相当于吃下8块方糖。
抽检的奶茶 图据张家港市场监管(zjgsscjgj)
为此,记者采访了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副教授范刚,对奶茶可能影响身体健康的相关问题进行释疑。他表示,目前没有专门针对奶茶饮料的任何标准,如果奶茶主要由牛奶和茶叶制成,减少辅料,还算是“一款不错的饮品”。
无糖奶茶总糖含量不低
最高可相当于8块方糖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人体每日糖分摄入量为25g。然而,在本次抽检的30批次450ml奶茶中,普遍含糖量够高,即使是标榜“少糖”、“无糖”的奶茶中,也基本超过了建议标准。
在抽检的30款奶茶中,一杯450ml的奶茶总含糖量范围为14.5g-50.9g之间,其中含糖量最高来自一家名为四云奶盖贡茶的奶茶店,含糖量为50.9g,以4.5g的方糖计算,相当于吃下了11块方糖。
10款总糖含量较高的奶茶明细表↓↓
图据张家港市场监管(zjgsscjgj)
在少糖、无糖的奶茶中,来自一家鹿角巷的“无糖鹿角奶茶”,总糖检测结果为24.44g,也相当于5.5块方糖。
店名为Royaltea皇茶的无糖相思红豆奶茶,检出糖分为7.88克/100克,相当于吃下8块方糖。
7款少糖、无糖奶茶总糖含量明细表↓↓
图据张家港市场监管(zjgsscjgj)
张家港市场监管局表示,不少消费者认为“无糖”代表完全不含糖,适合特殊消费人群饮用,但其实标注少糖、无糖的奶茶,含糖总量并不低。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副教授范刚对此作进一步解释,制作奶茶的原料牛奶或奶粉,是奶茶糖分的来源之一,国家标准GB 28050—2011规定的“无糖”声称是针对预包装食品,现制奶茶是否属于预包装食品,还没有法规标准规定。
奶茶中的咖啡因比咖啡还多
中杯奶茶可比拟4.3罐红牛
很多消费者不知道奶茶中还有不少咖啡因,甚至比咖啡还多。咖啡因是一种黄嘌呤生物碱化合物,在许多植物中都能够被发现,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能够暂时驱走睡意并恢复精力。咖啡、茶、某些碳酸饮料、可可、功能性饮料、巧克力等食物中都含有咖啡因。
在本次抽检30批次的奶茶中全部检出了咖啡因,平均含量为239mg/kg,最多的达483 mg/kg,换算后,一杯中杯奶茶的咖啡因含量达217mg,是一杯中杯美式咖啡的咖啡因含量(108mg)的2倍多,一罐红牛饮料中的咖啡因含量仅为50mg,也就是说,咖啡因含量最多的一杯中杯奶茶=4.3罐红牛。
8款咖啡因含量较高的奶茶明细表↓↓
图据张家港市场监管(zjgsscjgj)
范刚表示,目前国家没有现制奶茶的质量标准,国家标准GB/T 21733-2008 茶饮料中规定,奶茶饮料和奶味茶饮料中茶多酚含量要达到200mg/kg以上,咖啡因含量要达到35mg/kg以上,因只对含量的下限进行了规定,并未对上限进行规定,因此,只要上述这些指标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奶茶饮料便是合格的。咖啡因含量越高,则说明所用的茶叶原料也越多。
29批次奶茶均检出“反式脂肪酸”
专家称摄入过量或致心血管疾病
张家港市场监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本次抽检中29款奶茶均检测出“反式脂肪酸”,部分奶茶还检出含量较低的甜蜜素等。
反式脂肪酸为何物?范刚解释,反式脂肪酸是一类不利人体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天然油脂中存在少量的反式脂肪酸,氢化植物油由于其生产成本低,且有利于稳定食品风味,常被用于食品加工中,如用于人造奶油、起酥油、植脂末和代可可脂等的生产,植脂末则是很多现制奶茶的原料之一,这是导致奶茶检测出反式脂肪酸的原因。
根据国家标准GB28050-201l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食品配料含有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时,在营养成分表中还应标示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另外,人体每天摄入反式脂肪酸不应超过2.2克,反式脂肪酸摄入量应少于每日总能量的1%。过多摄入反式脂肪酸可使血液胆固醇增高,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范刚总结称,如果奶茶是由牛奶和茶叶制作而成的饮料,会是一款不错的饮品,但如果用甜味剂等食品添加剂来代替牛奶和茶叶,品质不会高。目前因为缺乏现制奶茶的质量标准,这才是奶茶产品混乱的主要原因。
抽检结果总表↓↓
张家港市场监管局提醒:
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糖分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从抽检结果来看,只要喝上一杯就已经超过了正常人体一天当中添加糖的摄入量。
2.少糖、无糖奶茶的总糖含量也不低,商家解释无糖只是制作过程中不额外添加糖,并没有考虑原辅料是否含糖,这显然与消费者的理解之间存在着明显偏差。
3.2015年欧洲食品安全局率先对食品中咖啡因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估并给出了不同人群的摄入量参考标准,其中提出,健康成人单次摄入200mg以下,全天摄入400mg以下咖啡因不会影响健康,但是孕期女性对咖啡因摄入应注意,每天应不超过200mg,而咖啡因对儿童和青少年是否构成威胁,目前仍缺乏相关科学数据,摄入量每公斤体重最好不超过3毫克。
4.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对人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过多摄入有害健康,可能导致血液胆固醇增高,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5.本次抽检几乎所有的现制奶茶在外包装上都没有任何配料信息或是营养标签信息。企业在生产、销售过程当中,应提高责任意识,能够切实把好原材料关,尤其是涉及一些产品的宣传、明示,像咖啡因不是所有的人群都适合饮用,它有禁忌人群的,经营者在销售过程当中,应当要标明奶茶的相关成分含量及不适用人群。
其实,大家还是了解奶茶的危害的,戒不掉,只因太美味!然而除了奶茶,还有很多饮料也不健康哦——
碳酸饮料
1、含糖量极高
可口可乐上标注每250毫升含糖26.5克,也就是说一瓶600ml的瓶装可乐含糖60克以上。这是什么概念?营养学家建议成年男性每日摄入糖量不超过40克,这么一瓶可乐喝下去就已经超标了。糖类摄入过多,容易引发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2、含有防腐剂
碳酸饮料的保质期大多为1~2年,这是因为其中添加了防腐剂,一般都是苯甲酸钠。少量喝没什么问题,但是经常喝就对人体有害了。
果汁饮料
1、果汁饮料热量高过汽水
据美国媒体报道,越来越多医生、科学家认为,喝纯天然果汁未必对健康有益。喝天然果汁引发的肥胖现象,跟喝可乐等汽水以及糖精酒类饮品,没什么差别。相当一部分果汁饮料里,还添加了不少糖。
2、含有的人工色素影响智商
无论是果味饮料,还是低浓度果汁饮料,都会使用人工色素。过量色素进入儿童体内,容易沉着在他们未发育成熟的消化道黏膜上,引起食欲下降和消化不良,干扰体内多种酶的功能,对新陈代谢和体格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能量饮料
1、 含有较多的咖啡因
绝大部分的能量饮料,都含有较多的糖分和咖啡因。一杯咖啡中含有125-250毫克的咖啡因,一听能量饮料含有280毫克。一般来说,人体每天最多能摄入200-300毫克的咖啡因。咖啡因会破坏肠胃功能、妨碍睡眠,还能影响铁元素的吸收。经常喝能量饮料容易出现食欲不振、失眠等症状。
2、 含有锝等微量元素
很多能量饮料中所含的“高科技配方”可能对人体不但无益还有害,像锝等微量元素。一般来说标签上不会标明这类元素有多少。即使有标明,消费者也很难根据它来判断这个含量对人体是否有害。
3、使血压升高,刺激心脏和神经系统
运动前喝能量饮料能让你更有活力吗?并没有科学研究证据可以证明。相反地,它会让你血压升高,刺激心脏和神经系统。
能量饮料也会产生跟药物副作用一样的反应,其后果是不能低估的。如果你患有心脏病或高血压,那么就更要避免喝能量饮料了。
来源:羊城晚报综合南方都市报、张家港市场监管、新华社
新媒体编辑:董隽子
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咖门,作者 | 金语
过年回了趟东北老家,我惊讶地发现,这个黑龙江五线小城,已经开了3家蜜雪冰城和1家沪上阿姨。
其中有两家店,外卖月销超过了6000单,生意非常火爆。
曾经是一片荒漠的东北奶茶市场,今年要觉醒了?
黑龙江五线小城奶茶店,外卖月销6000+单
东北老家的茶饮发展,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去年年初这里还是一片“奶茶荒漠”,但去年下半年开始,这个人口不过70万的小城市,接连开了3家蜜雪冰城和1家沪上阿姨。
要知道,前几年南方市场上喜茶、奈雪、一点点、Coco都可、古茗们激烈竞争大排长队的时候,我们这里仅有快客、港铁等奶茶品牌,以及一些个人小店,连锁新茶饮品牌过去从未进驻。
而如今,综合平台数据,老家新开的蜜雪冰城和沪上阿姨门店中,有两家外卖月销量都超过了6000单,而这些店的开店时长,最多也就刚刚半年。
综合平台数据,外卖月销量都超过了6000单
在老家上高中的表弟已经都打卡过了,他说,这几家店几乎“一开就火”,“打开抖音、快手就能刷到,同学基本上都去了。”
而在老家工作的朋友眼里,奶茶店生意好理所当然。“大家以前出差在外地都喝过见过,终于开到家门口了,肯定得去试试。”
在她看来,东北老家的年轻人和全国年轻人一样,奶茶需求是存在的,只要连锁品牌来开店,年轻人自然就会去消费。
事实上,新茶饮火到黑龙江小城不是一蹴而就的,东北的“奶茶基因”也经过了时间的沉淀。
正在觉醒的东北新茶饮
我恶补了一下东北奶茶的发展史,发现这片黑土地的饮品行业一直以自己的节奏发展着,并且呈现出不均衡的趋势。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统计,从奶茶品牌门店分布上看,新茶饮门店更偏于分布在南方,而在东北,发展最好的省份是辽宁。
这一方面和的经济发展程度有关,另一方面,新茶饮品牌追求品质,原材料运输考虑时间和空间成本,辽宁有着自然条件的优势,东北的本土品牌700cc也起源于此。
从小生活在沈阳的00后以太,初中就已经有了奶茶品牌的基本认知,比起路边摊的冲泡奶茶,他更喜欢去商场点一杯CoCo都可。
上了高中,奶茶更成了必备品。“高中附近有条公认的奶茶街,补习结束了我都会和朋友一起去买奶茶,一周基本要点三四次。”他更喜欢点奶绿,因为味道“更清新”。
以太身边同龄人对新茶饮品牌也有一定认知。如今喜茶、奈雪开在沈阳市中心的店生意都不错,SEVENBUS在沈阳开店时,他和同学会坐40分钟地铁,专程去探店打卡。
SEVENBUS开在沈阳的店
可以看出,东北新茶饮已经开始由南向北,由省会城市向地级市甚至县级市逐步“渗透”。
市场正在呈现觉醒的姿态,品牌、门店数量肉眼可见地越来越多。这里也蕴藏着茶饮爆发的基因:
1、奶茶是年轻人共通的快乐水,东北也不例外
即便是东北人与南方人相比口味有差异,但奶茶作为“快乐水”的作用是相通的。
肘子在沈阳做财务,他喜欢在加班时点奶茶,点单最多的是喜茶的多肉葡萄,“能让人心情变好”。
网络发达的今天,东北年轻人对奶茶正体现出高度消费热情。
2、“鲜果”的口味觉醒,与新茶饮升级相吻合
今天的东北人对鲜果的追求,比以往要强烈得多。
其妙老家在辽宁的四线城市,目前在沈阳生活,现在她选饮品就特别注重“新鲜感”,“如果没有新鲜水果,我是不考虑的”。
东北的口味觉醒与追求“鲜茶”、“鲜果”的新茶饮不谋而和。
肘子说,新鲜带来的价值感,在东北消费市场上尤为重要。
这与追求“鲜茶”、“鲜果”的新茶饮不谋而和。
3、连锁品牌已经开始布局这片“蓝海”
一位哈尔滨茶饮加盟商告诉我,“今年应该有更多连锁品牌进入黑龙江,而书亦烧仙草年前就在哈尔滨连续开了几家店,东北茶饮竞争,肯定是越来越激烈。”
书亦烧仙草开在哈尔滨的门店
但他对未来有些担忧。“东北的奶茶市场十分有限,越来越多的品牌过来,每个饮品店的营业额都会降低。”
深入了解东北的茶饮发展,我发现这种担忧并非无迹可寻。
东北市场受限,主要面临这些问题
根据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城市活力研究报告,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奶茶店数量排名前20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南方沿海。
而北方特别是东北,整体还处于初级阶段。
图片来自 《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城市活力研究报告》
结合采访以及历史溯源,我发现东北茶饮市场的受限体现在这几方面:
饮食习惯的差异
“太甜”、“太腻”——这是接受采访的东北朋友眼中,新茶饮的最大缺点。
另外,新茶饮的茶叶、珍珠、芋圆、仙草等原料,在东北也缺乏认知。以茶为例,在东北,茶水一般只起到“让白开水多点味道”的作用,东北人并没有日常品茶的习惯。
运输成本的压力
在东北,称霸东北街头的“社会果”冻梨,近两年火得出圈,让无数南方朋友难逃“真香定律”。
冻梨不是一种品种,而是一种处理形式,用室外低温反复“上冻”来保存水果。在东北,特别是农村,还有各式各样的冻菜。而这和冬天高昂的运输成本有着直接的关系。
受冰雪天气的影响,冬季东北运输成本非常高,特别对于新茶饮各种原料来说,运输和折损都是硬成本。
更明显的淡旺季
夏季是茶饮店的旺季。而东北冬夏两季的巨大温差,让淡旺季更加明显。
在东北开店的杨阳表示,他的店冬天生意基本砍半甚至更多。“东北冬天聚餐聚会都会减少,这一场景的单量直线砍半。”
而在东北生活的其妙讲了一个细节:在东北,冬天没有“手捧热奶茶取暖”这个场景,因为室外温极低,热饮捧在手里会有“冻手背”问题,反而严重妨碍插兜取暖。
人口、收入、消费习惯都没有优势
一个地方新茶饮发展好不好,要看年轻人数量和收入水平,而东北在这两方面都不占优势。
一位在广州上班的东北朋友和我讨论了一个奇怪现象:他在广州工作时,基本能保证一周点个两三次奶茶,然而回到了东北,奶茶瘾就会突然被戒掉。
他把这归结于环境对人的影响。在他看来,喝奶茶这件事,环境影响是第一位的,其次是口味,最后才是收入。
换句话说,东北茶饮市场的发展,取决于东北人茶饮消费习惯。
新茶饮如何打动东北消费者?
进入东北市场,茶饮店如何打动消费者,培养他们的消费习惯?
采访中,多个消费者都提到了沪上阿姨,目前沪上阿姨已经在东北开出了170多家店,“是东北年轻人认知比较高的一个品牌”。
为此,我采访了沪上阿姨的招商拓展总监雷冲。
- 选址:商场店占7成,街边开大店
目前沪上阿姨在东北的店,商场店占7成左右,主要就是因为商场有暖气,不会受严寒天气影响 ,聚集人流,大大减少天气对销量的影响。
而剩余3成的街边店,也开在商业步行街、大学、高中附近等年轻人密集的点位。在街边店上的布局中,沪上阿姨选择开50平~100平左右的大店,并且提供座位,目的就是把人留下来。
如果是街边档口点,就意味着消费者有可能要在零下30°C的室外等待,这会极大降低购买欲望。
- 产品:不一定要卖热饮,水果更有价值感
行业常有一个误区:东北热饮更畅销。
但实际上,东北冷饮更有市场。这点可以参考一下雪糕的销售,冬天在暖气片旁穿着大裤衩子吃雪糕,是东北人特有的“凡尔赛猫冬”。
并且东北水果茶的销售也不差,“在东北,我们的芝士葡萄奶盖、杨枝甘露都有很高的销售量。”雷冲说道。
- 营运:在大城市开直营,建培训中心
在东北开茶饮店,要对运营、供应链进行体系化的投入。
去年,沪上阿姨在沈阳开了一家直营店,目的就是“立标杆”,为加盟门店建立标准。
沪上阿姨在沈阳的直营店
另外,沪上阿姨今年还打算在沈阳建设培训中心,未来东北茶饮市场的发展与升级对员工、加盟商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果都需要去上海培训,会增加员工和加盟商的时间成本、交通成本,而在本地建立培训中心能将营运前置。”
结语
小镇青年有对美好生活的强烈诉求,东北青年也有。
下沉市场有新茶饮的星辰大海,东北市场也有。
如果品牌能沉下心了解当地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提供适合他们的产品与服务,东北也许是茶饮的下一片蓝海。
*注: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