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餐饮市场规模超过4万亿元,其中火锅就贡献了4800多亿,到年底全国火锅店有近40万家!可见火锅在餐饮行业占据着较大的市场空间,而且调查显示,火锅在庞大的中国美食家族中连续5年占比超过11%!更有专业人士预测,2022年火锅市场规模将近8000亿元!
火锅发展速度快,呈现着一片大好景象。但是对于创业者而言,火锅市场已经逐渐走向饱和,不少种类的火锅趋向同质化,消费者们对于火锅市场的新鲜感也逐渐下降,在前几年烤肉+火锅的模式下,现代火锅市场急需再一次的创新,以满足消费市场对于火锅行业的需求。
市场上有不少商家从品类上下功夫,但大多是换汤不换药,而记忆南塘火锅则颠覆传统模式创造新格局,在品类上实现多元化。
记忆南塘火锅是一家网红火锅店,它凭借美食获得了一大波消费者们的青睐,更凭借多元化的美食项目成为火锅市场上的一股清流。在记忆南塘火锅店,消费者们除了可以吃火锅外,还可以品尝到诸多不同种类的美味,比如香辣牛肉、蒜香肥肠、火焰花甲、香辣虾、风味烤鱼、纸烤小海鲜、国人烤肉、美味芝士焗等等,每一道都是爆款菜品,而在记忆南塘火锅店中,这些菜品均由国厨亲自研发,经过记忆南塘火锅总部物流配送至全国店中,其配料、秘方等均有考量价值,其营养价值更利于消费者们的健康。
除了以上多元化菜品外,记忆南塘火锅还有焗红薯、焗肉松玉米薯、焗小牛肉土豆、焗香蕉水果、焗蛋黄南瓜、日式八宝鲳鱼、川式八宝耗儿鱼、泰式八宝黄花鱼、怀胎八宝小鲫鱼、盐滩八宝小比目鱼、多春鱼虾献籽、冷吃牛肉、冷吃兔、麻辣兔头、勾魂兔腿、麻辣花生、大刀牛肉、辣卤蟹嵌等诸多美味。其菜品可分为锦上添花《铁板香香焗》、食之开胃《幸福小酒谣》、妙焰冷酷《小酒之夜》、五谷为养《国人茶歇》、百味之本《蘸料酱料》诸多系列,每个系列有不下十种美食产品。
可以说,记忆南塘火锅将多元化展现得淋漓尽致,颠覆大家对传统火锅店的认知,更以创新为基点为火锅店创造了诸多可能。
着火锅唱着歌……近来,成都“KTV火锅”吸引了不少年轻的吃货,一边唱歌,一边烫火锅,这样的跨界玩法在吸引流量的同时,也引发了网友的质疑。(4月15日华西都市报)
“KTV火锅”听上去就很新鲜有趣,对于经营者而言,充分利用营业场所的有效空间,抓住商机,解决一些边吃边唱的客户需求,还可以赚钱,是一件时髦也不乏创新之举;对于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既可以嗨歌也可以满足口腹之欲,朋友们聚在一起,物质与精神双重享受都不误,何乐而不为?这便是“KTV火锅”尝鲜者众的原因。
但反对者的声音也不容忽视。火锅直接送进包厢,在KTV密闭的包厢里吃火锅,是否干净卫生?商家号称包厢免费,实际酒水价格翻倍,赚取了双倍的钱,是否合理合规?
当今社会,大力倡导创新创业,各行各业跨界经营模式受到企业追捧,跨界也成为各大企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的商业模式,“KTV火锅”便是其中一个鲜活个案。
有人说,“KTV火锅”不过是一阵娱乐新风潮,价格高昂,过一阵新鲜劲过去,便会自行消散,不必在意。其实不然,不少“KTV火锅”店已经运营一年多,生意相当不错。按照当下网络快速传播及一些经营者、消费者盲目跟风的特点,“KTV火锅”或许还会有不少效仿者,其隐藏的不安全隐患不容小觑。
首先是法律风险。民以食为先,食以安为先。《食品卫生法》《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等诸多法规都对餐饮业有着严格规定,简单地说,不是任何营业场所都可以随意变成火锅店的,在KTV内经营火锅,则需增加许可经营范围。不经批准,擅自营业,“KTV火锅”显然有逾越法规界限之嫌。
其次是安全风险。KTV是较为封闭的场所,与餐饮店的消防设施也不是一个安全等级。而火锅属于“热食类”’食物,必须经过严格的消防、通风设施等资格审核。KTV内支火锅,无疑大大增加了危险指数,若因火锅引发火灾,就不是“吃喝玩乐”的小事,而是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了。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KTV火锅”,要创新更要规范,跨界营销必须在合法合格的前提下,其范围、价格、卫生、安全和舒适度等都要经得起市场的检验和法律的核准,否则会带来相应商业和法律的风险。
相关责任主体既要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满足供需双方精细化品质化目标需求,也要严格依照法规办事,守好食品安全、守法经营、卫生整洁等安全底线,同时政府要充分发挥政府监管及引导作用,加强监管,及时填补管理空白,为不断蔓延的“KTV火锅”划出安全边线,建章立制,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斯涵涵)
期看点:
1、火锅店的出圈爆款们长啥样?
2、越来越卷,背后是上新焦虑
3、下半年的火锅产品创新趋势
第 1412 期
文 | 田果
火锅大牌忙上新
出圈的爆款是怎么玩的?
把一个菜品做到极致,全世界都会为我让路。
当下万人在为流量奔走焦虑之时,不少火锅品牌都在悄悄地卷产品,盘点发现,当下火锅店正在流行以下4类新品——
1、Q萌风格最吸睛,熊猫最近很忙
他来了他来了!楠火锅带着6款熊猫系列甜品,让人再次感叹他真的没有创作瓶颈吗?
先前的熊猫竹面,一直是品牌标签地位的产品,竹子形状的面,加上立体的摆盘,成为模仿对象,现在的“熊猫本熊绵绵冰、熊猫很忙、杨梅桶气”等,更是把熊喵贯彻到底。
另一个熊猫的爱好者就是吼堂火锅,他家的很多甜品都有熊猫的影子,让人很容易联想到他的蜀地文化,这不,新店开业又推出网红单品“花花萌兰”,成为成都一道亮丽的风景。
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火锅店菜品的呈现,越来越注重互动性。比如这两年流行的萌系,特别对于女性消费者来说,能一击即中她们的少女心。追求新鲜感和热度,是年轻人的共性,而颜值,则是品牌出圈利器。
2、“超大号”菜品、视觉冲击力强
先说茶饮圈,比如奈雪,今年推出了2.2L“超大西瓜桶”;冰淇淋也出现了“超大号”,在网上爆火;全国各地的咖啡馆,也都在上新“1升冰美式”。
譬如说最近一款很火的产品叫“方脑壳西瓜冰”,也已经被很多火锅店瞄上,凭借颜值抢眼、“看着就过瘾”,成为社交平台的刷屏潮品。
小红书上,有网友晒出五里关火锅的夏日限定:超大西瓜冰和爱心菠萝冰,并且是在爱心小推车上进行售卖,这简单粗暴的方式,也能意外俘获小姐姐的心。
满满一大杯/盘,在视觉上达到了一定的冲击力度,仅仅是外观上就已经很吸引人眼球,而当代年轻人,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展现个性的机会。
3、9种口味/24款菜,拼盘也要升级
拼盘菜品的价值在疫情期间得到了最大的释放,性价比较高、可选择性多,一次性吃到多口味菜品,而今年,拼盘也在悄咪咪升级。
鸿姐老火锅和虎火锅,纷纷推出九味虾滑,顾名思义,一次性吃到九种口味的虾滑,有蛋黄口味、玉米口味、墨鱼的、一整颗虾的等等,颜值和口味双重在线。
最近,火锅餐见在小红书上巴拉出朱光玉的重磅新品-光玉大盘菜,里面包含了12种荤菜,12种素菜,一盘菜有24款不同的菜品,简直就是火锅菜品拼盘天花板了。
4、酸味锅底爆火,锅底也可以超有料
吼堂这次上新了一款超有料的番茄锅,番茄锅的灵魂拍档是中江空心挂面,在锅里煮上几秒即可捞起,搭配比脸还大的手工现煎鸡蛋,撒上点葱花,一口嗦下去,简直太过瘾了。
还有豆捞坊鲜牛肉火锅上新了凯里红酸汤,来自贵州凯里的小番茄、辣椒、木姜子,是制作酸汤的原料,并推出新锅底免费吃的活动。
无论某个品类,选择招牌菜或是锅底,它一定要有感官刺激,进而就有记忆点。如果拿“酸甜苦辣”这四种味道来说,酸汤火锅就占了两种。这种天然的优势使得酸汤火锅不仅有利于复购,也有利于传播。
好产品不只是一个菜
而是不断给用户创造购买理由
过去我们去一个火锅店,就是单纯吃火锅,毛肚、百叶、黄喉、各种蔬菜、各种肉类、各种涮品;现在我们去一个火锅店,包子,炒饭,甜品,可以说应有尽有。
产品的极致内卷,反映的是火锅老板的上新焦虑,在进行上新动作前,请你清楚一件事情:即产品的本质是一系列的交付系统,而不是一个菜。
餐饮人杨艾祥说,当我们讨论产品的时候,就不仅仅是在讨论一个菜,尽管它是河流的源头,产品的本质是购买理由,是一套完整的交付系统。
千篇一律的产品,会让消费者产生审美疲劳。当所有品牌都上新了“番茄锅”,就要寻找新的购买理由。
你家的番茄锅有何不同?是否能给用户带来价值?如果在别家也能吃到,那用户为何要购买你家呢。
好产品是不断给用户创造购买理由的:老产品不断打磨,经典化;新产品不断推出,创造新惊喜。最终是为了同样的目的:复购、复购、不断复购。
言过其实,就会拉高期望值,造成心理落差。言小其实,就无人问津。
我们没有理由去教育用户,最好的教育方式是制造榜样。
跟100+火锅人聊了聊
我总结出3条产品上新思路
1、标准化与个性化相融合
观察和采访发现,不管是产品,还是锅底,都经历了“从手工到工业化再到个性化手工”的变迁,从手工到工业化,这带动了火锅品类的发展,到了后期,为了出圈儿,则是标准化与个性化的融合。
最近很多热门火锅品牌都打出“古法手工菜”、“人间烟火气”、基于连锁门店不断扩张的需求,他们部分产品采用机械化的手段,来实现传统的理念,确保在提高效率的前提下,保证手工口感。
还有的火锅店很会讨巧,设置几处明档,用现炸、现打、现包等形式,展示个性化的概念,但并不是说这些产品不可以是预制菜,反而让产品具备了流量思维。
2、有故事的产品更有生命力
餐创联会员-王鹏鹏打边炉创始人老须说,他选择新品除了好吃和价格合适,就是要有故事,比如当地特产、当地非遗,本着这样的原则,店里最新上新了一款峨眉山非遗龙须笋,效果还不错。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最近重庆大小火锅店都在上新当地的特色美食,像三角耙、万州格格、乐山凉糕等,再加上社交媒体的推送,很容易成为店里的网红单品。
接下来,你会经常听到高山的土豆、东北的黑豆花、霞浦的海带......这类有原产地支撑的菜品,会频繁出现了火锅店,它们有根,利于讲产品故事,建立信任背书,快速完成交付。
3、同频共创,选择优质供应商
如何进行产品创新吸引消费?提升复购?已不单是火锅老板需要思考的问题,用个性化定制产品打开市场的增量需求,也一直是优质供应链做的事。
好比“2018年行业首推心形打锅牛油并现已突破一亿颗”的张兵兵兵火锅牛油,就敏锐地嗅到消费需求升级,前后开启了他们的自我变革之路。
从心形打锅牛油到异形打锅牛油,再到半立体打锅牛油,不断突破技术壁垒,不仅在味型上提升锅底香浓,更是在造型上满足了品牌方品牌符号的呈现,以及消费者颜值追求的喜好诉求,拉近了品牌与消费者的距离。整颗打锅牛油,造型、颜色、味型均可满足品牌私人定制。
◎巴蜀大将“将宝”&蜀大侠“侠义令”
自成立以来,张兵兵与火锅品牌强强联合,就诞生过不少提升品牌主动传播率的经典案例,被业界纷纷效仿。
未来,“同频共创”将成为品牌与供应链企业的合作关键词。围绕用户场景进行共创,为用户创造出更多差异化的好产品,也成双方持续发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