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 原创稿
人民网北京12月19日电 (记者鲍聪颖)12月17日,北京餐饮业品质提升工作总结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傅龙成介绍,今年共计举办19场培训,为2295家企业进行了系统培训。通过培训宣贯、自查自纠、专业评审、社会公示,1885家餐饮门店、16条街区分别荣获北京市“品质餐饮示范店”、“阳光餐饮示范街(区)”的荣誉。
据了解,自2018年以来,中国烹饪协会已连续四年接受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委托,联合第三方检测机构,邀请行业专家,践行“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自律、社会监督”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推进北京市餐饮业品质提升工作的有序开展。今年的北京市餐饮质量提升工作,中国烹饪协会从培训和现场审核两方面入手,对例行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进行了宣贯,要求申报单位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将北京市餐饮业的质量安全提升与“制止餐饮浪费”行动相结合。同时还邀请专家完善现场评分表,邀请第三方技术机构,打分评定项目中增加了“制止餐饮浪费”的明确要求,如:鼓励开展“光盘行动”、引导顾客按需点餐、主动提供打包服务等。
“连续四年的创建品质餐饮示范店、阳光餐饮示范街(区)、示范区工作,为将北京经验在全国餐饮业进行推广复制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傅龙成说。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餐饮处相关负责人智春表示,中国烹饪协会牵头负责北京市餐饮业品质提升工作以来,在餐饮业品质提升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充分发挥了行业自律、行业引领的作用。下一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结合北京市餐饮业实际情况,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升食品安全管理员能力;治理餐饮环境脏乱差问题;完善食品追溯体系建设;以关注餐饮具清洗消毒为重点,强化监督检查、检测和执法办案,着力解决食品安全制度执行情况;继续推动“明厨亮灶”建设,加强社会共治;推进北京餐饮业标准化建设,不断强化餐饮服务单位积极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不断提高北京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
为持续保证“品质餐饮示范店”的品质,中国烹饪协会开展“品质餐饮回头看”工作。对前几年已获得“品质餐饮示范店”称号的餐饮门店,通过分层次、分步骤再检查、再指导,对已不符合品质餐饮店要求的给予摘牌,今年在“回头看”中累计对710家“品质餐饮示范店”进行了摘牌。
按照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本次大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吴颖,门头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炼立峰、房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赵建海、延庆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郭怀满、北京市餐饮行业协会副会长贺保贵、北京烹饪协会秘书长宗志伟以及相关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和来自北京市16个区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商务金融局的市场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示范店、示范街区的代表200余人参加了大会。
华社长沙9月11日专电(记者张玉洁)中国饭店协会会长韩明日前表示,我国餐饮业正处于以大众化为主体的多业态、精细化、品质化、特色化的新餐饮时期。
由商务部举办的首届中国食品餐饮博览会于9月9日至12日在湖南长沙举行,韩明在此间举行的中国食品餐饮业创新发展峰会上作上述表示。
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主任路政闽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居民消费理念、方式和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消费层次正从满足温饱向追求品质转变,消费结构由物质型向服务型消费升级,消费方式从线下向线上线下并存转变,消费行为从模仿型向个性化转变,消费理念从铺张炫耀向绿色节约转变。
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2016中国餐饮业发展报告》显示,目前我国高端餐饮比重不断下降,大众餐饮比例增长迅速。老年消费、“90后”和“00后”消费、女性消费、亲子消费、品质消费、健康养生消费等追求功能化、特色化、精品化的餐饮消费市场在崛起。
专家认为,在新餐饮时期,餐饮业应主动实现传统行业的互联网+,积极适应消费需求侧变化,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升级,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根据上级部门下发的专项整治工作通知,丰台区市场监管局科技园区市场所迅速行动,对包括媒体曝光和“接诉即办”反映集中的辖区全部网红餐厅、连锁餐饮企业开展地毯式检查。对发现问题的餐饮企业从严从快从重进行查处,促使辖区餐饮企业后厨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餐饮环节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治理,净化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期间,丰台区市场监管局科技园区市场所共对14家发现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餐饮企业依法进行了行政处罚。同时,执法人员对从事入网食品经营的餐饮企业开展线上核查,主要核查入网餐饮企业线上信息公示的许可资质等信息是否真实、是否存在超范围经营等情况,做到“线上线下”监管一致。餐饮行业快速发展,食品安全是不能逾越的底线。餐饮企业经营者作为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应主动承担起责任,严守食品安全底线,主动落实原料采购、生产经营过程控制、人员健康管理等环节的主体责任,实现餐饮企业内在品质的提升,真正做到“名副其实”、成为食品安全的“模范生”。 (王春晖)
来源: 消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