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洛阳孙家汤府牛杂汤一年卖14万碗,一年赚十几万买房全是血汗钱!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4
核心提示:家汤府门口的喝汤人一、从创业经营水席到转行干牛肉杂肝汤赢得粉丝无数王海南舀汤王海南的一天是从凌晨三点半开始,晨光下的河南

<>< class="pgc-img">

家汤府门口的喝汤人

一、从创业经营水席到转行干牛肉杂肝汤赢得粉丝无数
< class="pgc-img">

王海南舀汤

王海南的一天是从凌晨三点半开始,晨光下的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的街头寂寥冷清。他独自一人走到老集集市街孙家汤府,打开自家汤馆店门,拉灯,按下熬汤大锅的电动按钮开始熬汤。汤馆后厨熬汤的25千瓦电锅,只用40分钟就把牛肉汤烧开了;接着,王海南放入用流水浸泡了十多个小时的100多斤牛肉,大火熬煮一个小时后,改用中等火力。忙完熬汤的活儿,他开始切前一天煮熟的牛肉,切牛伞带、牛碗扣、牛大板肠、牛肚、牛肝等牛杂。用2个小时左右时间,他一个人切出来一大盆十多斤葱花、香菜等配菜。凌晨五点半,像一年中365天的每一天一样,大块大块的牛肉在舀汤锅中翻滚,一锅醇香的牛肉汤熬好了,上午不到六点,汤馆飘逸着肉香味,第一波喝汤人开始进店喝汤。

孙家汤府的牛肉杂肝汤,在洛阳集市街方圆数里名闻遐迩。汤馆所处的位置在洛阳老城区老集赫赫有名的“老孙家水席单做”原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从二商系统下岗的王海南,开始跟着妻子孙红霞的父亲学习厨艺,岳父把一身绝技教给了女婿。1995年,技艺在身的王海南,开始与妻子孙红霞一起创业,在洛阳老城三通巷开水席店,一天从早忙到晚上11点左右,生意很火爆;由于城市建设规划拆迁,王海南和妻子干了2年水席店后,把店搬到洛阳著名的十字街夜市,这个夜市在全国出名,来十三朝古都洛阳旅游,一定要到十字街夜市品尝美食,王海南和妻子就在街上摆设了2个摊位经营水席,一时名噪夜市。后来,王海南和妻子在洛阳老城北大街开水席馆,一直经营到2003年。用王海南的话来说,赚到了钱,天天累得关店门后回家饭都不想吃,只想立即进入梦乡。

< class="pgc-img">

孙家汤府排队等舀汤的食客

二十一世纪初的洛阳城,大街小巷开起来越来越多的牛肉汤馆,生意好的汤馆从早上卖汤到下午一点半,喝汤人成群结队,这让王海南发现了商机——洛阳人早上爱喝牛肉汤,有近百年的历史,也是洛阳的老风俗。王海南与妻子孙红霞经过反复选址,2004年,孙家汤府牛肉杂肝汤在北关开业亮相,汤鲜肉香服务好,赢得了喝汤人的喜爱,当时1.5元一碗的牛肉杂肝汤,加上卖烧饼,营业现金流水能达到1500元。2006年,孙家汤府又在洛阳铁路分局附近的春都路与古仓街桥附近开店,最高峰时一天能卖将近800碗牛杂汤,风靡春都路一条街传为美谈。一直到2014年,在老集集市卖汤的孙红霞大哥,转行去做其它生意,王海南夫妇把孙家汤馆搬到了洛阳老集集市街。一天卖汤400多碗,来喝汤的食客天天络绎不绝,生意很稳定,名气越来越大。就这样,夫妇两个靠卖汤赚钱,买了百余平方米的大房子。

< class="pgc-img">

一锅滚烫的牛肉杂肝汤

孙家汤府的牛肉杂肝汤在汤届出名,赢得了很多“汤粉”,2005年,一位喝汤老顾客写了一幅《回味无穷》的书法作品,送给孙家汤府,王海南夫妇将作品装裱后挂在汤馆的墙上,汤馆的墙上还挂着几块金色匾额——洛阳市烹饪协会授予的“洛阳市名优小吃”、洛阳市消费者协会命名“诚信单位”、河南电视台颁发“河南省绿色食品单位”等荣誉。早在2014年,洛阳电视台二套《美食美厨》栏目专题报道了孙家汤府牛肉杂肝汤;2017年,《洛阳晚报》以《尝不停的洛阳美食》报道了孙家牛杂汤。夫妻两个还将汤馆注册了“弋林孙家汤府”的注册商标。

二、一天站十多个小时舀汤切肉切葱一年能赚个十几万元
< class="pgc-img">

舀汤口等待端汤的食客排长队

孙家汤府的牛肉杂肝汤,每天卖到下午一点左右,一锅汤将近500碗汤全部卖完,一对儿夫妻和店里的两个帮工做点面条吃,王海南从凌晨三点半,熬汤、切肉、切配菜,不停的舀汤,站了9个多小时,用王海南的话说:“那叫一个累啊!”

吃完饭,王海南开始清锅,然后打开熬汤大锅上方的水管,往汤锅里放水大概一吨左右,放入在水池流动清水中浸泡了10几个小时牛肉大棒骨,40多分钟水滚开,王海南要用长笊篱不停地撇浮油沫子,至少要撇5次以上,然后改中火熬汤。接着,他在舀汤大锅里放入清水,下入妻子清理的干干净净的生牛大板肠、牛伞袋、牛碗扣、牛肚,点火,用大火煮牛杂。熬汤锅里熬汤,舀汤锅里煮牛杂,下午的忙碌才刚刚开始。夫妻两个和2个帮工开始打扫店内外卫生,把十几张桌子擦干净,把地面用拖把拖干净,歇一口气,开始剔昨天熬汤的牛大棒骨上的牛筋肉,把大棒骨用刀背砍断,直到露出大骨头中的牛骨髓,然后把骨头一一放到熬汤锅中熬牛骨髓。王海南说:每天巡回交替用新牛棒骨和砸断了老棒骨,这样熬出了汤香,牛骨头中的精华全部熬到了一锅牛肉汤内了。

< class="pgc-img">

王海南给客人汤碗中配料

熬汤、煮牛杂到下午4点半许,牛肉汤基本上熬好了,改电锅最小档的火力继续熬汤,第二天早上只需开大火档把汤煮沸就是成品汤了。接着,他把舀汤锅中煮熟的牛杂捞出来,放大竹篓子控水、自然放凉,把煮牛杂的汤倒掉。王海南说,这样做保证汤品质量。然后,整整工作了13个小时的王海南,锁好汤馆门,回家睡觉到8点,妻子孙红霞做好了晚饭,吃饭,吃完饭用手机给汤馆供货商转款。每天晚上八点半,王海南准时上床休息,因为第二天黎明三点半,他照例要去汤锅往熬汤锅里放入用流水浸泡了十多个小时的100多斤牛肉,开始熬煮牛肉,切前一天煮熟牛肉、牛杂,切葱花、香菜,早上不到六点,汤馆开门迎客。

我问王海南:汤馆天天营业,每年干到腊月啥时候歇业?他说腊月二十八最后一天卖汤,休息到正月十四开业,一对儿夫妻一年365天,只休息15天。我问王海南:一年能赚多少钱?他说缴纳过房租金、水电费、物业费,支付完供应牛肉、牛杂款项,结算了帮工工资后,一年能赚个十几万元,相当于一个月赚一万多元。王海南感慨道:赚的不是辛苦钱,二是血汗钱呐!

< class="pgc-img">

孙家汤府的喝汤人

生于1964年的王海南忠厚吶言,他说:我55岁了,妻子孙红霞51岁,经营餐饮二十多年,越来越感觉干不动了。儿子在韩国研究生即将毕业,学的是经济管理,肯定不会接手干汤馆。但是即便天天重复着劳累,天天看到川流不息来孙家汤府喝牛肉杂肝汤的食客,每天都诞生起来新的动力和能量。

“我不能让信任孙家汤府的喝汤人没有汤喝吧?”王海南说。为了将成熟的熬汤技术传承下去,夫妻决定将孙家牛杂汤通过加盟方式,扩大到洛阳更多的县、市、区,以自己多年的经验,帮助加盟商选址开店,把熬汤技艺手把手教给加盟商,保证开店成功并实现稳定盈利。

“让孙家汤府品牌更响亮更有名气,一辈子也算值得了!”说完,王海南开心的笑起来!现如今,孙家汤府的加盟店已经开到了三门峡市和洛阳新区宜人路,个个都是喝汤客爆棚!

三、孙家汤府牛肉杂肝汤与汤粉的故事让人不服都不行
< class="pgc-img">

牛肝和牛伞带

采访二个小时,我不停地在本子上做记录,50岁的我眼睛花了,还是高度近视,王海南在我合上采访本的时候,端来了一盘牛肉一盘牛肚,拿出了一瓶北京二锅头酒。他要邀请我喝酒,给我讲讲他开汤馆恁么多年来让他感动的喝汤人。

王海南说:孙家汤府的“汤粉”上至耄耋老者90岁,下到懵懂幼儿3岁孩子。有个80多岁的老爷子,每个星期天在儿子陪伴下,到公共澡堂洗完澡,一定到孙家汤府喝一碗牛肉杂肝汤,如今已有4年光景,无论刮风下雨雷打不动。还有个90岁的卖花的大爷,从铁路分局追到老城区老集集市街的孙家汤府喝汤,此前是从北大街孙家汤府追到铁路分局的孙家汤府,老爷子说就爱这个味,对着脾气了。

< class="pgc-img">

孙家汤府的牛肉杂肝汤

在洛阳老城区老集附近住的一个奶奶,经常带着3岁的小孙子上街买菜,只要路过孙家汤府,小孙子的腿就迈不开步了,一定要和奶奶共同喝一碗牛肉杂肝汤才走,打汤回家喝小家伙不愿意,成为孙家汤府年龄最小的“汤粉”。

王海南还记得2004年在洛阳北关的孙家汤馆首度开张,卖的第一碗汤,是早上5点半多,一个出租车司机来汤馆,喝了一碗5块钱的牛肉杂肝汤,要知道那时候汤的价格是一元一碗。后来这个司机师傅成为汤馆的忠实“汤粉”,孙家汤府无论开到哪里,他就能找来喝汤,王海南熟知这个汤客爱吃什么、放葱花多少、辣椒多少,熟悉的像自己家人一样。司机师傅吃饱喝足,打一大缸子开水离开。

< class="pgc-img">

王海南为客人汤碗抓肉配碗

每天,王海南都是孙家汤府的第一个“汤客”,他细细地品自家的汤,成竹在胸地监控着牛肉杂肝汤的汤品质量,绝大多数成年累月来喝汤的食客,经常在走的时候,特意来到汤馆舀汤口,告诉王海南:还是那个味,还来,走啦!

酒意微酣时,我对王海南说:一年你在汤馆后厨舀牛肉汤15万碗,你也是洛阳汤馆业界的传奇啦!他笑笑道:实实在在做人,坚守良心熬汤,我和爱人只不过做了本分的事,不求大富大贵,但求岁月无憾!

北有卤煮,南有牛杂”

牛杂

作为老广州地区的传统美食

早已经遍地开花,各放异彩

相信每一位老广的心中

亦有属于自己的那一碗牛杂

而“阿婆牛杂”

是众多牛杂中极其传奇色彩的一员

街坊刘女士

结束了在深圳经营的便利店后

一直想在惠州开家小吃店

此前正是听闻了广州的“阿婆牛杂”很有名

便想着加盟他们

后来,一间公司主动联系了刘女士

说是可以让她加盟“阿婆牛杂”

刘女士:“我在网上查了一下,第二天有个叫陶经理的人打电话给我,他说他是“阿婆牛杂”的招商经理。”

但是刘女士交完钱之后却发现

有点不太对劲……

据了解,联系刘女士的

是天翔(广州)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刘女士表示

当时陶经理发了些资料给她看

都是芳村正宗“阿婆牛杂”的照片和视频

后来他表示,如果真的想加盟的话

就去公司考察

11月30日,刘女士和丈夫一起来到这家公司位于广州白云区石槎路的办公室。

因为刘女士担心真假

对方虽然开始不太情愿

但后面还是

带她到北京路的“阿婆牛杂”店进行考察

很快,刘女士跟天翔公司签了加盟合同,并且支付了四万多块加盟费。

过了几天,天翔公司发了店面效果图给刘女士,不过这个时候,刘女士发现有不妥

刘女士:“招牌根本没有阿婆的肖像,他说可以加啊,但是一直没加。我觉得他是假的。”

从刘女士提供的这张效果图来看

店面设计风格和颜色

跟文明路“阿婆牛杂”店非常相似

只是设计图的招牌底部多了“牛老帅”三个字

这两天

刘女士夫妇多次找天翔公司协商

不过对方不愿意退钱

那么问题来了

天翔公司跟“阿婆牛杂”是什么关系呢?

今天(12日)中午

记者跟刘女士一起来到该公司办公室

记者VS天翔公司负责人

天翔公司负责人:我们本身就是陈记阿婆牛杂,我们注册陈记阿婆牛杂的品牌。

记者:你们跟她签约上面写的是阿婆牛杂,这是一样的吗?

天翔公司负责人:这个怎么说,牛杂是一个公用词。现在市面上“阿婆牛杂”没人注册得了43类,所以要添加“陈记阿婆牛杂。”

记者:牛老帅呢?

天翔公司负责人:牛老帅也是我们另外一个品牌,我们也在申请当中,我们也是合法的。

记者看到天翔公司的宣传海报,上面印着的同样是“阿婆牛杂”,“牛老帅”三个字小到几乎看不到。

这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负责人表示,他们做的是“陈记阿婆牛杂”,但当记者也多次追问“陈记阿婆牛杂”实体店在哪里时,对方没有正面回答,表示“可以走法律程序”。

////////////

根据相关媒体报道,大家熟知的芳村“阿婆牛杂”,创始人陈桂珍婆婆有两个传承人,其中一个是杨子亮。今年6月杨子亮在文明路开张“阿婆牛杂”店的时候,陈桂珍婆婆也有去到现场。

12日下午,记者联系了杨子亮

对方表示,“阿婆牛杂”跟天翔公司

“完全没有关系”

目前“阿婆牛杂”已经找了律师团队去取证

要对其采取法律行动

对于这件事,今天稍晚时间刘女士再次联系记者称,中午记者离开天翔公司之后,天翔公司把她叫回去协商,他们最终签了接触合同协议,天翔公司愿意退33460元给刘女士。

所幸

事情有个相对比较圆满的结果

不过想想整件事情

真的有点令人细思极恐

陈女士在网上搜索了阿婆牛杂的信息

事后就有人主动联系过来

网上真的没有隐私可言了吗?

这也提醒我们

如果你正在找某样事物的资料

之后就有人主动联系上来的时侯

就要提高警惕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广东公共DV现场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