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 | 伯虎财经(bohuFN)
作者 | 宁成缺
2024年夏季,无糖茶成为茶饮赛道新顶流。
尼尔森IQ数据显示,2023年,包括无糖茶在内的即饮茶拿下21.1%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过碳酸饮料(18.5%),位列行业第一。与此同时,增速也喜人,2023年包括无糖茶在内的即饮茶增速高达110%。
另据亿欧智库数据预计,2022-2027 年无糖茶饮CAGR达10.2%,市场规模即将达百亿元,未来五年,中国茶饮市场将进入无糖茶饮的高速增长期。
从市场格局上看,不仅有三得利、东方树叶等老牌企业稳守阵地,更有元气森林、果子熟了等新锐品牌崭露头角。今年以来,康师傅、大窑、统一、可口可乐、青岛啤酒等跨界玩家也加入无糖茶的市场竞争之中。各大茶饮品牌竞相推出各自的无糖茶产品,以期在这场“千茶大战”中占据一席之地。
就在无糖茶市场看似一片繁荣、即将迎来黄金发展期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价格战却悄然打响。各大新老品牌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纷纷采取降价促销的策略,无糖茶的价格区间迅速从原本的5—6元/瓶向3—4元/瓶靠拢,部分产品甚至已经突破了3元的价格底线,向矿泉水价格带迈进。
那么,为何刚刚崭露头角的无糖茶品类会迅速陷入如此猛烈的价格战呢?此轮价格战之后,无糖茶又将走向何方?
01 为什么刚成顶流就开打?
与瓶装水市场的竞争相比,无糖茶领域的战况同样激烈,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笔者近期观察到,各大品牌在线下商场、便利店的显眼位置,如货架和冷柜中,频繁推出各种促销活动。
具体而言,原价6.5元500ml的东方树叶,推出了7.5元/2瓶、10元/3瓶的超值优惠;原价5.5元500ml的三得利无糖与低糖乌龙茶,打出了特价7元/2瓶的促销口号;原价5.5元的淳茶舍480ml与统一春拂绿茶500ml加1元即可多得1瓶,折算下来,每瓶的价格也仅在3元到4元之间。
而在线上平台,无糖茶的价格战更是愈演愈烈,部分产品价格甚至已经跌破了3元大关。例如,在淘宝等电商平台上,果子熟了无糖茶500ml*12瓶的套装售价仅为35.1元,相当于每瓶仅需约2.9元;同规格的三得利无糖乌龙茶更是降至了每瓶2.8元的低价。
那么,为何无糖茶市场的价格战会如此凶猛呢?这背后主要有四大原因:
第一,无糖茶的生产技术和门槛相对较低,导致市场上各品牌在原料、产地、口味、包装等方面的差异化并不显著。为了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品牌不得不通过价格战来争夺市场份额。
第二,无糖茶行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饮料行业整体增长速度的放缓,企业们都在积极寻找新的增长点。行业黑马东方树叶在去年疯狂吸金。根据尼尔森数据可大致推断,去年东方树叶年增长100%以上,近三年复合增长超90%。
东方树叶的成功案例,无疑为整个行业注入了强心针,吸引了更多品牌涌入无糖茶市场。这种激烈的竞争态势,进一步加剧了价格战的发生。
第三,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日益理性化,性价比成为他们选择商品时的重要考量因素。在消费降级的趋势下,消费者对于饮料等日常消费品的选择更加谨慎,更倾向于购买那些价格适中且品质可靠的产品。因此,过去无糖茶较高的定价水平很难再吸引大量消费者购买,品牌们降价也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
第四,中国无糖茶市场已经历了从初步导入到稳步成长的阶段,各大品牌正在积极争夺市场份额。想要品牌在短时间内获得市场份额和消费者认知,价格战是最快捷有效的手段。而夏季又是软饮的销售旺季,无糖茶价格战选择在此刻开打,更符合市场的销售逻辑。
无糖茶市场群雄并起,“千茶大战”已经全面打响。无论是老牌企业还是新兴品牌,都在通过“以价换量”的营销方式展开激烈拼杀。目前,纯净水似乎已经成为巨头们激烈竞争中的“炮灰”,无糖茶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呢?
02 卷价格、卷新品,卷规格,无糖茶的下一步是成为“水替”?
根据彭博的数据,日本和韩国的无糖茶零售额分别占其茶饮零售总额的82.5%和79.1%,而相比之下,中国的这一比例仅为9.5%。这表明,中国无糖茶饮市场在未来仍有着广阔的扩容空间和发展潜力。
如今,无糖茶的竞争不仅局限于价格战,还体现在产品创新与市场策略的深度较量上。
一方面,无糖茶品牌们纷纷加速新品推出。据马上赢数据,今年以来已有10个厂家上新34个无糖茶新品,其中就包括三得利的麦茶、统一的春拂绿茶、康师傅的无糖茉莉花茶、无糖乌龙茶、娃哈哈的大红袍和青柑普洱等等。
另一方面,无糖茶品牌们也开始卷规格,通过推出大规格包装产品来提升性价比,争做年轻人的“水替”。这种趋势在东方树叶、可口可乐淳茶舍、元气森林燃茶等品牌中尤为明显,它们都推出了900ml大瓶装产品。
马上赢数据也显示,4—5月,在各类业态中,农夫山泉东方树叶900ml规格的产品都有着双位数的增长,而500ml规格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那么,在无糖茶行业这片红海中,各大品牌的竞争力究竟何在?
实际上,由于现阶段无糖茶的生产技术与原料并无显著壁垒,因此品牌力和渠道渗透力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
拥有强大渠道网络,特别是线下终端布局的品牌,更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因为无糖茶饮料单价低且重量大,且带有冲动消费属性,所以相比线上而言,无糖茶更依赖线下,但线下渠道一般会将整层冰道或者半层冰道常年锁定给大品牌。
回顾无糖气泡水市场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发现类似的竞争逻辑。在气泡水市场兴起初期,众多中小型品牌涌入市场,但随着传统饮料大品牌的介入和价格战、营销战的双重打击,多数中小型品牌已被淘汰出局。如今,便利店的冰柜里只剩元气森林、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大品牌气泡水。
无糖茶市场也同样如此。
目前,东方树叶与三得利在无糖茶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其市场份额之和已超过75%,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统治地位,后来者可争夺的市场份额相对有限,想要分得一杯羹并不容易。
过度内卷之后,行业高集中度的市场留给赛道中新品牌、新产品的发展空间已经不多,在未来的生存空间恐将受到头部大品牌更加严重的挤压。
*文章封面首图及配图,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若版权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联系我们,本平台将立即更正。
源:【新黄河】
新黄河记者:李震
在多地气温一路飙升的背景下,无糖茶饮赛道的“价格战”也在持续升温。近日,新黄河记者走访发现,济南许多便利店、商超内的无糖茶品牌开始搞起“花式”促销,常规容量的无糖茶单价已从此前的5元以上“卷”至4元左右。随着各大品牌相继推出无糖茶饮茶品,无糖茶饮赛道也日渐拥挤。
据马上赢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包括三得利、统一、康师傅、娃哈哈等超过十家品牌上新34个无糖茶新品。上海博盖咨询创始合伙人高剑锋在接受新黄河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无糖茶饮赛道已趋于成熟,创新则是品牌突围的关键。
便利店里的无糖茶品类齐全
探访:无糖茶饮单价已“卷”到4元
无糖茶饮的夏季大混战,从商场一直打到了便利店,在高温下愈演愈烈。
近日,新黄河记者实地走访济南多家便利店与超市发现,包括东方树叶、三得利、统一等在内的头部品牌,以及元气森林、果子熟了等一系列新锐品牌都推出了系列无糖茶产品,且都加入促销大战。
在西城一家橙子便利店门前,成箱的东方树叶罗列整齐,工作人员在显眼处张贴了红底黑字的促销单:原价5.5元500ml/瓶的东方树叶,打出了10元/3瓶的优惠价,折算下来单价跌破4元。
在该便利店展柜内,各品牌的无糖茶产品搞起“花式”促销。以常规容量的无糖茶产品为例,5.8元500ml的茶小开无糖茶,特价8.7元/2瓶;5.9元487ml的果子熟了乌龙茶,特价7.9元/2瓶;5.9元600ml的达亦多无糖、低糖茶,特价6.9元/2瓶。此外,香飘飘兰芳园低糖茶推出第二件半价活动,三得利麦茶推出10.9元/3瓶的活动。折扣后,上述品牌产品单价都降至3~4元区间。
便利店内无糖茶产品的优惠活动较多
类似的促销活动也出现在全家、罗森、友客、7-ELEVEN、便利蜂等门店。有门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购买茶饮产品的消费者多为中青年,他们中绝大多数倾向于购买低糖甚至是无糖茶饮品。“优惠活动比较大的时候,有的一天能来买三四瓶。”
线下“打得火热”,线上也不“消停”。记者在多家电商平台检索发现,无糖茶的价格战也同样“激烈”。比如,统一无糖茉莉绿茶15瓶整箱价格为40元(单价约2.6元),东方树叶15瓶整箱价格为52元(单价约3.5元),果子熟了金桂乌龙无糖茶6瓶装19.9元(单价约3.3元),元气森林发茶金贵普洱无糖茶3瓶仅10.5元(单价3.5元)。
事实上,无糖茶饮市场释放出的“价格战信号”早有预兆。4月底,一份三得利发给经销商的“调价通知函”在市场流传,该函显示,从5月1日起三得利旗下部分产品分销价、进店价将调整。不过三得利方面表示,上述调价不涉及建议零售价格:“其目的是整合管理各渠道的进货价格,并不涉及品牌对产品建议零售价格的调整。”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三得利是中国无糖茶市场中市场份额仅次于农夫山泉东方树叶的头部企业。
此外,据快消品线下零售监测机构马上赢情报站数据指出,今年4-5月,无糖即饮茶类目均价低于中位价的前15个SKU中(不包括500毫升以下产品),国产新品牌“让茶”和“果子熟了”价格降幅惊人。
拥挤的赛道:无糖茶饮从小众走向大众
公开资料显示,无糖茶饮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是在1997年,日本三得利乌龙茶以“超越水的新一代饮料”为口号进军大陆市场,初步培育了无糖消费意识。随后无糖茶市场上,多品牌如统一茶里王等开始尝试布局,但彼时反响一般。
2011年东方树叶首批产品上市,虽然其对外称研发等投入超过10亿元,但依然被网友评价为“五大最难喝的饮料之一”。直到2018年,随着消费者健康观念的不断提升,对无糖、0卡等“水替”饮品的需求增加,东方树叶的销量数据也逐渐开始增长。2019年,东方树叶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28.9%,成为无糖茶品类中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品牌。值得一提的是,彼时同样主打无糖、0卡的气泡水市场也“激战正酣”。
此后的几年,无糖茶市场不断扩张。除了传统品牌的布局,果子熟了、让茶与茶小开等新兴品牌也试图在赛道中占下一席之地。据亿欧智库《2023中国无糖茶饮行业白皮书》显示,2018年-2022年无糖茶饮料的线上销售分别为4679.5万元、10512.7万元、19833.8万元、37983.0万元、44730.7万元,短短五年时间消费额翻了近10倍。
《2023中国无糖茶饮行业白皮书》 图源:亿欧智库
今年6月,喜茶推出新轻负担饮品,从原料到配方、从摄入到吸收,平衡口感与健康,科学、可持续控糖,以果茶“控糖·新方式”,探索与创造健康水果茶。喜茶方面表示,不仅全线果茶免费升级0卡糖,还推出创新研发的低GI“慢糖”,后续还将推出使用0糖、低糖等新原料、新配方制作的减糖果茶产品,进一步提升果茶的健康品质。
眼下,各饮料巨头纷纷加码无糖茶市场。据马上赢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10个厂家上新34个无糖茶新品,其中包括统一的春拂绿茶、康师傅的无糖茉莉花茶、无糖乌龙茶、娃哈哈的大红袍和青柑普洱等等,无糖茶饮赛道日渐拥挤。
随着多品牌布局,东方树叶和三得利的市场份额也开始受到冲击。马上赢情报站数据显示,2023年5月时,东方树叶和三得利的市场份额合计接近85%。到了今年4—5月,东方树叶和三得利虽然仍是头部,但合计超过75%的市场份额已同比有所下滑。同一时期,果子熟了市占率排名第三,与康师傅和东方树叶、三得利一起瓜分85%的市场份额。
初夏国内无糖茶市场份额占比 图源:马上赢
口味、规格、供应链,如何开出“破局”良方
实际上,在“内卷”的无糖茶饮市场,价格战仅仅是开始。随着糖尿病年轻化和中式养生潮兴起,无糖茶饮广阔的市场前景变得越来越明晰。据亿欧智库数据预计,2022-2027年无糖茶饮CAGR达10.2%,市场规模即将达百亿元,未来五年,中国茶饮市场将进入无糖茶饮的高速增长期。
数据背后,是越来越多的企业想要“分一块蛋糕”,也因此越来越多的同质化产品出现在市面上。
上海博盖咨询创始合伙人高剑锋在接受新黄河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的无糖茶饮赛道已趋于规模化和成熟化,呈现由“两超”进入“多强”的趋势。“布局该赛道的企业往往也是传统的饮料企业,这些饮料企业间的生产技术与生产原料其实没有很强的壁垒,因此,各企业无糖茶产品的发展情况通常由布局时间与重视程度决定。”
“在这样的背景下,品牌依靠推广,或是终端方面的拼抢,其实很难突出重围。”高剑锋指出,虽然上述拼抢可能会使企业获得短暂的先机,但是最终还是要依靠创新。“比如品类上的创新,或是产品内容上的创新,这些是品牌在混战中突围而出的关键。”高剑锋说。此外,随着无糖茶赛道走过品类创新期、各品牌产品开始同质化,现阶段各企业比拼的关键还有品牌力和渠道渗透力。
业内分析认为无糖茶饮市场未来五年发展将进入高速增长期 图源:亿欧智库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市面上已有不少品牌开始在茶种、口味等方面推陈出新。比如在茶种选择方面,除了乌龙茶与茉莉花茶两大主流茶种,娃哈哈选择了正山小种这一红茶细分品类作为其中一款新品,茶小开选择将碧螺春这一知名绿茶茶种作为主力产品;此外,也有品牌在复配口味无糖茶产品方面寻找突破,如三得利在接连推出茉莉乌龙、橘皮乌龙后,又推出了桂花乌龙,果子熟了则上新了竹香乌龙。
摄影:李震 摄像:李震 剪辑:徐超 编辑:韩璐莹 校对:杨荷放
本文来自【新黄河】,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朱艺艺 杭州报道
“4月5日10点,东方树叶明前龙井新茶第二批上架各大电商平台,截至11点,5万箱全部被一抢而空,今年第一批5万箱于4月1日开卖,17小时售罄……”日前,农夫山泉电商中心通过官微发布一则告消费者答谢函中提到。
“龙井新茶”成为紧俏货并非偶然,其背后,以东方树叶为代表的茶饮料业务正成为农夫山泉(09633.HK)第二增长曲线。
这一变化,在农夫山泉刚发布的2023年财报中已可窥见。2023年,农夫山泉的饮料产品收入约224.06亿元人民币(下同),占总收入的比重提升至51.7%,其中茶饮料板块营收达到126.59亿元,增速高达83.3%。而作为基本盘的包装饮用水产品收入202.62亿元,占比下降至47.5%(上年同期54.9%),意味着公司饮料收入已反超饮用水。
尽管如此,市场竞争压力依然巨大。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康师傅、娃哈哈、元气森林等农夫山泉同行企业处了解到,其均在加码无糖茶饮赛道,市场争夺战热度正不断攀升。
另一方面,在瓶装饮用水的激烈厮杀中,面对近期销量飙升的娃哈哈,农夫山泉能否继续稳住饮用水行业的龙头地位,也存在一定变数。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农夫山泉发布业绩的前一天,2024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70岁的农夫山泉董事长及总经理钟睒睒,以4500亿元财富第四次登顶中国首富。
面对市场的快速变化,竞争对手的紧追猛赶,农夫山泉想要稳住行业地位,或许需要中国首富拿出更多的新策略。
饮料收入占比首超50%
从最新财报数据看,农夫山泉业绩呈现复苏态势。
2023年,农夫山泉总营收426.67亿元,同比增长28.4%,归母净利润120.79亿元,同比增长42.2%。
对比来看,尽管公司2023年两大核心指标增速仍未完全达到2021年水平(2021年收入增速29.8%、净利润增速35.7%),但相比2022年(2022年收入增速11.9%、净利润增速18.6%),已在复苏。
营收净利重回20%以上的增长背后,与农夫山泉发力茶饮料板块不无关系。
公司茶饮料板块主要由东方树叶、茶π、打奶茶组成,东方树叶无疑是业绩担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基于无糖茶饮料的市场潜力,农夫山泉于2011年推出了东方树叶品牌,上市前的研发、设备等投资已超过10亿元。该品牌上市前七年累计亏损,到了第八年才累计略有盈余。
从尼尔森数据等可大致推断,东方树叶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超过90%。按此速度,东方树叶或将在2026年成为农夫山泉公司又一超200亿级别的大单品。
事实上,作为人们印象中的饮用水龙头,农夫山泉在继续保持饮用水业务增长的同时,近几年逐步将重心放在饮料业务上。
钟睒睒在2023年年报致辞中也提到,“2023年,农夫山泉继续维持包装饮用水的行业领导地位,并取得了茶饮料的高速增长,包装饮用水和饮料双引擎格局进一步夯实”。
最近三年(2021年-2023年),农夫山泉的饮料产品收入占比逐年提升,分别为40.4%、43.9%、51.7%,占比首次超过50%,对应的,包装饮用水收入占比相对减少,分别为57.4%、54.9%、47.5%。
在饮料板块中,尤其是茶饮料板块业绩爆发:2021年-2023年茶饮料产品实现收入分别为45.79亿元、69.06亿元、126.59亿元,且占总收入的比重逐年提升,分别为15.4%、20.8%、29.7%。
无糖茶饮赛道火热但残酷
以东方树叶为代表的无糖茶饮崛起,与整体的消费趋势有关。
近两年,随着消费者对于“无糖化”、“健康化”趋势的追求,无糖茶饮成为饮料市场的热门赛道。
据亿欧智库发布的《2023中国无糖茶饮行业白皮书》,通过分析天猫淘宝平台近五年的无糖茶饮料销售额发现,无糖茶饮在线上的销售额从2018年的4679.5亿元,到2022年达到44730.7亿元,五年间实现了近10倍的增长。
根据公开信息,国内市场最早出现的一款无糖乌龙茶,是由日本老牌企业三得利于1997年推出的;统一旗下的无糖茶饮茶里王,于2004年推向大陆市场,2011年,农夫山泉正式推出无糖茶饮东方树叶。
目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农夫山泉方面暂未获得东方树叶的市场份额。
而根据第三方市场研究机构马上赢对国内县城及以上市场的线下零售网络的监测数据,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东方树叶是国内市场份额最大的无糖茶,而细分领域的第二名是三得利。
另据马上赢的监测数据,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在国内整体即饮茶市场(包括无糖茶+有糖茶),东方树叶的市场占有率达到21.1%,相比之下,三得利的市场占有率未及7%。
不过,近年来,各路玩家纷纷将目光投向无糖茶饮市场:在娃哈哈、康师傅等老牌饮料巨头之外,东鹏饮料(605499.SH)、香飘飘(603711.SH)、元气森林、喜茶等新势力也蓄势待发。
面对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东方树叶能否稳固市场份额,仍是未知数。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康师傅继2020年推出冷泡绿茶、茉莉花茶两款无糖茶饮之后,2022年推出纯萃零糖系列无糖茶之后,今年3月连续上新了无糖茉莉花茶、无糖和低糖乌龙茶新品。
娃哈哈也在加码无糖茶饮市场。
4月10日,娃哈哈集团相关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娃哈哈的无糖茶布局从2018年开始,早期推出过安化黑茶、茯砖茶、岩韵乌龙茶、普洱茶等产品。在此基础上,2023年底,公司推出茉莉花茶、正山小种、大红袍一系列无糖茶,属于娃哈哈集团今年主推的新品之一,也是公司在无糖茶饮领域持续突破的重要一步”。
实施多品类战略的东鹏饮料也切入了无糖茶赛道:继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推出“鹏友上茶”系列首款无糖茶“乌龙上茶”之后,今年2月,公司又推出了“普洱上茶”“茉莉上茶”两种新口味。
此外,元气森林早在2015年开始布局无糖茶,如今也在探索细分品类,布局燃茶、麦茶等无糖茶饮的细分品类。
4月9日,元气森林相关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燃茶定位无糖纯茶,目前有茉莉花茶、青柑普洱、醇香乌龙、栀子白茶等口味,在大口味上继续做深,也会在新口味上继续探索。麦茶,则定位0咖啡因的水替型茶饮。”
“我们认为,无糖茶长期看会呈现两种趋势,一是清爽水替,二是功能性更健康。在两种长期趋势上,无糖茶赛道是元气森林的重点业务,也将会是最多资源投入的板块之一。”元气森林相关人士表示。
4月9日,有不具名的饮料行业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指出,“年轻消费者对无糖茶饮料的口感要求更高,更倾向于茶味清甜、口感清爽不苦涩的无糖茶产品。从工艺来看,相比含糖饮料,无糖茶饮更难调制,对萃取工艺的要求更严苛,而且设备上基本都是用无菌生产灌装线。”
能否稳坐饮用水头把交椅?
农夫山泉茶饮料板块的第二增长曲线能否持续且稳定尚未可知,作为基本盘的包装饮用水业务仍需保证自己的市场地位,以安人心。
此次财报中,由于营收占比首次低于50%,农夫山泉包装饮用水业务也受到市场关注。
2021年-2023年,农夫山泉的包装饮用水收入分别为170.58亿元、182.63亿元、202.62亿元,占比分别为57.4%、54.9%、47.5%,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国内饮用水市场拼杀激烈,农夫山泉、怡宝、百岁山、景田等品牌凭借产品、品牌和渠道等综合优势,稳居龙头地位。
不过,今年2月底,由于娃哈哈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宗庆后逝世,引发全网缅怀,农夫山泉与其创始人钟睒睒则意外被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
值得一提的是,农夫山泉在2023年年报中特别提及“近期集团受舆论影响,亦面临挑战”,不免透露出些许顾虑。
当卖水的娃哈哈重回人们的视线,也给国内饮用水市场增添了变数。
今年3月上旬,娃哈哈饮用水一度被卖断货,据“上海市金山区融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号报道,3月10日,娃哈哈集团子公司上海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立山曾经介绍,“2月底以来,公司订单销量有明显增长,同比增长150%。为尽力保证市场供应,公司目前停掉了瓶装饮用水的生产线,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桶装水的生产中。”
4月9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发现,在娃哈哈天猫官方旗舰店,24瓶装规格为550ml的“娃哈哈晶钻瓶饮用纯净水”在杭州地区无货;在娃哈哈京东自营旗舰店,24瓶装规格为596ml的“娃哈哈饮用纯净水”在杭州地区也无货。
不过,海通国际今年2月底的研报指出,2023年包装水市场中,农夫山泉、怡宝和景田位列行业前三,娃哈哈位列第四。2023年农夫山泉的市占率比2014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而娃哈哈同期市占率则下降了3.3个百分点。
从定价来看,海通国际上述研报也提到,“1元水”时代娃哈哈领跑,“1.5元水时代”康师傅凭借深度分销与价格优势领先,“2 元水”时代怡宝凭借轻资产与渠道组合拳短暂领先,目前包装水已进入中低速增长阶段。
目前来看,国内饮用水行业的市场格局是否变化,仍需长时间观察。
今年3月,光大证券食饮/海外研究团队发布研报认为,“2024年3月舆情事件对(农夫山泉)线上产品销售产生一定扰动,对传统渠道影响较小,公司以线下渠道为主,预计影响整体有限。全年来看,户外消费场景的进一步恢复下有利于公司业绩的增长”。
整体对比来看,农夫山泉2021年-2023年营收分别为296.96亿元、332.39亿元、426.67亿元。而公开信息可知,娃哈哈集团2021年-2022年营收分别为519.15亿元,512.02亿元,至于2023年业绩,根据娃哈哈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宗馥莉的说法,“2023年,娃哈哈主营业务的营收与利润实现双增长。”
尽管农夫山泉2023年业绩表现“超出预期”,但从股价来看,市场反应平平。从舆论事件发酵的2月底至4月12日,农夫山泉股价下降约1.23%,截至4月12日收盘,农夫山泉总市值超过4900亿港元。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