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pt src="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婕 顾喆翡 吴鹤鸣
近日的杭城仿佛被一层无形的热浪紧紧包裹,街边繁茂的树叶也难以遮挡肆虐的阳光。西溪北苑街边的一间小小奶茶店里热火朝天,店员正在熟练装杯,不一会儿,整整五大箱奶茶就被装上了车,老板亲自开车将这些奶茶送到了余杭区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
“辛苦辛苦,太感谢了。”志愿者们接过清凉慰问饮品,忙不迭得连声道谢。今天他们的装扮有些不同,志愿者服装下的各色制服“出卖”了他们的身份——各个站点的快递小哥们。潮新闻小哥节“送清凉”活动又如约而至了。
今年的活动,小哥节携手仓前街道、余杭区市场监管局和古茗茶饮,为小哥们送来了“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日破千单,快递站长想带兄弟们多赚钱
“这个活动挺好的,平时都是给顾客送奶茶,天这么热,自己也想喝一杯降降温。”安徽人李俊红来杭州4年,从快递员干到了站长,已经在杭州安了家,如今手下有近40位兄弟。他擦了擦汗,拿起冰奶茶喝了一大口,打开了话匣子:“我们从早上八九点钟就开始跑单了,一直干到晚上,每天大家要送超过1300单。差不多10点半以后会空闲一些,就会来这里歇歇脚,还能吹吹空调让自己凉快些。杭州真不错,对我们小哥帮助还是挺多的,就像党群服务中心,会免费为小哥理发,几乎每周都有一些活动。”问及有什么心愿,李俊红声音洪亮:“希望能多赚点钱。”
政企联动,爱心不打烊
“小哥们烈日炎炎之下在大街小巷穿梭确实也不容易,我们尽量为小哥们做一些服务,希望能让小哥们在第二个故乡感受到家的温暖。” 余杭区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方芳觉得小哥们都很有爱心,他们乐于牺牲个人休息或赚钱时间投入志愿活动,目前志愿者团队已经有了四十名小哥共同参与。
据了解,党群服务中心所属的仓前街道整合资源服务新就业群体,创新推出“小哥食堂”、“小哥信贷”及“小哥学院”等项目,切实解决小哥们在生活、资金及教育上的实际困难,助力他们吃得好、用得顺、学得上。同时实施暖“新”服务计划,设立了“小哥能量站”;定期组织公益体检、牙医义诊,关注小哥们的身体健康;设立“心理解压坊”,还推出了“爱心理发”和“小哥生日会”,通过细节关怀,提升小哥们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不仅如此,仓前街道在赋能强“新”方面也有多方举措,打造“骑士成长营”,推出“雨露工程”助力小哥学历提升,结合区域创新企业优势,提供多样化的职业规划培训,涵盖短视频制作、物流管理等热门领域。此外,利用杭州电商产业优势,街道还引入直播课程资源,帮助小哥拓展职业技能,点亮新的“技能点”。这一系列举措,旨在全方位促进新就业群体的成长与发展,让他们在城市中更好地扎根、绽放光彩。
近年来,众多企业纷纷加入小哥节行列,以实际行动向辛勤工作的小哥们表达敬意与关爱。古茗茶饮已是连续第三年与小哥节并肩同行。小哥们不畏酷暑,坚守岗位,以高度的责任感与担当精神,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用汗水浇灌着城市的活力与秩序。古茗茶饮表示未来将持续深耕公益事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遗余力地为小哥们送去清凉与关怀,用实际行动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构建更加和谐温暖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为刘子维正在拍视频 武一力 摄
中新网武汉4月22日电 题:短视频助力台湾“奶茶小哥”武汉创业
作者 武一力
“大家好,我是从台湾来武汉的阿维。”“奶茶小哥”刘子维一边用浓厚的“台湾腔”自我介绍,一边拿着手机拍摄日常工作场景。来鄂创业3年,他已发布“创业日记”短视频241条。
刘子维1992年出生于台北,从英国留学归来后,来到大陆创业。他走访了多个城市,最终决定带着自己熟悉的台湾奶茶制作工艺在武汉落脚。“武汉是一座包容的城市,市场大、前景好。”刘子维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图为刘子维在店里 武一力 摄
2019年底,刘子维在武汉江汉路开了第一家奶茶店,取名为“田籽茶事”。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奶茶店不得不停业。武汉“解封”后,江汉路步行街启动改造,再次暂停营业。
停业的日子,刘子维发现,短视频很受大陆青年群体欢迎,他尝试在社交平台发布“创业日记”。创业之路的种种酸甜苦辣,都被刘子维用短视频拍摄了下来。渐渐地,他拥有了近3万名“粉丝”,视频浏览量高达100多万。
恢复营业后,大家特地来到奶茶店捧场。有的客人教他讲武汉话,给他推荐本土美食,他便教客人揉“珍珠”;武汉人喜食芝麻酱热干面和米酒,刘子维特地研发出融入芝麻和米酒口味的“汉版珍珠奶茶”;有的游客专程到奶茶店打卡,他就给游客讲讲武汉英雄之城的故事。一来二去,刘子维交到了很多朋友。
“短视频让我收获了很多,我深受感动和鼓舞。”刘子维说。当创业遇到瓶颈,朋友们就在视频评论区为他出谋划策;事业蒸蒸日上,朋友们都来留言祝贺。此外,当地各级台办积极落实各类惠台政策,给他带来了“家一般的温暖”。
目前,刘子维在武汉市东西湖区开了第二家奶茶店,正考虑继续开新店。他表示,今后会继续通过短视频拍摄“创业日记”,既是记录创业历程,又是一条“纽带”拉近两岸同胞生活的距离。(完)
源:中国新闻网
图为刘子维正在拍视频 武一力 摄
中新网武汉4月22日电 题:短视频助力台湾“奶茶小哥”武汉创业
“大家好,我是从台湾来武汉的阿维。”“奶茶小哥”刘子维一边用浓厚的“台湾腔”自我介绍,一边拿着手机拍摄日常工作场景。来鄂创业3年,他已发布“创业日记”短视频241条。
刘子维1992年出生于台北,从英国留学归来后,来到大陆创业。他走访了多个城市,最终决定带着自己熟悉的台湾奶茶制作工艺在武汉落脚。“武汉是一座包容的城市,市场大、前景好。”刘子维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图为刘子维在店里 武一力 摄
2019年底,刘子维在武汉江汉路开了第一家奶茶店,取名为“田籽茶事”。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奶茶店不得不停业。武汉“解封”后,江汉路步行街启动改造,再次暂停营业。
停业的日子,刘子维发现,短视频很受大陆青年群体欢迎,他尝试在社交平台发布“创业日记”。创业之路的种种酸甜苦辣,都被刘子维用短视频拍摄了下来。渐渐地,他拥有了近3万名“粉丝”,视频浏览量高达100多万。
恢复营业后,大家特地来到奶茶店捧场。有的客人教他讲武汉话,给他推荐本土美食,他便教客人揉“珍珠”;武汉人喜食芝麻酱热干面和米酒,刘子维特地研发出融入芝麻和米酒口味的“汉版珍珠奶茶”;有的游客专程到奶茶店打卡,他就给游客讲讲武汉英雄之城的故事。一来二去,刘子维交到了很多朋友。
“短视频让我收获了很多,我深受感动和鼓舞。”刘子维说。当创业遇到瓶颈,朋友们就在视频评论区为他出谋划策;事业蒸蒸日上,朋友们都来留言祝贺。此外,当地各级台办积极落实各类惠台政策,给他带来了“家一般的温暖”。
目前,刘子维在武汉市东西湖区开了第二家奶茶店,正考虑继续开新店。他表示,今后会继续通过短视频拍摄“创业日记”,既是记录创业历程,又是一条“纽带”拉近两岸同胞生活的距离。(来源:中新网 作者 武一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