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江苏省辖地级市,简称“宁”,古称金陵、建康,是江苏省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截至2020年,全市下辖11个区,总面积6587.02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868.2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931.47万人
2020年,南京地区生产总值14817.95亿元,列全国第10位,经济总量重返全国十强之列,比上年增长4.6%。第一产业增加值296.8亿元,增长0.9%;第二产业增加值5214.35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306.8亿元,增长4.1%。
企洞察显示,南京历史累计注册企业258.1万家。2015年是南京企业增速最高的一年,当年企业注册增速达到了78.62%,而增长数量最多的年份则是2020年,当年注册企业数量达到了27.1万家。近十年,南京注册企业占历史累计注册企业数的62.94%。总体来看,南京的企业增长在2017年产业升级时有所降低,但熬过了转型的阵痛,南京在2020年的企业注册数量比转型前的最高记录更高。
< class="pgc-img">>在企业关停(注吊销、停业、清算等)方面,南京累计关停企业约100.4万家,占总注册企业量的38.92%。近10年关停企业约51.7万家,占总关停量的51.48%,平均每年关停约10.4万家。其中2016年关停企业约14.5万家,是关停企业最多的一年,2015年是关停企业增速最高的一年,关停企业增速达到了185.68%。而2015年以及2016年的南京企业关停潮,其原因正是我们在之间说过的,南京企业转型升级所带来的企业关停浪潮。
< class="pgc-img">>剔除各类关停企业后,南京现有存续在业的企业约有157.6万家, 其中作为六代豪华”、“十朝京畿”自古以来便十分繁华的江宁区,延续了自己一贯以来繁华的传统,且企业存续数量遥遥领先,反观其他地区,则显得较为平常,各个地区企业数量分布逐渐递减,呈现阶梯状。
< class="pgc-img">>从企业行业分类来看,南京存续在业的企业中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最多,有超过75.5万家,前5大行业中,还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制造业。五大行业企业总数约121.3万家,占现存企业总数80.32%。
< class="pgc-img">>从注册资本上来看,虽然南京的历史企业总数和天津相差无几,但同样作为老牌大城市,南京和天津在注册资本上依旧有一小段距离,除了小微企业数量较多外,其余各个级别的企业数量均低于天津。
< class="pgc-img">>最后,虽然天津在注册资本方面略高于南京,但南京却在上市企业数量上高于天津,南京现存上市企业总数为513家(天津496家),其中A股上市102家(天津60家),新三板新四板上市企业数量为385家(天津417家),均占当地上市企业的绝大多数。知名上市企业主要有:苏宁易购、凤凰传媒、江苏银行等。
< class="pgc-img">>参考资料:
- 百度百科-南京
- 企洞察企业数据库-南京
品牌首先得活下来、活得好,才能叫老字号。在互联网时代,作为餐饮老字号,我们对于大数据的应用非常非常的重视。”南京古南都集团餐饮总公司副总经理张媛告诉记者,古南都集团旗下的绿柳居菜馆、马祥兴菜馆、永和园酒家、江苏酒家等老字号品牌全线接入口碑和饿了么,利用阿里巴巴本地生活平台的大数据技术加速数字化升级。
对南京人来说,太平南路上的绿柳居菜馆凝聚着几代人的共同味觉记忆。这座六层小楼从外面看上去和往日没什么变化,但经营策略上的创新却从未停止。
< class="pgc-img">>“我们很看重用户的反馈,这是我们不断提升品质的动力。通过口碑和饿了么的大数据分析,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我们的用户群体、年龄分布、喜欢什么口味,什么样的新品对他们有吸引力。根据这些数据去做菜品研发,去做销量预测,更有针对性。” 南京古南都集团餐饮总公司副总经理、绿柳居菜馆总经理王堃说。
王堃介绍说,每天通过饿了么外卖平台的销售额占到店内营业额的10%以上。尤其是很多来南京的游客,人未到南京,就已经通过口碑平台提前购买套餐。
“对古南都集团来说,大数据技术很重要。一是引流,吸引更多的用户尤其是年轻用户了解老字号;二是精准掌握用户的喜好,根据用户的需求来做决策。”张媛说,甚至新店选址都会求助阿里巴巴本地生活平台,“之前选址最传统的是码表计数统计人流,现在用大数据分析,更精准。”
不仅古南都集团,南京餐饮界其他老字号也都在抢跑数字化升级新赛道。
“我们店接通饿了么平台两年多了,每天下来有几十单。用户有这个需求,我们也得适应新环境。这对我们来说,也是新的客流。”刘长兴三牌楼店经理成义利说。
刘长兴创始于1911年,绿柳居餐馆创始于1912年,马祥兴菜馆更是有着170余年的历史。南京大排档、顺心拉面、老头盖浇饭……这样的老字号还有很多。
在接受媒体专访时,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总裁王磊表示:本地生活服务平台要做的是“授人以渔”,努力把工具做好把服务做好,成为数字化的源头活水,通过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更好地赋能给商家,帮助商户用数字化升级来赢取全新的红利。
阿里巴巴本地生活的数据显示,在这场餐饮老字号数字化升级进程中,南京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南京不仅老字号扎堆,老字号经营理念也锐意创新,对大数据技术表现出的开放态度和渴求心态,也值得国内其他老字号借鉴。
>及时掌握本轮疫情对江苏省暨南京市餐饮行业影响,研判行业运行形势,向政府有关部门提供行业相关信息,省餐饮行业协会于8月1日在线上开展了全省餐饮业受疫情影响调研问卷,截止8月7日,共收集有效问卷396份。
数据基本情况
业态分布
< class="pgc-img">>参与调研的餐饮企业中,星级酒店44家、中式正餐222家、快餐小吃78家、轻食休闲16家、火锅20家、团餐快餐16家。
经营类别
< class="pgc-img">>参与调研的餐饮企业中,单店经营230家,连锁经营69家,三家连锁店以上97家。
企业规模
< class="pgc-img">>参与调研的餐饮企业中,企业规模(年餐饮服务收入含同一投资人开设的店铺汇总)在1亿元以上30家,5000万-1亿元38家,1000万-500万元105家,1000万以下223家。
区域分布
< class="pgc-img">>经营及到店消费情况
营业情况
< class="pgc-img">>参与调研的396家餐饮企业中,195家正常营业,201家暂停堂食服务。
经营情况
< class="pgc-img">>餐企自救方法
< class="pgc-img">>参与调研的餐饮企业,虽201家暂停堂食服务,但396家餐企中有302家通过第三方平台外卖、企业小程序外送、套餐售卖、线下菜品零售、新品开发等方式开展自救,整体经营业绩并不理想。
到店客流
< class="pgc-img">>营收受疫情冲击巨大,到店消费人数下降幅度惊人,客流量急剧下滑。
疫情给餐饮业造成巨大损失,在参与调研的餐饮企业中,超过63.78%的餐饮企业几乎零收入,超过24.49%的餐饮企业营业额下降80%。企业整体到店消费人数也呈现断崖式下跌,近96.94%的餐饮企业比同期下降50%。
< class="pgc-img">>参与调研的396家餐饮企业中,疫情期间受损情况严重,超过47.45%的企业受损100万以下,超过30.1%的企业受损100万以下,超过16.84%的企业受损300万以上。
企业经营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餐饮预期
< class="pgc-img">>参与调研的餐饮企业中,超过48.98%的餐饮企业认为线下客流难以快速恢复,超过34.69%的餐饮企业认为门店经营困难,难以为继,有13.18%的餐饮企业认为现金流紧张,仅有2.04%的餐饮企业认为企业将面临大面积裁员。
企业急需的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
企业诉求
< class="pgc-img">>参与调研的396家餐饮企业中,急需政府出台促进消费政策的占调研企业数最高达96%,共380家;进一步减税降费的占92%,共364家;减轻企业社保缴费负担的占91%,共360家;减免企业租金负担的占63%,共249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的占25%,共99家;其他诉求包括企业员工培训费补助、购置智能化设备补助、中央厨房补助、税收返还等占10%,共40家。
< class="pgc-img">>参与调研的396家餐饮企业中,超过70.92%的餐饮企业表示年内不再开新直营店,超过24.49%的餐饮企业表示将视消费复苏情况,决定是否开新店,仅有4.59%的餐饮企业将维持年度开新店计划,餐饮企业投资信心不足。
其他与疫情相关数据
疫苗接种情况
< class="pgc-img">>参与调研的396家餐饮企业中,全员接种疫苗的企业有93.37%。
核酸检测
< class="pgc-img">>参与调研的396家餐饮企业中,全员做三次核酸检测的企业有76.53%,113家南京餐饮企业,全员做三次核酸检测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