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社乌鲁木齐6月19日电 题:南疆“网红村”在“诗和远方”中铺就幸福路
新华社记者刘兵、杜刚
炎炎夏日,在沙漠绿洲小村农家院葡萄架下,一边享用油亮飘香的抓饭和热腾腾的烤肉,再来一杯凉爽的卡瓦斯(新疆本地特色饮料),实在惬意!近年来,新疆和田地区一些县市积极打造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网红村”,吸引更多游客走进和田,助力当地走上实现乡村振兴的新路。
2022年6月,夏日里的新疆和田县稻香村局部航拍景象。
在和田县罕艾日克镇稻香村、和田市古江巴格乡托万特根拉村,道路四通八达,村道两旁家家户户把围墙拆掉或矮化,修葺一新的和田传统“阿依旺”风格民居、葡萄架、菜地、果园尽收眼底,村民们利用自家房屋操办起特色餐饮、农家乐、乐器店、绣坊、民宿等旅游项目。
和田县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艾尼瓦尔·阿迪力告诉记者,2019年全县脱贫摘帽后,对于如何推进乡村振兴,县委提出先试点,再以点带面,稻香村就是乡村“开放式”旅游的试点村。这个村种植水稻上万亩,颇有“水乡”风貌,315国道穿村而过,交通优势明显,最关键的是基层干部通过细致入微的工作,激发起群众积极支持和参与旅游兴村的热情。
村民艾合买提托合提·依合力木2021年8月在自家庭院开起了抓饭店。他说:“去年7月,村委会提出搞‘开放式’旅游,家家户户要拆掉围墙,1万多元修的围墙说拆就拆了?种了一辈子地,搞旅游,能有前途吗?正犹豫呢,县长、乡长、村干部就来给大家开会做工作。县长还在我家住了一晚上,聊了一晚上。村委会安排35个村民代表到喀什古城景区考察了3天,我们才知道在家里搞旅游真能把钱挣了。回来后在村民大会上,我们就自己当宣传员说服大家。”
一群游客在新疆和田县稻香村散步游览。
托万特根拉村第一书记阿卜杜如斯力·图尔荪介绍,实现脱贫后,现在村里水、电、路、气、通信、安居房甚至下水管网一应俱全,搞乡村旅游的硬件条件都具备了。2020年村里只有7家商户,去年村里开始发展旅游后,服装店、餐馆、美容店、农家乐、采摘园等已有52家商户,30%还是吸引外地人来开的。
去年8月,村民吐尔逊妮莎·吐尔逊响应村委会号召,拆掉自家围墙,白天忙着种大棚,晚上在庭院经营烧烤摊。尽管受疫情影响,游客较少,但每天晚上她也能挣100多元补贴家用。
几位游客在稻香村小桥树荫下乘凉休闲。
“开放式”旅游让稻香村、托万特根拉村在当地迅速成为“网红村”,两个村的两委班子还积极引进具备实力的旅游经营企业参与运营,推动村集体经济效益实现提升。
稻香村引进昆仑绿源旅游开发公司,按照“统一运营、分类经营、品牌为主、农户参与、收益共享”的模式运作。在对旧村改造的过程中,充分尊重村民意愿,按照“一户一案一规划、一房一院一特色、一家一策一业态”,将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有机结合,保留农户原有的馕坑、禽舍、庭院等农家元素不变,保留原有居住风格不变,最大限度留存“烟火气”。
几位游客在稻香村一家农家乐享用午餐。
昆仑绿源旅游开发公司稻香村项目负责人张献忠说,按照村民意愿,全村219户中,66户同意由公司改造民居,并将房屋租给公司经营,居民搬到由公司免费提供的和田县新城区廉租房,并由公司安置每户1人就业,月工资不低于2000元;其他153户村民愿意自己改造,自己经营,同时自愿加盟公司统一运营指挥或与公司进行股份制合作,公司只收取加盟管理费用或股份分红。
在托万特根拉村,和田航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每户每年2万元的租金,租下村民闲置的房屋和庭院,改建成徽派仿古农家乐,成为和田市区群众度假的好去处。目前,农家乐吸纳全村28人就业,每人月工资2000元以上。
这里是新疆#
cript src="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一根拉面,从和田“拉”到了乌鲁木齐。8月23日,以拉面为代表菜品的“和田食堂”乌鲁木齐111店开门迎客。
< class="pgc-img">8月23日,演员在“和田食堂”乌鲁木齐111店前表演舞蹈。
>“和田食堂”乌鲁木齐111店位于乌市南昌路,营业面积1200平方米,经营的餐饮品种包括拉面、黄面、烤肉、凉粉、架子肉、烤包子、抓饭等。“和田食堂”店面装修考究,门牌和餐具都设计有艾德莱斯元素。店内明厨亮灶,可以清楚地看到和面、醒面、拉面全过程。
上午11时许,店内散台和包厢已摆好盘,服务员站在各自岗位,笑迎八方顾客。“早上好!”面对每一位走进店内的顾客,服务员都致以温馨问候,并呈上香气氤氲的热茶。拉面小哥已将面揉成面剂子,整齐地摆放在案板上醒着。
跟普通餐饮店不一样的是,店内除销售餐饮菜品外,还专门辟出一块区域,展销核桃、大枣、葡萄干、雪菊、玫瑰花酱、风干鸡等和田特产。
< class="pgc-img">8月23日,“和田食堂”乌鲁木齐111店员工利用网络推销和田特产。
>据“和田食堂”乌鲁木齐111店大堂经理玛依努尔·艾提库介绍,店里共有22名服务员,全部来自和田地区皮山县,在这里他们每月至少可以拿到3500元的工资。
阿米娜·艾合麦提来自皮山县科克铁热克乡库木艾日克村,此前曾在皮山县做服务员,得知皮山县要在乌鲁木齐开“和田食堂”推广门店,阿米娜把姐姐也叫了过来。“多一个人就业,多一份收入,我们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生活。”阿米娜说。
记者从和田地区餐饮文化推广办了解到,“和田食堂”是和田地区倾力打造的餐饮品牌之一。和田地区计划推广发展千家“和田食堂”门店,带动万人就业。第一家“和田食堂”门店于7月20日开业,截至8月23日已在和田地区开业108家。
< class="pgc-img">8月23日,“和田食堂”乌鲁木齐111店员工在制作烤肉。
>目前,“和田食堂”已覆盖和田地区各县市城区、园区和乡镇。按照推广计划,“和田食堂”在和田地区各县市试点基础上,将走出和田,面向全疆推行,并在全国推广、加盟连锁。
皮山县常务副县长赵志强介绍,目前皮山县已开设17家“和田食堂”门店,8月份率先登陆乌鲁木齐,筹备开设2家门店,其中“和田食堂”乌鲁木齐111店是首家门店。
记者从和田地区餐饮文化推广办公室了解到,目前和田地区除推广“和田食堂”餐饮品牌外,还在推广“和田夜市”“和田烧烤”品牌。计划在乌鲁木齐开设的两家“和田烧烤”旗舰店正在装修中,计划在阿勒泰地区和克拉玛依市开设的“和田夜市”也在筹备之中。
< class="pgc-img">8月23日,“和田食堂”乌鲁木齐111店员工在制作烤全羊。
>“通过三大餐饮品牌推广运营,一是带动和田地区群众稳定就业增收,二是依托三大餐饮品牌展示窗口,带动销售和田地区优质农特产品走出和田、走进新疆、走向全国,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下坚实基础。”和田地区餐饮文化推广办公室副主任何亮舟表示。
(文章来源:和田是个好地方)
<>于乌鲁木齐人来说,黄面烤肉是最为亲切的美食,最为熟悉的味道。
有一个现象,有卖黄面的地方,一定会有一个烤肉摊,有烤肉摊的地方,也一定会有黄面在卖。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路边摊越来越少,逐渐出现了一些名气越来越大的黄面烤肉店,乌鲁木齐那么大,应该很多吧,今天介绍两家我常去,认为比较好的店。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三号黄面 号称百年
< class="pgc-img">>和田街的三号黄面总店,我吃了十几年了。店外的烤肉摊中午都要排队。
他家的黄面凉皮可圈可点,主要是汤汁很多,面全部泡在汤里面,而且汤的味道也很独特,有芥末粉。
< class="pgc-img">>辣椒不是很辣,芹菜末香脆爽口,卖相非常好,看着就会咽口水,口味也堪称一流。
他家号称已经三代做黄面,快百年历史。很多老乌鲁木齐人都知道的。近几年开始搞连锁经营,听说全疆加盟了近100家店了。
< class="pgc-img">>可以吃全黄面,全凉皮,对半,就是一半黄面一半凉皮。还可以加点钱多要点面筋。吃完打包几个带给家人也很方便的。
< class="pgc-img">>他们家的烤肉是隔壁的维吾尔族师傅烤的,生意很好,中午都要排队领烤肉。但我认为一般,肉有点硬,不够嫩。
和田二街第一烤肉店 后起之秀
< class="pgc-img">>和田二街维族清真寺旁边的这家店,一开始是主要卖羊肉的,自己屠宰。他们的羊肉肉卖得很好,一边卖羊肉,一边卖烤肉串,由于肉好,而且现切现烤,非常香。也就在近3,5年来火爆了起来。
他的特点就是新鲜,很嫩的羊羔肉,而且孜然和辣椒面味道也很正。有小串羊肉,小串羊肝,大串羊排。而且可以直接选肉让店家烤。几个朋友约了去,自己选一块羊肉,让老板切了称一下,现场串了烤来,也很过瘾啊。
< class="pgc-img">>店家很会生意,去两次就和你称兄道弟,由于食客多,每天开到凌晨3点呢。
但是他家的黄面就很普通,只能说还不错。
黄面和烤肉堪称绝配,一个油香肉鲜,一个酸辣可口,新疆人真的离不开。
有机会去这两家店尝尝吧,大众美食。
介绍了几家店,有朋友留言说,怎么都是小店啊?小编说明一下,现在乌鲁木齐的老牌食客谁还去大酒店啊,都在孜孜不倦地寻找那些地道的传统美食小店,讲究的都是食材的安全和口味的地道,小编介绍的小店动辄都有30年历史,值得细细品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