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ay's Reading BGM
? ? ?
不是所有的酒都是为了醉一场
就像打卡美食店一样
除了品味它的味道
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地方
嘬一口鸡尾酒打开一晚考究的夜生活
錦鸡尾酒音乐酒吧
酒吧的名字让我想到那句衣锦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
门头设计相当独特,电话亭造型,
进去后拿起话筒门自动打开,
映入眼帘的是复活节岛石头人像,貌似店里的标志,
连烟灰缸和酒杯都是仿此造型。
喝酒还是蛮喜欢在吧台处就座,
灯光打得恰到好处,
晚间有驻唱歌手,歌声悠扬很好的调节了场内气氛,
调酒师手法娴熟,
和朋友先行点的都是经典款,
这也是最考验技术的。
边车因基酒品牌不同利口酒和柠檬汁的调配比例差别
真的是每家调出来的都有所不同,各有千秋。
最近喝的基酒都是以金酒为主很久没碰龙舌兰,
点了杯玛格丽特,依旧是我喜欢的盐边,
酸橙味道很突出,总觉得不够烈,
调酒师立马给我调了杯僵尸,
至少3种朗姆和3种果汁好喝度很高,
起初喝起来就是菠萝汁的味道隐隐的有朗姆酒的香气,
虽不是第一次喝僵尸知道这后劲力道足,
果不其然在回家的路上酒劲上头,
回家睡了个好觉到天亮。
地址:大连市中山区七七街28号
感谢@回忆专用小饭盒_ 分享
“ 不评也不赞,瘦得比较慢!”
↓点击阅读原文和我们愉快玩耍 (/≥▽≤/)
新网客户端北京9月1日电 近日,“李阳家暴”再度上了微博热搜,只是这次的家暴对象,由前妻变成了女儿,但李阳对此进行了否认。
8月31日,李阳的代理律师回应称,李阳认为前妻指控他“家暴女儿”存在“严重失实”,该说法系双方在女儿“教育方式上存在误解”所致。
8月31日,李阳就“前妻指控李阳家暴女儿”委托律师声明。
家暴话题之外,众多吃瓜的网友们更是惊呼:“原来李阳还在搞疯狂英语吗?”
以“励志”为名的促销
“李阳疯狂英语”品牌创立于1990年。对于不少80、90后来说,李阳和他的疯狂英语,简直就是童年记忆的一部分。不少书店的门面,都张贴过疯狂英语的海报。
“当他举着话筒向天高喊时,我们激动地留下了热泪。”刘倩(化名)回忆道。即使相隔十余年,她依然记得李阳演讲时的情形。“他讲他学英语的励志故事,讲感恩老师、感恩父母,在那个氛围下,很难不让人动容。”
对于不习惯张口说英语的刘倩来说,李阳的演讲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力:“他教我们把书举过头顶大声喊出句子,这是老师从来没有教过的。他让我们坚信,只要这样就能学好英语。”
资料图:正在演讲的李阳。
刘倩坦言:“他的演讲有太多的煽情,让我们深信学好英语就是我们的使命。”而她一时冲动买下的教材,直至现在塑封也没有拆开。“连书带光盘要上百元,这价格在十几年前并不便宜。”
演讲——卖书——集训营,是李阳疯狂英语的主要发展模式。自疯狂英语成立以来,李阳在全国不断巡回演讲,也获得了一大批“粉丝”。
“相信疯狂英语的人都对李阳本身有着狂热的个人崇拜。”在社交平台上,有相同经历的人批评道。
疯狂英语,不再“疯狂”
“李阳个人形象与疯狂英语品牌的深度绑定,也注定了家暴事件对疯狂英语造成了沉重打击。”有评论称。
“当时确实很震惊,因为这与他以往正面向上的成功者形象大相径庭。”刘倩表示,家暴事件摘下了她曾经的滤镜。“为人师表不该是这个样子的。”
2011年,刚卷入家暴风波的李阳曾向媒体表示,目前公司已与风投公司接触并准备上市工作,上市时间大约在两三年后,但家暴事件或将对公司造成影响。此后疯狂英语上市一事便没有了下文。
“疯狂英语的教学模式已经落后了。”英语老师李娟(化名)认为,在英语市场刚刚开放的早期,李阳这种直白、“疯狂”的模式或许还能迎合当时急切学习英语的人们,但随着英语市场的日趋成熟,疯狂英语早已不适用于当下。
李阳微博上正在早读的疯狂英语学员。
“学习英语应当把单词、语句放在整片文章的语境中,大声朗读碎片化的语句并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学习。”
李娟向中新网表示,除教学方式外,李阳主打的英语口语也遭到了“原版”的冲击。“现在学生想练习口语,一般都偏向找口音更纯正的外教。而且在互联网发展下,英语原版的电影、教材等资源更容易获取,谁又想去学中国式英语呢?”
走起了加盟路线
当李阳再度因“家暴女儿”事件走入大众视野时,很多网友们想知道的,还是李阳和他的疯狂英语如今怎样了?
2013年11月,李阳发博表示自己加入了营销巨头安利公司,并称自己“找到了灵魂的归宿”;2014年7月,李阳又在少林寺正式皈依佛门,并表示将帮助更多少林寺弟子培训英语。而在今年7月份的一则视频中,李阳依然在全封闭夏令营上高喊着英语。
“加盟!合作!共赢!”当传统的营销模式不再吃香后,疯狂英语走起了加盟路线。
疯狂英语官网首页截图。
2021年4月,李阳疯狂英语正式启动“全球加盟合作学校计划”,他声称:“我们要用十年时间,在全国38000多个乡镇和2800多个县,600多个城市,发展1万家李阳疯狂英语长期加盟合作学校。”
在疯狂英语官网上,李阳宣称其讲师团队是国内最擅长演讲招生的团队,学校演讲和团队演讲都是疯狂英语讲师的招生主阵地。而且“只要老师大学毕业,具备基本的英语水平,经过总部两天一夜密训,就可以立即上岗。”“连续参加三次,就能成为当地的英语名师。”
对于疯狂英语的加盟模式,有培训行业人士认为有待时间考验,英语培训不是擅长演讲招生就能胜任的。更何况,李阳眼中那个“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就一定能改变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记者:左雨晴)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源:平安湖北
7月12日上午
30余名老年人正在
武汉市洪山区张家湾街某养生店
聚精会神地聆听“健康讲座”
民警突然出现将授课“专家”控制
在场老人们怎么也没有想到
这位为他们免费授课几个月的“专家”
其实毫无专业背景
之前从事鞋子销售工作
近 日
武汉洪山警方打掉一个养老诈骗团伙,抓获8名嫌疑人,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之中。 药酒不是救命药
今年6月,市民冯先生来到武汉市公安局洪山区分局张家湾派出所报警,称爷爷生前患有哮喘,从4月开始,爷爷就开始往家里拿鸡蛋、洗手液、洗衣液等小礼品,还说这些都是一家新开养生店发的福利。刚开始,冯先生没有在意,但从5月开始,爷爷就陆续往家里拿保健酒,说这些酒是由100多种中药泡制而成的土苗酒,能够祛病强身,原价1395元的酒在店里只卖360元,如果听课领取优惠券还能减100。
就这样,爷爷在一多星期的时间内就购买了20瓶药酒。然而,这些药酒并没能治好爷爷的哮喘,5月底,冯先生的爷爷突感身体不适,后经抢救无效去世。
爷爷去世后,冯先生看见家里囤积的药酒,觉得爷爷在生前肯定是在养生店遭遇了养老诈骗,生气之余选择报警,并希望这样的无良养生店不再坑害老年人。 嫌疑人落网引发老人不解
接到冯先生的报警后,张家湾派出所高度重视,刑侦探组立即展开调查。民警发现,这家店通过免费体验理疗、送小礼品等方式吸引小区老人前往店里,每天早上7点半会开始“专家”授课,推销他们的产品。在摸清该店铺的规律并收集相关证据之后,张家湾派出所联合分局刑侦大队于7月12日进行收网,将公司法人王某及店长邹某抓获。
“为什么要抓他们?”抓捕现场,有老人对警方的行动表示不解,经过几个月的授课,老人们对该店售卖保健品的功效深信不疑,同时认为在店里能够以“低价”买到好商品,店家就是在做惠民的好事。
“店家真的是在给老年朋友发福利吗?”张家湾派出所刑侦探长李大路表示,老人们其实是被商家的话术给蒙蔽了。经过警方调查和区市场监督部门鉴定,店里出售的商品均为普通食品,没有保健文号,并非保健品,也更不是药品,不具备任何保健、治疗作用。店家通过“专家”授课,夸大产品功效,以高于正常价几倍的价格出售。“福利”背后的惊人暴利
每天为老人授课的“健康专家”邹女士今年30岁,湖北监利人,高中学历。她交代,自己之前做过鞋子销售,今年4月养生店开张前自己被聘为店长。邹某坦言,自己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医学,也不懂养生,竞聘时,老板王某就是看中自己之前做过销售的经历,以及能够拿着话筒在公开场合从容讲话的能力。上岗后,邹某通过学习公司提供的话术、PPT,很快进入了角色,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位“健康管理专家”。
和邹女士一样,今年50岁的公司法人王某其实也没有任何医疗、保健相关背景。王某之前做过净水器的销售,近年见销售老年人产品容易赚钱,便下定决心转型。2021年底,王某租下门面,经过几个月筹备,养生店正式营业。
“只要听半个小时就能领取8个鸡蛋,如果介绍3个人来,可以领取16个鸡蛋。”王某交代,他们利用一些老人喜欢贪小便宜的心理,送赠品吸引人气,并通过授课、体验仪器让老人觉得他们的产品“物美价廉”,但公司最终目的还是要销售理疗仪,据民警调查,理疗仪的进货价只要2800元,但他们却以4倍的价格向老人出售,由于指导价高达2万,这些老人丝毫不觉得理疗仪价格畸高,反而觉得很超值。
除此之外,养生店还玩起了“饥饿营销”,任何一种“保健品”只卖一段时间,卖完后不再进货,造成一种“好产品供不应求”、“错过就没机会了”的假象,并通过夸张的宣传让老人争相购买。
警 方 提 示
要警惕各种以免费为名的保健品推销活动,不轻信、不购买;其次要养成正确的就医看病习惯,不要相信所谓专家的夸张宣传和神奇疗效,更不要相信有包治百病的的灵丹妙药。
此外,子女的关爱对于防范保健品骗局也十分重要,如果儿女们能够时常探望,多与父母进行沟通交流,诈骗分子就不会有可乘之机。
来源:平安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