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商业中心,甚至远离校园旺铺,一个不足30平米的粥店,每日仅网上订餐就高达2000元左右的营业额,而且口碑极好。一个小小的粥铺,为何有这么大的魔力?
努力考上公务员,或者找份稳定工作,对于从四川农村走出来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杨植而言,本是好的选择。然而他的命运,却因一碗粥而改变。大学期间,凭着对商业的敏锐嗅觉,杨植发现了开粥铺的商机。
在千亿级的早餐市场当中,粥、包子等面食类的市场份额占40%,而且门槛低,毛利率回报高达65%。并且中国的每个家庭都喝粥,每一个人都喝粥,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社会基础,以粥为特色的中式餐饮市场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
2014年杨植正大四在读,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他明白“没有价值创新,只有使用价值的产品,在一个低门槛的行业里,注定是一个悲剧。”因此,他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按耐不住内心,越想越激动,立刻着手上网搜索粥铺加盟连锁企业。
纵观目前的粥行业,有90%的早餐市场仍处于混乱无序之中,也许是缘分,又或许是天意,众多餐饮加盟连锁企业中他关注到了满朝佰家粥铺。佰家粥铺是湖南省着名商标,拥有正规餐饮特许经营权,拥有连锁餐饮加盟资质。
佰家粥铺已有有7年的历练,是以养生营养粥为主,小吃、点心、原盅蒸菜,武冈热卤、养生汤、酸辣粉、煲仔饭、川渝风味凉菜等为辅的综合性餐饮店。不仅早中晚餐皆宜,而且能适应来自南、北不同地域的大学生。
杨植在接到邀约去实地考察试吃几次后,选择了加盟佰家粥铺。怀揣梦想的他在公司学习技术时特别刻苦,学成后杨植在公司的选址、门店设计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再加上自己吃苦肯干的精神,粥铺很快走上正轨。
杨植的粥铺开业到现在已经快两年了,生意一直红火。赚到钱之后,孝顺的杨植把父母从四川接了过来,本想让他们享清福的,没想到生意越来越红火,父母也淡定不了了,尽量帮忙打点起来。尝到做生意的甜蜜之后,不安分的杨植目前又打算扩大店面。
杨植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有志者事竟成。创业虽然辛苦,但也充满了机会。我们做任何事,都应该有一番雄心壮志,不断努力方显英雄本色。
本文来自生意我最行,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关注创业家公众号(ID:chuangyejia),读懂中国7000种赚钱生意 ]
关注内参,获取福利到公众号回复“海底捞”,可领取“海底捞管理金句100条”
前段时间,小S在微博上“表白”曼玲粥:“实在太好吃了,久久不能忘怀……”,使得这个品牌“一夜爆火”。
事实上,曼玲仅靠一碗粥,4年开店1000多家,单店单日最高销量1800单,月售最高达到3万单。
它究竟有着怎样的生意经?
餐饮老板内参主笔 艳子 /文
“做粥我不是最早的,而且我的粥和别人的也没有非常大的差异。”曼玲粥的创始人邓公断如是坦言。
但为什么曼玲能成为外卖平台上粥品类的销量冠军?
和邓公断深聊后,内参君终于了解到背后的秘密。
卖粥就是卖水
易操作,易复制,利润高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粥只是一个早餐品类,消费频次不高,价格又低,而且很难做出高溢价,做粥专营店似乎并不是一个好的商业模式。
真的是这样吗?
邓公断最早也不卖粥。2000年,他在上海的工地做小工,5年后做到包工头。后来手下的工人越来越多,为了解决这些工人的吃饭问题,2007年,他开了一家家常菜馆,卖炒菜、盒饭等。
真正开始做粥是2012年。当时有一个亲戚看到医院旁边的粥店生意非常火爆,邓公断考察后发现,粥做起来很简单,易复制,而且毛利高,基本上能达到百分之七八十的毛利。
后来,他以爱人的名字命名,在医院附近开了一家店,生意确实不错,这家30㎡的小店每个月能净赚七八万。2012~2015年间,他又接连开了30多家店。
那时候,已经有了美团、饿了么,但消费者对互联网餐饮的认知并不高,还是电话叫外卖,或者到店里打包带走。
邓公断说,自己也没想那么多,只是想着开一家店赚一家店的钱。但万万没想到,真正让曼玲粥走上快车道的,正是外卖模式。
目前,曼玲粥90%的营收来自外卖,一年高达几个亿。据美团和饿了么的数据统计,曼玲粥是目前全国外卖平台上销量第一的粥品牌。
邓公断说,2016年他做出加速扩张的战略转变,主要源自外卖订单里的一个发现。“那时还谈不上大数据概念,就是我们中午的订单量比早餐多,甚至夜宵比中午还多。我才确认,粥是一个全时段的产品。”
消费者对粥的认知、或者说他/她的生活习惯已经发生了变化。粥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早餐品类。
这种消费需求很快得到了验证。2016~2017年,曼玲两年开出了200多家门店。到了2018年底,达到650家。目前签约店铺有1100家,今年底,邓公断说有望达到1300家。
把粥外卖做火有5个秘诀
怎么把粥外卖做到无人能及?总结来说,内参君认为曼玲有5个秘密武器。
1、打造一个记忆点
邓公断认为,粥是百姓餐桌最常见的东西,口味也都大差不差,如何做出高溢价?那就要做出属于自己的亮点,让别人能记住你。
曼玲粥的特点之一就是分量大,别人的粥在400~500克,曼玲粥就做到750克,多了将近一半。
“喝不完,就是一种记忆点”,邓公断说,曼玲粥跟别人的粥有区别吗?有,但事实上这个差异并不大,“我的粥也不是用泰国香米熬出来的。”
“就像海底捞的标签是服务好,巴奴是毛肚好,一个品牌可能有很多特色,但总要有一个最明确突出的点,让顾客能记住你,这个非常重要。”
曼玲粥的包装好不好?好,但曼玲是卖包装的吗?并不是,还是卖产品本身。所以要从产品里提炼这个记忆点。
2、卖套餐,保体验
虽然是粥店,但令人讶异的是,曼玲的SKU居然高达100多种。邓公断说,做粥虽然他不是最早的,但是把包子、点心等产品和粥完美搭配,在上海他是最早的。
别人卖粥可能就搭配着卖个包子,但曼玲的配餐就非常丰富,包子、油条、春卷等蒸的、炸的、煮的都有。“因为顾客光喝粥也喝不饱,套餐可以吃饱,体验也更好,同时也能提高客单价。”
邓公断说,自己开的不是粥店,而是围绕粥这个核心的产品延伸。
但这个套餐的搭配也非常有讲究,首先选择的单品全都是顾客点击率比较高的;其次是便于出餐,操作复杂、难复制的单品不要;第三是毛利也不错的。
很多堂食的产品并不适合做外卖,比如需要10分钟才能出餐,(配送)时间长了口感会产生变化,还有的是(脱离好看容器)体现不了它的附加值,这类也不适合外卖。
邓公断说,外卖的菜单一定得精心选择,粥品类,就是一个低消高频的产品,把它做得太高大,顾客也不一定有这样的需求。
3、30秒出餐,保速度
其实做粥外卖的商家很多,但曼玲的订单量最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用户体验好,除了产品本身,还有速度快,这是外卖用户的最大痛点。
曼玲有一个30秒出餐原则,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外卖订单主要集中在中午的一个半到两个小时里,这个时间如果骑手没有按时取到餐,不仅会导致消费者差评,影响复购。平台也不会给你流量(骑手报备后平台会限制流量)。
邓公断说,这背后要有制度保障消费者的体验,同时也是由产品结构、厨房动线决定的。
堂食顾客对菜上齐的预期一般是20分钟,但外卖产品必须保证10分钟之内出齐,如果是爆品,必须在5分钟之内完成。这就是上述说的复杂的餐不做外卖。
曼玲是现熬粥,但是一大锅一大锅先熬好,再用小锅进行调味。这样可以保证外卖快速出餐。
其次,曼玲的套餐一般按照蒸炸煮均衡搭配。后厨根据不同工艺分配动线,一个人只负责炸,一个人负责煮,一个人负责蒸品,比如每个人负责的流程只需20秒,大家同时配餐,一个订单配齐就只需20秒。
4、定价有玄机,保利润
邓公断透露,粥的毛利本身比其他品类高一些,商品在平台上的定价一般在食材成本4倍左右最健康,这样可以灵活参加平台的各种活动,不做活动时,利润还能高一点。
因为无论是满减活动还是直接打折,表面上让利消费者,实际上能给品牌带来更多露出的机会,这是提升门店曝光量、获取流量的一个入口。所以,能参加最好。
在曼玲,粥是引流产品,定价不算高,但顾客消费频次高。搭配粥的一些配餐就属于利润型产品。
比如小油条,肯德基、麦当劳卖6元一根,曼玲用同样品质的油条,只卖四五块,虽然比大牌便宜,但利润却也可观。
还比如包子,别人卖大包子,顶多卖两三块,但曼玲卖小包子,三个顶一个大的,定价七八块,顾客一样能吃饱,感觉也挺实惠。
5、坚持和专注,保品牌
除了上述几个策略,曼玲能有今天的规模,邓公断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坚持和专注。
当年他开粥店的时候,是看到别人的粥店生意好才干。后来他开到30家店的时候,别人都有了100多家店。
但如今,曼玲一千多家店了,曾经他对标那个品牌已经没有了。
就是因为当年黄焖鸡特别火的时候,那个品牌就在店里加黄焖鸡,便当火的时候,又加便当。因为他觉得很简单,就煮一碗饭,其他用料理包加热就行了。做着做着,就把粥边缘化了。
当老板开始不重视,顾客进到店里,就会看到粥、米线、便当等乱七八糟什么都有。久而久之,他对你的品牌就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邓公断说,他有一些加盟商也曾这样动摇过,但他坚决不让加其他品类。因为作为消费者,自己买东西都是到品牌专卖店去买。如果什么都卖,就给不了消费者一个明确的购买理由。
所以,一直到现在,曼玲坚持围绕粥品类做升级,这里面其实还有很大的市场可挖掘。比如女性在生理期适合喝哪些粥,马上就会推出针对此的产品。
“做产品一定要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去做,我也经常跟身边做餐饮的朋友聊,他说首先要考虑有多少毛利,有多少利润,才能去做。我说你围绕着这个只能走进死胡同。”
“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消费者想要什么,只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毛利)。你不知道消费者买不买账,消费者不认可的产品,难道卖给自己吃?”
目标开到1万家
粥品类有大市场
前段时间,小s在微博上表白“曼玲粥”的同时,曼玲也遭遇了一场品牌危机,被公众推到聚光灯下后,也被曝出有一些门店的卫生存在安全隐患。
此次采访,内参君专门问了邓公断对此事的看法,他非常坦然。
“这给我们敲了一次警钟,你在发展的过程中,在快速奔跑的路上,要记得回头看看走过的路,不能你前面在开(路),后面的不堪一击,这是很不健康的。”
邓公断说,希望自己的品牌每时每刻都能接受消费者和市场的监督,这样能迫使企业更好成长,他自己也一直在努力改善管理不到位的情况。
由此,内参君问到他关于品牌升级的话题。是否会请代言人或者做一些品牌推广,邓公断说,目前的重心还在开店,“只有越来越多的门店健康地活着,品牌才有更多影响力。”
现在团队的首要目标,还是门店怎么样从1000家变成1500家变成2000家,曼玲要努力开到1万家。
邓公断说,目前全国大概有10万家粥店,曼玲要做到十分之一的市场份额。这个品类完全能支撑起这么大的一个市场。
未来在开店的过程中,也会做品牌建设,比如现在已经开始转直营模式,门店陆续升级,未来计划开100个城市旗舰店,让消费者对曼玲有更清晰的认识和体验,在平台上看到这个品牌,知道它的店长什么样子,知道它是一个什么样的规模。
另一方面,未来也会努力增加线下的占比,线上线下尽量达到五五开,这样的门店会更健康。
小结
采访完,内参君有一种感觉,曼玲并没有什么十分高深的经营哲学,很多都是基于常识的决策。
难得的是创始人的坚持和专注,以及从始至终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做产品。
别人只看到他赶上外卖的风口,但同样的风口下,为什么成功的是别人而不是自己?这可能是每一个创始者需要思考的。
· end ·
轮值主编|王菁 编辑|于聪聪 视觉|劲影 于聪聪
转载联系:首席小秘书 微信 neicanmishu
下中式快餐遍地开花,连锁加盟快餐品牌攻城掠地,线下快餐店尤其是适合国人胃口的中式快餐的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直接影响到上班族们的消费选择和餐饮品质。
< class="pgc-img">>粥,作为中国传统美食的代表,自古以来就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今,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粥铺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餐饮选择。现代消费者对美食的需求是多元化、个性化的。粥铺作为创业加盟项目,不仅有着广泛的市场需求,还符合现代人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如轩海鲜砂锅粥凭借着真材实料的海鲜砂锅粥招牌爆品,配以丰富又精致广式潮粤美食组合,组合菜单模式快餐巨头正在成为不少人的刚需消费,撑起了整体快餐行业的大半边天。
< class="pgc-img">>为了适应当下的消费需求,中式快餐也走向细分,细分赛道的海鲜砂锅粥深入当下快节奏生活追求健康养生的心。如轩专业做粥二十多年,在粥品烹饪漫长岁月的摸索中,研发了自有风味的招牌膏蟹鲜虾粥、干贝海参虾粥、淮山烧骨粥等等。独研砂锅用汤熬好粥烹饪艺术,将多重海鲜与米鲜进行不同比例的配比熬煮融合,研发了适合不同年龄段各种人群的食粥需求。在很多饮食场景中,喝粥是刚需,如一些老年人的饮食中就乐于食粥,如轩海鲜砂锅粥中的鲜粥就非常对胃口,能够非常好地调理精神。
< class="pgc-img">>从饮食文化角度来看,人们对饭的美味追求是没有止境的,越香甜的大米越喜爱。但粥却是有味蕾记忆的,不同地方人群对粥的美味有不同的理解,要做粥品大品牌,非常考验厨师的烹饪智慧。随着城市的发展,发展粥品牌可以实施多品牌细分市场发展策略。有浓郁的街坊气息,是有人情味的老字号品牌。一直坚持24小时营业,每到晚上,就会有一群老广前来觅食,无论何时何地来到如轩,都能为街坊们煮一锅温暖人心的好粥。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从粥品类在国内的发展来看,寻找市场相融共生之道,满足人们对多样美食粥生活的需求,深耕对粥的研发与创新,更能体现我们的能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