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华夏经纬网
中新网12月6日电 综合台湾媒体报道,酸菜鱼、魔芋爽、螺蛳粉近年来在台湾引发了不少台湾民众的关注和喜爱,越来越多大陆街头美食在台湾街头频频出现。有台媒分析,在社交平台的推波助澜下,其实台湾民众对于大陆的饮食文化的接受年龄层,正在快速下降。
图为高雄街头的酸菜鱼店。图片来源:台湾“中时新闻网”。
据台湾《商业周刊》报道,台湾街上突然涌现酸菜鱼专卖店,而且新的品牌一直在冒出来,这些店的菜单就是一道酸菜鱼,再搭配其他开胃菜、配菜。
就连台湾的大型餐饮集团,都将酸菜鱼视为未来的展店重心,甚至一些传统菜馆也转型卖酸菜鱼。在台湾,酸菜鱼的热潮,是从2019年成立的“刁民”(台湾一个酸菜鱼连锁餐馆)开始,但源头是大陆连锁餐厅“太二酸菜鱼”。在台湾的酸菜鱼专卖店,从门市的装潢风格、菜单、制作及服务流程,随处可见“太二酸菜鱼”的影子。
图为酸菜鱼。图片来源:台湾《联合报》宋健生摄。
而针对酸菜鱼的市场竞赛,台湾近两年才百花齐放。台媒分析,台湾餐饮业正饱受缺工之苦。酸菜鱼专卖店如同火锅、烧肉餐厅,没有复杂的烹调,加上服务流程简化,同步减少对内、外场人力的依赖,刚好有助缓解缺工压力。再者,台湾餐饮市场太久没有新面貌,酸菜鱼会令求新求变的消费者眼睛一亮,让热度维持更久时间。最后,在社交平台的推波助澜下,其实台湾人对于大陆的饮食文化的接受年龄层,正在快速下降。
图为魔芋爽。图片来源:台湾《联合报》杨雅婷摄。
其实不仅仅是酸菜鱼,大陆经典零食魔芋爽近年来在岛内小学生中已蔚为风潮,不仅在超市上架贩售,连美式卖场也上架了魔芋爽。
螺蛳粉作为柳州的一道特色小吃,酸酸辣辣、带着独特味道,配上弹牙米粉及满满配料,近年来在岛内已成为“爆款”美食。
台媒分析,自柳州首家袋装螺蛳粉企业诞生后,除了当地政府积极发展,加上网红吃播与大陆影视剧的推波助澜,让这个地方小吃爆红成为大陆的网红食物,还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为台北万华区一家柳州螺蛳粉店内,老板正在制作螺蛳粉。 中新社记者 陈小愿 摄
这波螺蛳粉风潮吹向台湾,多名人气视频博主争相赶这波热潮,在他们的视频中:开箱介绍螺蛳粉、评比螺蛳粉,让螺蛳粉逐渐打开在台知名度。台湾消费者开始通过代购、团购等方式购买、尝鲜,街头上也出现越来越多现煮螺蛳粉店铺。
流行的不仅仅是美食,观察近年在两岸的社交平台,一些大陆年轻人喜欢的网络流行舞蹈、歌曲同样也受到台湾民众的喜爱。
图为台湾网友跳“科目三”。抖音截图
“科目三”舞步,配以一笑江湖DJ版音乐,成为当前抖音最热门舞蹈之一。这股风潮也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台湾。诸多台湾年轻人争相在社交媒体上比拼“科目三”神舞技术。甚至连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也跟着年轻人的示范跳了一段。
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早前表示,我听说台湾KTV点播排行榜前10名有一半是大陆歌曲,其中好多是网红歌曲。其实现在大家时常可以看到,一首歌曲、一段舞步或一种美食会通过社交平台很快火爆两岸,比如之前看到的《孤勇者》《小小花园》《求佛》,螺蛳粉等。这是两岸青年在网络时代独特的交流方式,也是两岸融合发展过程中新的文化交流现象。
随着社交平台的发展,两岸同胞可以更紧密地交流。不难发现,两岸同胞有着共有的文化基因,可以在美食、文化等方面形成共鸣,美食和文化将两岸同胞的心越拉越近!
源:华夏经纬网
酸菜鱼可以说是近期岛内讨论度最高的热门菜了。这道源于重庆的特色美食,突然在台四处涌出新鲜店铺。
“你是否注意到,街上突然涌现酸菜鱼专卖店?”台湾《商业周刊》4日称,酸菜鱼新店一直冒出来,菜单就是简简单单一道酸菜鱼,再搭配其他开胃菜、配菜。就连一些大型餐饮集团,都将酸菜鱼视为未来的发展重心,如汉来美食旗下的“溜溜酸菜鱼”就在南台湾大举扩张版图,甚至一些传统餐馆也转型卖酸菜鱼。据台湾中时电子报4日报道,“溜溜酸菜鱼”5日正式在高雄巨蛋商圈开第3家分店,年营收估计超过2亿元新台币。“溜溜酸菜鱼”也是汉来美食旗下开店速度最快的品牌,明年计划再开三至五家店。此前在11月下旬,另一家“姥姥酸菜鱼”插旗台北101大楼。
《商业周刊》称,台湾酸菜鱼热潮是从2019年在台成立的餐馆“刁民酸菜鱼”开始的,但源头是2015年成立于广州、被视为大陆近年最成功的连锁餐厅之一“太二酸菜鱼”。据台湾网媒“网络温度计”报道,在台湾酸菜鱼馆排名第一的“刁民酸菜鱼”,在台中引发话题后插旗台北,平日也需要排队,人多的时候甚至要等上几个小时。
酸菜鱼为何如此受台湾人青睐?《商业周刊》分析称,酸菜鱼店在于简化繁琐流程,在万物齐涨的年代控制成本,通过爆款单品更能快速抓住消费者。这种策略在台湾“大部分是适用的,甚至可能比在大陆更适合”。报道称,台湾餐饮业正饱受缺工之苦,酸菜鱼店如同火锅、烤肉餐厅,没有复杂的烹调,服务流程简化,减少对内、外场人力的依赖。再者,台湾餐饮市场太久没有新面貌,酸菜鱼令求新求变的消费者眼前一亮。最后,在TikTok、小红书等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台湾人对于大陆饮食文化的接受年龄层正在快速下降。(程东)
新网12月6日电 综合台湾媒体报道,酸菜鱼、魔芋爽、螺蛳粉近年来在台湾引发了不少台湾民众的关注和喜爱,越来越多大陆街头美食在台湾街头频频出现。有台媒分析,在社交平台的推波助澜下,其实台湾民众对于大陆的饮食文化的接受年龄层,正在快速下降。
图为高雄街头的酸菜鱼店。图片来源:台湾“中时新闻网”。
据台湾《商业周刊》报道,台湾街上突然涌现酸菜鱼专卖店,而且新的品牌一直在冒出来,这些店的菜单就是一道酸菜鱼,再搭配其他开胃菜、配菜。
就连台湾的大型餐饮集团,都将酸菜鱼视为未来的展店重心,甚至一些传统菜馆也转型卖酸菜鱼。在台湾,酸菜鱼的热潮,是从2019年成立的“刁民”(台湾一个酸菜鱼连锁餐馆)开始,但源头是大陆连锁餐厅“太二酸菜鱼”。在台湾的酸菜鱼专卖店,从门市的装潢风格、菜单、制作及服务流程,随处可见“太二酸菜鱼”的影子。
图为酸菜鱼。图片来源:台湾《联合报》宋健生摄。
而针对酸菜鱼的市场竞赛,台湾近两年才百花齐放。台媒分析,台湾餐饮业正饱受缺工之苦。酸菜鱼专卖店如同火锅、烧肉餐厅,没有复杂的烹调,加上服务流程简化,同步减少对内、外场人力的依赖,刚好有助缓解缺工压力。再者,台湾餐饮市场太久没有新面貌,酸菜鱼会令求新求变的消费者眼睛一亮,让热度维持更久时间。最后,在社交平台的推波助澜下,其实台湾人对于大陆的饮食文化的接受年龄层,正在快速下降。
图为魔芋爽。图片来源:台湾《联合报》杨雅婷摄。
其实不仅仅是酸菜鱼,大陆经典零食魔芋爽近年来在岛内小学生中已蔚为风潮,不仅在超市上架贩售,连美式卖场也上架了魔芋爽。
螺蛳粉作为柳州的一道特色小吃,酸酸辣辣、带着独特味道,配上弹牙米粉及满满配料,近年来在岛内已成为“爆款”美食。
台媒分析,自柳州首家袋装螺蛳粉企业诞生后,除了当地政府积极发展,加上网红吃播与大陆影视剧的推波助澜,让这个地方小吃爆红成为大陆的网红食物,还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为台北万华区一家柳州螺蛳粉店内,老板正在制作螺蛳粉。 中新社记者 陈小愿 摄
这波螺蛳粉风潮吹向台湾,多名人气视频博主争相赶这波热潮,在他们的视频中:开箱介绍螺蛳粉、评比螺蛳粉,让螺蛳粉逐渐打开在台知名度。台湾消费者开始通过代购、团购等方式购买、尝鲜,街头上也出现越来越多现煮螺蛳粉店铺。
流行的不仅仅是美食,观察近年在两岸的社交平台,一些大陆年轻人喜欢的网络流行舞蹈、歌曲同样也受到台湾民众的喜爱。
图为台湾网友跳“科目三”。抖音截图
“科目三”舞步,配以一笑江湖DJ版音乐,成为当前抖音最热门舞蹈之一。这股风潮也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台湾。诸多台湾年轻人争相在社交媒体上比拼“科目三”神舞技术。甚至连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也跟着年轻人的示范跳了一段。
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早前表示,我听说台湾KTV点播排行榜前10名有一半是大陆歌曲,其中好多是网红歌曲。其实现在大家时常可以看到,一首歌曲、一段舞步或一种美食会通过社交平台很快火爆两岸,比如之前看到的《孤勇者》《小小花园》《求佛》,螺蛳粉等。这是两岸青年在网络时代独特的交流方式,也是两岸融合发展过程中新的文化交流现象。
随着社交平台的发展,两岸同胞可以更紧密地交流。不难发现,两岸同胞有着共有的文化基因,可以在美食、文化等方面形成共鸣,美食和文化将两岸同胞的心越拉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