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有明媚的阳光,更有凛冽的北风。
在宝坻区九园工业园区一片空旷的土地上,刚投产3个多月的天津国安盟固利新能源有限公司终于进入视野,院内未绿化的地块被专用布苫盖着。
“客户排队等着要产品,我们必须把客户需求放在第一位,生产条件具备了,再搞环境绿化也不迟。”握手寒暄后,在一层是生产区、二层是办公区的会议室,记者与公司管理层开始了对话。
比亚迪、力神电池,有所耳闻,盟固利动力锂电池还是第一次听说
“就像消费者购买汽车,只关注品牌,不知道发动机是谁生产的一样。盟固利是国内第一家生产大型乘用车动力锂电池的公司,产品以高功率、高能量成为国内第一品牌,业内都认可,都服气。”面对一脸疑惑的记者,天津国安盟固利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重德自信地说。
“公司从2002年开始就专注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及关键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可以说是国内动力电池的拓荒者。2008年,我们高起点采用‘锰系三元’关键技术,生产出动力锂电池,成功搭载于为北京奥运会提供绿色运营服务的55辆纯电动新能源大巴车上。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随后,搭载盟固利动力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在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上成功实现了大规模批量化示范运营。目前,已为上汽、观致、宇通、中通、厦门金龙、北汽等众多国内外新能源整车提供动力电池产品的配套供应与服务。截至2018年底,装载盟固利动力电池的在线运营车辆突破3.5万辆,覆盖我国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市自治区,累计行驶里程超过60亿公里,安全运营保障能力居同行前列。”
“新能源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是动力电池。作为国有高新企业,我们要担当有为,扛起这杆大旗。公司研发团队500多人,年研发投入1亿多元,经过多年努力,公司品牌‘盟固利’已成为国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知名的民族品牌,拥有了从材料、电池单体、模组、BMS到系统集成的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成果,申请专利300多项,获得专利授权100多项。
在保持产品高功率的基础上,公司瞄准2020年北京冬奥会,破解-30℃至-40℃电池能量衰减难题,研发出高能量、超低温动力电池,在-40℃的海拉尔试验成功,蓄驶里程达400公里,电池在3—5分钟内可以实现全工况运行,公司同时还开发了高功率钛酸锂电池,2万次寿命,在公交体系已经运行5年电池未出现衰减。”张重德自豪地说。
作为北京中关村的一家高新企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潮中,盟固利选择了天津,选择了宝坻九园
“中信集团落实党中央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实施产业布局。在落地考量上,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新能源产业有一定基础,上下游产业聚集。因此,在地点选择上慎之又慎,几乎跑遍了北京、河北省周边许多地方。2016年4月,考察了宝坻区九园工业园区后,我觉得不管是公司产品上下游配套方面的成本控制优势,还是未来的发展,九园工业园区独此一家。现在看,宝坻区委、区政府特别有前瞻性,提前布局新能源产业,吸引了中国宝安集团贝特瑞科技公司、贝特瑞纳米公司、亨通集团正极材料公司、北京东皋膜技术有限公司等从事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派克封装及控制系统研发的一批企业落户九园工业园区,形成了锂电池全产业链条,聚集效应明显。而我们公司产品所需核心原材料70%在这里就能解决。可以说,这是公司决定来宝坻落户发展的关键因素。”
“随后,宝坻区领导多次到北京与集团高层进行推心置腹的交流沟通,我们对宝坻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迫切心情,新能源产业的定位非常钦佩,迅速地作出了决策,毫不犹豫地落子宝坻九园工业园区。2016年6月项目签字,总投资85亿元,占地1200亩,年产能10Gwh以上,产值150亿元。一期442亩,投资额20亿元,年产能3Gwh。” 张重德回忆说。
2017年9月一期开工建设,2018年10月17日投产。14个月,速度的快慢折射当地的营商环境、服务水准
“一期项目从起步建设到顺利投产,我是见证人之一,感触最深的是,天津营商环境特别好,特别是天津市委、市政府现场办公会后,项目涉及的天津市发改委、土地规划、经信、科技等各职能部门把盟固利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当作天津的大事,深入现场办公,一路绿灯,比正常程序提前了3个月,为项目如期建成投产赢得了宝贵时间。一路走来,宝坻区各级领导和部门担当有为,心中有项目,服务是真心、真诚。炎热的夏季,区委书记、区长率领有关部门负责同志3次在工棚里与我们一起协商解决项目问题。九园工业园区生产部长韩杰带领一个团队专盯项目,‘就跟盟固利员工一样,不领工资的职工’。可以说,我们每天都在感动中看着项目快速推进。”公司行政总监管晓娜动情地说。
“还有呢。国家有不少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可惜公司不知道。九园工业园区获知第一时间通知我们,区发改委连夜加班加点,帮助我们准备申报材料,在截止日最后一天报到市发改委,最后,盟固利获得了国家1亿多元的政策补贴,这真是意想不到的‘收获’。引进来,留得住,发展好,宝坻区做到了。公司有1000多名员工,为解决部分北京来宝坻工作职工户口、孩子上学问题,九园工业园区专门规划了520亩的综合配套区,兴建了1200套住宅,其中,600套以低于市场20%—30%的价格定向销售给我们公司员工。这个‘大礼包’,装满了浓浓的深情。有了家,心就踏实了,盟固利在宝坻必将根深叶茂。”
“宝坻区领导不止解决了公司员工住的问题,而且,来公司调研时还帮我们解决了出行问题。前期投入500多万元优化公交线路,开通了通往天津市区的160路、通往宝坻城区的14路公交线,每条线年补贴100多万元。专门在盟固利公司南北两个厂区出口设置了公交站,不仅方便了公司员工出行,而且也方便了公司的供应商和客户。
为了盟固利项目,宝坻区付出了那么多,我们根本没想到,特别感谢。落户宝坻,就融入了宝坻,就是宝坻人。宝坻高质量发展,盟固利责无旁贷,我们将在一期如期达产的基础上,全力推进二期项目5月份开工建设,使宝坻区成为国内一流、功能齐全、竞争力强的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高端研发创新与制造基地。”张重德补充说。
百闻不如一见。穿上鞋套,进入一层现代化的净化车间,在参观通道里,对话仍在继续
“在高功率动力电池方向,盟固利开发的高比功率长寿命电池单体技术指标全面优于现有的国内外产品。特别是固利钛酸锂电池已成功应用于高铁等轨道交通领域。2018年6月,搭载盟固利钛酸锂电池的调车机车组出口到德国国家铁路DB公司,这是中国第一次出口到西欧发达国家的整车,运营半年来情况良好,后续将准备批量供货。此外,在通用航空领域,搭载盟固利动力电池系统的电动双人座RXIE-A型飞机实现成功应运,完全替代了进口,拿到了国家工信部和民航总局颁发的适航通行证。2019年还将试飞4人座飞机。”公司研究院院长刘正耀隔着通道玻璃,指着400米长的动力电池生产线说。
中午时分离开盟固利。车窗外,一掠而过的项目二期仍是一片空地。“河北知名民企荣盛集团注资50亿元加盟盟固利,混合所有制,催生新活力。”张重德的话萦绕耳边,给人希望。
3个小时的采访,不虚此行。(记者 李玉峰 杜洋洋 通讯员 焦杨 陈振)
源:风财讯
撰文|黄小妹来源|风财讯
继刘森峰之后,实地地产近期再添“融资高手”。
风财讯获悉,原荣盛副总裁刘军加盟实地地产,任副总裁,分管融资和资金。对此,实地地产方面回复表示,刘军已经被任命为实地地产副总裁。
刘军1997年毕业不久加入中海,在中海期间历任中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会计师、深圳中海地产有限公司财务总监、中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中海宏洋执行董事兼助理总裁等职务。此后就职于宝能、荣盛,最新一站选择了实地地产。
对刘军来说,履新实地地产算是事业生涯的第四个阶段。而对于实地,伴随刘军的加盟,或许能给公司的融资业务带来进一步的增量,助力实现千亿愿景。
“海”派投融资高手
刘军其人,非常低调,网上能查到的资料寥寥无几。
公开资料显示,刘军是根正苗红的中海系,拥有江西财经大学学士学位及瑞士维多利亚大学硕士学位。
1997年毕业,不久加入了中海, 2016年,刘军辞去中海相关职务,入职宝能,任副总裁,分管不动产投资业务板块。2019年8月,刘军加入荣盛,任副总裁,分管融资和资金。
从履历来看,拥有20余年房地产管理经验的刘军熟悉房地产投资、融资、运营各领域,并且熟知大陆和香港的市场情况。
从中海出走后,先后就职于宝能、荣盛,如今履新实地地产,对于刘军来说,一直都在做自己擅长的投资领域,而他正在寻找最适合自己的位置。
而实地也需要一批合适的人。在高薪的吸引下,碧桂园、恒大、融创等公司的人纷纷来到实地,副总裁级别的高管队伍也在不断壮大。
有消息称,除了副董事长马立强,实地地产的高管名单中,还有:实地地产总裁刘森峰、营销副总裁乔治、研发副总裁王洪志、客户与市场研究副总裁胡靖华、招标副总裁李朝阳、工程副总裁燕白勇、开发报建副总裁夏雪、计划运营副总裁徐郁、人力行政副总裁徐凯等等副总裁数量还在继续增加。
除此之外,仅仅实地的中基层人员就已经接近600人,这个队伍还在不断壮大中。
实地的“算盘”
“实地对于明星经理人偏爱有加,因此选择有着丰富履历的人选也在情理之中。”资深地产人张波如是说,处于规模突破阶段的实地地产也需要一位融资高手。
一直以来,实地地产的标签是地产界的一匹黑马——2015年年销售额15亿元,到2016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元,2017销售额218亿,2018年销售额275亿元,实地的年复合增长率已经为150%。
2018年年底,张量再提千亿目标。但从亿翰智库发布的2019年销售百强榜单来看,实地地产已经跌出百强行列。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规模突破,实地地产应对的办法是,先把组织拉起来,搭建匹配大型公司的架构和团队,对行业头部公司的人大抛橄榄枝。
值得注意的是,刘军此时的加盟,或许能给实地地产融资态势带来进一步的增量。
目前房地产行业受到疫情影响,销售、土地拓展、投资等受到影响,加之房地产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融资能力的提升,无疑可以助力规模提升。
纵观刘军的职业生涯,财经专业科班出身,20余年的管理经验,熟悉房地产投资、融资、运营等领域,更熟知大陆和香港的市场情况。
不过,疫情之下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销售停摆对企业的现金流安全边际提出更高要求。刘军在这种特殊时期加盟实地,将激荡出怎样的“水花”,风财讯将保持关注。
京报快讯(记者 张建)7月25日,新京报记者从荣盛发展旗下的荣盛康旅投资有限公司(简称“荣盛康旅”)相关部门获悉,该公司总裁陈斌已经离职,目前尚未有人接替其职位。
此前有媒体报道,荣盛康旅数位高管近期陆续离职,包括荣盛康旅总裁陈斌、医养事业部总经理高峻、文旅事业部总经理周江勇、战略运营中心总经理韩晓强。7月25日上午,新京报记者联系到荣盛康旅人力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目前系统显示陈斌已经离职,其岗位尚未有人接替,高峻、周江勇、韩晓强尚未离职。
据了解,荣盛发展在2016年开始推进从房地产开发商向生活方式运营商的转变,目标是在未来形成大地产、大健康、大金融三大产业集团鼎立的产业格局,荣盛康旅是这一升级转型任务的重要一环。陈斌曾担任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区长,2014年5月加盟荣盛发展,迅速帮助荣盛在环京区域获取土地。随后,陈斌担任公司北方区总裁,进而提升为执行总裁,2016年底开始掌管荣盛康旅业务。
据知情人士透露,荣盛康旅一直难盈利,公司人员流动性很大,主要原因是部分员工一直被要求搞创新,但是又不能获得相关支持,另一个原因是荣盛发展自2017年底开始推行跟投制度“创享计划”,在单个项目上管理层的跟投金额超过100万元,部分项目总经理的跟投金额在1000万元以上,这让部分跟投人感到压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