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在S9苏台高速上,谢先生驾驶一辆轿车从杭州出发,沿高速公路往台州方向行驶。途中,他按照路段限速标准,对车辆开启了定速巡航功能。没想到,当他想要取消这个功能时,却发现无法操作。车辆以126公里/小时的速度狂奔了近两个小时,最终在高速交警的保驾护航和汽车品牌方工程师引导下,才安全停车。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定速巡航功能为什么会失灵?谢先生又是如何度过这两个小时的生死时速的?事件背后又有哪些值得我们思考和警惕的问题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定速巡航(Cruise Control)是一种汽车辅助驾驶功能,可以让驾驶员在高速公路上长时间行驶时,无需踩油门踏板,就能保持恒定的车速。这样既可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又可以缩短不必要的变速,提高汽车在定速行驶时的燃油经济性。
目前配备定速巡航功能的车型越来越多,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定速巡航功能也越来越智能。比如自适应巡航(Adaptive Cruise Control),可以根据前方车辆的距离和速度自动调节车速;主动刹车(Active Braking),可以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自动刹车;自动泊车(Automatic Parking),可以让汽车自动寻找停车位并完成泊车动作等。
虽然这些功能都是为了提高驾驶安全和便利而设计的,但也不是没有风险。如果电子系统出现故障或被外部因素干扰,可能会导致功能失效或异常。比如,在2012年11月19日,杭浦高速上一辆丰田杰路驰因为定速巡航失效而无法减速或停下,最终被迫拉死手刹摩擦护栏让车辆强行停止。事后相关部门认定为驾驶员毒驾所致。
再比如,在2018年3月14日,连霍高速上一辆奔驰C级同样宣称因为定速巡航的问题无法减速或停下,最后通过打开车门降速得以正常停车。但这一事件却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和质疑,有人认为是奔驰品质问题,有人认为是车主故意制造事端。事件最终演变成了乌龙事件,并导致该奔驰车主成为了“老赖”。
那么,谢先生的事件又是怎么发生的呢?根据他的描述和高速交警的调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谢先生驾驶一辆轿车从杭州出发,沿S9苏台高速往台州方向行驶。由于路况较好,他按照路段限速标准,对车辆开启了定速巡航功能,保持在126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
当他行驶到绍兴境内时,他想要取消定速巡航功能,但却发现无法操作。他尝试了踩刹车、挂空挡、熄火等方法,都没有效果。车辆只能以126公里/小时的速度继续前行。
谢先生感到非常恐慌和绝望,他担心自己会发生交通事故或者耗尽油量。他拨打了高速交警的电话,向接线警员求助。他说:“你好,我现在时速是126公里,但我的刹车失灵了,取消不了定速巡航。
接线警员立即询问了他的车牌号、车型、车上人数、具体位置等信息,并安慰他保持冷静。同时,绍兴和台州两地的高速交警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派出民辅警和业主车辆上路,腾清社会车辆,并封闭沿线的高速收费口、停车区服务区等,减少车流汇入主线。
在与谢先生对接后,台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高速二大队二中队中队长黄海平驾驶警车在其前方开道,排除两车并排情形,防止因避让不及发生追尾;另一辆警车跟随后方进行防护警戒。行驶途中,民辅警并不间断与谢先生保持通话,确保安全。
黄海平说:“我们一边联系汽车4S店寻找排除故障的方法,一边引导驾驶员驶向S9苏台高速台州段内的避险车道。该车道长160米,坡度呈60度,地面铺有很多松软的沙石,可以使制动失灵的车轮陷入,增大摩擦,减缓车速,从而安全停车。
经历了一个多小时的“生死考验”,谢先生内心满是恐慌。他问民辅警:“如果避险车道开上去没停下来,最后从最高点掉下来怎么办?我能不能把车子开到没油,然后停下来?”民辅警只能不断安慰他,并告诉他有专业人员正在帮忙。
当天凌晨2点50分许,在汽车品牌方工程师的引导下,谢先生终于关闭轿车定速巡航。原来,在这个过程中,高速交警一直在与4S店取得联系,并通过电话将谢先生与工程师对接。
工程师告诉谢先生,要关闭定速巡航,需要同时按住方向盘上的两个按钮,一个是定速巡航开关,一个是定速巡航取消键。谢先生按照指示操作后,发现车辆的速度开始下降,他松了一口气。
在关闭定速巡航后,谢先生还没有完全脱离危险。他还需要在高速交警的指挥下,将车辆驶入避险车道,并在沙石中停稳。这一过程也充满了风险和挑战,因为如果车辆偏离轨道或者速度过快,可能会导致翻车或者冲出避险车道。
幸运的是,在高速交警的保护和引导下,谢先生成功地将车辆停在了避险车道的最高点。他赶紧下车检查了一下自己和车辆的情况,发现除了轮胎有些磨损外,没有其他大的损伤。他感激地向高速交警表示了感谢,并接受了相关的检查和询问。
这起事件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却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很多人对于定速巡航功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表示了担忧和质疑,也有人对于高速交警的救援能力和水平表示了赞扬和敬佩。
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对于谢先生驾驶的轿车进行了全面的检测和分析,以确定故障原因和责任方。经过多方专家的鉴定,最终认定为是由于谢先生在行驶过程中将一杯奶茶放在了方向盘上方的仪表盘上,导致奶茶溢出并渗入到方向盘内部的电路板中,造成电路短路和定速巡航失效。
据悉,这款轿车是一款国产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其定速巡航功能是采用电子控制系统实现的。而这种系统虽然具有智能化、节能化等优点,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风险。比如,在遇到电磁干扰、电路故障、软件漏洞等情况时,可能会导致功能失效或异常。
事件发生后,该汽车品牌方也对此事进行了回应,并表示将对该款轿车进行召回和改进,并对谢先生进行赔偿和道歉。同时,该品牌方也提醒广大消费者,在使用定速巡航功能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 不要在不适合使用定速巡航功能的路段使用该功能,比如弯道、坡道、雨雪天气等;
- 不要在使用定速巡航功能时分心或者放松警惕,要随时准备接管控制权;
- 不要在使用定速巡航功能时将任何物品放在方向盘或者仪表盘上,以免影响功能正常工作或者造成安全隐患;
- 如果遇到定速巡航功能失效或异常的情况,要及时拨打高速交警的电话,寻求救援,并按照专业人员的指示操作。
- 总之,定速巡航功能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也有弊。我们应该正确地看待和使用它,既要享受它带来的好处,也要防范它带来的风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汽车辅助驾驶功能的价值和意义。
到蜜雪冰城你会想到什么?
3元冰淇淋?4元柠檬水?6元摇摇奶昔?
这家以低价闻名的的网红茶饮企业
门店已经超过10000家
然而就在最近
这个网红牌子
翻!车!了!
近日,中国质量新闻网在实地调查过程中发现。蜜雪冰城某些门店在卫生和产品品质方面存在不少问题:篡改开封食材日期标签,随意更改或不记录食材“效期追踪卡”备制截止时间,违规使用隔夜冰淇淋奶浆、茶汤、奶茶等食材,柠檬表皮不清洗......
5月15日
蜜雪冰城通过官方微博发布致歉声明称
已责令涉事门店停业整顿!
相关话题登上热搜第一
有网友表示:个别门店现象,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门店;
还有网友表示:出了食品问题,居然有那么多人维护。
其实不管网友对于该事件持什么态度
食品安全确实已是奶茶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于个别奶茶店制作卫生条件差等问题
总是屡禁不止
不时有相关新闻曝出
奶茶店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案例不在少数
今年3月,上海奉贤区市场监管局突击检查了宝龙广场内的部分奶茶店,包括一点点、茶百道、COCO、7分甜、熊姬等品牌,结果发现全部存在问题。今年3月15日,福州的陈先生在当地一家奶茶店内购买的奶茶中,吃到一厘米长的黑色虫子。
2020年8月,江苏常熟市场监管局,对奶茶店进行了监督检查,涉及品牌有:葉子与茶、ichigo手作茶、sevenbus、vlogtea、WAKE、伏见桃山、CHAWAY、汴京茶寮、七分甜、百分茶等。检查发现,不少奶茶店存在,操作台脏乱差、食用冰块菌落总数超标、食材过期、水果腐烂、霉变水果等问题。
脏乱的操作台、未封口的原材料、员工未佩戴好口罩……这些细节之处的“不卫生” 都可能成为危害顾客身体健康的隐患。年轻人是奶茶的主要消费群体,他们爱喝奶茶,也愿意为奶茶买单。那么,顾客为奶茶买单,谁来为顾客的安全买单呢?
昆明门店工作人员:正在全力整改
小编搜索发现
在昆明
也有不少蜜雪冰城连锁门店
小编电话咨询了西山区一家门店的工作人员,对方表示,目前昆明的门店没有存在类似问题,但是前几天曝出个别门店的食品安全问题后,总部下达了整改要求,目前全国门店都在全力整改。“这段时间一直在开会,5月16日晚上11点下班后,店内的工作人员也一直整改到凌晨1、2点。”这位工作人员表示。
天气炎热
又到了喝奶茶的季节了
希望这些店家将食品安全放在首位
不能让消费者为你买单
来源:春城晚报-开屏新闻、齐鲁晚报、中国消费报、中国青年网、大众日报、澎湃新闻、新浪微博、网友评论等
来源: 掌上春城
源:中国新闻网
天气炎热,一杯清凉的茶饮
是很多人最好的“解暑神器”
十步一家奶茶店的今天
不少网友发现
曾经动辄二三十元一杯的茶饮
价格真的被打下来了!
01
奶茶“10元以下”时代来临
消费者喜闻乐见
立秋已过,但依旧酷暑难当。杭州市民小蒋是个“奶茶控”,她说,今年夏天发现很多奶茶都降价了。“以前觉得奶茶是奢侈品,随便一杯就是二十几块钱,但现在价格好像普遍都便宜了,十几块钱就能买,还有一些优惠券,几块钱也能买到。”
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网友
发表相同的看法
不知不觉间,“10元以下”成了各大新茶饮品牌“厮杀”的重点区间。一直在低价区间深耕的蜜雪冰城,凭借4元柠檬水、2元冰激凌等,带动其他品牌价格降下来了。
部分地区,古茗柠檬水从10元降至4元。茶百道的酸奶紫米露折扣后只要2.9元一杯,喜茶也曾推出限时活动,“纯绿茶妍后”4元一杯。
不仅价格卷,新品也是扎堆上市
还有各种联名系列
上社交平台一搜,多的是新品测评
某高端茶饮品牌经营商邱先生在杭州有4家奶茶店,他坦言,“价格战”对利润空间的压缩十分明显。此外,他还表示,“横向对比品牌的话,如果他一直出新品、搞活动,你不出策略的话,当消费者习惯别人的时候就不习惯你了。”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认为,“价格战”迎合了当前消费者追求性价比的行为习惯。“现在基本上降价的都是头部企业,因为它的供应链已经很完整了。一些单店或者说你的议价能力不够强,你就熬不下去,其实这一轮降价是一个洗牌的过程。”朱丹蓬指出。
02
市场超千亿
品牌“卷”下沉、“卷”出海
《2023—2024中国茶饮行业年度发展报告》显示,去年,新中式茶饮市场规模达1900多亿元,同比增加15.7%;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逼近2500亿元。
巨大的市场潜力刺激着品牌进一步“跑马圈地”。截至今年6月底,蜜雪冰城门店数量为31000多家,排名第二的古茗门店数量超9000家,茶百道有8000家。
“卷”完一线城市,还要“卷”下沉市场。喜茶有约4成门店开在三线及以下城市,古茗主攻的乡镇市场,占比超过30%。
与此同时,不少品牌纷纷“出海”,追求更广阔的市场。如蜜雪冰城,海外门店数量已近5000家,多数在东南亚。COCO都可和贡茶已进入英国市场。喜茶重点发力欧美市场,已经进入英国、加拿大、美国等国家。
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说,“出海”考验着新茶饮品牌跨国经营的综合实力。 “对市场要有精准的分析,还要求品牌有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而且需要不断的转型升级。”
03
你愿意为了茶饮花费多少钱?
有媒体做过小调查:
你愿意为了一杯茶饮花费多少钱?
从网友评论来看
大部分人目前能接受10-20元的价格
来源:浙江之声、宁波晚报、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