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网重庆9月22日电 题:“一锅煮天下”!重庆合川打造全国火锅食材产业高地
作者 王婷婷
火锅,煮的是五湖四海,品的是麻辣鲜香。重庆火锅号称“一锅煮天下”,背后的每一道食材都是一条产业链,在底料配方、工艺制造等方面尤其考究,相关产业随之发展。
从城市名片,到产业招牌,2022年,重庆市合川区抢抓机遇,率先打造重庆火锅食材产业园,预计到2027年,重庆火锅食材产业产值达到240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达到600亿元。本周,记者走进合川区,实地探访火锅食材产业背后的发展逻辑。
图为展示的火锅底料和配菜。车雄 摄
因地制宜 火锅食材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重庆作为“中国火锅之都”,何以布局合川区打造全国火锅食材产业?
“合川是农业大区,素有‘巴渝粮仓’之称,粮食、生猪、水产产量多年位居全市第一,蔬菜、花椒等种植实现规模化发展,为火锅产业发展提供优质稳定充足的食材和原料。”重庆火锅食材产业园工作专班综合协调组副组长李彦骛称,合川区火锅食材加工企业多、产业基础好,仅毛肚的生产量,一年可达3500万公斤,约占西南地区三分之一。
“在交通方面,合川区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由重庆主城向外辐射的重要节点,境内4条铁路穿境而过,7条高速连接交汇,渭沱物流园也正加快建设。”李彦骛介绍,为打通火锅食材全产业链服务渠道,已初步建立全产业链“互联网+”服务体系,从种植端、加工端到消费端,实现线上线下联动,为火锅食材产品“买全国、卖全国”提供坚实保障。
目前,合川区在火锅食材种植(养殖)端、生产(加工)端、销售端等持续发力,已聚集种养殖企业1435家,加工企业292家,其中国家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29家,餐饮、物流等企业2071家,初步构建起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格局。数据统计,今年1-8月,火锅食材全产业链产值208.32亿元,火锅食材企业加工产值64.5亿元;其中,规上产值46.02亿元,同比增长42.1%。
提质与增效 “链主”企业扩能升级
“从最初传统的人工单锅小炒,到引入机械臂、投料机器,再到模块化的封闭生产体系,在公司发展的20年时间里,整个炒料工艺经历了从1.0到4.0的迭代升级。”聚慧食品科技(重庆)有限公司品宣经理胡雨珮说。
记者走进重庆火锅食材产业园具有代表性的“链主”企业——梅香园,该园区是聚慧食品科技(重庆)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以生产火锅底料、火锅油料为主。目前,该企业复合调味品年产量达十万吨,已实现全智能化生产。
“在工厂中央控制室,仅需八台电脑,八个人就可以完成十万吨的年产值,智能化生产车间让企业提高产量、扩大效能。”胡雨珮举例说,按照10吨的量计算,如果一家火锅店一天接纳100桌客人,10吨的量够该店客人吃八年。
图为重庆火锅食材研究院感官实验室。车雄 摄
底料与调料是重庆火锅的灵魂,智能化生产在突破传统炒料“量”的基础上,如何提升“质”?聚慧食品科技(重庆)有限公司高级总监、梅香园厂长郑传波称,“食材选料与科学配比是关键。”
记者在火锅食材原料展示厅看到,辣椒和花椒从“色、香、味、形”等特点,被细分为十几个品种并进行编号。为了用科学数据解密“舌尖味道”,该公司设立重庆火锅食材研究院,专家团队根据呈香呈味的基础原理及口腔与大脑神经元反应,研制出“火锅魔方”精品系列产品,可搭配出上千种个性化专属味型火锅,风味贯穿南北。
“目前我们采用原材料定植定采的方式,在全国拥有10万亩花椒、辣椒、香辛料的定植产地,还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设立21个研发应用中心。”郑传波称,已搭建以菜品为核心的数据化业务驱动模型,围绕菜品设计、工艺研发,实现新风味的探索和传统风味的模块化,根据餐饮企业需求,量身定制个性化火锅味型,累计拥有上万款底料配方,服务超10万家连锁餐饮门店。
优化营商环境 “擦亮”重庆火锅食材产业名片
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近年来,合川区政府高度重视火锅食材产业发展,成立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的火锅食材产业工作专班,设置综合协调组、招商引资组、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组、商贸物流组等4个工作组,推出10个方面33条政策措施促进全产业链发展,涉及研发平台、产业发展基金、仓储冷链物流、进出口扶持等多个方面。
中共合川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工商联党组书记周其荣称,在助力民营企业发展方面,将发挥统战优势,针对落户合川的火锅食材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为企业宣传政策,“问诊把脉”协调各类事项,主动担当,解决问题,让企业安心入驻、落地,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投资氛围。
“目前正推动组建合川火锅产业商会,引导行业规范、资源共享、抱团发展,已有13家企业发起成立筹备组,联络链条企业32家。”周其荣表示,将发挥“外引内联”作用,主动对接意向企业,协助投资企业处理问题,通过“合商兴合”恳谈会,全国工商联餐饮业委员会合川行等活动搭建火锅食材产业经验交流平台,带领民营企业赴异地合川商会开展考察交流活动,学习经验做法,促进重庆火锅食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擦亮”重庆火锅食材产业名片。
当前,合川区正围绕重庆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将重庆火锅食材纳入全区“两主四特”产业体系,按照“一园三组团”空间布局,将构建火锅食材技术创新研究院、火锅文化研究院“两院”,设立火锅博物馆、文创消费体验馆“两馆”,开设大数据信息服务、金融服务、智慧冷链物流等“八平台”,聚力构建全产业链条和综合服务体系,促进“强二带一促三”,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完)
江边、街巷中、梯坎旁
烫一片毛肚、吃一口鹅肠
整热了
来碗冰汤圆、喝杯冰啤酒
巴适得很!
在重庆
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
重庆火锅
满足着无数人的口腹之欲
承载着重庆人的热情、包容
如今,重庆火锅更承载着
5000亿元产值的愿景
3月14日
重庆市火锅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举行
会上提出
到2027年
重庆力争实现火锅全产业产值5000亿元
到2035年
重庆争取成功创建世界火锅之都
重庆为什么能打造?将如何打造?
小布丁带你看
沸腾的重庆火锅(资料图) 邹乐 摄
重庆火锅历史悠久、名片响亮
火锅食材产业有基础
“自重庆火锅诞生以来,从挑挑火锅,到有固定摊位的棚棚火锅,再到后来的品牌火锅店、连锁火锅店,重庆火锅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重庆美食评论学会会长、历史文化作家司马青衫一直研究重庆火锅文化,在他看来,重庆火锅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味型多元,铸就创建世界火锅之都坚实的文化基底。
发展至今,重庆火锅已成为拥有3.7万家火锅门店、全产业链产值达3000亿元的大产业,也成为重庆一张响亮的城市名片,吸引着无数外地游客前来打卡。
九宫格重庆火锅(资料图) 邹乐 摄
今年初,重庆举办了“2024重庆火锅年欢节”,4天的活动时间里,吸引了约42万人次现场吃火锅、购年货、逛市集、玩游戏,现场实现消费累计1571.8万元,带动火锅门店、火锅供应链、名特优爆品食品等相关消费4300余万元。
不仅门店火热,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2022年5月,重庆火锅食材产业园落户合川区,目前已聚集了原料种养殖企业1554家,加工企业342家,餐饮、物流等企业2071家。
特别近年来“凯鸿”“莎公主”等一批毛肚品牌企业在合川持续壮大,目前合川的毛肚年加工量约占西南地区的1/3。
育企业、树品牌、强品质
打造“重庆味、国际范”的重庆火锅
据重庆市火锅产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重庆有火锅企业1.77万家、增长6.6%,火锅门店3.7万家、增长9.1%。
然而还需努力的是,放眼全国叫的响亮的重庆火锅品牌屈指可数,且这1.77万家企业中无一家上市企业。为此,重庆在印发的《推进火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提到,要推进火锅企业主体培育工程,将培育引进火锅产业龙头企业、独角兽企业、总部型企业、优质“种子企业”。同时,培育火锅“航母”企业,推动一批头部企业建设火锅食材工厂,构建一体化供应链体系,促进集团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加强上市辅导,助推头部企业上市发展。
重庆市火锅产业协会会长陈国华表示,协会也将开展重庆火锅企业认定和火锅门店分等定级,打造星级火锅店、社区店和乡村店。
火锅产业本就连接一二三产业,产业链条长,所以除了火锅企业、品牌仍需做响做亮外,重庆火锅食材的供应也需加强。
火锅食材水发制品生产车间 周旋 摄
辣椒与花椒是重庆火锅的“灵魂”,但每年重庆需从甘肃、四川、贵州、陕西采购大量的辣椒、花椒。以火锅品牌“周师兄”为例,其每年便要从贵州采购辣椒20~30吨。
再如“火锅伴侣”毛肚,根据有关单位不完全统计,重庆毛肚批零市场年销售鲜毛肚约1.5-2.9万吨、盐渍毛肚2.1万吨,合计年销售毛肚约5万吨,占全国毛肚总产量的20.8%,而本地生产的毛肚远远不够。
重庆火锅食材。火锅年欢节活动主办方供图
面对巨大的需求量,若能增加本土供应、降低物流成本,不仅能降低火锅企业经营成本,也能让火锅成为纽带,深化与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合作,延长产业链。
对此,《推进火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也提出,要推进火锅食材优质供给工程,重庆将打造火锅食材优质供给基地,加强农商、农企对接互联,重点支持建设一批花椒、辣椒、苕粉等火锅食材供给基地。同时,培育引进一批特色火锅底料和食材龙头企业、优质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打造中国火锅底料和食材加工、交易中心;建设现代化火锅底料、火锅食材加工基地。
与此同时,目前,重庆果园港和重庆铁路口岸的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均已获海关总署验收并投用,可为毛肚在内的进境肉类通关、查验提供更便捷的条件,更好地保障货物的新鲜度,降低贸易成本。
边吃火锅边俯瞰山城夜景 郭旭 摄
此外,重庆正借助西部陆海新通道优势,组织开行火锅食材进口班列,打通一条海外优质火锅食材进入西南地区的高效快捷冷链物流大通道,为打造中国火锅食材交易中心、全球火锅食材集散地助力。
大家都在看
在重庆,机器人正帮你“盖房子”
新重庆,“国际范”!
新重庆·跑起来 | 15号线、18号线、璧铜线迎来新进展!
来源:重庆发布
文字:许琳珮 刘佳美(实习)
料图。华龙网首席记者李文科摄
华龙网讯(首席记者董进)重庆,是美食之都,火锅,则是美食之都的一张“闪亮名片”。
2月6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推进火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市火锅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力争实现全产业产值5000亿元,基本建成全球火锅食材生产集散中心、全国火锅标准制定发布中心、全国火锅美食文化创新交流中心。
到2035年,重庆火锅产业发展实现量质齐升,发展活力、国际影响力更加凸显;重庆成功创建世界火锅之都,重庆火锅产业发展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特色支柱产业,重庆火锅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新格局全面形成。
重点涉及11个方面任务:
——推进火锅消费场景提升工程。
规划建设火锅消费集聚区。坚持“多元融合、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原则,科学规划建设火锅消费集聚区;规划建设火锅发源地、千年古镇火锅传承地等,重点建设国际火锅城。
提质发展传统消费。突出“重庆味”、彰显重庆辨识度,促进传统火锅企业提升品质、社区火锅小店规范发展;支持发展火锅门店连锁经营,丰富火锅味型,完善火锅品系,引进全球特色火锅企业来渝开设首店。
培养发展火锅新消费。加快推进火锅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发展直播电商、在线展览等业态;发展“火锅+”新模式,推进火锅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推进火锅企业主体培育工程。
鼓励传统火锅企业传承创新。培育引进火锅产业龙头企业、独角兽企业、总部型企业、优质“种子企业”;培育火锅“航母”企业,推动一批头部企业建设火锅食材工厂。
支持新兴火锅企业做大做强。鼓励打造一批集智能、绿色、文创于一体的特色火锅店;增强新兴品牌市场生命力,引导成长型企业深耕细分市场。
——推进火锅品牌设计提质工程。
加强重庆火锅公共品牌设计。提质打造重庆火锅公共品牌,加大重庆火锅公共品牌在餐饮门店、火锅底料、预包装火锅食材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做好品牌知识产权保护。
鼓励新兴火锅企业加强品牌研发设计。鼓励相关企业、公共机构、行业协会积极参与重庆火锅品牌建设,不断丰富火锅品牌线。
——推进火锅食材优质供给工程。
打造火锅食材优质供给基地。加强农商、农企对接互联,重点支持建设一批花椒、辣椒、苕粉等火锅食材供给基地。
做强火锅食材加工基地。培育引进一批特色火锅底料和食材龙头企业、优质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打造中国火锅底料和食材加工、交易中心;建设现代化火锅底料、火锅食材加工基地。
——推进火锅数字化创新工程。
建设火锅要素交易平台。引导火锅餐饮、食材、底料和酒水甜品、餐具器皿、市场物流等企业入驻平台,打造全球火锅产业数字贸易港。
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实施“千企万店数字化转型”行动,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推进火锅文化传承创新工程。
加强火锅文化传承创新。深入挖掘培育重庆火锅文化特色资源,打造“重庆火锅印象”实景演出,建设火锅博物馆、火锅数字博物馆,打造具有“重庆味、国际范”的火锅年份老店。
办好火锅美食节会。高标准举办中国(重庆)国际火锅美食文化节,打造全国火锅美食交流中心。
——构建火锅产业发展动力体系。
加强创新发展。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协会和企业协作,组建火锅产业发展智库团队,加强产业发展政策研究,组织专家进企业、进园区“把脉问诊”。
推动开放发展。吸引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来渝考察、投资火锅产业;加强与重点火锅流派在产业、市场、文化等方面的合作,共建川渝火锅产业联动发展新高地。
——提升火锅产业供给质量体系。
建设高质量火锅标准示范地。制定完善火锅食材生产、加工等标准,构建火锅产业标准体系。
打造高质量火锅产品引领地。鼓励火锅出口企业积极申领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
构筑高质量火锅服务新高地。加大火锅底料辣度、麻度分级标准推广应用力度,全面推广火锅服务标准化管理。
——优化火锅产业现代流通体系。
加快火锅市场体系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全国火锅食材交易市场,着力打造毛肚、鸭肠、牛羊肉、海产品等火锅食材集散交易中心。
提升火锅产业供应链管理水平。加强火锅产业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推进火锅产业供应链相关企业资源整合,建立采购联盟,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数据共用。
——强化火锅产业人才培养体系。
加强人才体系建设。培养大批火锅行业管理、技术和服务人才,打造一批火锅产业人才培训、实习就业示范培训基地,培育打造火锅“巴渝工匠”。
大力培育“新火锅人”。大力培育适应新形势、具有新思维以及熟悉并善于捕捉现代消费趋势、专于产品研发、精于品牌策划、敏于市场营销的火锅品牌经营人才参与重庆火锅产业发展,打造重庆“新火锅人”品牌。
——筑牢火锅产业安全发展体系。
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加强火锅产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投诉处理和评估认证机制,推进“阳光工厂”“阳光厨房”建设。
加强安全风险防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围绕火锅食材生产、经营及餐饮等环节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严查违法违规行为。
(来源:华龙网)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