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11日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新疆丰富瑰丽的文化遗产,引导社会公众感悟中华文化,结合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将活动主场启动仪式设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江布拉克景区,围绕“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主题,全疆各地州市同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展示活动。
主会场奇台县江布拉克景区
将举办启动仪式、视频展播、特色展览
文创展示、非遗集市、公众互动等内容
启动仪式上
将为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考古发掘项目
入选2021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颁发获奖证书
为“新疆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获得者颁发奖杯及荣誉证书
为第五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颁牌
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优秀项目颁发证书
主场活动还将举办
《带你走进博物馆——塔城地区博物馆》图书赠书仪式
《国家宝藏——新疆重大考古发现集萃展》及
“新疆四史”图片展、非遗图片展等特色展览
剪纸作品。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尹通元 摄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提供
全区各地州市文旅(文物)部门
将围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主题,
同步开展400余项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
自治区博物馆将推出《新疆历史文物展》《永远跟党走——新疆革命文物展》《新疆古代服饰展》。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舞蹈黑走马图片来自网络
6月11日,举办“多彩非遗,美好生活”展示活动,现场将举办非遗项目文艺演出、文化遗产图片摄影展。重点围绕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和餐饮类非遗项目,向观众展示伊宁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成果;
伊犁州与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共同举办《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士子的行旅”中国古代科举与旅行特展》;
6月13日—15日,伊宁县将在伊宁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非遗展馆举办非遗类手工产品展示展销;
6月11日,新源县将举办民族服饰展、哈萨克族刺绣展、民间绘画展、传统舞蹈黑走马及麦西热甫、发放宣传单、传统木制手工艺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周宣传展示活动。
乌鲁木齐市
6月3日—13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展在红山公园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线上线下同步进行,11日还将邀请乌鲁木齐非遗传承人举办现场非遗教学、讲座等活动;
6月10日—15日,米东区将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周宣传展示活动,现场将有手工艺展示等环节。
克拉玛依市
6月10日,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风彩”非遗文化主题晚会将在独山子区独库大本营广场举办,现场对克拉玛依市及独库公路沿线地区各民族精品非遗项目进行展演。
6月11—20日,将在克拉玛依市文化馆大厅举办剪纸、版画、根雕、泥塑作品展览;
6月11—12日,将在克拉玛依市文化街茶楼举行豫剧、秦腔、黄梅戏惠民演出;
6月12日,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乌尔禾镇赛马场将举办那达慕大会非遗展示活动;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6月8日—11日,精河县将通过抖音号“精河·声染杞色”开办慕课,内容涵盖非遗项目剪纸、萨吾尔登等;
6月10日—12日,温泉县“文化润疆·江格尔非遗盛典”展演,展演包括江格尔说唱、长调短调、托布秀尔弹奏、传部落统服饰、萨吾尔登表演等。
吐鲁番市
吐鲁番游客体验桑皮纸制作
6月11日,吐鲁番市将举办吐鲁番木卡姆、纳孜库姆、民歌等歌舞类非遗项目展演,还将对土陶、桑皮纸、刺绣、柳编等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进行展示展览。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6月9日—11日,轮台县将举办刺绣及手工艺品展览;11日,还将举办“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专场晚会,现场将有民歌、器乐、歌谣、莱派尔(双人舞)等表演;
6月8日—15日,和静县将举办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乡村振兴 非遗同行”为主题的“江格尔”说唱比赛、“麦西热甫”展演活动、非遗进景区传统手工艺展示活动及传统手工艺旅游纪念品展示活动;
6月6日—13日,尉犁县举办罗布淖尔民歌弹唱、对唱、阔夏克说唱以及自治区级非遗项目“狮子舞、做饭舞、手绢舞”等节目展演;
6月11日,库尔勒市将举办“库尔勒赛乃姆”传统歌舞展演及2022年“非遗购物节”活动;
6月11日,博湖县将举办国家级非遗代表性祝赞词项目吟诵比赛、歌舞、都塔尔弹唱、锣鼓表演、旗袍秀以及刺绣品、服饰、工艺品等以传统手工为主的系列活动。
阿克苏地区
农民画 图片来源:库车市零距离
6月10日—11日,拜城县克孜尔歌舞团和拜城县非遗项目“赛里木赛乃木”演出队将进行公益性演出,同时,还将有拜城县纺织技艺帕拉子技艺现场展演、拜城县斗石鸡现场展演、奥斯曼染眉习俗现场展演、拜城县赛里木酸奶等传统美食品尝活动;
6月11日,库车市将组织代表性手工技艺库车铜器、库车土陶、库车土肥皂、库车花帽、库车刺绣、库车红柳编织、库车农民画等项目的传承人对现场群众献艺的同时传授技艺,可现场体验非遗魅力;当天,还有网络直播销售非遗手工物品活动。
喀什地区
6月8日—11日,疏附县将开展制作民族乐器、手工技艺、土陶、传统木雕、刺绣、农民画技能比赛等活动;
6月10日—18日,岳普湖县将在达瓦昆景区举办“维吾尔族且力西”展示活动、“古勒巴格麦西热甫”展示活动、“萨巴依演奏艺术”展示活动、“萨哈尔迪”转轮秋千展示活动;
6月11日,喀什市将举办书法体验活动、国画体验活动、剪纸体验活动、木雕展览活动;
6月12日,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将举办塔吉克族民歌传承人和民间歌唱爱好者表演节目,现场还将展示塔吉克族服饰。
和田地区
资料图片
6月10日,墨玉县将举办桑皮纸手艺展示及十二木卡姆表演,同时还将有非遗节目演出、书画交流活动、流动博物馆展览等活动;策勒县将举办非遗产品展演展销;于田县将举办维吾尔族木雕技艺展示;皮山县将开展非遗剪纸展览活动。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6月10日—12日,阿图什市、阿克陶县、乌恰县、阿克陶县等地将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活动。
哈密市
哈密刺绣图片来源:哈密发布
6月9日—11日,将在哈密市文博院文化广场、哈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一楼演艺厅等地,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大赛及宣传展销展演活动;同时还将举办刺绣、剪纸、葫芦艺术、农民画展览活动。
塔城地区
6月11日,塔城地区将组织非遗传统刺绣工艺品展示,开展塔城地区国家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图片展览。
阿勒泰地区
阿勒泰地区将在文物保护点“青河三道海子遗址群”开展活动,现场对遗址群进行讲解并全程直播。
资料图片
全疆各地还将开展流动博物馆“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活动、文物法规宣传咨询、博物馆志愿者活动等内容丰富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宣传新疆丰富瑰丽的文化遗产,普及文物保护理念,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文化遗产事业发展带来的成果。(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前,大运河北京段发布沿线12条旅游精品线路,包括通州区、西城区、海淀区等运河沿线7个区,融合了文化遗产、特色博物馆、水岸景观、游船夜航等元素。在通州区推出的5条路线中, 北运河2号码头、“三庙一塔”等颇具底蕴的景点带领游客探历史,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大运河森林公园呈现城市副中心的生态建设成果;西城区的旅游路线串联起北京郭守敬纪念馆、北京宋庆龄故居、鼓楼西大街、烟袋斜街、京杭运河积水潭港碑、火德真君庙火神庙等古街民居,游客在一处处遗址、故居中读漕运,品京味儿。在大运河其他段线上也都各有特色,串联起从北至南多姿多彩的文化图景。
北京运河:精品线路展京味儿文化
通州:
物华风采 孕育繁盛文化带
< class="pgc-img">▲ 一枝塔影认通州(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古老的大运河,历经千年沉淀,因漕运而形成了独特的南北运河文化。大运河北端的通州城,以当年石坝码头为交汇点的北运河、通惠河两岸,孕育了一条成熟而繁荣的文化带。
连通京津冀,打卡运河两岸古今地标,金水道串起好风景。千年古运河两岸不仅有美景和美食,还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民俗民风。
从北运河新北关闸开始,可以一路乘船行驶至漕运码头。船上与岸上两路呼应配合,将运河水系变迁与燃灯塔、大光楼的前世今生巧妙融合,重现漕运时期千帆竞发、万舟骈集的盛景。
在通州人眼里,西海子公园承载着几代通州人的回忆,它也是大运河文化带上重要的生态景观节点。西海子公园位于京杭大运河北端西侧,以中国传统山水园林为造园理念,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组成体现各种情趣的园景。改建后的公园以水为魂,以运河文化和通州历史为核心,结合三教庙、燃灯塔、葫芦湖、李卓吾墓等丰富的历史遗存,形成通州运河段“一塔、两湖、四区”的景观架构。
通州燃灯塔,清人王维珍在诗中这样描写:“云光水色潞河秋,满径槐花感旧游。”燃灯塔是古通州标志性的建筑,矗立在运河边1400多年,它与山东临清舍利宝塔、浙江杭州六和塔、江苏扬州文峰塔并称运河“四大名塔”。
在西海子公园旁边几百米处,有一家名为“咱家书房”的书店,近来成为大运河文化带的文化一景、网红打卡地,也因传播大运河文化而广受当地人喜欢。
“大运河文化带申遗成功后,政府一直在做治理工作,过去的大运河臭烘烘的,现在河水清澈、物美宜居,周末也有人游泳、垂钓。盛颜重现,让生活在大运河岸边的我们感受到生活的幸福美好。”“咱家书房”负责人聂锦荣说。因为大运河文化带的筹建,让“咱家书房”等文化设施有了“灵魂”,丰富的活动也令运河圈的文化气息更加浓厚。
海淀:
运河流香 古迹古树都是“活历史”
< class="pgc-img">▲ 海淀区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供图)
>古迹与沿河景观结合,现代城市生活与历史文化结合,海淀区与大运河似乎总有着某种不解之缘。记者走访发现,大运河休闲旅游精品线路中的“‘皇家’之行,游船赏景觅风光”线路所涉及的景点,隐隐透露出一种皇家气派和庄重典雅的风格。
比如南长河是北京城内现存的唯一一条明清两代皇家御用河道,据此打造的南长河公园碧水潺潺,杨柳夹岸,传承了“长河观柳”的历史风貌,除水面景观外,公园设有曲苑听香、柳岸春荫、水音深处、别院歌笙、知趣廊等12处景点,附近的很多市民都喜欢到此遛弯和垂钓,一位老大爷告诉记者:“我每天都会到河边散散步,像我这样的老年人特别多。”
而颐和园也可以称得上名副其实的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乾隆曾6次下江南,而大运河正是其南巡的主要路线,为了把大运河沿线的美景“留在身边”,颐和园中处处可见京杭大运河沿线风景的影子:仿黄埠墩建成的凤凰墩,以杭州西湖为蓝本的昆明湖,吸取镇江金山特点的万寿山,写仿南京永济寺的赅春园。
五塔寺也曾是长河北岸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据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馆长卢嘉兵介绍,五塔寺又名真觉寺,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但到20世纪初期,寺内除尚存一座金刚宝座塔和两棵相伴左右的明代银杏古树外,其余建筑几乎消失殆尽,上世纪80年代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石刻艺术博物馆。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以收藏、研究、展示北京地区石刻文物为主,馆内收藏了数千件石刻藏品,包括珍贵的北朝造像、唐代墓志、金元石雕、清代石碑以及名家书法刻石等。其中金刚宝座塔上面有佛足、迦陵频伽等各种精美的石雕图案,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塔南侧矗立着两棵银杏树,树龄约600年,均为北京市一级古树,是博物馆的“活文物”。这两株古树伟岸探天、冠大荫浓、枝繁叶茂,记录着石刻馆的四季变迁,已成为这里最受欢迎的网红打卡地。
加强石刻类文物保护,是博物馆的重要工作。“石刻在露天里风吹日晒雨淋,对文物的破坏严重。”卢嘉兵说,“明年我们将准备用三维扫描的技术,通过数字化方式记录好文物上的纹路,用电子形式的拓片来呈现。同时,我们还将按原来的格式将碑文誊录下来,尽最大努力把中国的金石文化传递给更多大众。”卢嘉兵说。
西城:
串点成线 展现地区文化风貌
有句话叫:“先有什刹海,后有北京城。”位于西城区西北部的什刹海不仅仅是一个历史风景区,还承载了大运河厚重的文化记忆。记者走访发现,大运河休闲旅游精品线路中的“银锭观山,闲庭意趣知漕运”线路所涉及的景点,几乎都坐落在什刹海风景区内。
据什刹海风景区管理处旅游资源管理科科长张磊介绍,什刹海风景区由前海、后海、西海水域及沿岸名胜古迹和民居民俗生活组成,在历史上是京杭大运河的北端点码头,当时漕船就是从通州到积水潭,所以景区本身就是大运河的一部分。
元代水利工程专家郭守敬对京杭大运河的形成具有巨大贡献,正是他实现了京杭大运河的全线贯通。郭守敬纪念馆馆长张鹏表示:“我们的展览突出体验感、沉浸感,有很多的互动方式,比如用幻影成像的方式把通惠河上面的水闸如何运行展示出来,用视频让大家了解到今天的什刹海水系,用沙盘来展示通惠河贯通最后一公里。”
对于郭守敬纪念馆被列入大运河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张鹏很兴奋,他说:“我觉得特别好的一点是,这条线路把运河沿线零散的、易被忽视的文旅资源有效地串联起来,发挥了聚集效应。对于游客来说,文化旅游更能补给知识需求。”
作为一个只有200平方米面积的小微博物馆,2019年,郭守敬纪念馆吸引了12万人次参观,展现了旺盛的发展活力。
银锭桥初建于明正统年间,被誉为“城中看山第一胜处”,在游客眼中,它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因为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站在桥上可以一眼看到西山全景。游客马女士告诉记者:“从这里眺望西山,会发现西山特别美,整个山脉都很完整,有一种轻盈和开阔的感觉。”
什刹海风景区近期上线了一个文化探访小程序,游客通过扫码可以了解世界文化遗产之旅、魅力新生体验、人文遗存游访等主题旅游线路的文字和图片介绍,方便游客体验、游览和探访。
在张磊看来,什当把一些文化景点、文物景点串联起来,进行系统化展示后,不但可以方便游客更好地游览,让游客在游览中探寻历史,也能增强区域文化的魅力和活力。
“以大运河休闲旅游精品线路为契机,我们希望能逐渐带动大运河沿线的文物被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同时适当增加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文化空间,让景观品质能更好地提升,让什刹海的文化历史和地区风貌能更好地展现。”张磊说。
江苏运河,古街“潮”味浓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图片来源于中国大运河官方微信)
>千年运河,流淌不息。运河边的老街受着千年流水的滋养,烟火气息中折射出与众不同的色彩。一边保留着历史的优雅古典,一边彰显着现代的活力四射,这些运河古街方能生机勃勃,源源不断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目光。
苏州:平江历史街区
“一条平江路,半座苏州城”,可以说,平江路是苏州古城的缩影。平江历史街区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是苏州迄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历史街区。如今的平江历史街区,依旧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双棋盘格局以及“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独特风貌,并积淀了极为丰富的历史遗存和人文景观。
无锡: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
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是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发祥地,也是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典型风貌河段。清名桥为单孔石拱桥,全系花岗岩堆砌而成。整座桥造型匀称,稳固雄伟,南侧是伯渎河,西侧有南长街。修复改造后的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具有独特的江南文化特色,延续了运河古韵的历史文脉,为无锡百姓寻求“老无锡味道”提供了丰富的精神享受。
常州: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
常州的青果巷是网红街巷,它南临古运河,东起正素巷,西至晋陵中路,直通南大街商业中心,北至古村。作为常州文脉之地,青果巷先后走出了近百名科举才俊和一大批近现代名人,遍及政治、文学、艺术、教育、实业、科学等众多领域,被赞誉为“江南名士第一巷”。
镇江: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
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保存着自唐朝以来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和成片的传统民居,是我国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渡口文化景区,今年8月入选江苏“运河百景”标志性运河文旅产品。街区目前入驻商户160余户,涵盖文化演艺、文博场馆、特色餐饮、酒店民宿、商业购物、健康养生、非遗传承体验等,热闹的夜经济、精彩的文化演出、全新的旅游业态让西津渡成为市民和游客放松休闲的热门打卡点。
扬州:东关街
东关街是扬州城里最具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3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今年8月入选首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现存名人故居、盐商大宅、寺庙园林等重要历史遗存50余处,且特色节庆活动丰富,晚间文化娱乐活动多样。
徐州:回龙窝·快哉亭历史文化街区
回龙窝始建于清朝,以瓦房为主,是一片纵横交错、总长不足400米的居民胡同。历经几百年,传统街区形态基本保存完整。它代表和展现了徐州历史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保留了清晚期的建筑格局,是“老徐州历史文化风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快哉亭公园,是徐州年代较为久远的园林公园,因当时徐州知州苏轼在此亭作《快哉亭冈赋》而易名。
“画中游”大运河杭州段
京杭大运河过余杭塘栖进杭州,经过拱墅区、下城区和江干区,最后由三堡船闸汇入钱塘江,大运河杭州段全长39公里。运河杭州段是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在千百年的历史中,融汇了中国南北各地的特色物产、饮食服饰、风情民俗、官民礼仪等,留下了诸多历史人文景观。经过多年的综合治理与保护,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现已成为一条韵味独特、别样精彩的运河文化风情线。
目前,京杭大运河杭州景区两岸已形成了一条以自然生态景观为核心主轴,以历史街区、文化园区、博物馆群、寺庙庵堂、遗产遗迹为重要节点的文化休闲体验长廊和水上旅游黄金线。景区核心范围为“三大街区、四大园区”及博物馆群。
从武林门码头出发,乘漕舫一路北行,可欣赏京杭大运河十里亮灯的独有景致。京杭大运河亮灯是由世界级灯光大师罗杰·纳博尼设计的,并于2015年完成7个节点亮点的提升,更增加了夜游运河的赏心悦目感受。春夏秋冬的武林门、爱情甜蜜的青园桥、风雪雨雾的御码头、纱幕艺术的富义仓、繁华的江桥暮雨、璀璨的十里银湖墅、古朴的桥西人家……如今的京杭大运河,让外国人感觉“很中国 ”,让中国人感到“很杭州 ”,让年轻人感觉“很时尚”。
旅游达人颜冰暄认为,大运河杭州段最好看的时候是夜晚,主要游览的区域是在武林门码头—拱宸桥一段。坐着游船夜游京杭大运河,是一件很惬意很享受的事情,沿岸的灯光和风景,还有沿途路过的一座座桥,都不会让人失望。
在白天,码头会有运河公交,不过到了晚上,公交就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游船,虽然路线一样,但白天和晚上坐船看到的风景各有千秋。“白天的运河平平淡淡,行驶着它的历史使命,运输着来往的船只,而夜晚的运河,则是大胆地展示着自己的美,交织着两岸的灯火,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颜冰暄说。
上塘古运河景区也是大运河杭州段一大亮点,近年来,景区实施上塘河与沈半路沿线提升改造工程,打造以“一廊一街一秀”为特色的上塘古运河夜游风景区,“梦话上塘”沉浸式古运河夜游项目今年亮相,实现“人在船中坐、船在画中游”的全新互动体验。从欢喜永宁桥到姚家坝,往返2.6公里,夜游项目有7个场景13个点位,“船一边开,市民一边看一路的表演,每一个场景都有相应的主题,有诗歌朗诵、真人演出等,讲述的故事就是围绕上塘河历史,最早从秦朝开始,以后市民可以在游船上感受沉浸式夜游体验。”拱墅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夜游,在上塘河沿岸,还会有吃、喝、玩、乐、住等配套项目。
古老大运河的新潮“科技风”
大运河是活态的文化遗产,也是一个有无限发挥空间的超级IP。通过数字化对运河文化遗产进行阐释和展示,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大运河也被赋予了更多的互动性和表达性。
“声音名片”让文物说话
9月26日,在杭州,“千里长河——中国大运河文化主题展”开展。展览中采用了一种特别的表现手法——声音媒介,通过声音形式展示,让无声的文物说话,建立历史与当下的链接。
序厅声音影像作品由10个部分组成,10段声音是通过早、中、晚3个时段录制,得到运河原始的声音素材,10个影像首尾连接即是运河自北向南的全局景貌。展厅背景音乐依据每个单元板块的主题概念,选取水流、集市叫卖声等,经过后期制作完成,充分触发并打开观众的听觉、视觉感官。
更有趣的是,重点展品的声音名片,是通过提炼文物的不同质地、外形、用途等特征,并结合运河现场录制的水流声艺术加工形成的。如现场可听到吉州窑黑釉鸟形埙的声音、南宋时期运河边人们娱乐掷筛子的声音……
沉浸式体验再次惊艳大众
除了听声,置身其中,伴有光影技术环绕,体验运河更加“沉浸”。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现代快报+·ZAKER南京策划制作的“5G 大运河沉浸式体验馆”惊艳亮相。站在体验馆前,五屏环绕,伴着潺潺水声,从京杭大运河南端出发,好似乘一叶扁舟,穿过杭州拱宸桥、苏州吴门桥、无锡清名桥,运河两岸的常州东坡公园、镇江金山寺,秀美江南依次展开。
推开一扇窗棂,品一品淮扬小吃,扑面而来的烟火气息,展示着运河人家的诗意生活。拨开一片飘落的花瓣,体验烟花三月下扬州,文峰塔就在眼前。沿着淮安水上立交、 宿迁中运河,来到在京杭大运河与骆马河交界的徐州窑湾古镇,青砖瓦楼的院落里,酱缸依次摆开,好似能闻到缕缕酱香。沿着运河继续北上,济宁南旺戴村坝、河北白洋淀、天津三岔河、北京白浮泉……从京杭大运河,转入隋唐大运河,再到浙东大运河,最终飞越宁波三江口,这里是中国大运河的入海口,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这个“5G大运河沉浸式体验区”,是从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搬过来”的。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还能邂逅更多高科技产品。裸眼3D、“5G+VR”,千亿像素、知识图谱、时空地图……各种科技手段,让古老的大运河焕发新的生命。
古图兴起“赋活”热
继火遍全网的《清明上河图》动态版之后,近期另一幅绘制于清朝乾隆年间的古画《潞河督运图》也要“活”起来了。
按照规划,北京市通州大运河旅游景区将创建北京东部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其中在“三庙一塔”南广场的游客服务中心,将打造一幅“活”起来的《潞河督运图》。潞河又称北运河,《潞河督运图》展现了清朝乾隆年间北运河漕运经济、商贸及民俗盛况。通过现代数字科技复原后,静态画作将被动态演绎出来。贩夫走卒的吆喝叫卖、官吏督查秩序的威风姿态,都将一一呈现,通过触摸屏幕,游客还能和画上的人物进行互动。
2021年10月30日《中国文化报》
第4版刊发特别报道
《大运河:串起千载文脉 重现通衢盛景》
↓ ↓ ↓ ↓ ↓ ↓ ↓ ↓
< class="pgc-img">>责编:陈晓悦
动现场。渝北区文化旅游委供图
6月10日-11日,2022年渝北区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春夏)在重庆大悦城启幕。九项活动精心烹饪的“文旅大餐”,点燃城市“烟火气”。重庆市曲艺团专场演出、青年歌手大赛、儿童书画大赛、经典诵读大赛、文保论坛、古玩收藏集市、文旅产品展销、文旅推介及惠民政策发布、惠民消费活动轮番登场,精彩纷呈。
活动现场。渝北区文化旅游委供图
据悉,本次消费季参展商家800余家,展品达2000余种,累计发放消费优惠券2000万元,预计拉动消费3亿元。
曲艺书画经典诵读 让文化自信植入人心
渝北区文化旅游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传统文化是魂、是根,本次文旅惠民消费季专门开设文化体验区,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层上,新增加了曲艺演出、青年歌手大赛、儿童书画大赛、经典诵读大赛、文保论坛等,看似传统活动但意义深远,涵盖少年、青年、中年等各个阶段人群,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营造强烈的文化氛围,挖掘弘扬优秀历史文化传统。
在传统文化带来的强劲消费力和影响力的同时,通过传统的曲艺表演、书画大赛、经典诵读等活动,推动更深层的文化理解和重塑。
特色民宿“搬进”现场 开启浪漫之旅
本次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活动还有一个突出亮点,就是可以现场体验渝北的特色民宿。据悉,为了增强市民的体验感,活动组织了10余家渝北的特色民宿参展,并让市民现场体验,喝茶品咖啡,现场预约。
近年来,渝北涌现出漫屋青麦、两生花、星空夜话、朵田间、樱之驿等多家精品民宿。渝北民宿通过高起点谋划,充分打好文化牌、特色牌、情怀牌、体验牌、服务牌,不少民宿成为了主城居民周末游的必去打卡地。
接下来,渝北将通过有计划、成体系地盘活利用城乡闲置资源,培育形成“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品质化”旅游民宿体系,做足农文旅融合发展文章,打造“品牌+”产业发展新业态,真正做到人文气息与艺术风格完美交织,诗意情怀与生活美学相得益彰,让游客进得来、留得住、住得下,让市民切实享受到文旅惠民的便利和福利。
现场体验针灸推拿锔瓷 更有烟火气
各式陶瓷、铜钱、古老的花瓶、泛黄的线装书籍.....这里既可休闲观赏,让你一览古玩、奇石、花木盆景等等;这里更是收藏家、爱好者的淘宝之地。
古玩收藏集市是渝北区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每年的“必修课”,邀请收藏爱好者,开展收藏品、艺术品交易、拍卖、交流活动。但今年玩出了新花样,参与玩家达到400家,产品更是上千种,每天中午将进行现场拍卖活动。
据悉,本次活动现场将现场展示文创非遗技艺,如锔瓷等修复技艺,还有针灸、推拿、采耳等传统技艺,游客可深度参与体验。
福利送不停 发放消费优惠券2000万元
为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本次活动期间,将进行文旅推介及惠民政策发布、惠民消费活动,组织文旅企业线上线下开展消费优惠,累计发放消费券2000万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活动现场,重庆巴渝民俗博物馆、碧津美术馆、渝北区图书馆也将推出极具文化内涵的文创产品、伴手礼。巴渝民俗博物馆充分结合自身藏品策划推出匠玩、闺阁系列创意产品,碧津美术馆推出美术书画系列创意产品,渝北区图书馆将阅读巧妙融进设计,推出立体镂空香薰小夜灯、《昆虫之美》、《我想和你虚度时光》系列文创产品。
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特意选择在商圈大悦城举行,将有力促进文旅商深度融合发展。活动期间,大悦城餐饮、服装、游乐、玩具等商家都将推出系列优惠活动。(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