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分享:店里来了两暑假工,上班第7天,就开始给自己点菜了,姐我太爱吃麻仁鸡蛋了,叫我哥多做点儿…………哈哈
< class="pgc-img">图片截图来源@海鹏家常菜
>第一次听说这个菜,还以为是什么菜炒鸡蛋,麻仁鸡蛋,刚才去查了一下,应该挺好吃的,我如果刚去,我估计也爱吃[捂脸]?
?这松弛感拿捏了[泪奔]说明你家菜好吃啊
< class="pgc-img">>[泪奔][泪奔][泪奔]果粒橙还碰杯呢,谁懂我的笑点
< class="pgc-img">>?我高中毕业干服务员 ,厨师大哥每次遇到爱吃的菜,都给我多炒出来一小碗 ,我上菜的时候就跟我说 ,送完来厨房吃[呲牙][呲牙]
< class="pgc-img">>?美宜佳上班,有些临期食品不能退,店长说可以让我带回家吃掉,现在每次检查日期的我可认真了[呲牙]生怕漏了少吃一口
< class="pgc-img">>?我做咖啡客人说不加糖 ,我故意加糖 ,然后店长说做错了自己喝掉 ,我还要装出一脸无辜不好喝的样子,喝着我为自己做的不打钱的咖啡[流泪][流泪][流泪]
< class="pgc-img">>?年轻时在一个粤菜餐厅打工,2个月胖15斤…..我天天偷鲍汁浇米饭上,那时候全是厨子自己拿好东西熬出来的,我17岁,给我补的天天流鼻血[捂脸][捂脸][捂脸][捂脸]
< class="pgc-img">>?香芋地瓜丸刚炸出来是又香又又好吃 ,也不知道那个人发明的[色][色][色]
< class="pgc-img">>? 穿睡衣上班,问我行不行,我说只要不光着屁股就行[呲牙][呲牙][呲牙][呲牙]干完活就在一边看手机,热了让我给她挖冰淇淋吃[呲牙][呲牙][呲牙][呲牙][呲牙]
< class="pgc-img">>? 我上大二的时候在一点点打暑假工,店长跟我讲想喝奶茶就自己带个杯子来,做好倒在自己的杯子里喝,店里有监控不能用店里的杯子喝[捂脸]结果天天喝奶茶都给我喝腻了
< class="pgc-img">>?之前暑假兼职 ,有一个小哥哥人可好 点了一堆菜 ,一口不动的都给我们端出来 ,说没动 给我们吃 一个月来吃十回 ,吃了他八盘锅包肉[泪奔]
< class="pgc-img">>?我感觉做暑假工的时候挺开心的[泪奔],没有现在正式上班这么牛马[捂脸]。饭店做的时候我可喜欢推温州鸭舌这个小菜了[捂脸],然后给它搁桌子中间,那个碟子又小,桌子又大,客人一般不夹[捂脸],客人走了我就和小伙伴开炫
< class="pgc-img">>?之前开游泳馆,招了几个暑假工过来,以后夸夸炫烤肠和饮料。过了一个月说实在不想吃烤肠了。天天吃饭饭店,吃后期也是求我去给他们买炒饭炒面。饭店也吃腻了[捂脸][捂脸]
< class="pgc-img">>高中毕业那个假期也去干了俩月暑期工,属于我们那消费较高的饭店了,别的暑期工会吃客人剩下的菜,我就不一样了,进去就哄厨师长大叔各种夸各种捧,麻利的帮忙写菜谱啥的,每次他起锅装盘的时候都给我留一小勺在碗里,都是预留给我的,从没吃过客人的剩菜[比心]
< class="pgc-img">>?在北京番茄园干过,牛莉张国强拍麻辣芳邻,人家自己带的螃蟹又在包间聚餐嘛吃完看都走了,我看螃蟹怪好,收起来随手放抽屉里去了,结果五分钟没有有人来找,吓得说没看见螃蟹,那个螃蟹真好吃哈哈哈
< class="pgc-img">>? 以前我在火锅店上班的时候,一个包间的人都走完了,锅里还剩好多菜。我们几个人关上门就开造,突然门被推开了,客人在门口愣了一下说没事你们吃你们的,我东西忘拿了。走的时候还顺手把门关上了,真是好人呐[流泪][流泪]
< class="pgc-img">>五星级酒店暑假工做服务员,之前都是客人走了还剩啥才敢框框一顿炫,后来老员工指导指导了我说别吃客人吃剩下的,想吃啥上菜前找个小碟子给自己留点就行啦,从此以后天天吃热乎的炸小排骨,水果,大虾[捂脸]?
< class="pgc-img">>原来大家都是一样的心理,在小吃店收银的时候客人问有什么推荐的,我都是推荐我觉得好吃量足不亏的,绝不让你的钱白花[捂脸]
以前我在奶茶店打暑假工 ,里面还有汉堡啊 炸串啊 土豆啊,我每天吃 老板还要买小零食给我们吃 ,中午吃饭还是老板的妈妈做的 ,因为老板跟我们一起吃饭 ,所以她妈做的特别好[看][看] 夏天哦 每天跑过去跑过来 ,那么热 两个月我涨了接近20斤[捂脸] 因为晚上打烊就开始炫汉堡包 奶茶 土豆[泪奔][泪奔][泪奔] 就没停过[比心]
于广州天河的一家一点点门店。
一点点门店的生意曾经非常火爆,顾客有时需要等上半小时到一小时才能喝到心仪的饮品。
“两个人吃一块饼跟五个人吃一块饼肯定是不一样的,毕竟饼是一定的。但是,在这条街上我们是坚持了最久的,该走的都走完了。”
阿良在广州天河一所高校侧门的一点点奶茶店担任店长,对于近期外界传言“一点点要倒闭”,他摇头表示“不是事实”,比起附近陆续搬离的茶饮店,他所在的门店已经营业了七年,并且一直处于盈利状态,未有关店的打算。但是,生意确实受到其他茶饮品牌的冲击,“2019年的巅峰时期,我们店的日均出杯量约1500杯,现在日均出杯量约600杯。”阿良向南都湾财社记者透露。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称,茶饮品牌一点点多地门店关闭,32个月关闭门店约1000家,“感觉‘一点点’慢慢退出奶茶界”,登上社交媒体热搜榜。
为此,南都湾财社记者走访了广州多家一点点门店,了解这些门店在新茶饮们加速争抢市场之际的经营现状及经营困境。
A
门店奶茶销量下滑一大半 变化出现在2020年前后
阿良在2014年加入一点点工作,在广州北京路一家门店做店员,那时知道一点点的人还不多。阿良记得,开业第一天下着雨,他在店里一杯杯地泡着奶茶,一天下来共卖了13杯。一开始生意总是这样,店里一天只能卖十几杯奶茶,直到开业一年多后,一点点品牌的名气大涨。
2016年11月,阿良加入位于广州天河区一所高校侧门的另一家一点点门店,这家店在三个月前开业,刚开业时一天出杯量就超过600杯。阿良说,“当时这个品牌已经很火爆了。”生意最好是2019年,这家店一天日均出杯量约1500杯。
变化出现在2020年疫情暴发后,阿良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那时才有感觉一点点在走下坡路,主要是受经济环境的影响,我们也去了解了其他品牌的情况,差不多都遇到同样的问题。目前,这家店日均出杯量约600杯,跟刚开业时差不多,购买群体主要是大学生和周边上班族,平时外卖占比10%-20%。”
对于一点点门店的经营情况不如以前,莹莹同样深有体会。莹莹今年21岁,2019年她入职广州城中村一家一点点门店,现在负责带店。“前两年一个月销售额能有30多万元,现在一个月只有14万元左右,除去成本只能赚一点点”。莹莹所在的门店不大,属于街边档口店,但店面租金每个月也要3万元。
换算成出杯量的话,以前莹莹所在的门店一天能卖1000多杯奶茶,现在一天只能出三四百杯,周末一天能卖五六百杯,暑假时生意会好一点。
莹莹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2015年是一点点特别火的时候,也是它快速拓展的时候,“当时没有那么多奶茶店竞争,而且一点点也在不断创新,并且有自己的独特口味”。波霸奶茶是一点点较火的一款奶茶,也正是因为喜欢喝波霸奶茶,当时莹莹才选择去一点点上班,“奶茶店一般都有员工券”。
肖玫所在的一点点门店经历了同样的变化。她所在的门店位于广州天河一个购物商场的正门口,开业至今已有8年。肖玫记得,2018年、2019年时,这家店门前经常大排长龙,那时都是现场点单,顾客有时要等半小时甚至一小时。这家店配备了十几名员工,有人负责帮顾客点单,有人负责泡茶,有人负责手摇奶茶,肖玫一天都忙得停不下来。
而现在,这家店的员工仅剩5人,记者走访的当天下午,现场断断续续有顾客前来点单、取餐,但都能做到即点即取。肖玫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现在的销售额比那时候起码下降了两成。利润还是有的,只是没有以前那么多,不然做不下去。”
B
18个月时间关店500多家 一点点否认倒闭称将“上新”
有相关媒体报道,一点点位于南充、大连、苏州、青岛、合肥等地的门店纷纷关闭。根据窄门餐眼提供的数据,截至2023年11月,其在全国门店约3029家,相较于2022年5月的最高点3569家,18个月时间门店减少了500多家。这一数字相比外界传言的32个月时间关店1000家要少一些。江苏、浙江、广东门店数量缩减较为明显,相较2022年12月,到2023年11月,江苏门店减少了90家至621家,浙江门店减少了120家至527家,广东门店减少了67家至396家。
针对“一点点要退出奶茶界”“一点点要倒闭”等传言,11月10日,一点点通过官方账号回应称,“到底是谁在说我要退出奶茶界呀,假假假!下周就有全新活动上线!一点点否认倒闭。”
南都湾财社记者在走访广州市场时了解到,多位店员均表示,门店整体生意“还算可以”。如肖玫所在的门店开业至今8年,阿良的门店营业7年,而在阿良门店附近还有一家一点点经营了9年。位于天河的一家一点点准备在下个月关店,不过店员称,主要是因为其老板想要回中国台湾,
但阿良承认随着街上的茶饮店越来越多,自己门店的生意也受到一些影响。尽管生意不如从前,但在肖玫看来,一点点是经营比较稳定的老品牌,也有很多老顾客。肖玫表示,“我们的生意还是比较稳定的,肯定没有当年那么火,但是我们这个商圈附近的奶茶店及餐饮品牌都换了好几批,但我们一直在。”
C
曾经被称为“网红”奶茶“隐藏菜单”一度很超前
一点点是台湾奶茶品牌50岚原北区代理商楼更深在大陆创立的品牌,其首家门店于2012年12月在上海开业。
创立之初,一点点售卖的饮品均价低于15元,相比起人均消费在20元以上的喜茶奈雪,性价比优势明显,饮品更突出茶底、茶香,四季奶青、红茶玛奇朵等颇受消费者欢迎。而且,一点点早就引进了“隐藏菜单”的玩法,消费者可以自主搭配或更换茶底。
据当时的媒体报道,2017-2018年,一点点上海、北京、青岛等地的门店都排起了长队,其因此也被称为“网红”奶茶,它常常被拿来跟另一个等位时长更长、售价更高的喜茶放在一起对比。
菁财资本创始人葛贤通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一点点的产品在当时还是很有竞争力的,虽然是以植脂末产品为主,但是也最早引入了鲜奶等好料,口味比多数茶饮品牌更胜一筹。“一点点最早开拓上海市场,很多店员都是从中国台湾过来的,当时整个门店的标准操作水准完全是降维打击其他奶茶品牌。而且,当时茶饮市场竞争不算很激烈,最有商业敏锐度的一批人率先成为了一点点的加盟商,更加加强了整个品牌的整体运营水准。”
“好的产品、好的运营水准加上茶饮的蓝海市场,2017年前后那几年,一点点总部和加盟商确实赚到了很多钱。”葛贤通进一步指出。
在一点点工作多年,肖玫也很认可一点点的文化。在她看来,一点点是茶饮中较早将饮品区分甜度的品牌,而且这些年服务都抓得比较严格。
餐宝典创始人汪洪栋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早期一点点还是吃到了茶饮行业的红利,抓住了行业的风口。对于很多年轻人而言,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杯奶茶就是一点点。而且,一点点还有很大的贡献在于,为茶饮行业培养和输送了很多人才,现在不少茶饮企业的工作人员就是从一点点出来的。
D
近年来新开店数量大减 加盟商转向其他当红品牌
2019年,发展势头还很猛的一点点启动了加速开店计划。根据窄门餐眼,2019年、2020年一点点分别开店886家、764家。
变化发生在2021年,一点点的开店速度突然明显下降。窄门餐眼显示,2021年-2022年,一点点新开门店数分别为497家、281家,而截至11月15日,2023年其新开业门店仅55家。
在一点点“降速”时,其他头部茶饮品牌却在提速开店。窄门餐眼显示,2020年-2022年,蜜雪冰城累计开店超过1.49万家,古茗累计开店超过5400家,茶百道累计开店超过5200家。
但是,如果回到2019年,如今这些新茶饮头部品牌的门店数量其实都不如一点点。截至2019年年底,古茗门店数约1000家,茶百道约1900家,仅蜜雪冰城门店数超过一点点,为7225家。
一点点主要依靠加盟模式扩店,随着喜茶奈雪乐乐茶放开加盟,想要加盟一个奶茶品牌有了更多的选择。而且,比起其他茶饮品牌,从加盟费用上看,一点点并无明显的竞争优势。两名一点点加盟商向南都湾财社记者透露,加盟一家一点点门店的费用在40-45万元。而根据南都湾财社此前梳理,目前喜茶的加盟费最低约38.8万元,蜜雪冰城约37万元,古茗33万元,茶百道26.2万元,沪上阿姨约17万元。
针对一点点开店放缓,葛贤通认为,主要是一点点的吸引力减弱,加盟商开始转向其他当红品牌。一点点本身存在很多问题,但是核心问题还是市场竞争加剧,一点点在五六年前面对的竞争对手和现如今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新茶饮赛道竞争激烈,除了极少头部品牌,大家的日子都不太好过。
针对“降速”,11月16日,一点点法务总监翁洁瑕向自媒体咖门承认,“客观地说,今年餐饮行业不太好做,有不同程度的‘关店潮’,一点点的开店速度确实有所放缓,这是客观市场环境的影响,我们不可能逆规律。”“但我们从来没有放弃市场,反而是持续看好茶饮市场的。新茶饮行业的新品牌不断兴起,起起落落很正常,我们尊重,并不表示躺平,我们一直在创新。”“未来一点点要开到5000家。”
E
门店鲜少搞促销活动 上新频率不如多数品牌
从加盟商的角度看,一点点或不再是入局新茶饮的最优选项,而从消费者的角度看,一点点的价格优势、口味优势也不再明显。
在价格上,茶百道、古茗、沪上阿姨的整体价格定位都在15-16元之间,而蜜雪冰城、益禾堂等品牌价格则低至10元以下。而且,根据多位一点点一线员工的说法,一点点较少推出促销活动。
莹莹观察到,很多奶茶店现在都做团购,但一点点很少,“就做过两次,减两元”。她表示,是否推出团购活动是总公司统一安排的,门店不能私自做促销。不过,莹莹还是希望能多推团购活动,这样客单量也会提高。
之所以很少推促销活动,在莹莹看来,虽然一点点奶茶均价不高,但“原料挺贵的,还要算上房租水电人工”。
今年正在读大三的王彬是一点点的粉丝。他喜欢一点点,是因为觉得饮品味道不错、价格便宜,还可以自选甜度、温度、小料等。但王彬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一点点目前有走下坡路的趋势,“对比其他目前兴起的茶饮品牌,在宣传营销方面有所欠缺,包装不够吸引大众,新品的研发程度也不足”。
有这种想法的不仅是消费者,茶饮加盟商王柠也认为一点点的产品比较单调。王柠在广西加盟某头部茶饮品牌,其中果茶是他加盟品牌的一大特色。不过王柠透露,水果茶的缺点是成本比较高,像霸王茶姬、茶百道这些主做轻乳茶的品牌毛利会比较高,因为它们没有什么水果、小料等产品,主要是茶叶和牛奶的成本。
但是,水果茶又是当下茶饮赛道的热门产品。根据咖门联合美团新餐饮研究院发布的《2023饮品行业春夏1000+新品分析报告》,今年3月-6月,美团外卖茶饮新品累计销量总杯数排名前20的饮品中,水果茶占了15个席位。
一点点的主打产品还是茶和奶茶,过往对当下热门的水果茶较少涉猎。根据外卖平台的数据,一点点门店销量较高的产品依然是其经典款饮品,如四季奶青、冰淇淋红茶等。
在葛贤通看来,一点点没有大规模引进鲜果茶,是企业战略抉择,考验管理团队对于市场风向的判断和转型投入的巨大决心。一点点没有跟进鲜果茶损失较大。不过,因为一点点原本的供应链和门店设计操作都是围绕原来的SKU打造的,想转型确实不容易,也有风险。
不过,根据南都湾财社记者最新的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看起来“佛系”的一点点也似乎有些着急了。一点点加快了出新品的频率,而且含水果的新品数量越来越多。
根据其官方微博,2021年一点点官方推出了7款新品,其中2款含水果;2022年推出17款产品,其中5款含有水果的新品,包括了时下较火的杨枝甘露等;2023年初至11月15日,其推出32款产品,新品总数约为去年的两倍,含水果的新品也大幅增多,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点点还采用了如黄梅、草莓、桃子、龙眼等水果。
但是,相比起其他品牌,一点点的上新频率仍然不算高。根据前述报告,今年3-6月,受统计的52个品牌共推出1072款新品,一个品牌月均推出超6款饮品。
F
其他新茶饮联名搞得风生水起 员工期望一点点更重视营销
伴随着新品的推出,不少茶饮品牌都会开展各式各样的营销活动来推销饮品的热度和销量。
但在莹莹看来,对比其他茶饮,一点点比较低调,“现在很多奶茶店都会推出周边产品,很多年轻人都很喜欢。一点点也需要关注对手的动态,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市场竞争,推出新品种饮料和各种周边产品,还有提升服务质量”。
在上新时,联名是当下新茶饮品牌攫取流量最常用的方式。南都湾财社记者根据一点点官方社交平台账号统计,自今年年初至11月15日,一点点进行了4次联名,联名对象包括宠物用品品牌、手游、学生做题书籍等。
南都湾财社记者曾于今年9月统计了奈雪、喜茶、古茗等12个新茶饮品牌(不包含一点点)的联名情况。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年初至9月15日,12个新茶饮品牌平均联名超过7次,其中奈雪联名次数最多,高达24次。如此看来,一点点的联名数量属中等偏低。
从效果上看,一点点的联名也未有破圈现象。今年新茶饮咖啡联名三大破圈现象分别为喜茶&Fendi、瑞幸&茅台、奈雪&薄盒范特西音乐宇宙,瑞幸和奈雪更是在联名次日宣布联名新品销售纪录。在四次联名中,一点点和宠物品牌联名得到的反响最大,其官宣文章也是唯一一篇阅读量达到10万以上的,但一点点也并未公布具体带动的销售情况。
对于一点点的低调作风,肖玫有些无奈,“我们肯定也希望一点点的营销能做得好一点,如果一直默默做自己,就没办法吸引到消费者。消费者每天在网上刷到那些热度高的茶饮或者有联名的茶饮,肯定会被吸引过去。”
葛贤通认为,一点点在社会化营销费用的投入非常少,整个打法非常保守,所以在市场上的声量才会越来越小。一点点想再次腾飞,难度真的不小,因为时代完全不同了。“当然,做餐饮就是这样,只要基本功扎实,门店业绩还是能维持不少时间的,像一点点这种只要不犯大错,维持一定的体量和赚点钱还是没有问题的。”
汪洪栋则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联名只是其中一方面,一点点的产品结构方面还需要做一些调整。现在很多消费者买茶饮会关心有没有用奶精或是不是用鲜奶做的,市场的健康消费趋势已经比较明确了。一点点归根结底还是产品没跟上。最关键的是产品,其次才是联名,这是一套组合拳。如果基础的产品没有改革,光做联名做营销,一点点还是无力回天。
针对一点点的关店传闻、营销较少等问题,南都湾财社记者通过多种渠道联系一点点,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应受访者要求,阿良、莹莹、肖玫、王彬、王柠为化名)
数据
根据窄门餐眼提供的数据,2021年1月,一点点在全国的门店约3245家,至2022年5月其门店数达到最高点,为3569家,此后门店数量开始缩减。截至2023年11月,其在全国门店约3029家,18个月时间门店减少了500多家。这一数字相比外界传言的32个月时间关店1000家要少一些。
出品:南都湾区财经新闻中心 策划:王莹 统筹:马建忠 陈养凯
采写/摄影:南都·湾财社记者 詹丹晴 冯家钜 实习生 陈家宏 吴嘉敏
暑假工作实在太难找了,我在‘BOSS直聘’沟通了上百个老板,要么已读不回,要么不要临时工,实在太难了。”“在家里躺着好无聊,想找个暑期工作干干。”……在社交平台上随手一搜,就能看见大学生寻找暑假打工机会的帖子。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连日来,
记者实地走访了江都万达、
金鹰、世纪花园商业街等地,
发现不少餐厅、奶茶店里新增了一些年轻面孔。
据统计,
江都的暑期工多数时薪不超过20元,
而应聘者却络绎不绝。
比起赚钱,
当代大学生更加注重体验打工过程。
受访者中,
仅有一成学生说是为了赚钱而打工,
九成均表示是为了积累社会经验、提升自我。
“没干过重活的我,做了一回‘大力侠’”
“这份工作,强度很大,没想到,从来没干过重活的我居然坚持下来了!”家住万达附近的大学生小陈,在万达四楼的“就是柠”果茶店找到了工作。
“手打柠檬茶需要手工捶打,还要一个人扛茶桶,累得我腰酸背痛,差一点点就放弃了。但是坚持几天后,就战胜了自己的惰性!”她说,这份工作让她变强了,身体素质变好了,性格也变开朗了!
小陈告诉记者,暑假工不仅让她锻炼了体魄,更增强了毅力。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小陈不仅适应了高强度的工作,还能带教新人,成了“陈师傅”。
“遛狗撸猫也挣钱,请叫我宠物代喂员”
没有固定办公地点、没有打卡时间、没有繁琐的工作制度,每天只需和宠物打交道,遛狗撸猫也挣钱。这是大学生小葛找到的暑期职业——宠物代喂员。
“我的工作内容包括代喂和检查宠物健康状况。为了让宠物主人放心,我一般会全程录像,包括宠物吃饭、睡觉和出门活动时的所有状态。有我在,就能让顾客在外玩得开心,宠物在家过得舒心。”暑期伊始,小葛就在社交平台和小区群里发布宠物代喂广告,最开始只是熟人光顾,因为价格实惠、服务周到,口碑逐渐扩散到了周边小区,甚至还有网友希望她跨城代喂。“找我代喂的人很多,报酬也不错,这份工作让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为了给爸爸买手机,我每天工作11个小时”
暑假一开始,小桂就在一家旋转小火锅店里找到了工作,她打工的理由令人暖心。
“爸爸的手机用了很多年,卡了还舍不得换,我就想暑假打工赚钱,给他买一部新手机。” 记者在店里看到,负责餐厅前场的小桂忙得脚不沾地,穿串、揽客、端锅底、拿碗筷、结账、收拾餐桌、洗餐具、打扫卫生……这个店让她变成了“全能战士”。
在这家店里,小桂一天工作11个小时,日均步行一万五千步,一个月只休息四天,时薪只有十多块。她说:“我不怕苦,也不怕累,希望靠自己的努力为家里分担一些压力,给爸爸送去一份回报!感恩他们对我的抚养!”
“人生第一次,我参与了家乡建设”
华中科技大学的陈单睿和她的同学们,在暑假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打工路”。7月14日,陈单睿带领华中科技大学青马学校百人政务见习团江都分队的27位同学,回到家乡,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活动,探寻“中国之治”的实践密码。
陈单睿说实习生活就像是开盲盒,每天都充满挑战性。队员们有的跟随住建局工作人员跑工地、下水井,复核下水管道的GIS数据,保障市民居住质量;有的跟随信访办工作人员走访拆迁户,倾听群众诉求,学习沟通技巧,将相关政策法规用好用足。
“这是我第一次以工作人员的身份走进居民家中,听他们讲述家园变迁的故事、对未来的期待与担忧。”队员蒋秋实表示,他将公务员列为职业规划的第一位,这次的实习对他意义重大,“这个活动增加了我的社会经验,也为我未来的职业之路奠定了基础。”
热热闹闹的打工故事中,记者也听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薪资不按照协议给付、试用期结束就解雇等。江苏华朋律师事务所陈涵雅律师就此提醒大学生们,暑期兼职需保持警惕,从法律层面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调查单位背景、与单位签订合同、酌情购买保险、注意沟通留痕等方式,避免陷入兼职陷阱。陈律师也呼吁相关部门,加大对暑期兼职市场的监管力度,为大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兼职环境。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来源:江都融媒
作者:记者 兆俐 实习记者 程淑问
编辑:黄声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