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业36年,今年是职业生涯中最难的一年……”
湘菜小炒起家,做海鲜酒楼商务宴,随后转型定位“鱼头泡饼”,做奶茶加盟,做网红餐厅……旺顺阁创始人张雅青16岁入行,如今已坚守36年,可谓“餐饮老兵”、然而面对连续三年的疫情,再加上近期遭遇的“禁堂令”,在抖音上哽咽发声,字字句句令人唏嘘。
总第 3164 期
餐企老板内参 王盼 | 文
从3个月回本,到关店20多家
旺顺阁经历了什么
5月中旬,成立于1999年、曾两次登上《舌尖中国》的旺顺阁鱼头泡饼,成了不少餐饮同行讨论的焦点。起因是创始人张雅青,在抖音里一番发自肺腑的感慨,短短几句话,三个时间节点,可谓“扎”了这一代传统餐饮人的心。
“2003年遭遇非典,那时候没有疫情的概念,人也年轻,很快就度过了。”
“2012年转型,当时觉得没有宴请就做大众餐饮,也没关系,也不难。”
< class="pgc-img">>“如今面对三年疫情,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真的迷茫和焦虑。……“
入行36年的张雅青,被业内人亲切称为“青姐”。在创立旺顺阁这个品牌之前,她做过2家湘菜小炒,因为合伙人、定位等多种原因关店,1999年正式创立了“旺顺阁”,将鱼头泡饼和粤菜结合起来,一北一南、一咸一淡,既有大气也有精致,兼具面子和实惠,满足了客人对宴请的需求。
这家店也很“争气”,用“3个月收回成本”的业绩,每年还带来不低于150万的利润。让旺顺阁这个品牌一炮而红。
2002年底,海鲜广场开业,当年创利润约400万元
>那时候的旺顺阁,还没有加上“鱼头泡饼”的后缀。2012年高端餐饮转型浪潮中,曾经一家店就能做到1.36亿的旺顺阁“被闪了一下腰”。不过,张雅青抓住机会,目标瞄向“鱼头泡饼”这个招牌单品上来,对标客群,也从商务宴请转到了大众餐饮,张雅青在视频中坦言“当时也没觉得难”。
锁定“鱼头泡饼”精准定位;策划“鱼头越大越好吃”的一句话广告;两次登上舌尖获得信任状;高调的车体广告……一系列操作,让旺顺阁的名气越来越大。内参君尤其记得,那两年在北京的三环四环大街上,常常看到公交车身的广告画面:张总抱鱼画面+广告语——登上《舌尖》的美味,旺顺阁鱼头泡饼。那时候的旺顺阁,一到用餐时间就座无虚席,谁想来插队都不行。
2016-2017年前后,是旺顺阁扩张的分水岭。那时候,瞄准商场模式,并用合伙人制度加速扩张,2年开出接近40家门店:此前,旺顺阁创办17年一共才开拓了18家店。但是仅2017年就新增15家,2018年又新增20多家。
但是将街边店模式直接搬到商场,并不适应客群需求。2020年疫情爆发,加速了问题的暴露和门店的亏损,接连关了20多家店。
在这期间,张雅青还加盟过台湾奶茶品牌“嚮茶”,20多家门店一多半都和旺顺阁绑定开业。然而,奶茶是门快生意,再加上原材料成本太高、选址不精准等痛点,让这个品牌最终没能发展起来。随后,又推出“主打新锐中国菜”的提督,以“网红餐厅”的身份“出道”,踩住了时代的风口。
奶茶和鱼头泡饼,一个快生意,一个慢生意
>回顾这一路,从中高端转向社会餐饮,从鱼头泡饼到奶茶铺子,从街边店到商场店,从大型酒楼到“网红餐厅”,旺顺阁可谓摸透了餐饮的多种形态,也在时代的浪潮中缕缕“顽强自救”。这也是为什么,张雅青的一条抖音,引发了那么多餐饮“老炮”的共鸣。
旺顺阁的“迷茫和焦虑”
是中式酒楼的“集体缩影”
其实,旺顺阁的坚强转型之路,并不是个例。在时代浪潮中,酒楼式餐饮沉浮,其背后有着一代传统餐饮人对行业的探索和情怀。
同一个阶段,北京的金百万、大鸭梨;成都的大蓉和、红杏;长沙的冰火楼、新长福;武汉的丽华园、三五醇;郑州的阿五黄河大鲤鱼、鲁班张……都是分布在全国各地赫赫有名的酒楼餐饮。它们的共同点是:区域连锁发展,大型中餐面积在2000-5000平方米甚至更大,部分定位政务的酒楼在“国八条”后从高端回归到中端大众消费,2014年前后赶上O2O的风暴,做外卖、做副牌,历经时代的捶打,在每一个时代的重大节点上,积极转型和探索。
内参君尤其记得,当年金百万靠着“1元烤鸭”的营销活动,甚至开创了一个“屌丝经济学”,平民烤鸭年入7亿躁动全行业;大蓉和的“石锅三角峰”年销400万,连中央七套都作为专题播报;长沙的冰火楼广开副牌,旗下一个酒店也能引发诸多同行争相研究;郑州阿五黄河大鲤鱼曾叫“阿五美食”,后来学习“前辈”挖掘爆品,力捧黄河大鲤鱼这道菜,情怀与野心并存;“中国酒楼基地”武汉,也有“24小时从正餐到宵夜”、“一栋楼做出4家店”的三五醇。以及大力发展婚宴、预制菜以及众多副牌的丽华园……
无论是旺顺阁,还是以上提及的品牌,都在中式酒楼领域起步较早,目前虽然经营发展都正常,但在转型浪潮中,都跟行业对其期待有较大差距。按照前些年这些中式酒楼的崛起势头,现在无论是品牌影响力还是经营规模,这些品牌理应有更大的发展。
但目前来看,这些品牌大都偏于一隅,已经失去了当年的锐气。
传统酒楼格外喜欢用金色调,营造豪气氛围
>对于大多数散落在全国各地的酒楼来说,时代的杀伤力比想象更大。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在营状态的酒楼相关企业数量约为7.8万余家,其中2018年至2021年,新增注册企业超2万余家。同时间段内,全国范围内吊销注销状态的酒楼相关企业数量约为2.1万家。也就是说,注销、吊销的企业数量,几乎与新增企业数量持平。
再把时间轴放远来看,从2000年至今,全国范围内注销吊销的的酒楼相关企业数量约为15.4万余家,换言之,酒楼这个业态,吊销量几乎是注册量的两倍。
除了新建的酒楼,开开关关持平,还有一大批之前存在的老式酒楼不断被淘汰掉,这就是酒楼餐饮真实的生存状态。
为什么会陷入“集体沉默”?内参君分别和几位传统酒楼经营者聊了聊。
1、船大难掉头。2012年行业大震荡时,就已经干掉了不少老板。2012年-2016年期间,全国的传统餐饮人掀起一场“交流考察潮流”,深入城市标杆品牌,学明档、学转型、学宴席……是那个阶段最真实的行业写照。然而,动辄上万平米的面积、上千平米的员工,真正要落实转型非常困难。也正是那个时期,有勇气壮士断腕的老板,敏锐瞄准“爆品策略”的老板,算是跑出来了。比如满满海定位佛跳墙;旺顺阁定位鱼头泡饼;大蓉和定位“小型宴席”。
天眼查数据显示,在2014年以前,“酒楼”的年注销企业数量一致处于平稳状态,而从2014年开始,实现三连涨,2014-2019年算是“大溃败”的五年,而这五年,也是让无数酒楼老板感到最压抑的五年。
“酒楼”注销趋势,2014年成为重要的分水岭
>2、时代已经不需要酒楼式就餐场景了。曾经说到“下馆子”,就是在喧闹的酒楼中觥筹交错。而如今再说下馆子,年轻人想到的是火锅烧烤。无论是时代,还是这个时代下的消费者,已经离传统的酒楼式餐饮越来越远了。那种“挪张椅子都需要两个姑娘抬”的氛围,不符合现代主流消费人群的需求。
一旦形成消费者认知,就很可怕,即便积极转型、大搞装修、加强培训,在顾客心中仍然难以翻盘。
3、难三年,苦三年,新冠疫情又三年。正如张雅青在视频里所言:无论是2003年的非典,还是2012年的转型,都没觉得这么难。那时候,人也年轻,能扛事,没怎么费劲就度过去了。而纵观这些年的餐饮市场,先是高端转型,然后是互联网转型,再到如今的三年“抗疫”,大风大浪下,不少传统餐饮人在持久战下已“折磨不起”。
大门店、大投入、多员工、多SKU的模式,让这些大型中餐负担更重,压力更大,对于集团化运营的餐饮来说,只要有几家店亏损,就有可能导致集团整体不盈利。比如旺顺阁2020年疫情之后,连续关店20多家。
4、转型路上的“跑偏”。金百万就是典型案例,2013 年,金百万乘胜追击,发展外卖业务。2017 年线上外卖交易额超过 7 亿元,一时风光无限。尝到转型带来的甜头后,金百万还上线 " 金百万网络餐厅 " 暨金百万与其他餐饮门店合作、挂金百万牌子的线上外卖加盟店。
然而,加盟模式跑得太快,金百万在上市一年多后频发事故,甚至被暂停股票交易。随后被媒体曝光加盟店叛逃、半年报逾期、股权官司缠身等一系列事件,让这匹烤鸭黑马逐渐沉默。
曾“年入7亿”的平民烤鸭王,深陷各类风波
>5、廉颇老矣,壮志未酬。内参君在采访中了解到,“没有接班人”也是导致很多老式酒楼落寞的原因之一。上一代打下的江山,终究还是属于前辈们,“餐二代”从小生活优渥见识广,很多甚至有海外镀金背景,真正愿意回国投身父辈产业的,少之又少。即便有,很多也是独立开干新品牌。而对于早已达到退休年龄的“餐一代”来说,可谓廉颇老矣,纵使心有余力,也很难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下掀起波澜。
自救路漫漫
副牌是转型的最佳出路吗?
仔细复盘这些企业的转型,拓副牌,是最常见的做法。
比如旺顺阁这两年大力发展“提督.TIDU”,就是由张雅青之子亲自操刀,人均300元左右,以全新形态打造新锐京菜,同时营造“创意、惊喜、摩登、多元”的品牌风格,品牌定位焕然一新。目前北京共有5家店,选址都在北京坊、朝阳大悦城、三里屯等核心商圈。
另一位“餐二代”汪小菲,同样是在母亲张兰的川菜江山中继续发扬,以“时尚川菜”的小馆模式重出江湖;徐记海鲜的最新副牌“蓝麒麟”,更是以全沉浸式视觉艺术的餐饮环境,得到了业内高度认可的的同时出圈设计界,走红国外。
“二代们”,因为有着更好的视野、更高的文化认知,可谓“站在巨人肩上”打造副牌。
武汉丽花园也同样走起年轻路线,子品牌丽小馆,把餐厅招牌菜减量化、时尚化,送进商场。如今除了酒楼、中餐子品牌、火锅、川菜全做,几乎涵盖所有年龄市场。也大力发展预制菜, 工厂可以做200多道菜品,每天的出货量有8至10吨,并发展社区和零售业务;郑州鲁班张,则发展出鲁班张葱烧海参、可豫红烧鱼头、禾珍珠小锅米饭三大餐饮品牌,布局高中低不同的市场。
同时,疫情刺激下,依托强势的供应链系统、雄厚的团队基础,发力零售和线上,也是这些资深老牌的统一打法。
徐记海鲜一场直播成交额150万元,成为零售探索的标杆。“剧情式IP”狂揽84万粉丝,套餐、代金券和单品秒杀均成为业内佳话。甚至推出一酱成菜的海鲜酱汁;汪小菲的“麻六记”从创业之初就布局零售业务,线上直播非常活跃,汪小菲曾坦言“直播销售额单月破千万”;丽华园把真空包装送进武汉最大的超市集团,可谓一条龙占全。
利用原本优势,创造体验与价值。在真实的转型路上,资深老牌们不屈不挠,成败都在细节和日常中。
小结
写完这篇稿,内参君心里有些沉重。
很大一批传统餐饮人,是时代洪流中最能吃苦、韧性最强、最不服输、最肯学习的一代人。他们中的大多数,由于没有良好的家庭条件,年纪轻轻就入行,从学徒工干起,靠着“吃苦”打下了实业根基,“五加二、白加黑”是大多数老板的真实写照。
然而,时代想要为难谁,往往连招呼都不打。有前瞻意识的老板,尚能通过积极转型,在千变万化的市场中蹒跚而行;而更多的人,则在一趟一趟呼啸而过的时代列车中,渐渐落伍,渐渐沉默。
<>天5分钟,听遍锦官城;街巷烟火气,江湖百晓生。这里是四川新闻网特别节目《冷历史会说话Ⅱ:蓉城老街巷》,每周一三五,与您如期相约。
今天我们将要讲述的是:走出国门的提督街美食 卓别林吃美了还打包
四川新闻网策划团队出品
统筹:楚彦、唐明
播讲者:杨家毅
编辑:王雪意
制作:徐蕾
民以食为天,要说成都哪条街的地道美食多,那一定少不了位于成都市区的提督街。虽没有春熙路的繁荣,也没有东大街的悠久,但一提起提督街,总会让成都的好吃嘴们眼睛放光。
提督街的餐饮名店很多,“食时饭店”和“耗子洞张鸭子”就是典型。食时饭店门面虽然不大,但馆子特点就是大众口味,以大众川菜为主,比较有特色的菜,如火爆双脆、宫保鸡丁、生爆盐煎肉等都是客人最爱点的菜。
提起“耗子洞张鸭子”的“樟茶鸭子”、“烧鹅”、“烧鸭”、“烟熏鸭”等,成都几乎是无人不知。“耗子洞张鸭子”的招牌菜是“樟茶鸭”。他家的樟茶鸭选的是细嫩的仔鸭,用樟树叶和茉莉花茶末燃烧时产生的樟茶烟味熏制,并经过腌、蒸、炸、卤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1954年,四川厨师范俊康随周总理赴日内瓦。周总理曾用“樟茶鸭”宴客。世界著名喜剧大师卓别林吃过后,说这是平生难得之美味啊。吃完后卓别林还要周总理同意他带一只回家与家人共享。
有名的“夫妻肺片”也在提督街,位于西街。早期,郭朝华夫妇亲自操作,一同提篮沿街叫卖肺片,大家为了区别于其他一般肺片,戏称为“夫妻肺片”。其制作十分精细、调味讲究。牛杂分别用不同加热时间卤制,火候恰到好处,再以薄刀片切,调味品也多用老料,然后加入精制卤水调合。制出的肺片颜色红亮,柔软入味,麻辣鲜香,细嫩化渣。
提督街上紧挨着夫妻肺片的是成都又一家名小吃店——“担担面”。担担面在成都已有80多年历史。原来的担担面是挑担经营,担子一头是火炉,一头放原料和碗筷。担担面用红油、咸酱油、芽菜、葱花、味精、甜醋作调料,再加一些碎肉干臊子,吃起来非常爽口。
位于提督街东街的“钟水饺”更是中外闻名。它最早是由钟燮森在荔枝巷开业。所以又有荔枝巷水饺之称。该店最著名的是红油水饺和清汤水饺。红油水饺味道微辣鲜香,咸中带甜。清汤水饺味道清淡鲜美,入口细嫩化渣。
除了美食,提督街的电影、“哑茶”也给老成都市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位于提督街中心的是“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上世纪五十年代,门票仅需2分钱,凭工会会员证还可免费入内看露天电影,而且上映的大多是国产最新的影片。看电影的人非常多,想在银幕正面好位置观看,就必须早早的占位等候。
以前的提督街,茶铺也特别多。有名的就有“魏家祠”茶铺、“三义园茶铺”等。最有意思的是一家名为“哑巴茶社”的茶铺,这里时常有一大群哑巴在这里聚会,他们嘴里发出含混的声音,再用手势相互比划着摆“龙门阵”,他们自己聊得非常高兴,过路的人却不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
提督街的一切多是经过岁月沉淀的,虽然没有任何醒目耀眼之处,但它汇聚了众多的餐饮、影院、商场、茶馆、澡堂等,尤其是过去挑担推车走街串巷在此停留下来的美食,尽显朴实无华和草根的色香味,是老成都人市井生活最真实的写照。
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样,感谢《成都街巷志》作者袁庭栋老师给予的内容支持。 4500岁老成都,我想讲给你听,下期节目我们将为你讲述《资深吃货都知道的香香巷,听完故事您还吃得香吗》。
想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欢迎关注"西蜀草堂"的微信公众号,我们每期节目的文字版,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哦!
注:喜马拉雅搜索专辑“冷历史会说话”即可收听节目,关注“西蜀草堂”微信公众号可了解更多历史文化知识哟~
>深刻汲取火灾事故教训,持续保持除患攻坚大整治行动的高压态势,切实筑牢消防安全防线,近日,门头沟区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区应急局、属地街道、城管等多部门多点发动开展“拆牌、破网、清通道”专项行动,坚决清除占堵消防通道、封闭安全出口、违规设置防盗窗(网)、广告牌等火灾隐患。
<>>检查过程中,检查组按照“边摸排、边治理”的原则,以“九小场所”、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场所、人员密集场所为摸排重点,对有无占用、堵塞、封闭“两个通道”和消防车通道,是否存在安全出口不足和疏散指示标志损坏,是否违规设置防盗网、广告牌等情况进行逐一排查,并对各个场所的员工初期火灾扑救和组织疏散逃生技能进行抽查,对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进行细致查看与测试,推动场所及时自查自改隐患,形成闭环管理。
<>>在对一家名为“四九提督”的餐饮店检查时发现,该店在场所外窗竖直设置了大型店名广告牌,严重影响紧急情况时的疏散逃生和灭火救援速度,“这种广告牌刚好挡住外窗,如果前门发生火灾,这几个窗口就是唯一的逃生出口,而且广告牌后的电气线路敷设也有问题,存在明显的火灾隐患。”检查组针对存在的隐患问题对店主进行耐心讲解,并以案说法强调违规设置广告牌的危害性,提示店内员工正确看待逃生窗作用,明确逃生窗口畅通的重要意义,为自己及群众的生命安全负责。
<>>经多部门协商研判,2月4日上午,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广告牌被正式拆除。目前,除患攻坚大整治行动正在持续开展中,支队与各行业部门形成合力,通过约谈、普法、指导与处罚、查封与教育相结合,推动单位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全面净化辖区消防安全环境。
下一步,门头沟区消防救援支队将发挥主推手作用,持续紧盯违规设置影响疏散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防盗窗(网)、铁栅栏、广告牌等火灾隐患,划分责任片区,制定针对性措施,加大消防宣传引导力度,及时发现和消除顽疾隐患,进一步提升辖区消防安全治理能力,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天琪
编辑/朱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