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一名叫“巴蜀印象”的火锅店因为反复使用“老油”被检察院起诉重罚登上热搜,罚款金额高达1376万元,且火锅店的经营者付某还面临着10年的牢狱之灾。作为一名火锅爱好者,看到这条新闻,真的是10级震惊啊!
< class="pgc-img">>有人说,这家火锅店的销售额才137.6万元,开店时间仅仅19个月,就要被罚上千万且还要蹲监狱,且“老油”也不是地沟油啊,判刑有点过重了吧?
咱先来了解下,什么是“老油”,“老油”的危害都有哪些? 了解之后你就明白对火锅店老板的处罚为什么会是这样了!
< class="pgc-img">>“老油”其实是地沟油的一种,制作方法就是收集顾客的餐后废油,采用过滤、沉淀等方法将废油回收加工后,添加到新油中再贩卖给顾客食用,而目的,就是为了节约成本。想象一下,沾了别人口水的锅底、剩饭剩菜,经过一通回收,从中捞出“老油”,里面的细菌、病毒、口水饮料混合物,再重新上桌摆在你面前,画面太美,吃不下去啊!
早在2017年的时候,有关部门检测发现,“老油”中含有大量的传染微生物,所以四川火锅底料地方标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火锅底料》中明确规定:禁止商家及门店使用老油,从2017年1月15日起强制执行,从此,老油就成为“地沟油”中的一员。
在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成都这家火锅店不是明知故犯吗?经营者节约成本的背后,牺牲的是消费者的健康啊。
< class="pgc-img">>大家都知道,“地沟油”在制作的过程中,会发生酸败、氧化、分解等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会产生对人体有重毒性的物质,产生的细菌、真菌等也无法消除,食用后会引发消化不良、头晕乏力、腹痛腹泻、甚至重金属中毒等症状。医学研究的结果显示,长期食用地沟油,会导致发育智障,患肝炎、脂肪肝、心肾肿大等疾病的概率会大大增加,而地沟油中的黄曲霉素更是比砒霜还毒100倍的致癌物质。
“地沟油”走进大众视野,源于2010年《中国青年报》上刊登的一篇《围剿地沟油》的报道,自此之后,“地沟油”成为人们最关注的食安问题之一,国家也开始加大力度打击处罚。但十多年过去了,依然有人抱着侥幸心理顶风作案。
< class="pgc-img">>2016年6月,温州知名火锅店大龙燚火锅地沟油一案闹得沸沸扬扬,火锅店的负责人余建华、凌云志及工作人员毛军良、唐朝刚几人将火锅废弃油加工成地沟油后销售给顾客食用,最终被判刑罚款。
2017年5月~7月,小龙坎火锅陕西一家门店就参与生产了600斤地沟油,并加工成火锅锅底销售给顾客,没被发现后变本加厉,2018年8月14日~2019年4月26日,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该火锅店的经营者又让采购、初始购买并加工了3963斤地沟油,也就是说,不到2年的时间里,他们采购、生产并销售了2吨地沟油。但苍天有眼,还是被检查机构发现了,2020年4月,这家门店包括法定代表人在内的五人均被判刑,处罚金2万元~17万元。
< class="pgc-img">>2017年11月,贵州熊居林重庆老火锅店,从2017年11月25日开始营业至案发,经营时间仅8个月,就用地沟油来招待顾客,最终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被罚款23万元。
这些还是曝光出来的,那些没曝光的还有多少家?还有多少地沟油在不断地搬上餐桌呢?
……
所以今天爆出的成都火锅店的“老油”事件,让人有了一种见怪不怪的感觉。为什么无论怎么处罚,“地沟油”都屡禁不止呢?早在2010年的时候,何东平教授曾说,咱们国家要彻底消灭地沟油,可能还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但10年已经过去了,“地沟油”的身影还随处可见。难道这个“顽疾”就解决不了了吗?就没有什么办法彻底根治吗?
< class="pgc-img">>其实,要彻底根治“地沟油”,除了执法部门要加大监管、惩罚力度之外,作为消费者的我们要有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意识,发现地沟油及时举报,才能让相关部门有的可查,可追究,毕竟执法的工作人员有限,消费者的数量可远远多于执法者,二者合作才能彻底改善行业现状。
那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如何来分辨食用的是不是地沟油呢?
劣质的地沟油都会有一种刺鼻的味道,比如你买了一根油条,咬一口就是满嘴满鼻子的骚味,不是油条坏了,而是商家用的是地沟油。或者在小餐馆点菜,用地沟油炒出的菜同样会有刺鼻的味道。
但是高档的地沟油会有提纯除臭的步骤,只靠鼻子和嘴巴品尝是分辨不出来的。普通人又没有专业的检测工具或手段,又不能去后厨看看他们用的油是否符合国家对健康食品的规定和要求,只能靠我们善于思考的大脑来分析了。
< class="pgc-img">>比如,你去餐馆就餐,点了一份单人价格15元的“水煮牛肉”, 菜上来之后你发现小小的一盘菜上面,漂着厚厚的一层油脂。
你质疑老板:“老板,这是水煮牛肉吗?感觉像油泡牛肉啊!”
老板微微一笑:“油多吃着香啊!”
你继续质疑:“那你们不亏本啊?”
老板的笑容有些神秘:“薄利多销啊,一碗挣几分就行了。”
你掐指一算,按照现在市面上35元一斤的牛肉价格,这一碗里面至少有3两肉,合计就是10.5元,青菜也不便宜,碗里的配菜差不多也得3元,上面这层厚厚的油脂也得两三元,再加上人工、水电燃气费,15元一碗老板估计亏的房子地基都要扒出来卖掉,明知道亏还这么卖,这老板怕不是个傻子吧?转念一想,自己太天真了!老板既然这么卖,那人家肯定就是盈利的?盈利的点在哪呢?一是牛肉可能是假的,二是上面的这层油很便宜,正宗地沟油哇,三是碗里的配菜可能是边角料,东拼西凑的一碗菜端到你面前,以施舍的态度告诉你才15元,敞开肚子吃,就问此时已经想明白的你,是吃还是不吃?
这种咱们自己想都想得明白的菜,就尽可能不入口了吧!
< class="pgc-img">>另外就是在外就餐,尽量点些清淡的菜,少吃油多的食品,不管是在正规的大饭店,还是路边摊,比如油条、油饼、油焖、辣炒之类的食品或菜肴,因为这些食品本身耗油大,味道重,商家用其来消耗地沟油的概率很大。如果是自己购买食用油,一定要去正规的超市或者农贸市场去购买,必要的时候可以问商家的进货渠道,或者查看产品的检测报告,散装油或者特别便宜廉价的油能不买就不买。
有数据显示,咱们国家每年消耗的动植物油有2400万吨,其中200~300万吨在食用后会再次回到消费者的餐桌上,换算下来,你吃10顿饭,就有1顿饭是用地沟油来做的,是不是很可怕?
做食品行业的人,最需要的是良心。良心坏了,总有一天会被千夫所指,锒铛入狱倾家荡产!所以,你还认为成都这家火锅店被罚款1367万元,判刑10年,判得重吗?馆长认为:法律要有足够的威慑力,宵小之徒才不敢挑衅!
2024美食日记#
重庆90%的火锅都用老油?这是真的吗?听一听本地人怎么说
记得很久以前,曾在报纸上看过一篇文章,是关于重庆老火锅的早期报道,说最初的重庆吃火锅是桌上一个锅子,无论是谁来吃,都直接往锅里涮,煮到后面汤少了就让老板加汤,据说唯有这样才能保证这锅汤味道好,当时我惊掉下巴。
< class="pgc-img">>后来又有人跟我说,现在的老火锅都不是正宗老火锅了,真正的老火锅就是上一桌吃完就着老汤继续吃,顶多是把渣子捞出来,你直接烫菜继续吃……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记得08年奥运会过后,川渝地区就开始重点整顿地沟油问题,很多人将其称为“口水油”,包括最开始用的锡纸锅还是什么,吃完必须全部扔掉!
其实作为一个外地人在重庆生活几年了,如果不是老油的火锅,真的连吃都不想吃。最好吃的火锅还得是老油,因为是真的香!
< class="pgc-img">>“不是老油的火锅我不会去吃!”
近段时间有位大学生网友分享了有趣的故事:论文写一次性锅底新派绿色火锅的发展前景,结果初稿就被导师打回来了,当时他的导师语重心长地对他说道:“你摸着自己的良心问问,不是老油的老火锅你自己会不会去吃?”
其实现在所谓的“老油”,早已变了模样……
< class="pgc-img">>重庆应该是国内唯一一个官方允许使用“老油”的城市,其根本原因是老火锅是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老油”则是重庆老火锅的“灵魂”……
如今的“老油”其实是锅底油水分离以后经过洗油高温炼油以后才使用的,其实说不干净倒是不至于 ,关键是心里感觉可能不太好。
考虑到火锅底料成本的问题,我反倒是觉得 那些便宜的锅底费或免锅底费的商家,肯定不是纯新鲜油锅底!
< class="pgc-img">>首先花椒不能用差了,60块钱一斤左右,锅底里海椒有5-6种,平均30元一斤,底料如果你了解个行情,想要味道好最差14左右一斤,新油要用7-8个工序和原材料熬,成本价便宜的也要16左右一斤……
所以一个锅底,按照重庆火锅馆子的标准,1斤底料、5斤油加上适量的花椒、海椒,成本价就可想而知了!
< class="pgc-img">>一位外地同事刚从重庆回来,由于之前看到过关于“老油”的种种说法,于是尽量去避开那些老火锅馆子,结果却是令人遗憾的……那就是全部都不好吃!
为何你在别的城市吃到的火锅,和重庆本地的火锅,味道不一样呢?
最后让我们听一位重庆本地的老大哥的原话吧:
不要动不动就粘啥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听着都别扭,我就是重庆人,就一个回油技术,有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就是城市习惯而已,就像广西玉林爱吃狗肉,那么多爱狗人士去抵制人家一样吃,美团上就搜索不到狗肉,只能用香肉代替,最早几十年前,还没现在技术这么多,基本就是上桌吃完后厨捞一下就开整,不要谈什么讲究不讲究,以前有得吃就不错了,最早火锅都没锅底费,以前搞过一出一次性底料全重庆市才开始收锅底费,但是换汤不换药,
“毛起吃”有话说:
首先声明下,老油和地沟油是有区别的,而且并非所有的馆子都用“老油”,也有很多重庆的火锅馆采用的是一次性锅底,切勿一概而论!
其实自己在家煮火锅也会留存一些老油,有时候红烧牛肉、红烧肥肠的时候,就加一点老油进去,味道是真的很香!
可能还是那句老话,没有老油的火锅是没有灵魂的!
< class="pgc-img">>对此,老油和一次性锅底,你会怎么选?
<>庆火锅店涉嫌违法回收使用“火锅老油”事件有了新进展。据新华社报道,日前,重庆市5家火锅店涉嫌违法回收使用“火锅老油”,已被立案调查。
这5家分别是(蓝字为招牌名):
江北区罗建波串串店(李记串串)
江北区大队长餐饮店(大队长火锅)
渝北区德松餐饮店(曹疯子老火锅)
渝北区永恒老火锅店(永恒藏茶养生老火锅龙溪总店)
沙坪坝区火星娃火锅店(大龙老火锅)
“火锅老油”是否就是“地沟油”?
这个问题一直争议不休。所谓“火锅老油”,是经过高温熬制并专门提炼加工而成的火锅油,在一定时间里循环使用、补充。重庆火锅使用老油做法由来已久,在当地也很受欢迎。有这样的说法:“火锅香不香,全靠老油调。”
▲网友评论截图
据央视《消费主张》报道,2011年成都的“重庆老堂客火锅店”因回收顾客吃剩的火锅底料,制售火锅老油,被成都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罚款和没收违法所得共计160万元,并移送公安机关。随后,老堂客9家门店全面停业。央视在报道中首次明确地将“老油”等同于“地沟油”,就此也引发了川渝火锅行业内的地震!
揭密“老油”是怎样“炼”成的
根据一位火锅店厨师爆料,很多火锅店都在偷偷回收火锅油。以他本人所在火锅店为例,食客用餐后,经常不经意地将餐巾纸、牙签扔进火锅,有的烟民还会将火锅当烟灰缸……等到深夜,后厨便开始打捞滤油。
▲资料图
火锅油回收分为三步,第一步是过滤,剩油中的筷子、纸巾及剩菜都在这一步被过滤了;第二步捞渣,用钢丝细筛一遍遍地从油中打捞菜叶、肉碎、辣椒等“漏网之鱼”;第三步炼油,小火将回收的油慢慢熬制致沸腾,撇清上浮泡沫杂质。经过上面三个步骤,一锅一次性汤底又诞生了。上桌之前还会加入高汤、香料、消泡剂等。
这样出来的火锅底料还有安全、健康可言吗?保守估算,假设平均每天只有20桌客人来吃饭,每桌按四人的标准算,那么一周下来,这些油就曾被560个客人一起吃过!口水油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包括细菌和病毒,反复加热会使重金属超标,含有致癌物,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如果加上各种各样的添加剂,入口的将不是食物而是“毒物”!
使用“火锅老油”或担刑责
▲达州发布微博截图
2017年11月30日,通川区人民法院对被告人王某、唐某生产有毒有害食品一案作出判决:分别判处被告人王某、唐某有期徒刑8个月,缓期1年执行,各处罚金3万元,缓刑期间禁止从事餐饮服务工作。
2017年4月,通川区食药局在对辖区内南渝门自助火锅城进行检查时发现,厨师王某及其学徒唐某将顾客食用后的火锅锅底通过簸箕分离、开水煮沸等方式提炼加工老油,供王某炒制火锅底料使用,唐某再用此底料与老油、新油混合配制火锅锅底供顾客食用。此后,通川区检察院依法对二人提起公诉。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王某、唐某明知是回收的废弃油脂,仍用于炒制火锅底料,重新回流至餐桌供顾客食用。回收的火锅汤料属于餐厨垃圾,其中的油脂属于废弃食用油脂,属于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中的非食品物质范畴。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运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有关条款,认定两位被告人构成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罪,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资料图
怎样辨别 “老油”
看:首先看夹菜时筷子上沾的油脂。如果油脂呈现液态的话,说明油正常。反之,如果油脂在几秒钟之内即凝固,则说明油料不好,同时要看透明度,纯净的植物油呈透明状,老油颜色深,并有沉淀物和杂质。
闻:正常的油香味需要加热一定时间后才会散发出来,如果刚端上来的火锅或菜就散发出浓烈的非油脂香味,就需要警惕了。
听:可取油层底部的一两滴油,涂在易燃的纸片上,燃烧不正常且发出噼啪爆炸声,表明油的含水量严重超标且质量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