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认通过港交所聆讯半个月后,奈雪的茶这次终于放出喜讯。
6月6日晚,港交所官网发布了奈雪的茶聆讯后资料集,这意味着,作为新式茶饮代表的奈雪的茶IPO申请已通过港交所聆讯。今年2月11日,奈雪的茶才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根据此次更新披露的信息,奈雪的茶茶饮店数量由截至2017年12月31日的44间增长至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491间,并于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2021年5月31日)进一步增至556间。根据灼识咨询数据,截至2020年12月31日,按覆盖的城市数目计算,奈雪拥有覆盖中国最广泛的高端现制茶饮店网络。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9个月,奈雪的茶每单平均销售价值达到43.3元。而据媒体统计,高端现制茶饮店客单价的行业平均水平约为35元。
资深零售专家、联商网高级顾问团成员王国平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奈雪的茶上市为新式茶饮募资及原来资本退出提供了解决方案,有利于推动资金加速进入茶饮行业,提升茶饮行业资金瓶颈问题。不过,他也指出,茶饮企业上市还是需要谨慎。“上市后持续盈利能力是资本市场关注的重点,不像未上市时可以以概念为主。”
两年计划新开650家店
公开资料显示,奈雪的茶创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隶属于深圳市品道餐饮管理有限公司。2017年12月,奈雪的茶开始走出广东地区,向全国范围内扩张,正式开启“全国城市拓展计划“。截至2020年12月,奈雪的茶已遍布全国70个城市,近500家门店。据称,其所有门店均为直营,且不做任何形式的加盟。
2018年3月,奈雪完成A+轮投资,估值达到60亿元,成为公开资料中茶饮行业首个独角兽。另根据天眼查数据,截至上市前,奈雪的茶一共经历了5轮融资。最近的一次是在今年1月左右,由太盟投资集团(PAG)领投,融资金额为1亿美元。
2021年2月11日晚间,奈雪的茶在港交所提交招股书,成为国内首个正式公开上市计划的新式茶饮企业。
根据奈雪的茶在最新招股书中披露的信息,该公司主要运营两个茶饮店品牌-旗舰品牌奈雪的茶及子品牌台盖。和奈雪的茶门店布局相比,台盖的门店还较少。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其在中国大陆九个城市拥有64间台盖茶饮店。
具体来看,奈雪的茶部分贡献了企业近九成的收益,且占比连年扩大。数据显示,奈雪的茶茶饮店所产生的收益由2018年的9.10亿元增至2019年的22.91亿元,并进一步增至2020年的28.71亿元。而自2018年至2020年,其台盖部分的收益分别为1.56亿元、1.85亿元、1.53亿元。对应的,奈雪的茶公司整体收益在这三年分别为10.87亿元、25.02亿元、30.57亿元。
一直以来,奈雪的茶亏损就备受关注。《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就年内亏损这一会计项目来看,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奈雪分别亏损约6972.9万元、3968万元、2.03亿元,三年内累计亏损额超3亿元。
“我们于往绩记录期间产生亏损净额,主要原因为我们不断迅速扩大业务规模及扩展茶饮店网络。”对此,奈雪方面这样表示。其还称,亏损净额由2019年至2020年增加亦归因于确认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1.33亿元,指与B-2轮投资有关的认股权证、境内贷款及附有换股权之可换股票据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亏损。
在招股说明书中,奈雪的茶还详细表述了“通往盈利的道路”。其表示,公司预期将于不久将来通过持续收益增长及提高成本效率进一步改善财务表现及实现盈利。“具体而言,我们寻求通过快速扩张茶饮店网络推动整体收益持续增长,以实现长期大规模可持续盈利。然而,随着我们持续增加我们茶饮店的数量,我们的门店经营利润率可能会降低。”
据称,另一方面,奈雪的茶认为随着其持续将业务规模化,公司将可通过不断降低门店产生的成本及开支占收益的比重,以及降低总部层面产生的按比例分配至各间茶饮店的成本及开支,从而降低盈亏平衡点以实现整体盈利,来提高规模经济效益。
不过,招股书也显示,在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奈雪的茶2020年全年经调整净利润达1664万,2019年这一数据为亏损1174万,实现扭亏为盈。而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第17号,奈雪的茶2020年全年实现净利润6217万。
奈雪的茶方面指出,其计划于2021年及2022年主要在一线城市及新一线城市分别开设约300间及350间奈雪的茶茶饮店,其中约70%将规划为奈雪PRO茶饮店。“我们预期在2023年新开设的奈雪的茶茶饮店的数量至少与我们计划于2022年新开设的奈雪的茶茶饮店的数量相同,具体取决于市场状况。”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有券商人士曾抛出这样一个观点:奈雪作为茶饮行业在二级市场的“先行者”,在监管层面面临着不小的考验和挑战。该券商人士指出,港交所、证监会对新茶饮行业相对不熟悉,奈雪作为头部品牌,需要定义整个行业。同时奈雪目前在全球资本市场上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对标品牌,“哪怕是对标星巴克,也只能对标星巴克在中国最初发展那几年的数据”,所以肯定会面临比较严格的审查。如若上市成功,也代表着奈雪将进入经营完全公开透明的阶段。
能否引领茶饮上市潮
奈雪的茶所属的新式茶饮领域过去一段时间来颇受关注。
不止奈雪的茶,去年来,定位相近的喜茶也数次传出IPO的相关消息。今年3月份,又有消息称,喜茶计划将在下半年在港挂牌。据称,中金早在去年底就已经在为喜茶的赴港上市做准备,并向其机构客户进行推荐。不过,喜茶创始人兼CEO聂云宸在朋友圈公开否认称,其没有任何上市计划。
此外,走加盟模式的蜜雪冰城此前也被曝计划在A股上市,且上市筹备已到最后阶段。对此,王国平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上市可以帮助企业深化自营,解决研发资金问题,强化供应链。
不可否认的是,奈雪的茶所在新式茶饮领域正在迅速发展。去年底,CBNData曾发布《2020新式茶饮白皮书》,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新式茶饮消费者规模正式突破3.4亿人。同时,《白皮书》预计到2020年底,新式茶饮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到2021年会则突破1100亿元。用户调研数据显示,90后与00后消费者成为新式茶饮主流消费人群,占整体消费者数量近七成,其中近三成的90后与00后消费者购买新式茶饮的月均花费在400元以上。
不过,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相关报告,从竞争层次来看,新式茶饮行业企业数量众多,全国性连锁品牌数量较少,主要以区域性市场竞争为主,行业集中度较低,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目前行业第一梯队企业,主要以喜茶、奈雪的茶、乐乐茶等全国性连锁品牌为主。
“现有的区域头部包括有江门喜茶、深圳奈雪、中山HALLO COFE、东莞画叶、广州茶理宜世等。只是喜茶、奈雪跑得比较快些,其余的步伐稍微慢点。”一位对茶饮领域熟悉的行业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在他看来,类似奈雪的茶这样的变现案例出来后,会进一步刺激后面的企业冲击上市,后续将出现茶饮企业上市热,一级市场投资人随之受益。“不排除有资金直接对标星巴克推动奈雪(股价)走高,进而拉动后面上市企业的估值。”
不过,王国平认为,二级市场投资人会看企业融资后是否能够实现业绩变现。“上市前亏损,现在投资人接受度还比较高,上市后继续亏损,投资者就比较难买账。”他指出,在此背景下,奈雪的茶上市后要注意扩张速度以及盈利前景,规模化成本才能降下来。
在和记者交流时,王国平还提及了当前众多新式茶饮品牌的“网红”标签。在他看来,很多网红品牌都存在“伤仲永”的现象,对企业来说,从网红转型规模大众化玩法,会发生很大变化,不是小创新可以实现的。“到目前为止,轻饮类唯一坚挺的只有星巴克。奈雪现在拿的都是优质网点,如果业绩无法持续,一旦下来,购物中心立马会换品牌。”
本文源自国际金融报
<>真,作为一个天天和饮品打交道的人,一杯奶茶在你心中的最高价值是多少钱?
奈雪的茶最新推出的霸气猫山王,卖到88元/杯。
你觉得贵吗?
< class="pgc-img">>为88元/杯的奶茶专门打卡
周六的上午,李小姐很早出门,直奔奈雪的茶深圳海岸城店。两天前她已经想好了周末发朋友圈的内容,只差一杯限量供应的霸气猫山王做配图
——这是奈雪的茶最新推出的限量款产品,据说选用了榴莲里品质上好的猫山王品种,一下子加入大半杯。于是,这款产品的身价也随之上涨,一杯卖到88元。
< class="pgc-img">买这么一杯,怎能错过打卡
>霸气猫山王到手后,李小姐熟稔地摆出几个姿势,拍照、配文字发朋友圈:物欲治愈一切,当世界对我们坏的时候,我们有办法哄自己开心。
完成这一切动作,李小姐才闲下来喝一口这杯花掉她一天饭钱的饮品——并非资深榴莲控,有点Hold不住。但这并不妨碍她在留言下统一回复:太宠溺,为猫山王打Call。
在店里坐了一个小时,数了数获得的58个赞,回味了十几条羡慕嫉妒的留言,重点读了N次意向男神的评论,李小姐对自己这一上午的收获感到心满意足。
< class="pgc-img">>一杯产品卖到88元,凭什么?
对奈雪的茶来说,这不是第一次“撩拨”消费者的价格神经。
去年夏天,32元/杯的霸气黄金奇异果、33元的霸气车厘子已经有点“小贵”了;2个月前,58元/杯的霸气两斤山竹,更是让人一边喝一边“肉疼”。
而这次推出的猫山王榴莲系列,一共是三个单品:霸气猫山王(饮品)、霸气榴莲王(饮品)、一颗大榴莲(面包),单价更是飙升到88元、48元和29元。
< class="pgc-img">售价88元/杯的霸气猫山王
>据悉,此款霸气猫山王精选马来西亚猫山王榴莲肉,当地采摘之后取出果肉,冷链直运到店。
这两款榴莲饮品的杯子包装上,还配了一个小皇冠,这是在暗示“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吗?
据了解,这款产品确实挺“贵重”,在某东上,猫山王榴莲400克售价178元,300克129.9元,即平均每100克在40余元,可以想象这一杯的成本。
< class="pgc-img">猫山王本身价格就不便宜
>奈雪的茶创始人彭心也表示:霸气猫山王制作会比较麻烦,成本高,所以采用限量销售的方式,上架30天,每天每家店只卖30杯。
这就让人很难理解了,这样的产品既提不了客单价,也撑不起营业额,奈雪的茶为什么频频推出呢?
< class="pgc-img">>隐藏在高价产品背后的消费者洞察
商业的本质就是持续的攫取利润,没有不赚钱,只有眼前不赚钱。
< class="pgc-img">>一种社交货币
物若不贵,人何以贵?
像文章开头的李小姐,坐不起头等舱、看不了北极光,不喝杯茶饮里的“爱马仕”,怎么证明自己新中产的身份呢?
某种程度上说,霸气猫山王提供的是一种社交货币,通过购买分享,给自己贴上代表自己想要的社会地位、品味象征的标签,以获取仰视,获得快感。
< class="pgc-img">高价产品有时是一个社交货币
>不得不承认,鄙视链在消费者中是存在的。一杯贵得心疼的茶饮,正是一种给消费者提供优越感的社交货币。
< class="pgc-img">>一次高级快闪
“猫山王就是一次有趣的高级快闪”彭心说。
快闪店早都被玩儿腻了,产品快闪还是个新鲜事儿。首先,产品快闪的吸引力和社交存在感不差,还能顺便测试下消费者的喜好度和价格敏感度,销量好就发展成常态款,万一反馈差还能体面地结束快闪,这对门店较多的连锁品牌来说,是个值得一用的新品测试方法。
彭心分析:从霸气黄金奇异果、霸气车厘子、霸气山竹的反馈看,茶饮的消费者属于价值敏感性,只要性价比高的产品并不怕贵,更在意满足感。如果此次猫山王系列消费者反馈特别好,会考虑将这个产品常态化。
< class="pgc-img">>一种认知占领
提到榴莲披萨就是乐凯撒,提到毛肚火锅就是巴奴,品类认知在营销学里这几年一度被奉为圭臬。
前几天,《超级IP》的作者吴声在他的新物种分享里,专门提到了奈雪的茶的招牌饮品是榴莲。彭心解释说:奈雪的茶招牌软欧包是超级榴莲王,招牌饮品并不是。
< class="pgc-img">奈雪的茶超级榴莲王
>但奈雪的茶在软欧包里已经给消费者留下了“榴莲招牌”的印象。这次通过推出升级版的一颗大榴莲欧包、霸气猫山王和霸气榴莲王茶饮,通过强化榴莲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类认知,增强品牌势能,也是明智之举。
< class="pgc-img">>结 语
国茶实验室创始人罗军曾表示,“20”是茶饮领域一个重要的数字。
对于奶茶这个品类,从几块钱拉到“20元时代”,里面的工艺和成分才能发生质的变化。这两年的新式茶饮浪花之上,20元的价格开始被越来越多新一代年轻消费者接受。
< class="pgc-img">20元是一个产品临界点
>一杯88元的产品,放在今天大众层面认知中,相信依然是“贵”的声音更普遍。但对于品牌来说,这或许更多是一场关于产品、宣传层面的创新实验,是一种特别的存在。
但是如果你关注行业,会发现这些头部品牌已经开始默默挑战“30元”——听来会联想到星巴克产品的价位了。
这意味着,通过产品深耕和品牌运营,头部品牌开始迈入测试消费者预期和品牌溢价的新维度。
市场越来越“难玩”,也越来越有意思了。
对于奈雪的茶这款霸气猫山王,你有什么看法,留言聊聊?
— END —
统筹:啡姐 | 编辑:政雨 | 视觉:JIRFEI
文章为咖门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PO股探社
|新股都在这|
作者:21金融圈IPO股探社 探长
图片:招股书
前情回顾:6月6日,酝酿了整整半年,奈雪的茶正式通过港交所聆讯!全球茶饮第一股要来了!值得注意的是,奈雪通过聆讯的同时也更新了招股说明书,招股书最大亮点在于2020年经调整净利润达6217万元,也就是说奈雪终于扭亏为盈,否定了之前“流血上市”的说法。通过聆讯之后最快一周内奈雪就会开启招股。
21金融圈IPO股探社栏目主要聚焦于中港美三地新股研究,主要服务于对新股有兴趣或者参与打新的投资者,点击栏目可查看往期报道,关注公众号你就不会错过任何新股投资机会啦。
01 招股情况
上市编号︰810069.HK(临时代码)
招股时间:预测6.16日开启
估值:预测超300亿港元
保荐人:摩根大通、招银国际、华泰国际
点评:目前正是招股文件还没出来,但预测奈雪并不会跟时代天使撞期(时代天使刚好是6月16日上市),目前时代天使预计冻结资金6000亿,奈雪作为一家大型IPO,也希望所有投资者能分享高速成长红利,预计不会跟时代天使安排在同一时期申购。
探长提醒,目前除了时代天使外,另外两家中大型IPO也在周一开启招股,分别是科济药业-B和优然牧业,这两家是确定和时代天使撞期申购的,探长稍后也会分析这两只股票。当然,论市场热度,目前最热还是时代天使。
还有一只香港政府发行的抗通胀债券iBond正在申购,但仅限于香港本地投资者申购。
招股书亮点
1,招股书显示,在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奈雪的茶2020年全年经调整净利润达1,664万,2019年这一数据为亏损1,174万,实现扭亏为盈。而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第17号,奈雪的茶2020年全年实现净利润6217万。经历疫情冲击仍能实现盈利有赖于奈雪稳定的团队经营,而随着招股书公布出的各项成本占比,甚至令人有些感动。
2,20块的茶饮8块的成本。
根据招股书,材料成本依然是根据奈雪招股书,连续三年原料成本都占比最高,依次为35.3%、36.6%、37.9%。奈雪创立于2015年,是第一批坚持使用鲜果、鲜奶以及优质茗茶的新茶饮品牌,高达37.9%的原料占比,比咖啡行业高出近一倍。
深圳本地基金投资人也表示,“奈雪路演过程中,他们给我们带了奈雪的产品,让我们现场体验。而路演结束后我们也点了其他品牌同款产品作对比,发现奈雪在口感上、原料分量上都有明显优势。”
而奈雪创始人彭心本身就是一个对产品细节极其注重的人,所以奈雪在茶饮的品质方面还是相对过硬的。
3,556家直营门店。
自首间“奈雪的茶”于深圳设立之后,“奈雪的茶”随后快速扩张,数量由截至2017年12月31日的44间增长至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422间,其中中国内地61个城市420间,中国香港及日本各有一间,截至2021年2月5日进一步增至507间。
据悉,一家奈雪门店需要茶饮师、训练员、副经理、副店长、店长等平均21位员工。从单店回报来看,奈雪的茶茶饮店的首次盈亏平衡期通常约为4个月。
4,3500万会员。
2019年底,奈雪开始搭建会员体系,通过会员积分、商城、券包、电子心意卡、拼单等多项功能让整个会员体系形成闭环。截至最后可行日期,奈雪会员数近3500万,线上订单收入占比近七成,自营小程序(私域流量)订单迅猛增长。
5,成立至今,奈雪的茶总计完成5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天图投资、深创投、弘晖资本、太盟投资集团(PAG)等多家知名机构。
IPO 前,天图投资持有奈雪的茶13.05%的股份,为最大机构投资方;PAG、深创投和弘晖资本分别持有6.22%、3.32% 和0.85%的股份;而代表投资方进入董事会的三人分别为天图投资管理合伙人潘攀、深创投党委副书记、消费领域投资负责人邵钢以及 PAG 合伙人黄德炜。
6,千亿茶饮市场。
从市场整体情况来看,随着新式茶饮体验的诞生,中国茶饮市场过去几年内正在快速增长。按零售消费价值计算,中国现制茶饮预计以24.5%的复合年增长率在2025年增至1136亿元,这一增速甚至高于2015年至2020年21.9%的复合增速。
03 打新分析
由于目前奈雪还没公布招股文件,探长暂时还没知道招股价、具体估值情况,但可以肯定一点,奈雪是值得高度关注的打新标的。关于奈雪上市的话题还一度冲上了微博热搜,可以投资者热情之高涨。探长将在招股文件正式发布后再跟大家分析奈雪打新的情况。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