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的奶茶,还是那个味道。
11月13日,有人在五角场合生汇看到了“阿姨奶茶”鼻祖卞根琴阿姨——那一天,阔别四个月的卞阿姨奶茶店以全新的面貌归来。
“卞阿姨奶茶”在霍山路最后一天营业,是今年7月15日。子夜时分,65岁的卞阿姨将最后一杯奶茶递到顾客手中,接过网友送来的鲜花,在镜头前微笑。
有人担心,找不到合适的店铺,经营了三十年的卞阿姨奶茶会化作上海奶茶界最温情的传说。听到阿姨熟悉的话音,老顾客的心落了地。“我在杨浦五角场噢,我想你们了,你们要来看阿姨啊!”
阿姨还是那个阿姨,奶茶也还是不加添加剂的奶茶,只是店铺变年轻了,挂上了合作方的LOGO。“以前一直不愿意开在商场,但也没找到和原来相似的场地,就先试一试再说。”对于卞阿姨来讲,开店不仅是做生意,更是她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
口味没变,阿姨的形象也没变
得知奶茶店重新开张,虹口的白女士特地赶到杨浦五角场,买了一大堆奶茶回去,给家里人一起尝尝。白女士从小在北外滩长大,是卞阿姨的老顾客,每次喝到阿姨制作的奶茶,都像回到了童年。
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口味没变,杯身上笑眯眯的阿姨形象没变,变的是店面风格,还有经营方式。三十年来,习惯了独当一面的卞阿姨第一次有了合作伙伴,新店开张时还招募了几位年轻人做帮手。
在合生汇一片装修时尚的餐饮区域,你可以一眼看到这家店。电子屏上播放着奶茶店在霍山路时的经营盛况,听阿姨说,里面出现的一些老顾客,已经来新店打过卡了。
在店里,每每看到熟悉的面孔,阿姨都会热情地打招呼。卞阿姨有一种魔力,吸引着每一位认识她和不认识她的客人。她告诉大家,本来不想搬到商场,怕大家停车不方便,也没想过离开虹口,毕竟虹口是她娘家。可是,“虹口的房价实在太贵了,买不起,也租不起。”
老房被征收后,她搬到了郊区,“变成乡下人了”。即便如此,店里的事情还是要亲力亲为,每天来回奔波就当锻炼身体。
菜单上,传统口味被归在“卞阿姨30年经典”系列里,其中包括帮阿姨打出天下的“1992经典珍珠奶茶”。新出的“现熬老红糖珍珠”和“鲜果牛乳冰”系列,也是阿姨在把控口味。即便是合作经营,这家店仍由阿姨做主。
在这座审美、风格都向年轻人靠拢的商场里,习惯了传统方式的卞阿姨,也在努力与新环境融合。所有的配料都要当天烧煮,而商场十点才开门,阿姨就和对方商量,早点进来烧。
以前在霍山路,奶茶都是做好一杯拿走一杯,杯数多了就用塑料袋装。现在的奶茶要按规定贴好标签,装进两个孔洞一组的杯托,放进定制的纸袋,让打包的顾客带走。“我年纪大了,标签上的小字看大不清,电脑也不太会,幸好有年轻人在。”在全新的操作流程面前,卞阿姨感受到了新老传递的重要性。
人还是要靠做事来支撑精神
在卞阿姨看来,合作方值得信任,“不然也不会走上合作这条路”。商场也漂亮,就是有点太高大上。她的心目中,理想的奶茶店铺,还是应该像霍山路41号那样,小小的门面,充满人间烟火。
7月15日那天,霍山路上的人龙成为一道景观,卞阿姨忙得嗓子都哑了,到后来也顾不上说话,只埋头苦做。“那些顾客都很好,都很支持我。排了那么久的队,没有一个人抱怨。”为了应对大客流,她提前把料备足——喝过阿姨奶茶的人都知道,里面的粮食比例是很高的,一杯管饱。
给她送花的网友是在网上订的单。对着手机屏幕,笑开了花的阿姨通过视频连线,向她表示感谢:“那是我第一次收到别人送的花,我觉得很幸福。”
送走最后一位顾客已是深夜,卞阿姨甚至没收他钱,“就当是个纪念。”去拉卷帘门的时候,门有点卡住,导致她拉了好几次。旁边姑娘的一句话,令她瞬间破防:“阿姨,这个地方不让你走!”
“毕竟我这一生,都交给了奶茶事业。”回忆起那一刻,卞阿姨百感交集,眼中闪着泪光。关店是因为旧改,旧改的推进也很顺利,那个夏天,街上的邻居们都走空了。卞阿姨一个人回到锁了门的41号,坐在门口发了很久的呆,“像傻子一样,实在舍不得啊!”
有些老顾客没赶上最后的闭店时刻,通过电话、微信找到阿姨,请求她再为自己做一杯奶茶。卞阿姨心软了,又悄悄把店门打开了几个小时,将奶茶交到远道而来的顾客手中。
店铺一关,“做惯了生活”的卞阿姨一下子闲下来,心里空落落的,身体也开始不舒服。看到堆积在家的奶茶容器,她难受极了,仿佛看到了年轻时推车叫卖奶茶的自己,和流水般的三十年光阴。不久,卞阿姨住进了医院,好在没有大碍。出院后,她想通了:人还是要靠做事来支撑精神的。
霍山路关店之前,就有商户频频找到她,想要求合作。她选择了信得过的一位,招兵买马,去杨浦开拓新事业。
明年春节后,希望在虹口再开一家
有了新盼头,卞阿姨的精气神又提了上来。虹口的老顾客说:“五角场离北外滩有点远。”但他们还是来了。
更远的顾客来自浦东金桥、宝山罗店等等几十公里以外的地方。他们知道这家商场与地铁相连,找起来还算方便。
更多的人正在通过各种方式,打听新店铺的具体位置。但在点评网站上,能查到的只有老店的闭店信息。卞阿姨说,后续会陆续更新上去。
更新最快的大概是小红书。开店头两天,消息灵通的网红博主来不及跟阿姨打招呼,就把店里店外都拍了一遍。传到网上,点击率也很可观。
店铺高档了,价格却没怎么涨,最便宜的芝麻糊和水果羹只要9块钱一杯,大多数饮品价格都在20块以内,最贵的新品“黄金蛋粒粒丑橘”也不过25块。比起市面上那些动辄三十来块的网红茶饮,算是很良心了。
如何帮新店打出知名度?如何让阿姨的传统手作与新的经营方式更好地融合?顾客们纷纷给阿姨出主意。有的说,店招上的LOGO还要再醒目一些。有的说,打包袋上应该多些阿姨的元素。有的觉得,用纸袋打包不够方便,一个袋子只能装两杯,买多了要提好几个袋子,不如换种材质、改个尺寸。
有人说,卞阿姨的奶茶是好喝,但比奶茶更重要的,是它背后的烟火气,是阿姨的真诚相待,是很多人的快乐回忆。他们希望,上海的市井街头,还能再出现这样一家奶茶店,容纳无可复制的情怀。
这也是卞阿姨的梦想。而娘家虹口,是她心心念念要回去的家乡。“我希望能找到一家和原来差不多的门面,在虹口再开一家店,看看明年春节后有没有机会。”
卞阿姨,阿拉等侬!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都唯一一家正宗的阿姨奶茶,
歇业了许久终于开业啦!
< class="pgc-img">>作为曾经的提篮桥三大网红之一,
(另两家是为民锅贴和阿文豆浆),
阿姨的血糯米奶茶可是不少人从小喝到大的。
去年因为老店面不续租后有阵子没有营业,
这不,听到阿姨奶茶又开门了
小资君立马跑去解馋啦!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虽然如今魔都遍地都是阿姨奶茶,但是上海小囡们都知道只有开在霍山路的这家卞阿姨奶茶才是正宗的,可以说是上海阿姨奶茶的鼻祖了!
< class="pgc-img">>卞阿姨是1992年开始做生意的,当时卞阿姨面临下岗,于是家人提议:不如在家门口摆个小摊吧。起初只卖1块钱1碗的血糯米。后来,奶茶在上海流行起来,阿姨便将血糯米和奶茶混搭,没想到一炮而红!
< class="pgc-img">>生意好的时候,卞阿姨一天能卖出2000多杯奶茶!但随之仿冒的“阿姨奶茶”也越来越多,李阿姨奶茶、爷叔奶茶……都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阿姨说自己只想守好自己的小店,为了保证质量不想开分店。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新门面就开在老地址的马路斜对面,门面比以前小了点,做的依旧都是老顾客生意。
< class="pgc-img">>阿姨每天半夜就开始浸泡血糯米,早上起来熬制,煮糯米时还要不停翻动,煮好的血糯米在使用之前要凉透……温度、火候,材料存放都有讲究。所以他们家的血糯米真的是又香又糯又甜,喝不腻!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原味血糯米奶茶 11元
11元一杯的血糯米奶茶,在奶茶动不动就20、30元的魔都,这个价格还是很感人的。血糯米就占了小半杯,像在喝粥一样,一杯下肚就能喝个半饱。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这正宗的阿姨奶茶和外面满大街卖的真的是不一样,血糯米香中带甜,又稠又糯。奶茶的甜度很低,甜味都来自血糯米,甜的恰到好处!
< class="pgc-img">>血糯米圆子桂花羹 10元
这杯的血糯米是细沙的,里面加的圆子都是阿姨自己做的,有两种,血糯米圆子和芋圆,吃起来又Q又糯还很大颗。
< class="pgc-img">>鸳鸯奶茶 15元
鸳鸯奶茶不甜不苦,咖啡味很浓郁,不过看评论有人说喝了晚上会睡不着。下次再来我应该会试试他们家的招牌鸳鸯血糯米奶茶。
< class="pgc-img">>八宝饭 15元 崇明糕 25元/2个
现在店里还有卖阿姨自己做的八宝饭和崇明糕,只卖到过年前。
卞阿姨很是健谈,
看到小资君在拍照还开玩笑说要把自己拍好看一点!
大家记得要认准这家卞阿姨奶茶专卖,
只此一家别无分号哦!
< class="pgc-img">>卞阿姨奶茶专卖
地址:霍山路41号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日 09:30-2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