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也会被验出“酒驾”?交警执法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车主拿吃了荔枝、蛋黄派、喝了藿香正气水等当酒驾的幌子。吃了这些东西真的会吹出酒精值吗?5月13日,南海网《椰sir说》 通过一场实验来进行验证。
现场试验一:
三口榴莲 竟然吹出“醉驾”
明明没有喝酒却吹出酒精含量,这难道真的是因为吃了榴莲吗?首先,海口市交警支队法宣科民警贺文昌吃了一口榴莲,答案很快揭晓。 “嘀嘀嘀”一通吹,测试结果出来了:32mg/100ml。按照法律规定,呼气检测结果,贺文昌属于酒后驾驶机动车。
两分钟后,民警再次实施酒精呼气检测,这时检测结果变为0。
一口榴莲,测试结果为32mg/100ml,属于酒后驾驶。南海网记者 陈丽娜
实验继续。贺文昌再次吃了三口榴莲,对着酒精测试仪轻轻一吹,仪器随即闪闪发亮,测试值竟然达到87.7mg/100ml。根据法律规定,血液中酒精含量等于或大于80mg/100ml,为醉驾。
不过来得快去得也快,贺文昌喝了一口水,酒精浓度下降到14.9mg/100ml;10秒后,酒精浓度下降到9mg/100ml。
也就是说,如果是检测前刚吃过榴莲,是有可能吹出“酒驾”结果的,这个并非谎言。但是以上描述的这些情况被称为假性酒驾。
三口榴莲,竟然吹出“醉驾“。南海网记者 陈丽娜
现场试验二:
吃荔枝变“酒驾”
“一颗荔枝酒驾,三颗荔枝醉驾?”在当天的试验中,贺文昌连续吃了四五颗荔枝,酒精检测仪显示26mg/100ml,为饮酒驾驶。
吃完荔枝3分钟后,再进行测量 酒精检测仪显示0mg/100ml。
吃完荔枝后喝一口水,酒精检测仪显示0mg/100ml。
吃荔枝变“酒驾” ,但是饮一口水,酒精检测仪显示0mg/100ml。南海网记者 陈丽娜 摄
酒后多长时间才能开车? 交警来支招
贺文昌介绍,除了榴莲、荔枝,还有一些食物和药品,吃后也可能被判“酒驾”,比如蛋黄派、啤酒鸭、豆腐乳、酒酿圆子、酒心巧克力、藿香正气水,但这些食物、药品的酒精量比较少,只会停留在口腔中,就算进入体内,时间也十分短暂。为此,司机如果遇到查酒驾,这些食物的酒精成分即便还没有挥发掉,也不必担心,跟交警说明情况, 等个三五分钟,再接受呼气检测。当然,如果因为吃的量大或者其他原因再次吹气依旧不过关,可以要求做血液酒精含量检测,以证明清白。
所以,那些真正喝了酒的司机想靠吃荔枝等食物掩饰,企图蒙混过关,根本是不可能的。不过交警建议驾驶员驾车前尽量避免食用此类食物。
小贴士:为什么吃榴莲、荔枝能“吹”出酒精呢?
原来,榴莲、荔枝本身糖分含量高,果肉被外壳包住,糖分经无氧呼吸后,会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增加无氧呼吸的速度,导致其产生乙醇速度增快。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深入贯彻落实我省“八五”普法规划,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构建社会大普法格局,海南省司法厅、共青团海南省委联合有关单位开展“筑梦公益 普法先行”普法云直播活动,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营造良好法治氛围。本期普法云直播《关sir来解答,自贸港优惠关税政策那些事》将于8月8日播出,重点解读海南自由贸易港优惠关税政策等政策规定。
< class="pgc-img">>【主办单位】
海南省司法厅
共青团海南省委
海口海关
【协办单位】
海南省国资委
海南省工商联
各市县司法局
各市县团委
各隶属海关
【承办单位】
12355海南省青少年服务台
海南省青少年事业发展中心
【直播时间】
8月8日(周四)
16:00-17:00
【收看方式】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进入直播界面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直播嘉宾】
王若菲
海口海关所属椰城海关 三级主办
(直播回放:微信视频号搜索“12355海南省青少年服务台”收看)
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1月13日消息(记者 徐培培)“大家好,我是海口公安‘杨sir’”“刷单就是诈骗!”“自称公检法让你转钱就是诈骗”……
11月13日上午,海口市公安局民警杨光明到海南师范大学龙昆南校区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宣讲,400余名师生现场聆听了海口反诈民警“杨sir”的宣讲。
杨光明通过PPT、视频等形式以《英雄留步 海口警方邀您一起反诈骗》为主题通过真实案例为现场师生剖析了兼职刷单类、贷款类、网购退款类、买卖游戏账号类等诈骗手法套路和防范对策,让反诈防范意识“入脑入心”,切实提高大学生防骗意识和能力。
针对大学生特点,杨光明介绍了警方“断卡”行动,号召全体师生规范使用电话卡、银行卡,保护好个人信息,自觉抵制“黑灰产”,挤压犯罪分子生存空间,共同营造无诈和谐校园环境。
发生在身边的案例发人深省,生动、形象的讲解让现场时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杨警官,我曾经接到过类似的电话”“有人说我的电话卡涉及到了案件,怎么办?”同学纷纷向杨警官咨询了解反诈骗的知识。他们纷纷表示,听了讲课,意识到诈骗案件就在自己身边,自己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同时还会告诫自己的家人和同学提高警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远离“黑灰产”。
海口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治安支队、龙昆南派出所等单位民警在活动现场发放了海口警方反诈传单,与学校学生处、保卫处的老师一起交流反诈宣传工作。
海口警方表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是校园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口警方结合“控发案 多破案”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将持续开展校园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切实提高广大师生个人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共同筑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校园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