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现今餐饮行业面临的最尴尬的事情是什么吗?只是疫情开不了门?人力成本上升?原材料涨价?不过,除了这些还有一个原因 就是厨房燃料的选用。
< class="pgc-img">>目前餐饮行业主要使用的燃料主要包括天燃气、液化气和一些新型燃料,这些燃料中其中最有代表的是甲醇燃料 这天然气开户不仅贵而且很多地方没有普及,而液化气被管控,甚至有的地方直接禁止餐饮行业使用液化气,甲醇燃料又属于危险品,没有批准也是禁止使用,即使你使用了也要面临诸多问题,比如使用问题、存放问题、消防问题等等一系列问题,市面上真的就没有简单方便可以正常使用的厨房燃料呢?
< class="pgc-img">>那必须是有的,那就是炬燃复合燃料油,炬燃复合燃料是一种新型的可替代甲醇燃料及液化气的新能源厨房燃料,它不像液化气易燃易爆,也不像甲醇燃料那样含醇属于危险品,它闪点高不易燃不易爆,明火点不着对比餐饮后厨随处可见的明火,就这一点就完胜目前市场上所有的厨房燃料了。
< class="pgc-img">>炬燃复合燃料油热值在10000大卡左右,密度0.78左右,颜色为乳白色,其燃烧效果和白油相似,燃烧无烟无味无积碳,但是价格却比白油要便宜很多,是一款性价比特别高的新型燃料。
商用厨房使用这种燃料油,可以大大地确保商用厨房安全,是一款不可或缺的节省安全又环保的燃料油。
<>< class="tt_format_content js_underline_content autoTypeSetting24psection " id="js_content">、实施背景
近年来,我国餐饮业规模持续扩大,成为国内消费市场重要力量,在稳增长、促消费、增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餐饮业“量”的快速发展也带来“质”的参差不齐,部分食品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操作不规范,交叉污染情形严重;餐饮具清洗消毒不到位,敷衍了事。上述种种问题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极易造成食品安全事故,引发网络舆情。因此提高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构建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推动社会共治,使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各项政策制度落地落实,成为极为紧迫的工作任务。
2020年9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将2023年定为“餐饮环境卫生提升年”,要求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聚焦餐饮环境卫生水平提升,指导餐饮服务提供者加强环境卫生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打造“清洁厨房”,鼓励引入色标管理等工作方法,提升餐饮后厨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二、色标管理
图 / 使用色标管理的刀具、砧板消毒柜中消毒 ???
三、经验做法
先介绍下青阳县情,青阳地处安徽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腹地,风景秀丽,人文荟萃,2022年全县旅游总收入166.8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1321万人次。丰富的旅游资源带来餐饮业兴盛,县内有四季永逸、五溪山色、西峰山庄等能承办重大活动保障的大型餐饮企业,也有蓉兴楼、九华一楼、一品居等客流量较大的中档酒店,景区周边更有不少休闲度假式农家乐,1800多家不同档次餐饮单位星罗棋布,呈现量大面广格局。不难想象,在当前基层市场监管力量较为薄弱、职能仍不断增加情况下,高质量完成食品安全监管任务确实存在着不小压力。
假如单纯依靠监管去压实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根本上杜绝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显然过于理想化,必须转变观念,谋求创新,强监管同时,按照《食品安全法》第三条要求,加强餐饮服务提供者规范化科学化操作,提升全程风险隐患管控与自查自改能力,方能尽快提升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最大限度遏制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故推行色标管理正是因势利导,大势所趋,乘势而为。
图 / 在学校开展色标管理现场教学 ???
四、难点问题
一是全县餐饮单位经营规模、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硬件设施、功能布局齐全大中型餐饮单位少,农家乐、小餐饮占大多数,后厨功能布局、设施设备等很难以达到色标管理要求,导致色标管理推行只能从大中型餐饮入手,使得这种行之有效管理方法被采用覆盖面太窄,难以延伸扩展,形成规模效应。
五、对策建议
加大推广力度。让更多餐饮从业人员了解色标管理,市场监管人员定期走进餐饮服务单位,现场指导,详细教学色标管理操作规范、注意事项,及时发现解决供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唯有慢慢引导与熟能生巧后,餐饮从业人员才会慢慢适应,只有工作更加便利,才肯定这种模式操作好。
工作制度保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与《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这两部法规都提及容器、工用具、设施设备应明显区分,分类管理、分开使用、定位存放,防止交叉污染,可并未明确必须采用色标管理,《操作规范》中只有此句“可使用颜色、材料、形状、文字等方式进行区分。”此句既使用推荐性、选择性表述,也未体现出使用色标管理的唯一性。故具体操作中,只有将色标管理纳入食品安全日常监督检查内容,纳入食品经营许可审核事项中,才能确保色标管理推行连贯性,能持续发力。
项目资金支持。当前,优化营商环境是各地政府发展经济头等大事,不少地方纷纷出台对食品生产企业及小作坊改造升级验收,获得补助资金的优惠政策。同理,餐饮服务事关食品安全,事关地方文明形象,对餐饮业后厨改造提升亦可采取项目资金补助方式实行,实行中,将色标管理作为必要条件纳入项目验收内容,如此可进一步扩大色标管理实施覆盖面。
发挥行业作用。鼓励餐饮行业协会、餐饮工用具生产厂家经营活动中,加大对色标管理宣传贯彻。监管部门应扶持帮助行业协会、生产厂家制定色标管理操作规范、餐饮工用具色标管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解决技术操作层面难点问题,让色标管理真正融入餐饮业发展产业链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推行色标管理使餐饮服务操作形象直观、信息清晰、警示明显,能促进餐饮服务单位改善基础条件,规范经营行为,强化内部管理,全方位提升效益。“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面对当前餐饮业现状,推行色标管理绝非一朝一夕,唯有锲而不舍,迎难而上,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才能真正使色标管理在遏制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和提高餐饮精细化管理水平中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 |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洪青
审核 | 于成龙 张丽娟
值班编辑 | 黄圆圆
实习编辑 | 曾佑胜
中国工商出版社新媒体和数字出版部制作出品
?消委会支持消费者集体诉讼!第25期全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微信公众号榜单发布
?不属于市场监管部门管辖的涉嫌违法行为线索怎么处置?答案在这里!
最新!市场监管总局成立以来的规章在这儿了(1-76号令)
质期是食品标签/标识中的重要内容,今天,我们将盘点各类食品保质期的标识问题:
1 是不是所有食品均需要标识保质期?
2 是否允许标识2个保质期?
3 保质期的标识形式有怎样要求
4 保质期的标识位置要求
5 开封后产品保质期的标识要求
01、要不要标识保质期
是不是所有食品均需要标识保质期?
无法一刀切地判断,需要分产品来比较。我们列举了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食用农产品等不同形态的广义食品来说明。
预包装食品:不是所有的,都需要标注
依据GB7718-2011的规定:可以免除标示保质期
- 酒精度大于等于 10%的饮料酒;食醋;食用盐;固态食糖类;味精
- 预包装食品包装物或包装容器的最大表面面积小于 10cm2 时。
散装食品:需标识
《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八条:
食品经营者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以及生产经营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
食用农产品:有要求的,需标注保质期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0号)第三十二条:
销售按照规定应当包装或者附加标签的食用农产品,在包装或者附加标签后方可销售。包装或者标签上应当按照规定标注食用农产品名称、产地、生产者、生产日期等内容;对保质期有要求的,应当标注保质期;保质期与贮藏条件有关的,应当予以标明;有分级标准或者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应当标明产品质量等级或者食品添加剂名称。
外卖产品:建议标注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2018版)8.3.4餐饮外卖
8.3.4.5宜在食品盛放容器或者包装上,标注食品加工制作时间和食用时限,并提醒消费者收到后尽快食用。
现制现售产品:部分地方要求标识
DB31 2027-2014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即食食品现制现售卫生规范
9.6.2 在现制现售现场定量或非定量装入密封容器或包装材料中的食品应有标签。标签上应标注品名、现制现售单位、制作日期和时间、保质期(或最长食用期限);对保存条件和食用方式有特殊要求的,也应在标签上注明。
中央厨房的食品配送:需要标注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2018版)
8.3.2.2包装或容器上应标注中央厨房的名称、地址、许可证号、联系方式,以及食品名称、加工制作时间、保存条件、保存期限、加工制作要求等。
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食品配送:需要标注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2018版)8.3.4餐饮外卖
8.3.3.2容器上应标注食用时限和食用方法。
02、可否标识2个保质期
是否允许标识2个保质期?
这同样也是无法一刀切地做出判断,需要细分不同的情况来说明
销售包装内包含若干个独立包装:可以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问答(修订版)第十八项规定:可以选择以下三种方式之一标示:
一是生产日期标示最早生产的单件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按最早到期的单件食品的保质期标示;
二是生产日期标示外包装形成销售单元的日期,保质期按最早到期的单件食品的保质期标示;
三是在外包装上分别标示各单件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同一产品在不同贮存条件:可以
食品保质期是与贮存条件密切相关的,因此在不同贮存条件下,允许标注不同的保质期。
例如:《醉泥螺》(DB32/T 467-2008)标准的7.5 节关于保质期规定:在符合产品贮运条件下,产品保质期夏秋季4个月,春冬季6个月,冷藏为12个月。
产品内外包装不一致:不可以
此处,内外包装保质期不一致,是指标注的保质时间段不一致,或外包装保质期到期日晚于内包装显示的最早保质到期日。
食品标识管理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02号)第十九条 禁止下列食品标识违法行为:
(一)伪造或者虚假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典型案例
案件概述:
原告于2017年5月2日在被告所属门店购买了YD果丹皮780g。原告发现该商品标注保质期为18个月,但内部单独包装保质期为12个月,不符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中4.1.7.1:日期标示不得另外加贴、补印或篡改。
法院观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七条之规定,预包装食品的包装标签上应标明保质期。经查验,被告出售的“YD山楂果丹皮”内外包装中标示的保质期不一致,此行为并非瑕疵,可能对消费者造成误导,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
案例来源:天眼查:买卖合同纠纷一审法律文书
03、保质期的标识形式
标识形式
GB7718-2011附录C《部分标签项目的推荐标示方式》对保质期的标示进行规定,可以有如下标示形式:
- 最好在……之前食(饮)用;……之前食(饮)用最佳;……之前最佳;
- 此日期前最佳……;此日期前食(饮)用最佳;
- 保质期(至)……;保质期××个月(或××日,或××天,或××周,或××年)。
标注到“时”
有些产品的保质期非常的短,保质期根据不同标准,可能需要标注到“时”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色拉》(DB31/ 2012-2013):
5.2.1 现制色拉应在 0 ℃~25 ℃条件下贮存。现制色拉存放于 0 ℃~6 ℃条件下,保质期不得超过 10小时,且不得过夜;存放于 6 ℃~25 ℃条件下,保质期不得超过 2 小时。
超市生鲜食品包装和标签标注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5年第253号)
第二十一条 鼓励超市经营者按小时标注畜禽肉类等生鲜食品的保质期。
DBS44/ 012-2019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湿米粉
5.1.3 保质期在 24 小时内的产品,生产日期应标注年月日时(例:2019 年 03 月 20 日 3 时)。
04、保质期的标识位置
条款内容
GB7718-2011第4.1.7.1项的规定
应清晰标示预包装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如日期标示采用“见包装物某部位”的形式,应标示所在包装物的具体部位。日期标示不得另外加贴、补印或篡改。
< class="pgc-img">>05、开封后保质期的变化提醒
条款内容
食品在拆封后,原有的贮存条件可能发生显著的变化,因此,不少的食品在包装上会就开封后的保质期变化做出提醒,有些标准,也做了相关的要求
GB/T 24403-2009 金枪鱼罐头
标签上应标示“开罐后请尽快食用”
来自:食品580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