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正新鸡排的兼职两个月。硬是把从小怕蟑螂的我逼得在那段时间里没那么害怕了,但仍觉得恶心。
裹鸡排的粉里会混着小蟑螂,电热油锅里也会有。
点外卖的惨了,一般最差的次品,门店卖不出去的那种,都会夹杂着给外卖带走,差评啥的好像都不在乎。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一只在初炸时没裹好粉而被炸干至一小只的鸡腿,在“精心裹粉”之后,炸的跟一般的鸡腿一样大,难以想象收到这只鸡腿的人下次还会不会点,不过也没有见来门店找茬(这也可以忍?)
还有就是那些调奶茶的奶茶粉,就在别人的注视下,小心地撇开袋子里不小心溜进来的蟑螂,冲出一杯香甜的奶茶(味道还可以,一般开一袋新的奶茶我会喝点,这个喝点也发现不了,以及其他饮料都可以喝点,那么热的天没空调,人都傻了)
< class="pgc-img">>稍微干净点的就是每天现烤的烤串(一般隔天剩下来的不多,而且颜色变深,外卖处理。所以第一次烤一般不会烤的太老,要显得嫩)。手抓饼和烤肠味道也确实可以,就是刷酱的那个工具感觉就没洗过,杯子底部的甜辣酱都粘成新的底儿了),鱿鱼也不错,每天都是晚上现做(那时候买的人多,而且这个味道大,很馋人)
鸡排一般都是下午裹好,裹个两盘40片,所以你一般看不到蟑螂,一般人都晚上来买。送的饮料没啥问题,就是浓缩果酱兑的,味道还可以。
高中毕业后的那两个月真是苦不堪言,每天工作10个小时,一般是从早8晚6,下午4点到凌晨2点。作息就让人很难受,上班下班浑浑噩噩。后悔去做这种兼职,但确实没啥赚钱的路子,除去某些原因,找兼职的时候太晚了。还好我能熬过来,真佩服那种常年累月的上这种班的人受得了,感觉思维都麻痹了。还好结束了,带着两个月的工资去上大学了。
没事别吃正新鸡排,你永远不知道蟑螂躲在哪里,可能那一锅发黑的油它曾经来过,那奶茶里去过。还有可能当场爬出来见见你,而你看不到它。
店缩减逾一倍,产品涨价、卫生问题频发,正新鸡排在走下坡路了吗?
“正新鸡排正在被年轻人抛弃”的话题登上热搜之前,喜欢吃炸鸡类食品的“00后”舒卉(化名)就已发现,“正新鸡排好像‘消失’了”。在她生活的河北某县城,这家餐饮企业中的“万店鼻祖”不知不觉中不常见了。
数据验证了舒卉的直觉。据窄门餐眼数据,截至12月16日,正新鸡排门店数为11932家,覆盖31省的352个城市。虽然这样的门店规模在餐饮企业中仍遥遥领先,但距其峰值已缩减逾一倍——2022年1月,正新鸡排门店数高达2.5万家。换言之,不到两年时间里,其门店缩减超1万家。
< class="pgc-img">(正新鸡排广州客村店 《消费者报道》摄)
>除了关店潮,社交平台还传出其“因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等多种原因,无法继续提供服务”的传闻,不过该传闻很快被正新鸡排辟谣。但不利传闻背后是难掩的发展困局。《消费者报道》采访发现,正新鸡排失去市场或并非被年轻人抛弃,品控、内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才是根本原因。
餐宝典创始人、餐饮分析师汪洪栋对《消费者报道》分析称,目前来看,正新鸡排作为一家万店品牌是没问题的,但“十万门店”的目标或许有点过。对于连锁餐饮企业而言,产品、定价是竞争力的基础,其次还要有强大的供应链,对加盟商的拓展、管理要到位,以免失控。
“万店鼻祖”桂冠背面:加盟商并不轻松
正新鸡排在浙江温州起家,创始人陈传武原来和人合伙做速冻食品批发生意,但常被拖欠货款。彼时,台湾休闲小吃正在内地风靡,陈传武看到了商机,2000年在温州瑞安开了一家“正新小吃店”,经营关东煮、香肠、炸鸡等。产品丰富加上选址在商业氛围浓、人流量大的地方,生意一度很好。
砍掉绝大多数SKU并开放加盟是陈传武的事业版图迅速扩大的关键。2012年,正新小吃更名为正新鸡排,产品只留下鸡排等几款爆品。2013年,正新鸡排放开加盟,推行“鸡排+烧烤”模式,门店迅速扩张。
客单价12元左右的低价位、15万元左右的加盟投资低门槛,是正新鸡排占领市场的两大法宝。以加盟门槛为例,官网信息显示,加盟正新鸡排的前期投入要63200元,包括加盟费35000元、保证金10000元、管理费13200元、设计费5000元。后期投入在7万元至10万元之间,其中设备费约2万元—3万元,首批食材进货2万元左右,装修费3万元—5万元。
因此,早在2017年,其门店便突破了1万家,成为中国首个“万店企业”。2018年,正新鸡排还提出“十万门店,千亿产值”的森林计划。在巅峰期,正新鸡排全国门店数量曾是肯德基中国的3倍、麦当劳中国的7倍。
成为“街霸”还基于其深入下沉市场,率先抢占三、四线城市的布局策略。据窄门餐眼数据,正新鸡排门店主要在三、四线城市及以下市场,占比达57.31%。从选址分布看,乡镇店占比高达32.2%。
不过,正新鸡排雄心勃勃的2019年,已有加盟商选择退出。家在安徽某县城的林新(化名)对《消费者报道》称,三年前转让了门店,投资了18万元,仅经营了一年,没有赔但也没有赚。“家人自己做、没有请员工,不然可能就赔钱了。转让的原因是正新鸡排在我们县城扩张的太快、区域店饱和,新店开张后明显影响我们的营业额。当县城开第六家正新鸡排的时候,我就劝我爸转让了。”
“加盟店成本大,没办法与直营店竞争。我们转让后这几年,县城里只剩下一家直营店了,其他都倒了。” 林新续称。
加盟商汪浩(化名)也对《消费者报道》表示,乡镇、县城市场并不好做。“没有外卖,基本靠门店销售。周末销售情况相对较好,平时没多少营业额,一年下来累得很还赚不到钱,不如去打工;长期开的话,甚至不足以支付人工工资。”
汪浩2015年起加盟正新鸡排,在江苏南京和常州、安徽淮北陆陆续续开了五六家店,但于今年四五月份彻底关停转让。强制性定期装修是让他下决心退出的直接原因。“我最后这家店换到新地址还不满一年,但公司说三年合同到期了,且有新的店铺形象,要续签合同就必须重新装修。”
对此,《消费者报道》电话联系了正新鸡排客服,接线人员确认加盟门店须三年左右翻新一次,具体翻新内容根据门店实际情况确定。
汪浩表示,在加盟早期,只要店铺形象还说得过去,基本上不用再重新装修,最近几年基本每三年就要装修一次,无论门店新旧、“一刀切”强制性管理,这也是导致很多加盟店闭店的原因。“开店是奔着赚钱去的。我当时搬过来装修也花了几万块,本钱还没赚回来又要投入,继续干下去还有什么意义?
被涨价、品控“劝退”
低价是正新鸡排打开市场的利器,一份鸡排曾低至10元并免费送饮料,赠送的酸梅汤更让不少消费者念念不忘。而这两年,赠饮从最初的可乐、酸梅汤升级为奶茶,鸡排的价格也涨至12元,有的地方涨到了15元。
这让它在竞争对手面前少了价格优势。《消费者报道》近日走访了位于广州市海珠区艺苑南路的正新鸡排客村店。该店面积较小,品类也较少,仅有大鸡肉串、烤肠、鱿鱼须、香辣鸡胗等,其中鸡排12元/份。
< class="pgc-img">(正新鸡排广州客村店 《消费者报道》摄)
>而几百米距离内的夸父炸串和喜姐炸串品类更丰富、荤素皆有,且均推出低至9.9元/份的生炸鸡腿优惠价。
成本不断上涨也“劝退”了加盟商。林新表示,“食材涨价,鸡排、做赠饮的酸梅膏等都涨价。此外,正新鸡排严禁外购食材、调料等,但同样的产品,它供给加盟商的价格又高于市场价,比如起酥油每箱贵20元。”
汪浩也称,原材料一直涨价、从未降过价,导致加盟商利润趋低。“2015年至2018年左右行情不错,毛利率大概50%出头,还能赚点钱,后年价格不断上涨,毛利大概只有40%左右。”
“即使在南京,除非开在夜市等人流量很大的地方,营业额才会稍高一点。如果开在住宅底商、街边,基本是半死不活的状态。有朋友还在南京做(加盟),日营业额也就千把块钱,有时候连1000块都做不到。投资这么多又这么累,一天净赚才两三百元而已。”
更让消费者不能接受的是品质的下降。社交平台上,不少消费者表示:“2014年刚工作时,最喜欢正新鸡排的爆浆鸡排,便宜、量大又好吃,现在真的难吃,量小、口感又硬,感觉肉冻了好多年”,“面粉裹得越来越多,炸出来口感很硬、吃面粉似的,鸡排的品质也差了很多”。黑猫投诉平台上,数位消费者投诉正新鸡排出品未炸熟、肉变质发臭、有异物等情况。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来源:微博评论、黑猫投诉)
>卫生问题也多次被曝光,如浙江金华浦江县、湖南张家界两家正新鸡排门店被曝老鼠在操作间出没,并食用面粉、鸡排等食材,湖南株洲一正新鸡排门店则被曝员工踩在操作台上剪脚趾甲。
除了消费者,加盟商也对正新鸡排提出产品安全投诉。汪浩在黑猫投诉留言称,正新鸡排安全问题不断,反映后从来不回复不解决,希望有关部门入驻严查严惩。“品控不严格”,他对《消费者报道》举例称,进货的鸡胗里有未消化完的积食等异物,向区域经理、督导反映后也没有回应。“这次投诉也是如此,但因为我关店不干了,就没再追究、不了了之了。”
餐饮行业日新月异、不进则退。连锁餐饮“四大天王”(正新鸡排、蜜雪冰城、绝味鸭脖、华莱士)中,正新鸡排是第一家突破万家门店规模的品牌,如今却悄然掉队。窄门餐眼数据显示,华莱士、蜜雪冰城门店数均超过2万家,绝味鸭脖门店超14000家。
期关于正新鸡排正在被年轻人抛弃的话题,登上了热搜,引发上百万的人讨论。
< class="pgc-img">>作为红极一时的正新鸡排,在大街小巷都有开店,尤其是商业街,最好位置往往都被正新鸡排拿下,你可能没吃过正新鸡排,但是一定被他显眼招牌所吸引。那一串串烤串,酸梅汤,都是让然特别解压,吃上一次很容易找到满足感。但是现在同质产品层出不穷,可选择的产品更多,打个正新鸡排措手不及。
< class="pgc-img">>正新鸡排采用半成品炸串形式,货品种类多,单价低,受众群体多,以前广泛被人们所接受。但是正新鸡排已经逐步开始走下坡趋势了,据统计有上万家加盟店关门,其实不仅是正新鸡排门店减少,放眼大街上,很多商铺空置,面临租不出去的难题。更有不少品牌直接销声匿迹。
< class="pgc-img">>如今快消品市场逐步萎缩,正新鸡排也遇到了难题,有人反馈炸串难吃,有人反馈味道不好,但是可以看到仍然有不少门店有很多人排队。
< class="pgc-img">>真的是人们口味变了,还是平替品太多。如果你去过大学校园门口,就会发现,不计其数的烤鸡、烤猪蹄、奶茶、冷锅串串等等,一家挨着一家,每个门店都会不少学生光顾。如果再去夜市看看,仍然有大量的摊位爆满。
< class="pgc-img">>味道好、服务好、价格优惠仍然是年轻人所追逐的方向,哪一方面有不足,都会被无限放大,尽管正新鸡排面临闭店潮,仍然希望它能厚积薄发,再现往日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