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这家店只要进来吃饭,每人强制5元的茶水费。喝不喝都收费。服务员说贾总规定的。”近日,一网友在微博上@西贝莜面村 后,调侃道,“贾老板现在穷成这样了吗?”
根据其配图的账单显示,5人共计收取25元的茶位费(苦荞茶,单价5元一杯)。
其后,西贝莜面村认证账号在该条微博下道歉称,“很抱歉让您感受不好,请您私信小编联系方式,我们会联系门店为您退还茶水费”。
针对该事件,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微博发布通报称,西贝莜面村对网友在微博发布的收取茶水(位)费的投诉已在退款处理中,并要求该公司全面自查整改。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4月20日,西贝莜面村官方微博曾回应《湖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中不得收取或变相收取餐位费的规定,称“在内部信息系统中取消自动收取茶位费的系统默认动作,改由客人点单,根据实际点选进行结算”。
针对西贝莜面村这一门店喝不喝茶都收茶水费的做法,很多网友表示“广东很多店都这样啊”、“很少去到没有茶水费的餐馆”,其中有网友表示茶水费相当于“服务费”,可以接受,但有的网友表示茶水费有“霸王条款”的嫌疑。
网友热议
@眼睛____想旅行:西贝现在2人随便就吃300太贵了,不就是一陕西菜嘛
@Paul哥不是章鱼:内蒙人流下泪水
@祛尼玛徳:西贝太贵 一碗面三四十还吃不饱
@Paul哥不是章鱼:这..........广东不都是这样吗?至少我去广州吃了几次饭都要茶位费了
@船长了不起:粤菜茶餐厅可以接受,西北菜感觉不符。
@隮一:广东的茶位费有告知啊,通常都会把茶位费写在餐牌上,因为不同的茶价格不一样,一落座就会有服务人员问你要喝什么茶,我觉得这相当于另一种形式的服务费吧,类似香港的餐厅会把收百分之十的服务费醒目地写出来
@塞罕坝本地人儿:西贝利用疫情 完美炒作了一波 越来越不实惠
@颖川lu大猫:为什么会有人去吃西贝莜面村?我是从来也没去过
@拉斯:西北一直走在@海底捞火锅 收费的模式上,而服务一直停留在外卖体验上。
@ZHIDA:原来这个是可以投诉的。到处都是茶位费。可怕的是都习以为常了
@sean肖恩:广东不是很多餐厅都收茶位费吗?有的贵到离谱的十元
@丸几:身为广东人,吃饭给茶位费已经是习惯了
@HY:收费可以接受,这五元包含了茶水纸巾湿巾,小朋友的口水巾,饭后的薄荷糖,还有非常好的服务!
@晓梦;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餐饮习惯。广东就是收茶位费,大家都接受。你不接受不要去吃。又不是没别的选择。街上大把饭店。
@作者:要明码标价,且不得强制收取(即可以放弃这项服务)
@超人饿了:不曝光还不知道呢!原来茶水费不合法啊,导致消费者见多不怪的原因是什么呢
@糯米饭真是大惊小怪:喝早茶都这样,不是很正常的吗,我还是浙江人,在广州生活了三年,感觉这个就不是大问题,只是别的地方的人不了解广东风土人情,我觉得5块钱不贵,
@么一嗷苗:点都德吃正餐不要喝茶,也必须收茶位费!而且必须点茶。
在杭州,你碰到过强制收取茶位费的情况吗?
茶水费的存在是否合法?法治广东研究中心主任宋儒亮律师表示,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之规定,经营者强制收取茶水费是不合法的。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
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格式条款的,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价款或者费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项和风险警示、售后服务、民事责任等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内容,并按照消费者的要求予以说明。
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
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
“强制收取茶水费虽不合法,但在广东,茶水费本身有一定合理性”, 宋儒亮律师表示,其认为受早茶文化及西方小费文化影响,在广东餐厅收取茶水费是有一定历史基础。
“茶水费与其说是茶水的费用,不如说是服务的费用,比如用餐时的环境、搭配的纸巾、餐前小食、多样茶水选择、茶水的添加、餐位预定”, 但同时宋儒亮律师也强调“茶水费不只是口号,关键是内容”。
在杭州你被收取过茶位费吗?点击右下角评论聊聊看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郭苏莹 通讯员 张开仕 李琼
在广州,“饮茶”是餐饮习惯更是餐饮文化,到餐饮店“饮茶”被收取茶位费是市民常有的经历。你是否想过,茶位费的收取是否合理?
昨日,广州市消委会发布广州市餐饮业茶位收费情况民意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有99%的受访消费者被收取过“茶位费”,有77%的受访消费者认为收取“茶位费”不合理。市消委会表示,如果不是免费提供茶水,餐饮店应提前告知消费者,让消费者选择是否需要茶水,切勿变相强迫消费。
数据
98%受访餐饮店要收茶位费
近期,辽宁省新出台的《辽宁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中提到“不得收取或者变相收取餐位费、消毒餐具费、开瓶费等不符合规定的费用。”一时间,餐位费、茶位费等话题引起大众关注。
“茶位费”泛指基本茶位费,也包括餐位费、消毒餐具费等收费名目。最近,广州消委会调查发现,在接受问卷调查的705名消费者中,99%的消费者被收取过“茶位费”,77%的消费者认为收取茶位费“不合理”。尽管如此,过半受访消费者的态度是“虽有意见但只能逆来顺受”。
对于是否取消茶位费,79%的受访消费者支持取消。同时,有8%的受访消费者不建议取消茶位费,这类消费者中有66%建议“明码标价后让消费者自己选择”,因为担心取消后会出现服务质量降低、菜价上涨、失去广州市茶饮文化特色等现象。
针对茶位费,广州市消委会发布的报告显示,志愿者走访线下52家餐饮店发现,98%的餐饮店需要收取茶位费、餐位费、消毒餐具费,83%的餐饮店有对茶位费明码标价,65%的餐饮店基本茶位费标准是1~5元/人。不过,49家餐饮店均不可以自主选择是否支付茶位费,即“只要消费必须支付茶位费”。
消委会指出,收取形形色色的茶位费,貌似已成为餐饮行业的潜规则。众多餐饮店收取茶位费的原因,其一“自觉”跟风,其二“补贴”菜价。餐饮业茶位费现象已逐渐演变为一种变相收费,无形剥夺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提醒
被迫付茶位费可积极维权
广州市消委会建议广大消费者,应重新正视被迫付“茶位费”这一现象,积极维权,在消费过程中尽可能保留手中的证据。如发现消费侵权行为,可拨打广州12345服务热线进行投诉、举报。
声音
市民:不喝茶只喝水该收茶位费吗?
聊起茶位费,有市民表示疑问:不喝茶只喝白开水还被商家收茶位费,这样合理吗?市民陈先生说,“有一次去吃茶点,商家表示要收茶位费,我就说我不喝茶水喝白开水就好了,但他们还要收一样的茶位费。我又不需要茶叶,为何还是收一样的费用呢?”
有消费者表示,就连自己的孩子喝自带的水,也要被收取茶位费。市民李女士表示,“他们说我孩子超过1米2了,必须要收茶位费。”
商家:茶位费包括服务费餐具费
昨日记者走访天河商圈发现,不管是否饮茶,只要消费者落座就餐,不少商家都会收取茶位费。在天河城的宴江南,就餐普通茶位费6元一位,喝白水则需要3元一位,在周末,喝白水需要收取5元一位的茶位费。而在稻香酒家,茶位费为8元一位,即便选择喝白开水也要收同样价格的茶位费。
为何喝白开水也要收茶位费?宴江南工作人员表示,“餐具费也是包括在里面的,所以即便喝白开水,也要收费。”稻香酒家工作人员则说,“喝茶和喝白水都是包括了服务费、餐具费,所以价格都一样。”
消委会:未经同意收茶位费属强制消费
广州市消委会表示,明令禁止餐饮最低消费的《餐饮业经营管理办法(试行)》已实行超过一年,然而仍有不少市民反映,目前广州仍有餐饮设置包间最低消费,部分餐饮企业即便没有最低消费,也会增设各种各样的附加收费名目及消费限制,加重了消费者负担。
消委会表示,目前《餐饮业经营管理办法(试行)》只是一个基本规定,缺乏细化标准,希望相关职能部门能对变相收费的行为加以监管,细化包间服务费、贵价茶位费等是否属于允许收取的附加费规定。
消委会认为,餐饮业经营者应当免费提供符合质量标准和卫生条件的餐具,在显著位置明示其提供食品和服务的价格,不得设定最低消费、不得收取或者变相收取餐位费、消毒餐具费、开瓶费等不符合规定的费用。餐饮业应尊重广大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明码标价,切勿变相强迫消费。关于“茶位费”,如果不是免费提供茶水,餐饮店应提前告知消费者,让消费者有选择是否需要茶水的权利。
虽然现时没有明文规定收取茶位费是否合法,但这一行为违反《民法》平等、自愿、公平原则,消费者应该消费多少则支付多少费用,商家其他额外费用都属于不合理收费。
华社南昌3月16日电(记者郭杰文)如今在一些餐厅消费,即便不喝茶,也可能被收取几元一位的茶水费。记者从新华社客户端“全民拍”栏目征集的消费维权线索中获悉,一些餐饮企业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向消费者收取茶水费、餐位费、服务费等款项,一些消费者表示,此种行为有强制消费之嫌。
3月15日,记者跟随南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随机检查时发现,一些餐饮企业存在违规收取茶水费的行为。在南昌市红谷滩区的一家餐厅,有消费者向执法人员反映,结账时的账单与点单时的账单不一致,多了包厢服务费和茶水费,但点单时餐厅工作人员并未告知会收取这些费用。
↑南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正在餐饮企业进行检查。(帅健 摄)
对此,这家餐厅一名徐姓负责人告诉记者,餐厅在培训时都会要求员工提前告知消费者相关内容,消费者不知情可能是部分员工没有按照要求告知。他还表示,如果顾客买单时提出没有享受到相关服务,可以退回服务费和茶水费。
若不是消费者向执法人员反映,又有多少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商家收取茶水费?
无独有偶,记者跟随执法人员在南昌市红谷滩区的一家主题餐厅看到,每一张结账单上都有一项名为餐位费的款项。通过询问餐厅工作人员了解到,在大厅消费的顾客每人收取的餐位费为3元,在包厢消费的顾客每人收取的餐位费为5元。
消费者张女士向记者表示,并不知晓餐厅会收取餐位费,服务员也未提前告知。“包厢8个人吃饭,仅餐位费就40元。”这让她觉得很不划算。
↑南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正在餐饮企业进行检查。(新华社记者郭杰文 摄)
执法人员在检查其他餐饮企业时也发现了类似现象,一连锁餐饮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不仅在南昌,很多其他城市的分店也在收取餐位费。
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秦守勤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明码标价,消费者有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的权利。商家应明码标价和提前告知消费者相关服务,由消费者自主做出选择。
南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将会对违规收取茶水费、餐位费、服务费等款项的餐饮企业进行告诫提醒,并责令其限期整改。消费者如发现餐饮企业未明码标价或未提前告知便收取相关费用,可拨打12315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