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水至福来 饮水思源

来源:undefined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4
核心提示:从6月15日起,甘肃日报及“新甘肃”客户端等甘肃日报报业集团所属各媒体开设“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专栏,并派出多路全媒体采访小组,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讲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

从6月15日起,甘肃日报及“新甘肃”客户端等甘肃日报报业集团所属各媒体开设“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专栏,并派出多路全媒体采访小组,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讲述我们身边发生的巨大变化。来自基层一线的鲜活故事,既深入反映全省人民生产生活的不断改善,又充分展现陇原儿女不懈奋斗的精神风貌,必将更加激励我们坚定信心勇克难关、同心协力奔向小康。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温暖的回响 沧桑巨变 饮水思源】

水至福来布楞沟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

《甘肃日报》2020年7月7日01版

一只木制水桶

静静地立在东乡县高山乡

布楞沟村村史馆陈列室的一角

在7年前,这只用几圈铁丝箍着13块木板的木桶,还是村民马麦志家解决吃水问题的生活必需品。从马麦志的父亲开始,家里就用这只木桶,赶着毛驴到十几里外的达板镇驮来洮河水,或是到沟里搬运苦泉水,或是从自家门口水窖里打来积蓄的雨水雪水,一桶一桶地搬到家里。

从父亲手中传到马麦志,木桶边沿已经磨得溜圆光滑,留下了岁月斑驳的痕迹,也诉说着生活的艰辛。

“过路的客人口渴坏,

干旱年,端不出一碗水来。”

因为缺水

“花儿”唱出了苦涩的味道

“宁给一口馍,不给一碗水”

流传成一句俗语

7年里,沧海桑田,如今自来水通了,曾经的必需品,变成陈列品,甚至成了76岁村民马仲成眼中“过了时的老物件”。木桶曾经作为布楞沟人生活中最重要的物件,变成布楞沟人心中的记忆,沟外人看着稀奇,也让无数来布楞沟参观的人感慨万千。

小水桶身份变化的背后

是一汪清水引起的华丽蝶变

2013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布楞沟村,走进马麦志的家中,察看水窖水质。当时一米见方的窖口没有遮挡,浑浊的雨水勉强没过窖底。马麦志清晰地记得,总书记尝试从水窖打水,亲自体验了村民日常吃水的艰难。

总书记嘱托:

“把水引来,把路修通,

把新农村建设好,

让贫困群众尽早脱贫过上小康生活。”

当年2月28日

布楞沟村开工建设安全饮水工程

从镇里埋设了15公里的引水管道到村里

建起了7座蓄水池

清澈的自来水流进了农家院落

春末夏初,通水那一天,16岁的马海龙和弟弟妹妹聚在院子里,前前后后不知拧开了多少次水龙头。这个随家人在外11年,早就见过世面的少年,第一次那么真切地体会到自家用上自来水的快乐。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

喜悦的日子

因水的到来

越来越多

“水来了,心情也变得更好了。”马麦志家里不再担心吃水、用水,房内院落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家人打扮得精精神神。2018年,在中石化的支持下,布楞沟新村进行了房屋扩建改造,马麦志家中新修建了5间房,安装了洗澡设施,修建起水冲厕所。“水来后,我们的生活一直在发生变化!”马麦志开心地说。

76岁的马仲成穿着白净的衬衣、灰白色马甲,显得精神抖擞。“以前缺水,不咋穿白衬衣,因为不耐脏。我们这么一个苦地方,吃水都不够,哪里有多余的水洗衣服。现在好了,有了自来水,家里还买了洗衣机,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东乡人素有养羊的传统。曾经因为受制于水,马建英家里只能养十几只羊。如今有了水,马建英一步步发展,稳稳走上养殖大户的路子。去年一年,他创办的祥泰养殖专业合作社出栏800余只羊。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

有了水

布楞沟的羊肉

布楞沟的油馃馃

远销北京

马军去年就开办了农家乐

清澈的自来水

带着布楞沟人对新生活的满足

不断地添进客人的盖碗茶里

……

有了水

2019年

布楞沟还破天荒地种起大棚木耳

马阿力木和妻子两人照看着6座大棚

他们一天浇4次水

一次15分钟

自来水从喷灌嘴喷洒而出

浇灌着前所未有的产业新苗和致富希望

经过去年一年的发展,大棚木耳让村集体经济突破“零”的窘境,获得7万元的收益。

水入了户

也上了山

为了让更多的新产业受到水的滋润

村里利用这7万元收益

从主管道处铺设了200米水管

在山顶修建起一座

可贮存90立方米水的蓄水池

曾经有些生态基础的布楞沟南山上,树木苍翠。曾经光秃秃的北山也不例外,整修好一连片的梯田,又被精心分隔成一个个方格,筑起土坎,栽植着山杏、油松、刺槐、红沙柳等苗木。在水的滋润下,一棵棵树木向阳而生,英姿挺拔。

2013年起

东乡县在布楞沟村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

并持续推进一系列植树造林工程

退耕还林、荒山造林、村庄绿化美化

……

7年时间

累计完成生态造林6000余亩

世代黄土裸露的荒山荒坡,染上越来越浓的绿色。布楞沟新村里,5年前栽植的树木,有的树干已长到碗口般粗细。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

布楞沟村新貌。孟 捷

希望之水不断流淌

今年

新建的布楞沟山旱地

林果产业示范园项目落地

将沿布楞沟南北侧面山

布置3.1万亩绿化灌溉

配水干管68.1公里

种植1.7万亩生态林

1.4万亩经济林

……

水的到来

让布楞沟人的日子变了模样

6月18日下午3时,艳阳高照。马牙古白家的院子里很热闹:刚刚从网上购买的充气游泳池里,4岁的儿子马健套着小鸭子游泳圈在水里扑腾……

27岁的马牙古白看着儿子开心地“玩水”,露出欣慰的笑。

“吃水不忘总书记,永远感恩共产党”。

布楞沟村群众都在自家院子立碑

并刻上这句话

布楞沟的水流进了大伙的心田

流向美好的生活

记者手记

生活好了 心气足了

布楞沟,这个地名带着三点水的地方,过去缺水。

水是生存必需、生活必需、发展必需。当人的必需十分短缺时,布楞沟的人或是在外奔波,或是熬着苦日子。

那时候,水是梗在布楞沟人口中的一根刺,是大伙心头的“难”,吐不出来,咽不下去。

“把水引来”,滋润了干渴多年的土地,滋润了布楞沟人的生活。

水来了,幸福感来了。告别需要往返几个小时拉水、挑水、驮水的日子,清甜代替了苦咸。饮水问题解决了,发展的条件改善了,养羊、养牛不再担心没水吃,种菜、种药不再担心没水浇。人们穿着干净的白衬衣,精气神出来了,生活好了,心情好了,心气足了。

如今,水是布楞沟人嘴上一道蜜,甜了嘴巴、甜了日子。

走进布楞沟,水的话题,在过去,都有着一样的苦;在将来,还会有更多的希望和甘甜。

今天,每个人都在诉说变化、表达感恩。看到每个勤劳奋斗的身影,我们知道,布楞沟人珍惜着水的甜,也记着水的源。(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来源:甘肃日报、新甘肃客户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邱暄美 王朝霞 杨唯伟 王睿君)、临夏电视台

END

原标题:《水至福来 饮水思源》

标签: sdf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