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10点,余杭仓前街道葛巷农贸市场,来来往往的顾客中,有这么一群人,买了菜也不回家,转头来到附近的一间厨房,这是什么原因?
原来在仓前街道海曙路上有一间“沈大姐爱心共享厨房”,临近饭点,厨房里就会变得热气腾腾……门口的牌子上写着:本厨房专为住院病人及家属免费使用!
一位“神秘”的老党员创办了共享厨房,还专门请了人打理,让爱心的火种在余杭传递下去!
“沈大姐爱心共享厨房”距离葛巷农贸市场仅50米,距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总部)步行也只需10-15分钟,对于患者家属来说非常便利。
厨房面积大概有70㎡,内设12个灶台,厨具、调味品一应俱全,包括一次性打包盒、餐具都是免费提供。
据爱心厨房的管理员陈华荣透露,“沈大姐爱心共享厨房”的捐赠人是一位50岁的老党员,厨房内的设施和日常运营经费都由这位捐赠人出资。
老陈说,“之前捐赠人的妻子因病来到浙一治疗,发现周边的餐馆比较少而且菜式不太适合患者吃,很多患者及家属用餐有困难。想到丽水有‘共享厨房’公益善举,他很受触动,决定自己出资,在浙一医院(余杭院区)附近租了商铺,将其打造成专为住院患者及家属免费使用的爱心厨房!”
捐赠人非常低调,不愿意透露姓名,只了解到他想把爱心的火种在余杭传递下去,就延用了丽水莲都“沈姐爱心共享厨房”的店名。老陈是余杭仓前人,原本在海曙路上经营着一家面馆。
2022年3月,隔壁的“沈大姐爱心共享厨房”成立了,但由于缺少运作经验,知道和来使用厨房的人不多。老陈了解到爱心厨房的故事后非常动容,决定关了面馆,专门来帮忙管理爱心厨房。
不接受任何捐赠!爱心厨房已免费服务近17000次,惠及1000多户病患家庭!
老陈算了一笔账,房租、水电燃气费,购买厨具、调料、一次性餐具,还有员工的工资,爱心厨房每个月的支出大概在2万5左右,一年下来,总计花销大概有20-30万,这还不包括前期的装修。
“捐赠人在创办爱心厨房时就表示,不接受任何捐赠。”全年开放,免费服务就医的重病患者和家属,带上食材便可烧饭,爱心厨房渐渐在大家口中传开……
老陈说,厨房每天的开放时间是上午9点到11点半,下午3点半到6点,人多的时候会晚1-2个小时关门。
目前主要是血液科患者使用的比较多,最多的一天,共服务了53次。截止目前,爱心厨房已经服务了近17000次,惠及1000多户病患家庭。
包饺子、蒸馒头,小厨房里的笑容多了起来……
为了让爱心厨房更好地服务大家,浙一医院(余杭院区)骨髓移植中心第二党支部罗依书记带领党员们自发捐款,并计划每月在爱心厨房开展2次医护和病患家庭的爱心联动活动。
“每个月包一次饺子,做一回馒头,全部成果由家属们带回,免费分享给其他住院患者。”浙一医院(余杭院区)3-6东血液科护士长丁淑怡表示,虽然自己已经是多次参加联动活动了,但每次去都非常感动!
爱心厨房不仅让患者和家属吃到可心的饭菜,缓解一些经济压力,更重要的是,这间小厨房将医护和他们的关系拉得更近。
“爱心厨房每月的联动活动,拉近了医患之间心与心的距离,大家的沟通变得更紧密,他们对治疗有了信心,心态更积极了,脸上的笑容也多起来了。”
往期爱心厨房联动活动
周群芬,浙江丽水人。儿子大学刚读了三个月,就被查出患有恶性淋巴癌,在浙一治疗已经七个月了。
周群芬说,得知儿子生病需要住院时,仿佛晴天霹雳,心情非常沉重,是爱心厨房给她带来温暖和力量!
“有很多病人和家属是从外地赶来的,对周边的环境不太了解,比如陪护的家属有租房问题,陈师傅都会很耐心的帮忙联系。”周群芬说,“没想到有这样一群有大爱的人关心着我们病患家庭。”
陈利萍,绍兴上虞人今年4月,丈夫确诊了鼻癌,目前在浙一接受治疗。
因为放疗后咀嚼肌萎缩和纤维化,丈夫出现张口困难的情况,无法正常咀嚼,简单的吞咽都变得很艰难,平时只能以流质、易消化和细软饮食为主。
陈利萍就从市场里买了食材,借用爱心厨房的砂锅煲些鸽子汤、甲鱼汤或米粥。陈利萍说,“爱心厨房让我们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天天看余杭)
一审法院认定民警夏某吃的野味、喝的茅台是接受我的宴请,这是我意料之外的事情。不过,也感谢法官认定民警在执行公务期间接受调查对象宴请涉嫌违纪,将依法移送有关部门处理。”
5月28日晚,记者从当事人处获悉,备受关注的“餐馆老板诉民警吃野味不付钱案”当天一审宣判:法院认定民警夏某所吃野味、所喝茅台系当事餐馆老板宴请公务人员,这笔费用不应由民警承担,故驳回餐馆老板所有诉讼请求。
< class="pgc-img">>受访者供图
被控非法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
餐馆老板被判拘役4个半月
葛先生是江苏人,案发前在上海市闵行区开有一家野味餐馆。
他介绍,2017年5月25日下午,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民警夏某等人在他的餐馆带走几条眼镜蛇后,以“吴先生”为名预订了第二天的包间。第二天晚上,夏某一行四人到店,通过他的合伙人谈某以“交个朋友”为名,打电话通知他到场。
“我到场时,包间内夏某等人以及谈某等已落座聊天,桌上有菜。夏某向我出示警官证,谈某让我对夏某等人客气点。我和谈某商量后给夏某等人安排上了茅台酒、椒盐大王蛇等高档菜品。”
< class="pgc-img">>受访者供图
葛先生称,席间,他与夏某等人共同吃菜、相互敬酒。夏某称出售眼镜蛇之事可大可小,交三万元罚款就没事了。他表示拿不出钱,蛇是合法养殖的。夏某恼怒,他就离席回宿舍,随后在宿舍被抓捕。
2017年5月27日,因涉嫌非法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葛先生被刑拘,同年6月30日被逮捕。
不久,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指控:2017年5月25日,公安机关在葛某(葛先生)经营的野味餐馆中查获待销售的眼镜蛇三条。经鉴定,涉案的三条眼镜蛇为舟山眼镜蛇,系《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物种。
2017年9月22日,上海铁路运输法院以非法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判处葛先生拘役四个月又十五日,并处罚金1000元。
一审宣判后,葛先生以“涉案眼镜蛇未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名录,他是从重庆一家养殖场进的货,养殖场手续齐全,其不构成非法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为由,向上海市第三中院提出上诉。
上海市第三中院审理认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及刑法相关规定,“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包括列入《公约》附录一、附录二的野生动物以及驯养繁殖的上述物种。
2018年4月24日,上海市第三中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获释后餐馆老板起诉民警
要求对方支付餐费5688元
葛先生称,案发当晚,夏某等人总共消费5688元,但夏某仅支付了购买香烟的300元,餐费一直未付。获释后,他将夏某起诉至上海市宝山区法院,要求对方支付餐费5688元。
< class="pgc-img">>葛先生曾在网上实名反映此事
案件审理中,夏某表示,其系上海市杨浦区民警,葛先生所述不实,他去葛先生的餐厅系侦查行为。
法院调查期间,相关派出所向法院表示,夏某系该所民警,当日至原告处就餐系刑事侦查行为。
法院审查认为,本案不属于民事诉讼的受理范围。2022年8月18日,上海市宝山区法院裁定:驳回葛先生的起诉。
葛先生上诉后,上海市第二中院认为,葛先生以餐饮服务合同为请求权基础起诉,一审径行驳回起诉依据不足。
2023年4月28日,上海市第二中院裁定:撤销上海市宝山区法院之前作出的一审裁定,指令宝山区法院审理此案。
民警称当晚已付餐费350元
野味和茅台酒是老板自己加的
案件审理期间,葛先生请求法院判令夏某支付餐费5688元,支付律师差旅费5300余元,支付证人出庭费1200余元。
夏某辩称,不同意葛某的全部诉讼请求。理由如下:当年,根据工作安排,他们几人到葛某的餐馆拟抓捕葛某,葛某不在店内,他就预定了第二天的包间。
2017年5月26日晚,他们几人再次前往葛某的餐馆,到店后葛某仍未到场。他们点了土鸡汤、牛肉、蔬菜、果粒橙等菜品,与餐馆的合伙人谈某等一同在包间等待葛某。
夏某称,葛某到场之后,未经他们几人确认,自行添加了椒盐大王蛇等菜品和茅台酒,这不属于他与餐馆的餐饮服务合同范围。葛某明知他们几人来店查处违法售蛇行为却主动宴请公务人员,意图减轻甚至逃避处罚。当他表明要依法处理后,葛某便借故离席。同行的民警及特保队员随后将葛某抓捕。
夏某说,当晚抓捕葛某之后,他就所点菜品提出买单。谈某让服务员核算后报价350元,他当场支付完毕。他认为,葛某为不法目的宴请公务人员,该行为不应受到法律的保护。
法院认定民警所吃野味、所喝茅台系老板宴请
不承担这笔费用
上海市宝山区法院审理认定的事实如下:2017年5月,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在办理李某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一案中,对葛某涉嫌非法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犯罪事实一并开展调查。
2017 年5月25日下午,民警夏某等四人至葛某经营的餐馆,发现待售眼镜蛇三条并予以扣押。当时,葛某及合伙人谈某均不在店内。夏某通过服务员电话联系葛某、谈某,两人均未到场。夏某预订次日晚餐包间后离开。
2017年5月26日晚,夏某一行四人到店,谈某等也在包间,葛某未到场。夏某等人点了牛肉、土鸡汤、果粒橙等菜品,并让谈某电话催促葛某到场。葛某到场后,夏某向葛某出示警官证并说明来意。葛某自带一瓶茅台酒,并加点了椒盐大王蛇等高档菜品。葛某、谈某与夏某等人共同用餐,葛某、夏某等三人饮酒。期间夏某要求葛某去派出所做笔录,葛某借故离席,随后在宿舍被抓捕。
当晚,夏某提出买单,餐厅合伙人谈某让服务员核算餐费,服务员根据夏某所点菜品核算出餐费350元,未将葛某添加的高档菜品和茅台酒计算在内,夏某予以支付。之后,葛某被带至派出所处理。
宝山区法院认为,案发当晚,夏某出示了警官证并说明来意,葛某明知夏某等人系为查处售蛇事宜而来,却与谈某商量安排高档酒菜且共同饮食,在被告知仍要到派出所接受处理后借故离开。由此可见,葛某主动安排高档酒菜宴请公务人员以达到逃避或减轻处罚的目的明显。葛某主张夏某请客吃饭、让其点菜,缺少证据印证,法院不予采信。
其次,从各参与人的陈述来看,葛某在其他司法材料中明确提出本案所涉餐饮行为系宴请公务人员;合伙人谈某同样认为葛某加酒加菜系为了逃避处罚而宴请公务人员。
综上,葛某主动加酒、加菜系其个人出于为逃避或减轻处罚的不法原因而宴请公务人员,不属于夏某与饭店的餐饮服务合同内容,由此产生的费用主张,不应得到支持。相关公务人员在执行公务期间接受被调查对象的宴请,涉嫌违纪,法院将该线索依法移送有关部门处理。
5月28日下午,上海市宝山区法院一审判决:驳回原告葛某的全部诉讼请求。
5月28日晚,葛先生告诉记者,法院认定夏某接受宴请,这是他意料之外的事情。不过他也感谢法官认定夏某接受宴请这个违纪行为,让他马不停蹄申诉七年的刑事申诉有了突破依据。下一步,他将去上海市检察院申请检察监督,让相关法院对夏某吃野味喝茅台侦查的刑事案件依法听证、责令再审。
葛先生说,早在2003年,上海就取消了野味经营许可证的审批。案发后,他曾咨询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舟山眼镜蛇是否是“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对方说舟山眼镜蛇虽然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贸易公约》,但由于其是原产我国的物种,不在被核准范围。
对于宝山区法院的一审判决,葛先生说,是否上诉,他还在考虑之中。
来源: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佘晖)
述:高成阵 整理:蔷薇
我叫高成阵,今年32岁。我在市中心开了一家小饭馆儿,生意还不错,亲戚们说我能挣到钱,主要是有一个当官儿的堂哥罩着,如果他们家也有亲戚当官儿,说不定混的比我还好。
一开始我听到这样的话还会笑一笑,现在除了摇头什么都不想说。
堂哥比我大五岁,小的时候我们感情还是不错的。堂哥有个弟弟比我小两个月,我和堂弟是同一年生人,上学时又在一个班,所以没事总在一起玩。
我是家里的独生子。小时候爸妈出去上班,我在家一个人闲着无聊就会去找堂弟玩,有时候也会带着作业去堂弟家和他一起写。
我和堂弟虽然是同一年出生,也在同一个班,但是学习成绩却相差很大,堂弟成绩还不错,每次考试都是中上等。而我一直在中下游徘徊,很多题目老师只要讲一遍,堂弟就听懂了,可我要听好几遍才能懂个大概。
< class="pgc-img">>我和堂弟在他家做作业时,遇到不懂的题,堂弟懒得教我,有时候还会说我又蠢又笨。堂哥比较宅,喜欢在家看书,经常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一待就是一天。有时候他听到堂弟嘲笑我,会出来训斥堂弟几句。
很多次我遇到不会的题,堂弟不愿意跟我讲,我就拿去问堂哥,堂哥总是很有耐心的给我讲做题的步骤。我那时候觉得有个哥哥真好,还经常闹着让爸爸妈妈给我生一个哥哥。
堂哥高中时读了寄宿学校,回家的次数少了很多,我们之间的联系才慢慢减少。不过他只要放假就在家看书,我没事去找他,他会和我下五子棋,也会找几本书给我看。
我很羡慕堂弟有个成绩好又体贴的哥哥,堂哥高考考上了好大学,爸妈在家做了一顿饭给堂哥庆祝,我还特地把自己攒的零花钱买了一支钢笔送给堂哥。
堂哥读大一下学期那年,大伯在机器厂干活时手臂受了很严重的伤,虽然右手保住了,但是花了很多钱做手术,还要在家休养一年多。
大伯家和我们家条件都不好,大娘为了给大伯治病花了不少钱,当时大伯又没办法干活挣钱,家里两个儿子读书需要钱,大娘急的天天在家抹泪。
< class="pgc-img">>大娘知道堂哥考上大学不容易,自然舍不得让他辍学打工,可是光凭大娘一个人挣的钱也不够家里的开销呀!
当时堂哥交不起读书的学费,爷爷常年瘫痪的床,奶奶手里也没有多少钱,我妈于心不忍,从娘家借了一笔钱给堂哥交学费。
堂哥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特别感动,特地来我家一趟,感谢我妈妈的好意。当时堂哥激动的哭了,我站在一旁看到堂哥哭,我也跟着哭。
堂哥大一大二的学费都是我们家出的,大三那年,大伯的右手恢复的差不多,外出打工挣了钱,我们才没有继续出钱。
大伯为人比较仗义,他在外面挣了钱之后,把我们家给堂哥出的学费都还给我们了,虽然钱还了,但是大伯一直记着我们家的恩情,所以我们家和大伯家一直相处的都不错。
堂哥大学毕业之后考上了公务员。本来他当了公务员,在我们家族里已经算是非常成功的了。但是堂哥潜力比较大,他结婚后没几年就从普通的文员一步步升到了现在的正处级的位置。
我们家有了当官儿的亲戚,骄傲的不得了,爸妈每次提起堂哥也满脸自豪,说起堂哥时,就像说起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
五年前,大伯因为心脏病手术住院,当时大伯身边离不开人照顾,但是堂哥正处于升职的关键期,堂哥就给我爸打电话,问我爸能不能帮他照顾我大伯一段时间。
< class="pgc-img">>大伯身高一米八,体重140斤,大娘身高一米五,体重还不足一百斤。有一次大娘扶着大伯去上厕所时,大娘重心不稳,导致大伯摔了一跤,要不是旁边有人眼疾手快扶住了大伯,大伯可能又要进一次手术室了。
大娘一个人照顾大伯,堂哥不放心,堂嫂要带孩子还要上班,她一个女人家,照顾大伯也不方便,堂哥这才给我爸打电话。
当时我爸正在厂里上班儿,本来他有些犹豫,因为他回家照顾大伯,就不能上班挣钱了。而且听堂哥的意思,他照顾大伯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回来,如果他请假时间长了,领导肯定会有意见,那他这份工作可能就保不住了。
不过我爸想来想去,觉得堂哥正是升职的关键期,堂哥是我们家的骄傲,我们不能拖他的后腿。所以还是辞了职,在医院专心照顾大伯。
大伯在医院住了20天,父亲就在医院照顾了大伯20天,期间他只回家来拿过几件衣服就回去了。我妈觉得我爸太讲义气,但她了解我爸的性格,唠叨几次,这事也就过去了。
不过妻子对这件事情颇有怨言,因为自从父亲去医院照顾大伯,堂哥20天总共才去了两三次,每次去了坐一会儿就走,好像我爸照顾的不是大伯,而是他的普通亲戚。
有一次我陪妻子逛街,在街上见堂哥陪着老婆孩子买东西,妻子气愤地说:咱爸在医院辛苦照顾大伯,堂哥却像没事人似的陪着老婆孩子买东西,他怎么好意思这么做呢?亏他还是当官的,做事这么没良心。
< class="pgc-img">>当时要不是我拦着妻子,以妻子的性格,她一定会当面指责堂哥没良心。我想着堂哥工作比较忙,应该是难得抽出来时间陪陪老婆孩子,而恰好被我们撞见了,我劝妻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说了半天,才把她说通。
大伯出院那天,大娘也来医院了,本来大伯想请我们一家人去饭店,感谢我爸这段时间对他的照顾。但是大娘说在饭店吃饭太贵了,而且外面的饭菜不如家里的卫生,不如在家吃,堂哥家就在市中心,打车过去也不远。
我们还没有去过堂哥家,都想去看看,就同意去堂哥家吃饭。
堂嫂和大娘去超市买菜,我们在堂哥家转了一圈,堂哥家装修的很不错,房子南北通透。我爸止不住地点头,还对我说:儿子,你以后好好上班,没准过几年,我们家也能住到这么好的房子。
其实这也是我欣赏我爸的一点,虽然我一直都不如堂哥优秀,但是我爸从来都没有打击过我。他觉得我虽然成绩不如堂哥,但是我也有我的优点。
大娘和堂嫂买好菜回来就在厨房忙碌。中午12:30开饭了,我和妻子都以为饭菜会做的很丰盛,可是饭菜上之后,我和妻子发现都是普通的家常菜,有酸辣土豆丝、清炒白菜和豆芽炖粉条,还有一盘凉拌黄瓜。
吃饭的时候堂哥和大娘不停的招呼我们,让我们多吃一点,说这些饭菜是专门为我们一家人做的,要是不吃完就浪费了。
回去的路上,妻子埋怨堂哥和大娘没良心,我爸帮了他们家这么长时间的忙,如果要在厂里上班,能赚三四千呢。大娘和堂哥没有提过给我爸辛苦费的事,连吃饭都那么小气,竟然请我们吃那土豆丝还有豆芽粉丝,连肉都没舍得放几块。
< class="pgc-img">>我爸面子上有些挂不住,尴尬的笑着说:哎呀,咱们都是一家人。干嘛那么客气呢?人家就是不拿咱们当外人,所以才做的家常菜,我觉得挺好的吃的。
既然这么父亲这么说,我们也都不再说什么。
我爸本来在外地打工,大伯出院后我爸找了几份工作,厂里暂时都不招人,我爸闲不住,就和我商量在市中心做点生意,我是学厨师的,父亲年轻时就喜欢做饭,手艺也不错,我爸说,我们两个可以一起合伙开一家饭店。
妻子觉得这样挺好的,爸妈年纪大了,打工不是长久之计,父亲办事勤快又麻利,有父亲帮忙,我也能忙的过来。
于是我们就开始选店面、装修,饭店开业时我也通知了堂哥,堂哥本来答应过了开业当天一定来,不过到了饭点时,我给堂哥打电话,堂哥又说他有点事情来不了了。
开业当天,许多亲戚朋友都来了,没有来的也给了开业的礼钱,不过堂哥一分钱都没给,父亲觉得堂哥应该是忙忘了,以后想起来会给的。
饭店开业一个月左右,堂哥来了,来的时候还带着一个朋友,本来我想着堂哥第一次来,就不收钱了,但是我看了粗略算了一下,堂哥点了近200块钱的菜,我和父亲挣得都是辛苦钱,所以我决定只收堂哥点菜的成本钱。
堂哥吃完饭准备走的时候,问我多少钱,我刚想开口说价钱的事,父亲说堂哥难得来一趟就不收钱了,我以为堂哥会把钱如数付给我们,或者不好意思,可堂哥只是说了几句客气话,就带着朋友走了。
那个星期,堂哥来了两次,每次都带着朋友,吃饭时不给钱。
< class="pgc-img">>堂哥回老家时,亲戚们问他有没有去我店里吃饭?他说去了,还带朋友去捧场了。亲戚们都以为堂哥是好心给我介绍生意,所以我店里的生意也才这么好。我当时解释堂哥只是来我店里吃饭,没帮过什么忙,不过说了好几次也没人信,我干脆就不说了。
今年二月份,我外公身体不好,我妈把外公接到了市中心的医院看病,这样也方便母亲后续照顾外公。
当时外公的病情比较严重,堂哥离医院不远,我想着堂哥上大学的学费就是我外公出的,堂哥来店里吃饭时,我说起这件事,我以为堂哥不管工作再忙,也应该去医院看望外公。可是他嘴上说着去,一直到外公去世,他都没有去一趟。
外公的葬礼上,堂哥也没来。亲戚们知道这件事情之后,都对堂哥的做法颇有微词。大伯知道这件事,当着我们的面给堂哥打了电话,把堂哥训斥一通。
不过爸妈对堂哥的做法还是很心寒,之后别人在他们面前提起堂哥,爸妈要么保持沉默,要么就转移话题。
堂哥再来我家我们家吃饭时,我爸都是按照正常的价钱收费,再也没有让他白吃过。几次下来,堂哥再也不来了,虽然我和堂哥现在几乎不联系,但是我和父亲都不后悔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