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吃天下,如果你经常出入一些高级的餐厅吃饭,那么你仔细看的话,就会注意到当你走进去的时候,为你服务的服务员会做出一些奇怪的手势。但是这个手势不是对你做的,而是对其他服务员做的,那么你知道这些特殊手势的具体含义吗?
华盛顿一家牛排馆的经理为大家揭秘了服务员做出的手势含义:当有重要客人进馆的时候,服务员会手势互相告知,而顾客一般都不知情。下图中的手势表示的便是进店的是VIP客人。
< class="pgc-img">>当然,还会用一些信号表示来点酒水,例如伸平手掌拍击就表示白水,像水母游动的手指表示苏打水,也可表示需要酒水单,或者清扫桌子。运用这些手势能在短短数秒内给顾客提供了更好的服务,也给客人一种服务员之间的默契很高的感觉,让客人有更好的体验。
< class="pgc-img">>当你遇到难缠的客人或是需要帮忙接手的话便做出下图中这样的手势,下图中的手势表示的是需要帮忙。在服务的过程中使用这些手势能使客人的问题得到更快的解答与解决,用餐更愉快,也大大加快了服务的进程。
< class="pgc-img">>如果遇到糟糕的食客,就会如下图中双手紧扣并竖起大拇指,对他进行终身“禁令”。现在了解了这些手势,那么下次如果遇到服务员摆出手势,你就知道你在他们眼里是哪一类顾客了。对于这种秘密手势的交流方式你怎么看呢?
< class="pgc-img">>最后,别忘了关注哦!~
餐时间,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平谷分校的餐厅里,学生和老师打“暗语”盛饭,三个不同手势代表三种餐量。该校副校长李强是陪餐老师之一,他解释:“无声的表达、差异量的分餐,既满足了孩子用餐需求、保障了防疫安全的同时,从源头减少了浪费,校园几乎无剩饭了。”
第二实验小学平谷分校的餐厅里,餐桌上、餐位隔离挡板上,“光盘”号召随处可见。取餐窗口前,孩子们打出不同手势——“OK”“√”和“竖起大拇指”。戴着口罩的分餐老师心领神会,分别按一勺、一勺半和半勺的分量盛饭。不过为了保证学生的营养均衡,主菜和酸奶是每个学生的标配,学生只需选择主食和两个配菜的量。
通过打手势取餐,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浪费同时做到“降噪”。“目前大约有130名学生在校用餐,学生们一人沟通一句自己想打多少菜,整个餐厅就会变得嘈杂起来,所以我们决定打手势表达。”李强说,刚开学时采用的手势是比划123。但是每个孩子比划的手势不太一样,分餐老师会停顿判断几秒,打饭速度会拖慢。
经过师生开动脑筋,课堂上的“暗语”被搬到餐厅里。在课堂上,“OK”“√”“竖起大拇指”手势分别代表要发言,同意观点和点赞。“三个手势挪到餐厅学生们用着很习惯,而且表达意思准确,不会出现‘误读’。”李强说,这些手势都很正能量,也能表达学生对分餐老师的感谢,是一个良好的互动。
在这所学校里,“光盘”行动推广不仅有“暗语”,学校还开展了“美丽行动,‘光盘’有我”主题班会进行文明就餐、安全用餐、“光盘”行动宣传,明确就餐要求、行动意义。有些班级关注用餐文明,提倡用餐时要谦让,“大让小,男让女”;有些班级将用餐礼仪引入班会,垃圾分类同时不要“扔”垃圾,各种餐盘回收时要摞整齐,使用过的餐巾纸和厨余垃圾分开放入指定位置,饭后自觉将椅子收好;在校用餐的师生签订《“光盘”行动承诺书》,开展“‘光盘’行动自主宣言”宣誓、“光盘”行动手抄报征集等活动,将“光盘”行动内化于心。
未来,学校还会将“光盘”行动纳入学生、班级发展性评价,对能够“光盘”的学生和班级给予积分奖励。
经过一周多的“试餐”,学生们已经基本掌握了自己的用餐量,每天按需取餐。“最初也提出过提前跟家长统计学生餐量,但是我们觉得还是应该放‘权’给学生。”李强说,校园里的厨余垃圾量每天都在减少。“没有打‘暗语’前,有时一天就能装满三四十升的大桶,现在基本就是一个桶底儿了。厨余垃圾基本就是些食物的外皮、鸡翅的骨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