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工报讯 (全媒体记者许接英 通讯员陈楚凤)麻辣十足的川菜、广式特色的烧腊、营养健康的蒸菜、南北风味的面食,还有免费自制的西式糕点和新鲜时令水果……日前,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一号航站楼员工餐厅在升级优化后正式营业,这也是白云机场第三家市场化运营的员工餐厅。
“今天的鸡肉真香!”“快点去买烧腊,不然就卖完了。”7月17日中午12时许,记者走进这家刚开业的员工餐厅,餐厅内宽敞明亮、人头攒动,员工们在烧腊区、面食区、小炒区等各美食区有序排起了长队,不时对当天的饭菜品头论足一番。
正在用餐区津津有味吃着意粉和麻辣烫的王炳义告诉记者,他是白云机场地勤服务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此次是特意和同事一起来新开的餐厅“尝鲜”的,发现果然“不一般”,“菜式不用说,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口味也很丰富,简直就是美食一条街。”更让他感到贴心的是,公司每个月给每名员工补助400元直接划入饭卡里,既可以用来消费一日三餐,又可以购买餐厅小卖区的饮料、零食等。而且餐厅营业时间从早上六点一直持续至晚上九点,基本满足了不同时段上班员工的用餐需求。
据悉,白云机场航站楼现有员工餐厅4家,送餐点6处,承担了白云机场近两万员工及驻场单位工作人员每日三餐及宵夜供应。此次重新开业的员工餐厅是其中用餐面积最大、接待就餐人数最多的一家餐厅,每日接待用餐人数最多时接近5000人次。
记者了解到,为提升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年来,白云机场持续深化模式创新,按照市场化、专业化原则,引进专业的餐饮管理运营公司,优化员工餐厅经营模式。为保证服务质量,白云机场于每个月组织员工对餐厅开展网上测评一次。
“务必要确保餐品品质,不但要让员工吃得饱、吃得实惠、吃得放心,还要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给员工提供更多的贴心服务,切切实实提升员工用餐体验。”白云机场股份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杜天宇在现场调研该餐厅后一再叮嘱道。
编辑:白灵
uide
导读
▃
近日,日本杂货品牌无印良品走进京东公司,在京东产业园内部打造了一个集合零售、便当的门店,而这已经不是无印良品第一次跨界。
< class="pgc-img">@MUJI微信公众平台
>事实上,无印良品正在不断的尝试跨界餐饮,2018年,在北京前门北京坊开设了MUJI餐厅;不久前,无印良品与深圳机场联手,打造中国首家机场cafe&meal MUJI,在500㎡的餐饮空间里,完成一次商业空间与公共空间的跨界互动。
MUJI的每一次餐饮跨界,都会吸引不少年轻消费群体打卡,事实上,MUJI售卖的不仅是消费体验,还有它独特的室内空间设计传递给消费者的简约自然的生活方式概念。
MUJI是什么?
售卖生活方式的杂货铺
▃
MUJI即无印良品,源自于日本的杂货品牌,在日本国内共有直营店121家,是日本最大的Life Style Store(生活方式门店)。
简约、简单,这些呈现在眼前的东西只是表象;本质上,MUJI是日本美学的衍生,外表粗缺,内在完美。正如品牌自述:无印良品出品的商品,在设计上是简单无华的,但我们不是一味地在奉行极简主义而已。因为无印良品这个品牌,就像是个空的容器一般,能够接受不同的观点,也能够无拘无束的发挥。
这种生活态度逐渐被国人所接受,在中国,其风格沿用到更多领域,比如家装、餐饮门店的装修等等。
MUJI餐厅
空间极简、自然为核心
▃
近年以来,MUJI餐饮的空间设计上,沿用了极简、自然的概念,没有了整齐的杂货,原木加绿植的设定,没有人让人感觉到冷淡,反而透露出一种温暖舒适的感觉,小编给大家看三个案例:
cafe&meal MUJI 机场店
实现零售、餐饮、休闲三合一
《断舍离》中有这样一句话,在避免囤积物品的同时,人对物质的欲望也就淡薄了,反过来,精神世界异常丰富起来。
走进无印良品的任意一家门店,自然、极简的品牌特性便能一目了然。所有的商品整齐排列,色调一致,商品货架之间的距离恰到好处。
不管何时何地,你走进MUJI的任意一家门店,就会觉得周遭世界瞬间安静下来,从空间配色、灯光到音乐,都传达着自然、极简的讯息,舒服的让人困倦。
这种日式的极简风格迅速自成一派,受到年轻人的追捧。
@MUJI微信公众平台
>机场餐厅在外观设计上,延续了无印良品“极简风”、“冷淡风”的装修风格,并在整个设计元素的采用上以原木为主。
@MUJI微信公众平台
>在机场中融入自然元素,增加了许多绿色的应用,为旅客营造一种更加放松的氛围。
@MUJI微信公众平台
>在机场空间里实现餐饮、零售、休闲的统一,区域划分,桌椅随机摆放,大范围的电插头,在用餐的同时,解决旅客休闲、办公的需求。
京东内部MUJIcom
汇聚与对话
MUJIcom更专注人与人的汇聚与对话,为消费者提供了美食的同时,也提供了舒适的开放空间。
@MUJI微信公众平台
>面积相对较小,会根据选址的不同进行调整。在这家门店里,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效率、社交与便利。
@MUJI微信公众平台
>为了给园区内的职场人们提供一种便利的购物方式,MUJIcom北京京东店内展开了自助收银机服务,节约了职场人士宝贵的时间。
cafe&meal MUJI 青岛店
融入市井文化
@MUJI微信公众平台
>木质的桌椅、使用古材和泥土等质感材料装修的餐厅,柔和的灯光从玻璃门中透出,从内而外地洋溢着温暖的感觉。
@MUJI微信公众平台
>跨界合作,联手百年历史的JUCHHEIM品牌,打造店中店,营造亲子互动的专门区域。
MUJI风格打造
关键是什么?
▃
颜色上以暖木色调为主,运用了大面积的木饰面的吊顶、墙饰,地板也多以木色调为主。极少有跳跃的色彩,软装也多采用低饱和度的莫兰迪色,尽量让所有颜色的饱和度都降低,不刺眼,很柔和,不显眼。
材质相对自然,同时做大面积的留白,给足消费者思考、放空的空间。
MUJI风格是建立在极简之上的,如果物品杂乱,就会看起来不伦不类,如果想打造MUJI风格,不妨尝试多用收纳,将常用的物品利用收纳整理起来,不仅看起来干净,还能提高效率。
审核:安芸 | 编辑:王旭 | 视觉:潘潘
作人员精心准备即将送上航班的餐食。
国庆假期,不少市民乘坐飞机外出游玩。途中,吃一顿可口的航空餐,旅途更加愉悦。山西过油肉、水果拼盘、打卤面……餐厅常见的饭菜,在万米高空上,同样有机会吃到。满足味蕾享受的同时,许多人好奇:飞机的“后厨”在哪里?为何同一道菜,与平时吃过的口感略有差别?可以个性化点餐吗?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进位于太原机场的加工车间,一探航空餐难得一见的制造过程。
穿上“白大褂”
日均1万份航空餐。这是山西航产太原空港配餐有限公司的订餐量,占到太原机场每天出港航班供餐总量的六成以上。春运、暑运期间,还会更多。
步入后厨前,记者先要“全副武装”——穿戴好白色的工作服、一次性发套、口罩和鞋套,洗手消毒。随后,走进喷淋间,原地转一圈,两侧墙壁的数十个出风口开启,瞬间吹掉身上的灰尘、皮屑、毛发。
该公司生产保障部主管刘建仁介绍,在地面餐厅,吃坏了肚子,能马上就医。可在空中,显然做不到。所以,“天上的食品”必须有“高高在上”的卫生标准,最少要经历采购、验收、粗加工、精加工、烹饪、速冻冷却、摆盘、转入冷库、配送上机、机上二次加热等十余道工序。色香味只能排第二,安全永远是第一位。
此时是上午10时,后厨内一片忙碌,大厨们正在为午时出港的航班准备餐食。冷餐、热食,各有独立操作间。前者,多为水果拼盘、糕点等配餐;后者,主要是米饭、面条、炒菜等。获得许可后,记者依次感受。
出锅就速冷
冷荤间,几名师傅动作麻利地将哈密瓜、西瓜、火龙果等水果切块,搭配曲奇饼干、紫薯蛋糕,一份份装盒、封膜。量不大,却很精致。师傅说,航空公司的订餐标准各不相同,每天从太原机场出港至少30家航空公司,光菜谱就准备了十余种。经济舱、头等舱也有区别,所以乘客吃到的餐食不完全一样。离送上飞机还有一段时间,为防止变质,配制好的成本餐食将被送入0℃至5℃的冷藏室存放。
热食间,青椒炒肉片刚出锅,旁边还有蒸南瓜、花卷、馒头、米饭、炒猫耳朵、烧卖,香气四溢,种类繁多。由于是几种搭配在一起,所以“个头”都不大,这样不会剩餐。随后的操作,出乎意料。热腾腾的菜,要被送入速冷机,让温度从60℃以上降至10℃以下,然后推入冷库中冷藏。
“都说飞机上吃到的和平时餐厅口味不一样。真不是我们的手艺差,而是‘冷链加工’的原因。”一名大厨笑着说,热食不能带上飞机,只能吃的时候再用烤箱加热,所以口感有别。而且,高空的空气湿度、气压、噪音、空气成分等多个因素,也会影响乘客的味蕾。
很多“山西味”
刀削面、平遥牛肉、太谷饼、莜面栲栳栳、碗托……翻看一本菜谱,记者发现山西特色美食真不少。
该公司生产保障部的工作人员介绍,如今航空餐中的“山西味道”越来越多,仅面食就至少6种,天南海北的乘客都喜欢吃。若你是一位素食者、糖尿病患者、乳糖过敏、肠胃不好或者少数民族,也能吃到“量身定制”的航空餐,只要在买票时标注即可。
所有餐品在推出前,都经过多次试制与品鉴,并非列入菜谱那么简单。拿山西刀削面来说,尝试了几十次,才达到二次加热后不会坨的效果,口感不错。航空餐在原料选用上也有很多限制,比如不能有刺、骨、果核等坚硬食物。因为在飞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颠簸,乘客如果吃有硬物的食品或含刺的鱼,容易噎住。所以,乘客吃到的,大多是无刺的龙利鱼块、鳕鱼块。
在航班起飞前一个半小时,工作人员开始将食物装入送餐车,再送入停机坪等待。舱门打开后,一份份航空餐才被送入飞机。很快,乘客就能在空中,享受美味的餐食了。
太原晚报 记者 李涛 通讯员 仙博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