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合作伙伴之间出现问题,导致合作无法继续的案例很普遍,甚至已经成为餐饮创业失败的最大原因。
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防范?有,我们可以在合作开始前商量好退出机制,通过这些规则和限制,让每个人尽量能一起抵抗煎熬。具体怎么设置呢?
合伙创业,为什么要有退出机制?
这和国内创业讲究人情关系分不开。绝大多数创业者,在创业之初组建合作团队时,都不自觉的奉行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作风,没考虑后期的退出风险。但现实中,毕竟有很多例外的情况,并非每一个创业团队都能百分之百预估到后面的事情,这里面既有合情合理的原因,也有莫名其妙因素。
原则上,在签订合作协议之前,大家需要有一个共识:不管因为什么原因,在创业的前半年(最好是第一年),最好不接受资金方面的退出。因此做决定前,让每个人务必就此计算自己的资金占用比,和未来可能的资金运用情况,对此没有信心的,建议直接放弃合作。
为什么要设定这样一个共识呢?因为正常情况下,绝大多数餐饮的养客期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这个时间内餐厅还没有盈利,抽离店内资金,可能会让一家原本有机会熬过养客期的餐厅,面临直接死亡。因为除了资金,更主要的是创业团队很可能因此分崩离析,也就是俗话所说的“人心散了”。
所以,为了防止后面突然出现要求退股和退钱,影响创业进展的情况,就需要:
在最开始将后期可能面临的退出机制沟通好,协商好某一个股东想退出时的折价计算方法和规则,并形成书面文字,让每个股东除了签字确认,最好对着镜头录下自己签订的内容。通过这些规则和限制,让每个人在创业前期都尽量保持一致性,能一起抵抗煎熬。
退出机制有几种,怎么设置?
一般分三种情况:折价退出,平价退出和溢价退出,每一种退出情况,都和餐饮的经营阶段息息相关,也和餐厅的发展以及合作伙伴之间的目标相关。
方式1
未盈利阶段:折价退出
餐厅经营一段时间,发现并不如大家所设想的那样理想和顺利,于是有股东打退堂鼓,不想再继续,但是其他股东觉得还有希望能做起来,因此产生分歧。而这时的餐厅并没有盈利,如果有一个股东坚持要退出,就只能是折价退出。
| 折价退出 |
即与投入的资金相比,能拿回来的将是一个“打折”后的资金。具体打几折,一方面要靠合作伙伴之间的协商,另一方面要看当时餐厅的营业情况。
对于一个还处于亏损阶段的餐厅来说,这个折扣价可能非常低,最糟糕的情况就是亏得一干二净,一分钱的投资款都拿不回来。
比如,那种被房东限定了不能转让的餐厅,一旦投资出现经营困难,想脱手却又不能转让的情况下,餐厅唯一能回收的资金,只有卖店内的那些破铜烂铁,对于中小餐厅来说,不管你前期投入了多少钱,最后卖破烂的价格估计都不会超过5万,甚至连两万块钱都卖不到。
因此,在餐厅还没有实现盈利的情况下,如果有合作伙伴想中途退出,就需要做好血本无归的心理准备。如果存在转让费的情况,由其他合作伙伴按照投资比例,花钱买下退出者的这个份额,只有在现有股东不愿意购买的情况下,想退出者才能转让给第三方接手(概率很低)。
具体怎么核算这个转让费呢?举例说明,假设甲乙丙三个人合作开餐厅,比例是三人均摊,三个月后甲想退出,乙丙不想退出,但是又不知道这个铺面能转让多少钱,可以由甲提出一个别人愿意接手的转让价格。
在有第三方愿意接手的情况下,比如30万可转出去,那么乙丙只需要给甲支付10万块钱即可,剩下的那些设备和餐桌椅,也只能按照废品的销售价,折算比例后补给甲方。
总之,在餐厅没有实现盈利之前,有合作伙伴想退出,那一定是折价退出,会亏损一部分投资款,不可能,也不应该让其他想继续经营的股东,按照最原始的投入资金数量原价退出。当然,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其他股东心甘情愿的让对方原价退出。
折价退出是一种伤人伤己的行为,在合作中要尽量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方式2
达到盈亏平衡点:平价退出
正常情况下,如果合伙人在餐厅养客期没有选择退出,那么在实现盈亏平衡,再努力一把就可能实现盈利的局面下,不会有人选择这个阶段退出,因为大家一起努力不就为了实现这样的结果么?但现实中确实又存在这样的例子。
| 平价退出 |
在餐厅达到盈亏平衡点,处于盈利预期比较明朗,合伙人之间在后续的发展上出现意见不一致。
在互不让步的情况下,导致其中某一个,或者某几个股东,以不损伤彼此的情分为由,而选择平价退出:只拿回自己最开始的投资金额即可。
我身边就恰好有这样的案例:两个合伙人一起开了一个小店,第一年没有亏损,勉强打平,在第二年如何做的问题,两人发生分歧,其中一个股东想继续做,而另外一个股东看不到希望,担心第二年又只能勉强维持,因此提出退股要求。就需要由剩下能看到希望的合作伙伴,对股份进行平价回购。
当然,平价回购的前提是自愿,而不是“必须”。正常情况下很多人都愿意,因为餐厅实际上度过了最艰难的养客期,实现了盈亏平衡,不存在巨大损失的后期风险,回购回来的股份,可以有更高的价值。
比如甲乙合作,各自拿出5万元开了一家面馆,半年后,甲觉得每天卖一两千块钱,只能赚个工资收入,提出来不想干了;乙拿出5万块钱,把甲的股份收回来,然后找到丙,丙觉得没什么风险,自己加入可以做得更好,愿意拿5万元从乙手里买30%的股份……
这样一来,甲以平价退出,乙也变相的通过股份回购的方式赢得了更大的股份,也可以挑选一个更合适,更有能力,有希望把这个店做得优质合作伙伴,属于双赢局面。
所以,对于愿意留守这个项目的人来说,如果有朋友在餐厅实现盈亏平衡点后提出退股,其实可以坦然接受,否则留一个对项目没有信心的合作伙伴在团队里,不仅无法起到帮助作用,还处处拖后腿。
只是,在平价退出中要涉及到一个付款方式的问题,到底是把所有款项一次性退还?还是约定一个付款期限,分阶段分周期的付款,这个由合作伙伴之间自己协商,达成一个彼此接受的协议即可。大家一起经历过困难,现在又好聚好散的氛围,这里并没有太多问题。
方式3
正常盈利阶段:溢价退出
正常情况下,在餐厅已经实现正常盈利的阶段,甚至餐厅正在面临大的发展机遇,后期可想象空间很大,也不会有股东选择退出,但现实中同样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原因在于股东之间对以后的发展目标出现分歧。
| 溢价退出 |
在餐饮正常盈利阶段的退出,就必须是溢价退出。溢价的多少,既要看品牌的现有价值(盈利能力),也要考虑到后期的盈利空间(发展的规模和门店的数量)。只要在退出的条件上合理,完全可以做到不伤筋动骨的和平退出。
我所了解的一个汤锅品牌,曾经红遍川渝地区,在面对蜂拥而至的加盟商时,股东之间出现分歧:有的股东想只做直营,全部自己开店,因为直营的盈利空间最大,对品牌的保护最好;而有的股东则想赶快放加盟,既然别人抱着钱找上门,不赚是傻子,谁知道自己的品牌能红多少年呢?
(网络图)
最后,虽然股东之间达成了妥协,选择了加盟的方式,在成都和重庆发展出超过50家分店,但短短三年时间内就死掉了。后来分析这个案例发现,他们原本不应该死这么快的,或者说他们的快速衰败不是因为加盟商的原因,而是因为股东之间的内耗,互相责怪和推诿责任,最终导致惨败。
因此,在餐饮正常盈利阶段,在后期发展方向和方式问题上,股东之间如果出现意见不一致,不管最终选择哪条路,为了保持团队的战斗力,都建议持悲观态度的那一方退出,以防止在后续发展中,他们随时随地挑刺找毛病,给团队合作与品牌发展带来负能量和阻力。
那么怎么退出呢?这就需要一定的代价了,正常情况下,需要在退回对方的投资款之外,额外按照年利润的6~10倍来作为标准安股份比例退出,举例说明:
甲乙两人各拿出20万投资开了一个汤锅,股份各占50%(假设),结果半年后生意异常火爆,但甲乙出现发展分歧。
甲方要做加盟,乙方想做直营,最后乙方选择退出,那么甲方除了要退回乙方20万投资款之外,还需要额外拿出一笔钱作为对乙方股权的回购补偿,数额是当前品牌年利润8倍的一半,假设年利润为60万,那么甲方就需要拿出240万(480万的一半)给乙方。
对于乙来说,选择现在退出能达到几十倍于自己投资款的回报,也算是“功成身退”;
而对于甲来说,虽然这一次拿出了240万的费用,但是因为他对品牌后续发展很有信心,可以用回购的股份去找到新的合作伙伴,大家一条心的做加盟。那么不仅只需要付出很少的股份,就能找到擅长于做加盟的合作伙伴,而且光是加盟费就可能赚上千万,也是好事儿。
当然,现实中,有些股东即便是不同意其他股东的做法,也不愿意选择退出,而选择闭嘴,遵守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小 结
上述三种退出方式,分别出现在餐厅经营的不同阶段,并且彼此不会混淆:
在餐厅没有实现盈利的阶段,只能是折价退出,不太可能平价退出,绝不可能溢价退出;
在餐厅实现盈亏平衡时,一般只能平价退出,折价和溢价退出也会有阻力;
在餐厅正常盈利阶段,只能溢价退出,绝不可能折价和平价退出。
不管是作为拥有主动权的留守方,还是被动权的退出方,都不妨仔细想清楚里面的关系;不管是哪种退出方式,都建议股东之间能心平气和,坦诚相待协商。
多想想创业之前大家为什么能走到一起,能让步的就适当让步。毕竟生意很多,钱亏了可以再赚,但是朋友感情一旦受损,会是一辈子的遗憾!
——————
作者:蒋毅,本文由红餐网专栏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红餐网,头号餐饮新媒体,百万级订阅量。趋势、实战、菜谱,你们关注的,我们都提供。(微信公众号:ygcywzz)
><>己有经验有能力,但是资金却有点不足,怎么办?当然是选择合伙啊。但是合伙开餐厅真的好吗?有什么风险?怎么避免合伙不成变仇人呢?红餐君认为,合伙干餐饮要想规避风险,你需要知道这些合伙的原则。
< class="pgc-img">>
为什么要找人合伙干餐饮?
合伙经营餐厅的优劣势
干餐饮,如何避免合伙人变仇人
丑话必须说在前面。不仅是说说,还要有经律师审核过的合作协议。餐厅在没有开之前,一切皆有可能,巨亏、巨赚、友谊破裂,等等。因此,必须约定有退出机制。简单来说:
参与投资的合伙人,不参加经营管理。餐厅最忌讳多线条管理,管理层多头汇报,容易形成小团队,拉帮结派,把精力消耗在争权夺利上。投资者只是以股东身份出现,不干涉实际管理,有利于管理层专注于做事而不是与上层的关系维护。
谁才是你最适合的合伙人?
< class="pgc-img">>选择合伙人的尺度:人品第一、价值观第二、工作态度第三、才能第四。最起码要有1年深入共事的经历,因为人的工作面和生活面所表示出来的行为是完全不同的。
合伙人最为忌讳的是互相猜忌,打自己的小算盘,这样的合作肯定不会长久的。
你有资金,我有厨艺;你有客源,我有管理能力;你有场地,我有才能……互补性的合伙人在一起能让优势最大化,这才是“餐饮合伙人”的正确打开方式!
股东必须都是诚信的人,是认可和尊重游戏规则的人。
亲兄弟明算账,合理分配股权。因此合作时财务一定要透明,要彼此一清二楚,最好是所有账目做副本,一人一本。而且最好在早期就把这个问题解决掉,因为越到后期,越难以有机会修正。
合伙人在合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比如没生意需要战略调整,需要再注入资金时观念有分歧,对经营方向不认同,等等,这时就会产生矛盾。
发生问题很正常,但提前约定好冲突解决方式,本着真诚、互信来解决,有什么事情放到桌面上讨论,就事论事,如果都是出于公心,分歧是很容易得到解决的。
小 结
餐饮创业本身就是一件高风险的事情,选择合伙的初衷是希望能将风险分摊,并做好资源整合。因此,为了避免合伙变成仇,在合伙人选择上需要谨慎,在合伙前“先小人后君子”,如此才能保证合作顺利进行。
><>< class="pgc-img">>喜家德水饺如何通过358合伙人机制快速裂变出500家门店和100万年薪的店长们?
连锁快餐将如何通过餐厅合伙人体系不花一分钱吸引多位大咖入伙做强平台,并迅速裂变几百家门店?
如何与加盟商和代理商合伙,既能实现快速跑马圈地,又能克服同床异梦,实现合伙共赢?
如何激发区域经理、督导和后勤部门人员抢着给门店做贡献,争着入股门店?
由直营店到加盟店,到联营店,再到合伙店,由雇员到合伙人,餐厅门店合伙化将是大趋势,将是一个新风口,餐饮界新媒体延续“创新训练营”,计划邀请原麦当劳人力资源总监、“合伙人4.0”的开创者刘阳先生,首次开展“餐厅合伙人4.0”模式分享活动,希望帮助餐饮经营者和创业者以指导,平台打造、拓店管店和人才管理的“痛点”,帮助大家找到激活人才,裂变开店、聚合资源、简化管理、解放老板的钥匙。
重磅级嘉宾全方面解决合伙人模式关键点本期创新营将邀请刘阳,将为大家解读合伙人模式的关键点。
< class="pgc-img">>刘阳
刘阳:小麦人才坊创始人、“合伙人4.0”开创者、原麦当劳人力资源总监客多多西式快餐连锁股东合伙人、海尔等众多“头部”企业合伙人模式设计者、中山大学等知名院校特邀讲师、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MBA。
< class="pgc-img">>叶中华
叶中华:小麦人才坊高级合伙人、原都市丽人(中国)人力资源负责人、维也纳酒店集团酒店板块人力资源总监、维也纳酒店集团餐饮板块高级人力资源总监、多家企业平台+合伙人模式实施项目总监。
课程三大价值1、合伙开店的5大模式和10大机制
2、老板“卖店”的5大策略和老店转合伙店的6大方案
3、打造餐厅合伙平台的3大策略、10大内容和5大赢利模式
课程内容一、餐厅老板的“痛点”和“餐厅合伙人4.0”解决之道
二、经典合伙人模式案例分享和剖析
1、海尔的“平台+合伙人”模式
2、喜家德水饺的358合伙人模式
3、某连锁快餐的餐厅合伙人体系
三、合伙开店的5大模式和10大机制
四、老板“卖店”的5大策略
五、老店转合伙店的6大方案
六、打造餐厅合伙平台的3大策略、10大内容和5大赢利模式
七、如何做好平台老板,如何做好门店合伙人?
以下是部分PPT内容
↓↓↓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2018年10月19日
餐饮创新营
相约深圳
期待您的加入
餐企合伙人4.0模式
活 动 时 间:10月19日
活 动 规 模:100人以内
主 办 方:餐饮界新媒体、餐饮创新营
往届合伙人4.0沙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