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的热点新闻你都知道了吗?
社会类
1、国务院教育督导办要求各地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不低于”政策
据教育部1月11日消息,近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各省(区、市)发出提醒函,要求各地切实抓好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落实工作,在发放2021年年终奖励性补贴及安排2022年度财政预算时,确保“不低于”持续落实落地。提醒函明确要求,将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列为政府必保支出,各地要强化省级统筹,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待遇保障长效机制和工资收入随当地公务员待遇调整的联动机制落到实处,持续兑现“不低于”。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2022年将继续密切关注各地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不低于”落实情况,对落实不到位的地方将实行挂牌督导。
2、种植牙将纳入国家和省级层面医保集采
1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近年来,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不断推进,用市场化机制有效挤压了医药价格虚高,截至去年年底累计节约医保和患者支出2600亿元。下一步,要推动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制度化并提速扩面,持续降低医药价格,让患者受益。包括逐步扩大高值医用耗材集采覆盖面,对群众关注的骨科耗材、药物球囊、种植牙等分别在国家和省级层面开展集采等。据了解,种植牙是目前牙科治疗中最贵的项目。90%种植体被进口产品垄断,再加上从出厂到医院中间每个环节的成本累加,几千元的产品到患者手中就变成了上万元。
3、案件宣判后刘鑫仍未联系江歌妈妈
1月11日,江歌妈妈诉刘暖曦(原名:刘鑫)案当事人江秋莲及其代理律师在北京召开座谈会。江秋莲提到,自江歌被害以来,和刘暖曦只有一次见面,就是2017年8月23日。“这些道歉你们都看到了,可是这个道歉是真的吗?那只是为了自己的生活不被打扰而道歉,并不是对江歌这条生命的愧疚而道歉。”2022年1月10日,江秋莲起诉刘暖曦侵犯江歌生命权纠纷案宣判,法院判定刘暖曦侵犯行为赔偿69.6万元。江秋莲表示,2017年,刘暖曦在摄像机前向自己进行过道歉,但转头就在网络上持续地攻击诋毁江歌,这一切都是刘暖曦想逃脱法律责任。
4、我国将制定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负责人李邦华1月11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将重点推进建立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尤其是研究制定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进一步加快兜底性、普惠性养老服务的发展和制度设计,重点加强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的服务和保障,创新居家社区机构的养老服务模式,同时也要加强养老服务监管,让老年人安心,促进生活性养老服务的发展,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界面新闻)
5、河北遭姐夫投毒百草枯女孩已能站立
河北女孩萌萌被姐夫陈某投毒百草枯后,肺部严重纤维化,于1月6日在北京进行双肺移植手术。记者了解到,萌萌已于1月9日开始进行康复锻炼,能在医生的搀扶下进行站立。1月10日下午,萌萌姑父张凤礼称,家属得知消息后十分高兴,若一切顺利,萌萌将于近期转至普通病房。目前,萌萌手术医疗费还有二十多万元缺口,后期治疗费用约需十几万元。(极目新闻)
企业类
1、新东方称俞敏洪个人文章不代表公司观点
1月10日晚间,新东方发布公告称,“近期有多份有关本公司的媒体报道,包括引用俞敏洪自2022年1月8日起在‘老俞闲话’发表的个人博客文章,内容有关(其中包括)公司的业务及财务表现。公司谨此提醒股东及投资者,该等媒体刊物并无获本公司授权及并不代表本公司观点。”据悉,俞敏洪曾在个人微信公众号“老俞闲话”中表示,“(2021年)新东方的市值跌去90%,营业收入减少80%,员工辞退6万人,退学费、员工辞退N+1、教学点退租等现金支出近200亿(元)”。
2、上海欧尚超市销售过期士力架被罚
据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消息,近日,上海欧尚超市有限公司因生产经营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被罚款5万元。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2021年8月6日,执法人员对该公司开展现场检查,发现其货架在售的25条“士力架酷爽椰子味夹心白巧克力40克”(生产日期为2020年9月29日,保质期至2021年7月20日),均已过保质期。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并非第一次因上述问题被罚。信用中国网站显示,2021年1月11日,其因销售过期“康仕兰特级初榨橄榄油”“精典泰迪奶酪味曲奇饼干”等商品被处罚。此外,该公司还曾因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违反价格法等问题被罚。
3、雀巢大中华大区男性员工可享育儿假
据雀巢中国微信公众号1月10日消息,《雀巢大中华大区育儿支持政策》于2022年1月1日实施。该政策规定,雀巢大中华大区的男性员工可作为第一或第二抚养人享18周或4周的全薪育儿支持假。第一抚养人可申请最长至6个月的育儿支持假。养父母也可以成为第一或第二抚养人,享受同等的育儿支持假政策。(每日经济新闻)
4、上海市监局回应傣妹火锅后厨发现活老鼠
近期,中国质量新闻网曝光了傣妹火锅多家门店的后厨有蟑螂、虫子,还有老鼠;另外,还发现门店使用变质的菜品和食材。1月10日,记者从上海市黄浦区市场监管局获悉,执法人员已至傣妹火锅豫园店检查。目前,该店闭店整改,市场监管局两次约谈企业负责人,针对媒体所指诸多问题,已立案调查。(澎湃新闻)
5、云南路桥原董事长给自己发奖励近3000万元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1月11日发布“以案为鉴”文章,讲述了一名省级路桥公司“一把手”将自己的人生路修向了“牢房”的典型案例。云南路桥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鲁仕泽在2002年至2015年期间,利用职务便利,违反公司章程及有关规定,连续14个年度个人决定给自己发经营者奖励,将公司合计2971.78万元资金直接非法侵吞占为己有。2020年12月24日,法院依法以贪污罪、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判处鲁仕泽有期徒刑十七年,并处罚金人民币400万元,违法所得依法予以追缴。(每日经济新闻)
品|虎嗅大商业组
作者|刘然
题图|蜜雪冰城官网
“五一”前,一场关于新茶饮的隔空争论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
4月30日,营销创意公司华与华老板华衫在网上点名喜茶,称其“所谓逼格,就是把自己逼进一个小格子里,即使做到400多家店,也只有头部品牌的二十分之一。即使都排队,也做不了多大生意。自己把自己架上创意奖台下不来,成本越高越高,也把一大堆效仿的品牌带沟里了”。
当天下午,喜茶创始人兼CEO聂云宸则引用自己在2018年发的朋友圈称:“有些人总是很自信的回答他们并不了解的问题”,疑似回应这番对喜茶的“指点”。
这场争论空穴来风——
华与华在品牌营销和形象打造案例中最为得意的,是下沉茶饮的“王牌”蜜雪冰城。就在一个月前,喜茶和奈雪纷纷因为涨价登上热搜时,以便宜著称的蜜雪冰城就站出来说自己不会涨价。
一场规模和调性之争,在两个看起市场几乎不重合的饮品品牌之间发生了。
下沉市场拥趸,与喜茶的争论
华与华服务过西贝、汉庭、海底捞、360、新东方、洽洽......但其最善于打造的还是下沉案例。比如“华莱士”“傣妹火锅”“蜜雪冰城”和曾经引发过招牌设计吐槽的“老娘舅”。
其中,在华衫的微博中最常出现的就是蜜雪冰城的身影,这是因为蜜雪冰城的品牌形象、店招、logo、吉祥物和菜单设计,都出自华与华之手。
华与华的大部分服务对象就是店铺数量众多的下沉餐饮品牌,这也正是应了其这次评判喜茶的观点——华衫还称,“在中国这样的大国市场,品牌和店面形象最重要的是规模和可快速复制,中国品牌要向美国品牌学习,做大国市场大生意。不要搞北欧小国那些小清新。‘灵感’越少越好,创意越多,越难复制。也不要追求贵,贵了就没规模”。
无疑,规模对每一个开连锁品牌和追求扩张速度的品牌来说都是重要的,在公开报道中,蜜雪冰城的门店数量已经高达7000多家,另外还有客单价在十几元的一点点、CoCo这样规模更大的奶茶品牌,布局也都在千店以上,“走量”大于店铺的体验。
而稳坐CBD、中环商圈的喜茶、奈雪和乐乐茶,布局都还只几百家左右。
不过,对于这样攻击性较强的“规模论”,聂云辰也只是回复虎嗅称,“规模还包括收入和利润”,即其认为,只从店铺数量上进行比较并无意义,还要看品牌的收入和利润规模。
和门店数量之高相反的——蜜雪冰城的客单价极低,热销单品多在5、6元左右,还曾有媒体走访报道,得知蜜雪冰城的原材料成本也极低,利润空间就是如此而来。当然,因为客单价低,蜜雪冰城的营收也就不算十分瞩目:其2019年的全年终端营收为65亿元。
资本入局的新茶饮,目前要在数据上更好看一些。根据招商证券的《2019新式茶饮深度报告》分析,如今成熟新式茶饮门店盈利能力可观,成熟门店前台净利率能达到10%~15%,坪效达8.4万/平。如果在客单量800,客单价40,毛利率50%的情况下,年销售收入达千万左右,净利润百万左右。较为可观。
喜茶和奈雪具体的门店平均表现还无从得知,但喜茶给出过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其销量最高的北京朝阳大悦城店全年一共卖出超过113万杯;城市中深圳全国销量最高,2019年的销量超过2000万杯,而2019年日出杯量最高的广州惠福东热麦店曾经在十一期间做到单天卖出饮品4879杯。
如今,喜茶于前段时间完成来自高瓴资本和蔻图资本(Coatue)联合领投的新一轮融资之后,估值已经达到160亿元左右。另根据“第一财经”的计算结果,保守估计,2020年年底的喜茶估值或会反降,但也能维持在130亿元左右。
喜茶和奈雪,总有一个将很快成为茶饮市场进入资本世界的新样本。在外界眼中,他们和下沉之王蜜雪冰城之间的故事还会继续。
茶饮没有“垄断者”
喜茶、奈雪们,和蜜雪冰城其实本就不在一个竞技场。
业内早就评价,新茶饮品牌的诞生伴随的是”消费升级”的口号。奈雪的茶创始人彭心就曾对媒体说过,奈雪要摆脱奶茶的低端印象,成为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必须解决两件事:“一是要让大家觉得,定位是时尚的,符合他的生活品位 ;二是产品品质要符合20岁到30岁时尚白领群体的要求,而不是只给小朋友喝的”。
也有人认为喜茶、奈雪的真正对手是星巴克,而不是一点点、CoCo和蜜雪冰城们。因此,即使它们已经步入了30元菜单时代,也不会影响其真正的受众买单,更不会惊扰到在一点点和蜜雪冰城门口排队的人们。
不过,其实它们也早已对对方所在的秘境兴趣十足。
喜茶在深圳华强北路的华强广场负一层低调开出的一家喜小茶,已经引发了关注。据了解,喜小茶的产品价格大致在6~16元,品类除了喜茶目前有的鲜奶茶、果茶、纯茶等。喜茶方面称目前还处于探索尝试的初创阶段,具体情况还待市场不断验证。但显然,喜茶为了扩张,还是开始了对下沉市场的降维试探。
而其实,蜜雪冰城也曾在2018年推出高端品牌“M+”,不过至今似乎都没有什么更大的声音出现。
只能说,双方其实都还没有真正打入对方的势力范围,也很难打入。
茶饮的品牌调性非常重要,也很难扭转,对于喜小茶,业内也不乏“影响喜茶品牌溢价”等不看好的声音。但是喜茶和奈雪总归还有足够的下沉的空间,蜜雪冰城们却已经很难有深入一线的可能性了。
如今背负着IPO希望的高端品牌们,也还有一些并不属于蜜雪冰城的问题待解决。喜茶和奈雪的品牌调性和社交作用,是决定了现存的消费者能不能为其继续买单的关键要素,它们要想下沉,必须找到另外一套公式。
同时,按照上述第一财经的研究,虽然喜茶们的盈利希望很可观,但持续的盈利还是要依赖持续高客流,因为净利率对其日单量极度敏感。同时,“喜茶、乐乐茶和奈雪的茶通过网红定位以建立产品文化吸引消费者的运营方式,和他们对产品质量的高标准化要求带来了较高的人力成本,同时核心商圈的高额租金也给该类品牌带来了负担,维持网红形象并塑造用户忠诚度成为解决人力成本和租金问题并持续盈利的重点”。
茶饮的市场割据还十分清晰:新茶饮已经被寄予了4000亿市场规模的期望,蜜雪冰城们也紧紧盘踞在下沉市场,接受着消费能力不够的学生党的欢呼。这样的格局,还会持续很长时间。不管怎样,对消费者来说,口味和消费习惯的改变都不是一夕之间的事情,谁会被选择,唯“二”重要的就是消费能力和口味,其他的都不是消费者会考虑的东西。
看现在的口水仗并不精彩,不管是谁想要“垄断”茶饮的未来、覆盖更多的人群,就等到谁先真正踏进对方的市场中再说吧。
马店网讯(记者 许静 见习记者 陈培)2月11日,记者在今三麦食品有限公司速冻食品生产车间看到,生产线上一个个成型的汤圆进入速冻隧道,瞬间经历零下18摄氏度的冰冻,然后快速进入包装程序。
工人忙着生产汤圆。
“去年开始筹备,春节前设备进场,眼下正在试生产,正月十五就可以吃到我们今三麦生产的汤圆了。”公司一负责人介绍,这套速冻食品生产线刚刚投入生产,主要用于生产速冻汤圆,给国内两家知名企业代加工。元宵节来临,不加班加点就完不成订单任务。
与此同时,该企业香气四溢的小笼包、油条、饺子也纷纷出笼,工人们开足马力生产,场面如火如荼。
据了解,位于西平县产业集聚区的河南今三麦食品有限公司始创于2008年,是豫中南最大的速冻面米食品企业,拥有现代化厂房3万多平方米、国内先进的标准化速冻生产线7条,配套5000吨大型冷库,年销售收入3亿元。
凭借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信誉,该公司迅速成为河南好粮油(主食)加工企业、河南科技型中小企业、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生产的饺子、馄饨、汤圆、油条、包子等产品,畅销河南、山东、安徽、湖北、湖南、陕西、山西、浙江、江苏等地,并供应双汇连锁店、和合谷餐饮、傣妹火锅等多家全国知名品牌餐饮企业。
1月17日,经各省(区、市)遴选推荐、专家评审和全国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审定,农业农村部公布了由412家企业组成的第七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其中,河南今三麦食品有限公司榜上有名。